偷袭珍珠港战役
- 格式:docx
- 大小:127.52 KB
- 文档页数:4
偷袭珍珠港(英文:Surprise attack on Pearl Harbor,日文:珍珠湾攻撃)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它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
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
中途岛战役中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中途岛战役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日军在海战中大败,使美军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该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敦刻尔克大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英语:Dunkirk Evacuation,法语:Bataille de Dunkerqu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的军事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欧洲除英国以外的主要地区落入德国之手。
马恩河会战第一次马恩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法语:1re Bataille de la Marne) 又名马恩河奇迹(Miracle of 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珍珠港战役背景二战日本为何要偷袭珍珠港
导语:珍珠港战役背景:国与国之间不单单只有利益,还有情谊中日全面战争暴发后,美国的主流媒体舆论一直是站在中国一边的,他们为中国军民的
珍珠港战役背景:国与国之间不单单只有利益,还有情谊……中日全面战争暴发后,美国的主流媒体舆论一直是站在中国一边的,他们为中国军民的英勇抗争表示尊重与赞颂,同时谴责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
国与国之间除了利益还有道义的存在。
“美国民主党的赞助国际和平,罗斯福总统的谴责法西斯,霍华德系报纸的同情中国抗日,尤其是美国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抗日的声援,这些都是我们所欢迎与感谢的。
”这是1938年2月毛泽东对合众社记者王公达的谈话。
1938年6月11日,美国政府谴责日本轰炸中国平民行为,“劝阻向那些用飞机来轰炸平民的地区出售美国飞机”
1938年7月1日,美国国务院军品管制司司长格林向148家飞机制造商和出口商发出劝告信,表示“美国政府强烈反对向任何从事那种轰炸的世界上任何地区的国家出售飞机或航空设备。
因此,国务院将极不乐意签发任何授权直接或间接地向那些正使用军队攻击平民百姓国家出口任何飞机、航空武器、飞机引擎、飞机部件、航空设备附件或飞机炸弹的许可证。
”美国国务院还要求与外商签约而难以终止契约的厂商,无论其是否有许可证或是正准备申请许可证,都要向国务院通报其合同的内容,美国的这一举动被称为“道义禁运”。
美国政府组织人拍摄了日本空袭中国上海的记录片,美国公民看后越来越对日本侵略中国感到反感和愤怒。
1939年6月16日,美国民意测验表明,同情中国者占74%,同情日本者占2%。
赞同不买日货者
生活常识分享。
考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概况和影响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概况:日本军队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影响: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易错微析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拓展点):美日矛盾尖锐。
日本的扩张,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对日本实施禁运,而日本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日本必须要进攻资源丰富的东南亚,这就要先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例题1“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演说中谴责的日本“卑鄙的进攻”是指()A.偷袭苏联B.偷袭波兰C.偷袭珍珠港D.柏林战役答案:C解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答案C。
例题2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的是()A.日军进犯卢沟桥B.德军入侵波兰C.德军入侵苏联D.日军偷袭珍珠港答案:D解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二战中,答案D。
1.在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一次历史事件中,日本出动6艘航母,舰载机摧毁了美军地面上几乎所有飞机,炸沉、炸伤美国各种舰艇18艘,破坏了200多艘舰艇,除航母因出外训练而免遭损失外,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它发生的地点是()A.敦刻尔克B.珍珠港C.中途岛D.诺曼底2.“继60年前的第一次袭击之后,2001年的‘9·11’事件是美国建国以来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袭击。
”你知道“60年前的第一次袭击”是指什么事件吗? ()A.日本偷袭珍珠港B.第一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中东战争3.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
二战中美日海战主要有哪些战役一、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的战略突袭。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战局的发展和《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日本为夺取美、英、荷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加速南进的战争准备。
1941年初,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拟制了袭击珍珠港的计划,后得到海军军令部批准并由御前会议最后定下决心。
袭击珍珠港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企图是:以突然袭击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制空权,以消除其对日本南进的威胁。
日军袭击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重创,从而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为进攻菲律宾、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创造了条件。
二、菲律宾战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给以后进攻荷属印度和澳大利亚创造有利条件而实施的战略性战役。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
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三、珊瑚海海战1942年5月4日-8日珊瑚海大战是航空母舰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交战双方在大约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打了整整5天,除了飞行员,双方自始至终没有见面,开创了世界海战史上的崭新形式。
这次海战结果,虽然日军取得战术的胜利,但是由于美军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日军的航空母舰,大大削弱了日军的作战力量,使其被迫放弃了登陆莫尔兹比港的计划。
四、中途岛海战1942年4月18日,美国杜里特尔航空队空袭东京后,日本便决定实施中途岛-阿留申群岛战役。
战役目的是夺取中途岛作为前进基地,将海上防线推进到中太平洋,以保障日本本土和日军南进侧翼的安全,并诱歼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
珍珠港事件真相偷袭珍珠港是二战中最为著名的战役之一,它标志着太平洋战役的爆发,使美国卷入战争之中,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但对于珍珠港事件的真相,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分为两大派:一派说这是日军的一次完美偷袭,打了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重创太平洋舰队。
而另一派却说这是美国人演的一个苦肉计,为了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参加战争。
但是这两派都有漏词,无法使人信服。
第一派认为这是一场完美的的偷袭行动,但美国人一系列的反常行为和外国情报机构的言论又表明美国人知道日本人要来偷袭。
第二派认为这只是苦肉计,但美国人的这出苦肉计演的也太狠了,把整个太平洋舰队用于演这出苦肉计的代价也太大了。
当时是战争时期,如果参战找个借口也不用找这么一个让自己战斗力损失大半的理由。
那么我们现在从一些细节中分析珍珠港事件中的一些疑点。
从备战方面来说,日军此次战役的总策划者使山本五十六海军元帅。
总指挥是舰队司令南云忠一海军上将。
两人为此突袭作战谋划了很长时间,在多种突袭方式中,选了最为冒险,同时也是战果最大的航空兵团突袭,也就是航母突袭。
他们分别从吴军港和横须贺军港偷偷的调走了5艘大型航母“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和“瑞鹤”号。
为了做更好的伪装。
日本还特别派出了一个使团前往美国和谈,作出了日本不会向美国开战的信号,但是单从出击这一方面来讲,我们就很难说美国没有发现。
美国当时已经有了著名的中央情报局,间谍遍布全球。
当时是战争时期,情报收集应该是更加的频繁,大洋对岸的轴心国日本更应该是情报收集的重要场所和关注中心。
日军调走的5艘大型航母足够横行太平洋,再加上护航舰队,至少要有50余艘大型军舰出港。
同时少了这么多的军舰,中央情报局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也有点说不过去。
也难让人信服。
日军为了这次偷袭可谓是用心良苦,众所周知,日本驻美使馆一定有关于这次偷袭的资料。
在空袭前的一周。
驻美大使收到了来自日本的密电,要求他销毁一切机密文件。
这本来是应该有他的手下来完成,但是他不放心,要在家中亲自焚烧,结果一不小心把家给烧着了,消防队员到来时,他阻止消防队员灭火,直到他的房子被烧得只剩下了架子。
二战日美主要战役1、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这个事件也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或奇袭珍珠港。
2、珊瑚海之战 1942年5月4-8日美方“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被击沉,“约克城”号受到破坏。
日方小型航空母舰“祥凤”号被击沉,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遭重创。
同时,这两艘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几乎全部损失,许多技术娴熟的日本飞行员也被击毙。
日本“瑞鹤”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也失去了战斗力。
3、中途岛战役 1942年6月3—6日美国方面损失了一艘航空母舰,一艘驱逐舰,307名官兵和147架飞机。
日本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艘航空母舰和1艘巡洋舰被炸沉,损失飞机322架,其中283架飞机是随母舰沉没;阵亡官兵3507人,包括几百名经验丰富,身经百战的飞行和机务人员。
联合舰队从此一厥不振,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海空作战。
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对整个战争有着决定性影响。
4、瓜达卡纳尔战役 1942年8月到1943年2 月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
日美双方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海战三十余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海战就有六次。
美军共阵亡约5000人,伤6700人,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3艘,飞机约250架。
日军共有约5万人丧生,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16艘,飞机892架。
1943年4月18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被设伏的美军飞机击毙。
5、激战南太平洋 1943年2月到1944年3月美军在一年多的激战中,先后组织实施了十余次登陆作战。
美军总共损失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5艘、鱼雷艇供应舰1艘、运输船5艘、鱼雷艇8艘,飞机约200架,阵亡约2000人,伤3000人。
日军损失2艘巡洋舰、26艘驱逐舰及大小运输船只数十艘被击沉,飞机损失约1300架,阵亡官兵总数在2.5万人以上。
珍珠港事件的历史事件介绍珍珠港事件是日本皇家海军的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及夏威夷欧胡岛飞机场的一次事件,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珍珠港事件的简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珍珠港事件的简介美国人一直视珍珠港事件视为是自己的耻辱,将责任全部推到日本一方。
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来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转折点。
那么珍珠港事件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美国人要将责任全部推给日本,真相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首先关于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它是这样发生的。
在1939年的日本准备侵入苏联,攻占珍珠港,可是在几次的战争中,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使得日本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
之后日本准备南下进攻,可是南面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无疑给日本的计划增加了困难。
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后来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对于这一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
于是为了给日军一点警告,于是美国断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石油。
这样一来日军的战斗装备无法行驶,舰艇抛锚,根本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于是发动了偷袭珍珠港事件。
可是对于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大家都中说纷纭,认为其中的原因有:(1)绥靖政策说;(2)罗斯福阴谋说;(3)战略判断失误说;(4)严重失职说;(5)日本侵略扩张必然结果说。
可是终究是哪一原因,还是一团谜。
随着近两年关于影片《珍珠港》的上映,这一历史事件再次成为话题,但是关于珍珠港的具体真相就如同被摧毁的战舰一样,永远无法重见天日。
珍珠港事件的地点“时间是带不走人们对珍珠港这一事件的记忆。
”前不久,美国就曾隆重的举行对珍珠港事件的纪念仪式。
有人声称,虽然珍珠港这一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场可怕悲剧,但它也让自己明白,正是这些奋战的英雄构筑了国家的坚强。
档案解密偷袭珍珠港背后的故事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美军遭受重大损失。
次日,美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接下来就和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偷袭珍珠港背后的故事,欢迎阅读!美国事先对日本的偷袭计划真的一无所知吗,还是美国为了战局的发展有意“促成”了这一事件的发生?“Z作战计划”1941年12月6日夜,日本法西斯头子东条英机及其军政要员通宵未眠;他们在万里之外,通过电波,在指挥着一场震惊世界的“Z 作战计划”,企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的主力。
与以往日本海军传统战略相比,这个计划带有极高的冒险性,甚至是“赌博计划”,只有两个难以实现的假设都成立,计划才能得以成功。
这两个假设是:如果日本的大型的航空母舰舰队渡过半个太平洋而不被美军发现;如果在袭击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正停泊在珍珠港内。
这样的假设很难实现,只有赌徒才会冒这个险。
由于“Z作战计划”过于冒险,海军高级将领极力反对,而海军司令山本恰恰是个赌博高手,军令部最终批准了该计划。
1941年12月7日黎明,日本联合舰队按照东京大本营的命令,向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的进攻。
日本海军按照周密的作战计划,有条不紊地在珍珠港接连轰炸了一个多小时,加上正值星期天,美国军人多离开了战斗岗位,因此,正如日本人设想,战斗超乎想象地进展顺利。
接连几个冲击波之后,美军混乱不堪,惊慌失措,毫无招架之力。
接着,日军就静悄悄地消失了,而此时美国人几乎还处在目瞪口呆之中。
整个海战仅仅持续了1个多小时,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赢得了这场赌博,这也是他最为冒险、收益最大的一次赌博,这一赌使他名震世界海战史。
珍珠港上空的滚滚硝烟和美国士兵的鲜血使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1941年12月8日中午,罗斯福总统做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他亲自前往美国国会,而且没有坐轮椅,而由他的长子扶着走进大厅,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了为时6分钟的讲演。
偷袭珍珠港简介美国作为近代史上一大列强,少有国家能够对其领土构成威胁或是直接攻击。
二战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偷袭珍珠港简介,希望你喜欢。
偷袭珍珠港分析中文名称:偷袭珍珠港参战部队:美国、日本战争结果:美国太平洋舰队损失惨重时间:1941年12月7日地点:珍珠港人物: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东条英机偷袭珍珠港详情促成战争美国人约翰·托兰对山本进攻珍珠港计划的产生曾有一个符合逻辑的推测。
1921年,美国出版了《太平洋海上霸权》一书。
四年后该书的部分内容被创作为小说,取名《伟大的太平洋战争》,书中描写了一支日本舰队偷袭珍珠港、关岛和菲律宾群岛等情况。
这本书被日本海军参谋部译成日文,列入海军大学的课程。
该书出版时,山本正在华盛顿任武官,这位孜孜不倦地钻研海军学术,又具有相当英语造诣的山本,不可能不注意到这本书。
袭击珍珠港作战计划的产生与山本的性格特点也有密切的关系。
西方有人针对袭击珍珠港之战说过,只有赌徒才敢冒那么大的风险。
山本是个冒险家,对赌博尤为着迷。
把赌博和碰运气的游戏看得比饮食还重要,玩扑克、打桥牌、下围棋、打赌都称得上是行家里手。
他与同僚赌,与部属赌,还常跟艺妓赌,而且赌得认真。
1910年,山本为一件不大的事与他的密友堀一下子赌了3000元,这笔钱在当时能买幢好房子,结果山本输了。
虽然堀一笑了之,山本却坚持还债,每月从薪金中扣,一直扣了十几年。
山本出使欧洲时,据传说由于他赌技超群,赢钱太多,摩纳哥的赌场甚至禁止山本入场,他是摩纳哥第二位被禁止的赌客。
山本曾说,如果天皇能给他一年时间去赌博,可以为日本赢回一艘"大和号"战列舰。
总之,东乡的影响,美国的小说,加上山本个人秉性等各种因素,促成了奇袭珍珠港计划的形成。
计划批准珍珠港位于日、美之间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距日本约3500多海里,距美国本土约2000海里,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
偷袭珍珠港是指由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军事基地的事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欧胡岛上的飞机场的事件。
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袭击最终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
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
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
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
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
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毁珍珠港。
1940年希特勒策划了对英国的“海狮行动”,要求日军和德国同时对英作战,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
日军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
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有战争必用的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斗装备就无法行驶,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
1941年12月7日,日军成功实施了珍珠港突袭。
可就是日军的这一场成功的突袭,让日军在二战中更显得锐气十足。
也就是这场突袭,美国大兵奉陪日军玩到底,从太平洋上成功的踢开了法西斯日本的大门。
从1941年中就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为了给日本一点颜色看看,美国冻结了对日本的经济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本的飞机无法升天,舰艇无法在海中行驶,日本就无法继续对外扩张。
二战太平洋战争大事记【1941年】11月17日,袭击珍珠港的联合舰队离开柱岛锚地;26日,集结后的攻击舰队离开单寇湾,取道北太平洋航线向珍珠港进发,太平洋战争序幕掀开。
12月7日,日军在马来半岛北部哥打(BA7A)巴鲁和泰南的北大年(Patani)和宋卡(Singora,现称Songkla)登陆。
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并空袭英美在远东的军事设施。
12月9日,日美英相互宣战,步其后尘者有加拿大、澳洲、新西兰等廿余个国家,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12月10日,英国的“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被日本海军航空兵击沉。
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暴行持续了整整三天。
【1942年】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英军司令帕西瓦尔签订投降书,新加坡弃守。
1942年3月9日,印尼群岛荷军投降。
1942年3月11日,麦克阿瑟离菲赴澳就任联军统帅。
1942年4月18日,美国使用航母编队运载B-25中型轰炸机,首次轰炸东京。
1942年5月6日,菲律宾沦陷。
1942年5月8日,珊瑚海海战结束,美军损失“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但挫败了日军攻占莫尔兹比港的企图。
1942年5月8日,缅北重镇密支那失守,中国远征军全面撤退,缅甸落入日军之手。
1942年6月3至6日,日本进攻中途岛败北,损失四艘主力航母,为太平洋战争转折点。
【1943年】1943年2月7日,日军撤离瓜达尔卡纳尔岛,瓜岛败战使太平洋战争攻守之势互换。
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座机遭伏击丧命。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国在开罗会商,并签订《开罗宣言》。
【1944年】1944年1月31日,美军进攻马绍尔群岛。
1944年4至11月,日军在华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
1944年6月15日,美国开始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
1944年8月10日,美军完成攻占马里亚纳群岛任务。
1944年10月23至25日,莱特岛海战日军惨败。
【1945年】1945年3月4日,马尼拉光复。
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亚洲太平洋战争是二战期间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中,有许多战役被誉为决定性的战役,对于战争的发展和结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其中几个决定性战役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珍珠港海战珍珠港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开端,也是其中最具标志性和影响力的战役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这次袭击引发了美国对日本的正式宣战,将美国卷入了战争。
珍珠港海战标志着亚洲太平洋地区战事的爆发,更是对后续战争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具关键性的战役之一,也是美日两国海军展开直接对抗的高潮。
1942年6月,日本海军试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将其击败并从太平洋地区清除。
然而,由于美国情报机构成功解读日本的作战计划,使得美国舰队能够准确预判日军的行动,最终在战斗中获得了压倒性胜利。
中途岛海战使得日本海军损失惨重,奠定了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三、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斗,也被认为是战争的转折点。
1942年8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展开了一系列激烈的搏斗,以试图打破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控制。
尽管这次战斗持续时间不长,但它对于双方战略目标的影响深远。
美军最终成功保住了岛屿,迫使日军放弃继续向南扩张的计划。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改变了日本对太平洋战争的态度,并为盟军夺取太平洋地区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四、冲绳战役冲绳战役是二战后期太平洋战争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1945年4月,美军发起了对冲绳岛的大规模进攻,试图夺取这个离日本本土最近的岛屿。
这次战斗是美军夺取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双方损失最为惨重的战斗之一。
冲绳战役最终以盟军胜利告终,但同时也凸显了日本在战争末期的顽强抵抗。
这次战役为盟军计划对日本本土发动进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信息。
总结: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是该战争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双方的战略格局和战争走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军的太平洋岛屿战役太平洋岛屿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地区进行的一系列重要军事行动。
此次战役对于扭转太平洋战局、夺取战略要点至关重要。
在这场战争中,美军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战略部署,在太平洋岛屿战役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最终赢得了对日本的全面胜利。
一、珍珠港事件引发的战争爆发二战初期,美军被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事件彻底激怒,彼时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基地遭受重创。
珍珠港事件成为了美国对日本宣战的导火索,开启了太平洋岛屿战役的序幕。
二、战争策略的调整太平洋岛屿战役初始阶段,美军由于战略布局不够完善,在一些战役中遭受了一定的挫折。
但随着战争的发展,美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逐渐调整战略,采取了更加灵活和有效的战术。
美军开始将重点从岛屿的周边海域转移到岛屿本身,以夺取敌方的战略要点为目标。
三、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美军在太平洋岛屿战役中的重要一战。
日本航空母舰群试图进攻位于夏威夷中途岛的美军基地,然而美军战术上的精确判断和勇敢的反击让他们失去了对空中的控制权。
最终,美军击沉了四艘日本航空母舰,对日本海军的实力造成了严重削弱。
四、吉布提卡尔瓦多尔战役吉布提卡尔瓦多尔战役是战争后期的一个关键战役,它标志着美军迈向对日本本土的最后进攻。
通过多次激烈的陆战、空袭和海上封锁,美军成功地夺取了吉布提卡尔瓦多尔岛。
这支解放军在美军太平洋战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战争的胜利与影响太平洋岛屿战役持续了长达几年的时间。
然而,美军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出色的策略,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不仅为他们赢得了对日本的全面胜利,而且为二战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战争结束后,太平洋岛屿战役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标志着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也体现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雄心壮志。
总结:太平洋岛屿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系列重要战役,美军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出色的战略部署,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多次重要的胜利。
太平洋战争爆发简介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是1941年的12月8日,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的时候偷袭了美军位于太平洋珍珠港的军事港口,这个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在之后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以日本为主的轴心国和以美国为主的同盟国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东亚地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伤亡数量过多,因此难以统计。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是美日双方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分配不均,产生了重大矛盾。
日本因为常年累月的侵略战争,使得国内人力、物资供给跟不上消耗,因此急需更多的资源来支持侵略战争。
但是日本在中国境内已经消耗了过多的资源,并且没能取得多少成绩,要么撤军,要么在维持中日战争的同时,也向别的地方进行掠夺,再将抢夺过来的资源用在对中国的侵略上。
还有一方面,当时欧美国家已经对日本进行了经济制裁,日本的可用资源越来越少,而自己的国内已经几乎快油尽灯枯,因此它只能进行更大规模的掠夺。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当时实力最强的美军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便与其展开了战斗。
这场战斗造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提早结束,原因是日本的兵力消耗过快,再难维持多方位作战,并且由于中国军队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牵制作用,以及中国人民为了战争胜利而做出的巨大牺牲,也使得中国成为了后来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并且制订了亚太地区的新规则。
太平洋战争的战场范围很大,包括了太平洋、东亚、印度洋等地区,这场战斗开始于1941年12月7日,起因是轴心国日本队美军的珍珠港进行了偷袭,最终使得共计三十七个国家参加了这场战役,直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宣布投降,才终结了这场战役。
太平洋战争时期,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总共出动了将近六千多万的战力,战争涉及人口多达十五亿,因为其破坏之大,所以这场战役有着难以进行详细统计的具体损失与伤亡。
在这将近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进行了血与火的交换,最终在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终结。
当时在日本控制下的伪满洲政府也是日军实力的一部分,因此中国的汪精卫政权是站在日本轴心国立场上的,但是除此之外的中国势力,包括国民党和共产党等党派,多数是站在同盟国立场上的。
浅谈偷袭珍珠港战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3电自1 吴乾辉
摘要: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同年9月,时值日军入侵印度支那北部,美国总统罗斯福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石油出口限制。
在与美国多次交谈失败后,日本政府决定向美国宣战。
1941年12月7日,日军实施了珍珠港偷袭。
在两波空袭后,日军摧毁了大量飞机和战舰,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此次事件后,太平洋舰队在此后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内都失去了作战能力,日军侵略太平洋的计划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开局。
背景
1939年,德国法西斯集中强大的兵力攻陷了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作为法西斯国家联盟轴心国的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以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侵略者。
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能源短缺成为其称霸世界的一个致命缺点,所以作战之初,日本便拟定了两个作战计划:北上和南下。
而由于北上计划中对苏联作战遭受惨败,日本决定实施南下,对东南亚地区进行侵略。
而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
1940年七月,美国通过了《出口控制法案》,对日本实施了钢材、航空燃料等禁令,对此,日本近卫内阁向美国进行了多次谈判和50次秘密会晤,但由于日本在谈判过程中继续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以及美国在谈判中所提出的“四项原则”等原因,谈判陷入了僵局。
石油储备的进一步下降迫使日本政府做出了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为了在与美国的交战中取得先机,降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控制力,1941年11月26日,在海军中将南云中一的指挥下正式起航,决定对美军航空母舰地珍珠港进行空袭。
进程
1941年11月26日,日本第一航空母舰编队在南云中一海军中将的指挥下从北海道单冠湾正式起航。
在无线电完全静默的情况下,攻击部队沿着一条没有船只航行的北太平洋航线航行,同时等待着代表着攻击的暗语。
1941年12月7日凌晨六点,日军从珍珠港东北440公里处向美军发起了第一波攻击。
第一波攻击部队包括49架高空轰炸机,40架鱼雷轰炸机和51架俯冲轰
炸机,并且增派了51架战斗机护航。
6:45 :沃德号驱逐舰发现一个探出水面的潜望镜并对此发动了攻击。
一艘试图进入珍珠港的日军微型潜艇被击沉。
7:02 :欧胡岛北部海岸的雷达站执勤的两名美国士兵在雷达屏幕上发现了不明敌机,而防空指挥部的当值军官却误认为这是从本土飞来的B-17编队。
7:40 :第一波攻击部队到达欧胡岛北岸上空,第一分队指挥渊田美津雄下令发射了两枚信号弹,并向舰队发回了无线电信号“虎!虎!虎!”,表示偷袭成功。
7:55 :攻击部队对惠勒机场进行了轰炸。
惠勒机场完全失去了反击能力。
紧接着,作为轰炸机基地的希甘姆机场也遭到了同样的轰炸。
7:58 :罗根·C·雷姆赛上校于福特岛向港内发出广播:“珍珠港受空袭,这不是演习!”
~~8:40:各机开始对预定目标进行攻击。
“俄克拉荷马”号和“西弗吉尼亚”
号相继中弹。
8:10,一枚炸弹穿透了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前部两层装甲甲板,引燃了弹药库。
几分钟后,亚利桑那号沉入海底,舰上的1100多人也随之沉入海底。
8:30:第一波攻击部队开始返回集合点。
与此同时,第二波攻击部队在岛崎重合指挥下到达欧胡岛东岸。
8:54:第二波攻击开始。
第二波日军机队共有171架,包括54架九七式舰上攻击机,携带550磅和132磅炸弹,81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携带550磅炸弹,36架零式战斗机。
9:30:港外和岛北的船只受到攻击。
9:45:进攻减弱,日军开始撤退。
11:15:夏威夷总督金梅尔在电台中宣布整个夏威夷领地进入戒严状态。
11:46:有人报告日军在欧胡岛登陆。
12:10:美国侦察机飞向岛北但未能发现任何敌机或敌舰。
12:40:美国总统罗斯福同意在夏威夷引入战时法并建立军政府统治。
13:00:日军飞行队队长与南云中将讨论进行第三波攻击的可能性,试图对港口设施、仓库和燃料库进行轰炸摧毁。
但由于南云中一担心还未露面的美
国航空母舰在附近,在第二波攻击部队返回甲板后便返回了日本。
影响
在此次偷袭中,日军共击沉美国5艘战列舰(其中2艘之后被打捞维修,再次投入战场)、重创3艘战列舰、击沉与重创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1艘布雷艇,另外还有188架飞机被毁,并造成2403人阵亡和1282人受伤。
而日军只损失了5艘微型潜艇,大约29架飞机,人员伤亡数量不到60。
在这场战役中,日军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但却没有进一步扩大战果,没有实施第三波进攻,导致美军在珍珠港上的储油罐和港口设施没有被摧毁。
作战之初,山本五十六原本计划着以停留在珍珠港内的三艘航空母舰作为主要目标进行轰炸,但当攻击部队抵达珍珠港时却发现港内没有一艘航空母舰停留。
这造成战略上的失误,没有重创美国的海军力量,反而把美国拉进了二战,加快了法西斯的战败。
偷袭珍珠港作为一场奇袭,这是极为成功的,从单冠湾到距离
珍珠港440公里处,日军始终处于无线电静默,保证了高度的隐密性,而从美军对于第一波攻击的表现来说也体现了这次作战的隐秘。
这次战役使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丧失了作战能力,防止了太平洋舰队干扰日军占领东南亚地区。
而同时,这次奇袭也将美国拉入了二战中,由于美国在二战之前本土从未受到过战争的波及,使美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性的发展,从而让美国在二战时期拥有了巨大的工业和军事力量。
美国的加入使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力量得到了较大的增强,反法西斯的进程也进一步的加快了。
与此同时,美军打击了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使日本在中国的军事力量减弱,致使中国的抗日战争提前得到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