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一历史《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案(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及发展的情况;掌握《天朝田亩制度》文献的内容影响;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
后期的防御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联系当时的背景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农民阶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理解农民阶级为什么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成功;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课堂导学】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和空前激化。
○2直接原因:连年。
(2)兴起○1准备:为准备起义,洪秀全创立教。
○2起义:1851年,在广西起义,不久,功可永安。
,分封王爵,政权。
年攻克南京,正式建立同清王朝的政权。
(3)发展:1853——1856年,经过、,太平军打破了江南、江北大营。
达到全盛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时间:年颁布。
○2内容:涉及和分配。
○3意义和局限,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的强烈愿望,但体现了思想,根本无法。
(2)《资政新篇》○1年提出。
目的是为了,。
○2内容:涉及、、方面。
○3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的设想。
1、太平天国的失败(1)转折:年(事件)。
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目的是,提拔青年将领和,让总理朝政(3)防御战:1858年战役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局势暂时稳定。
1860年,陷落,天京失去屏障。
(4)天京陷落,年湘军攻破天京,天京陷落,标志着。
【问题探究】1、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真正实施,其根本原因是否相同?。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资政新篇》、天京陷落。
2、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3、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了解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掌握识图和用图的方法。
2、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时代没有赋予太平天国改朝换代的任务。
2、认识太平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农民必须在先进力量组织领导下,科学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建设,才能恰当的发挥农民的力量。
3、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鸦片战争》,我们了解到: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无耻地向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种种变化。
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大家生不逢时,刚好处于那个时代,你们能感受到哪些变化?(情境体验法)学生活动:结合当时的情境,想象自己感受到的种种变化。
社会更加混乱、政治腐败,矛盾重重。
银贵钱贱。
赋税沉重,生活困难。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探寻问题的答案。
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第11 课时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1.掌握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的有关史实;正确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并正确评价;掌握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等有关史实;理解《资政新篇》的内容并正确评价。
2.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
认识到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预习检测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1)背景:金田起义是当时中国面临的①矛盾和②矛盾激化的结果。
(2)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
2.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3.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攻克③,改名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4.北伐和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先后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中西征的重大胜利使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目的: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2.主要内容:在土地分配方面,其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其方法是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④;在产品分配方面,其原则是“⑤”,其方法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其最终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意义与局限:《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献,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⑥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它体现的⑦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1856年秋发生了天京变乱。
2.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又让洪仁玕总理朝政。
3.军事防御斗争: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驻扎江北的大营;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部队;在进攻上海时,⑧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
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姓名班级【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和过程,《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教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知识体系】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主观原因: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兴起(1)标志:1851年起义,建号“天平天国”(2)初建政权:攻克,整顿建制,分封诸王(3)定都天京: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为国都2、高潮(1)北伐:北伐失败的原因:北伐的意义:(2)西征:西征军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至此,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时间内容目的评价3、转折——天京变乱(1)原因(2)经过4、失败(1)重建领导核心:为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 和 ,让他们指挥军事;又让 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2)后期防御:1858年 、 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又取得三河镇大捷。
1860年他们又攻破清军驻扎的 。
李秀成东征,在进攻上海时, 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太平军损失惨重,退回苏州。
湘军攻陷安庆, 被俘,英勇就义。
(3)失败:失败标志:失败原因:教训:★《资政新篇》时间内容洪秀全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⑥走 ⑦灭 韦昌辉 石达开 杨秀清评价三、如何评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性质、历史意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1)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
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
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自主学习】A.基础知识梳理一、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这场运动发生的背景有哪些?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前,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与清朝官府的矛盾就比较尖锐。
鸦片战争后,大量涌入、量的连年激增、和由参战各省分摊、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加之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组织原因:洪秀全组织,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3.策源地:广西。
因为广西地瘠民贫,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二、太平天国运动起止时间?以哪一事件为标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51年1月——1864年7月。
以年9—11月发生的天京事变分为两个阶段。
三、太平天国前期大体情况如何?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挥师北上,相继攻克广西、、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浩浩荡荡,沿东下。
1853年3月,攻克,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后,进行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先后在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四、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该事件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如何?从直接原因上看,是定都天京后,上层领导集团腐化堕落,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军心涣散,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五、太平天国后期情况如何?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指挥军事。
任命洪仁干主持朝政。
洪仁干提出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B.自学存疑【巩固练习】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无疑是英国的大炮。
”这主要是说()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宏大C.“大爆炸”影响深远 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 B.自然灾害的严重C.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D.阶级矛盾严重3.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
【当堂训练】1、 李大钊说: 的一个 ()A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I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I 2、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 重要的原 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学习目标】1. 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2.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3.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在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从发展史看运动失败之因及教训史论结合 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难点】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辩证看待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发展形势图【学习内容】一、 天国兴起的原因据导言和课本第一段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回答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 声?二、 天国的发展历程1、 兴起:金田起义2、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3、 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4、 军事全盛:北伐西征三、 天国悲剧1、 天京变乱2、 重振国威3、 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四、 天国的反思1、《导与练》第41页探究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拓展二:(连连看)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背景新颁布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起义形式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革命纲领新外来资本主义侵略 担负任务新利用外来基督教思想 失败原因新反封建的同时反殖民侵略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特点表现在()①运动规模空前②反封建反侵略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主张的历史文献是()A、魏源的《海国图志》B、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C、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D、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的口号5.《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互相矛盾B、大同小异C、完全一致D、互为补充。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概念解读】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自主学习】【学点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兴起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加速,激涨;大批涌人东南各省,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巨额分摊到参战省份,各级官吏乘机搜刮百姓;再加上连年发生,中国面临的和空前激化。
2.兴起:年1月,集合群众,在广西县金田村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
不久,洪秀全称“”。
他指挥太平军攻克,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建立政权。
3.发展: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
接着,太平军并举。
北伐军一直打到郊区,震动京师。
由于,北伐军浴血奋战,最终失败。
西征军连续夺取、湖北重镇,挺进,同汉族地主武装的湘军交战,一度失利。
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
至此,太平天国进入时期。
【学点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时间:年冬。
2. 目的:为了满足得到的愿望,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3.内容:它根据“”和“”的原则,规定以为单位,不论男女,按和年龄土地。
根据“”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其余归。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
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它体现的绝对思想,严重脱离,根本无法实现。
【学点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 ⑴原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逐渐衰退,腐朽思想日滋长,领导集团越来越尖锐。
⑵经过:年秋,韦昌辉杀掉,继而韦昌辉又被处死。
接着,石达开负气出走。
清军再次围困。
后来,石达开在大渡河陷入清军重围,最后被杀害。
⑶结果: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2.重建领导核心:为,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又让洪仁玕总理,实行政治改革。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2.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自主学习】
A.基础知识梳理
一、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这场运动发生的背景有哪些?
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的激化。
鸦片战争前,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与清朝官府的矛盾就比较尖锐。
鸦片战争后,大量涌入、量的连年激增、和由参战各省分摊、各级官吏借机搜刮,加之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2.组织原因:洪秀全组织,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3.策源地:广西。
因为广西地瘠民贫,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二、太平天国运动起止时间?以哪一事件为标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851年1月——1864年7月。
以年9—11月发生的天京事变分为两个阶段。
三、太平天国前期大体情况如何?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挥师北上,相继攻克广西、、等地的一些重要城市,浩浩荡荡,沿东下。
1853年3月,攻克,定都于此并改称“天京”。
定都天京后,进行政权建设,颁布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先后在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四、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该事件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如何?
从直接原因上看,是定都天京后,上层领导集团腐化堕落,争权夺利。
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军心涣散,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五、太平天国后期情况如何?
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指挥军事。
任命洪仁干主持朝政。
洪仁干提出施政纲领《资政新篇》。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B.自学存疑
【巩固练习】
A类题(下列题目,你必须认真完成)
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无疑是英国的大炮。
”这主要是说()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太平天国运动规模宏大
C.“大爆炸”影响深远 D.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 B.自然灾害的严重
C.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D.阶级矛盾严重
3.某中学高三文科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
其中对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四种看法,正确的是()
A.教义一致 B.改造利用 C.继承发展 D.完全不同
4.《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从根本上说是()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决定的
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的尖锐矛盾决定的
5.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弟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
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 B.干王洪仁干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6.太平军所遇到的古代农民起义军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是()
A.清军与地主武装联合进攻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敌人的长期围困 D.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B类题:(下列题目,你可以尝试完成)
7.(2008·全国文综·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8.(2009·江苏单科·5)“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9.(2010·山东文综·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10.(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
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11.(2012·重庆文综卷·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
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
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
12.(2014·海南单科·1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
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
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