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2.了解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3.了解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1.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2.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3.红巾起义及其影响4.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 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1.洪秀全的王朝构想2.杨秀清的改革措施3.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4.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 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2.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3.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举例子的方式介绍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图片展示:通过PPT或资料图片向学生展示太平天国建立的新政权以及社会制度。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小组讨论,展开历史思考和历史思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
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3.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
教学难点1.太平天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太平天国的思想、组织和作战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民众的反抗情绪和对清朝的不满,引出太平天国的兴起。
2. 正文(35分钟)1.太平天国的起源和发展–洪秀全及其太平天国思想–红巾起义及其影响–反清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2.太平天国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洪秀全的王朝构想–杨秀清的改革措施–太平天国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的新政权和社会制度3.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太平天国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太平天国如何导致清朝灭亡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3. 小组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就太平天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方面进行讨论。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人:使用对象:时间:
课题《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程标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悉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过程,记忆和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太平天国的兴衰,正确认识天京变乱,理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难点: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到亡的原因,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回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
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
(15分钟)
一、原因:
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广西灾害严重
二、过程:
①1851年1月,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②1853年3月定都天京,并进行北伐和西征
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③1853年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核心:绝对平均主义特点:革命性,空想性
④1856年,天京事变
根源:小农经济分散性
⑤1859年,重建领导核心,颁布《资政新篇》
性质: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方案特点:进步性、空想性
⑥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主观:农民阶级局限性(分散性、落后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剿杀
三、意义:
①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②《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的理想,《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
有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③打击了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④是近代史上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农民战争最高峰
四、新特点:
①起义年代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治国方案新---提出《资政新篇》
③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反殖民
④失败原因新---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四、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败因:根本原因(内因):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性,提不出合理的救国
方案;
主要原因(外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2、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
利。
B、小组主持,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问题。
(15分钟)
1、思维训练:同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有何特
点?
2、讨论: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分配土
地的方案,为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
C、各组质疑。
(5分钟)
D、课堂检测。
(5分钟)
【作业布置】
1.完成《练案》
2.默写《天朝田亩制度》
第二课
学案练习评讲(见学案)教学反思
教学中能突出重点和
难点,教学条理也清新,
材料分析方面效透彻,但
时间应该更加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