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第一单元 通论练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20.03 KB
- 文档页数:9
《法学通论》复习题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者数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的基本要素包括( BCD )A、统治阶级的意志B、法律概念C、法律原则D、法律规则2、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 BCD )A、规劝和号召B、指引和教育C、评价和预测D、强制3、宪法与普通法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的( C )A、一般性B、基本性C、根本性D、概括性4、我国现行宪法是在( B )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A、1978年B、1982年C、1979年D、1984年5、( B )年宪法修正案将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
A、1988B、1993C、1999D、2004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B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7、我国的( C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A、民主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选举制度D、少数服从多数制度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据( C )的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A、三权分立B、少数服从多数C、民主集中制D、下级服从上级9、下列那一项( C )不是单一制国家的特点。
A、国家只有一部宪法B、国家只有一种司法机关体系C、国家没有地方政权机关体系D、公民只有一个国籍10、( D )决定了我国的性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多种所有制B、社会主义制度C、市场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公有制11、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法包括( BCD )A、宪法和法律B、民法和经济法C、刑法D、诉讼程序法12、( B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人民政府13、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年满( D )岁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
A、18B、22C、30D、4514、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D )A、权利B、义务C、权力和义务D、权利和义务1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 B )年。
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选题:1.某同学在他的旅游日记中写道“他们使用的天然火不是人工取的,而是打雷正好击中干燥的木头,点燃了火,又或是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的火。
他们晚上轮流看火,用灰来保存火种。
”以下史实与日记中的“他们”相符的是A.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天然火的使用使他们能吃到香喷喷的米饭C.他们过着群居的生活 D.他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2.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会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A.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县B.距今7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C.距今3万年的北京周口店D.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3.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的研究,最科学的方式是A.搜集神话故事B.发挥想象能力C.研究远古化石D.依靠民间传说4.下列选项不属于北京人特征的是A.保留猿的特点 B.使用打制石器 C.人工取火 D.采集和狩猎5.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彩陶 D.玉器6.1929年12月2日下午,在一个考古挖掘工地上,突然有人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化石显露出来。
主持发掘工作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兴奋地说:“这是头盖骨!”当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出土的消息公布后,震惊了全国和全世界。
这种原始人类大约生活在几十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但仍有猿类特点。
他被称为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7.截止目前,我国已有48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二位,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史实是A.使用天然火B.住干栏式房屋C.挖水井D.制彩陶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9.“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第一单元练习题第一节《天体及天体系统》同步训练1.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体积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B.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小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惟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2.有关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无规律可循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有层次的。
3.地球上水的来源是( )A.原始大气降水 B.太阳辐射作用C.宇宙风暴降水 D.结晶水汽形成4.地球具有大气,主要原因是( )A.与太阳距离适中 B.地球本身体积质量适中C.生物的呼吸作用 D.地球内部升温、火山爆发5.小行星带位于( )A.水星与火星之间 B.火星与木星之间C.地球与火星之间 D.土星与木星之间6.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A.具有适宜的温度 B.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C.具有丰富的水 D.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7.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互吸引和转绕而成 B.总星系即为宇宙C.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 D.星系即为银河系8.下列物质不是天然天体的是( )A.彗星 B.星际尘埃C.星际气体 D.人造卫星9.在下列天体系统层次表中填出相应的内容。
10.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数字所代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在图中表示出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就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自身条件,说明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对磁场的影响是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对电离层破坏导致磁针剧烈颤动 C.对降水的影响是正相关D.太阳活动使地球上的很多现象具有11年的周期2.有关太阳活动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一低洼区 B.耀斑发生至结束一般需要几年时间C.太阳活动随机性很强,无规律可循D.黑子活动区域、时期与耀斑活动有密切关系3.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源不断地以无线电波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B.太阳的质量是不断耗损的 C.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D.太阳辐射能量大而集中,易利用来发电4.简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①第一单元练习1.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它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一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3.《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3.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
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乐制度建设4.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哪一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
“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关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C.家族血缘关系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6、观察右图,对其体现的政治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与分封制互为表里C.以血缘关系来维系D.确立封建等级秩序7.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8、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测试题 2019.9
1,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2,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智也:____________。
4,更也:____________。
5,小人之过也必文:____________。
6,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 相见欢》 )
9,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游山西村》 )
10,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 十则)
测试题答案
1, 女 通 汝
2, 教导;事物的道理
3, 这
4, 改变
5, 掩饰
6, 学而不能思则罔
7, 天涯若比邻
8, 别是一般滋昧在心头
9, 山重水复疑无路
10, 思而不学则殆
第一单元文选作业一、选择1、相传《左传》是由______所著。
A 孔子B 杜预C 左丘明D 刘向( C )2、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作者详写的是(B )A、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B、战争的起因及矛盾不断激化的经过C、颍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3、《郑伯克段于鄢》尾声部分所描写的郑庄公母子隧中相见,在“克段于鄢”故事的范围之外,其作用是:( ABC )A 交待庄公与姜氏之间的矛盾结局B 作者宣扬的道德思想的所在C 庄公为维护自己的国君形象4、《郑伯克段于鄢》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 D )A.庄公“寤生”B.共叔段“收贰为己邑”C.颖考叔“食舍肉”D. 庄公母子“隧而相见”5、“君何患焉”的正确译文是:( D )A 您担心什么呢?B 您得了什么病?C 您有什么病吗?D 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6、“姜氏何厌之有”的正确译文是( A )A 姜氏有什么满足的!B 姜氏多么讨厌!C 姜氏她厌恶什么?D 姜氏有厌恶的事情吗?7、“亟请于武公”中的“亟”的意思是( C )A 急忙B 迅速C 屡次D 竭力8、《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 B )。
A、姜氏B、郑庄公C、共叔段D、颖考叔9、“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出自于( B )。
A、《论语》B、《春秋》C、《战国策》D、《史记》10、《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 C )。
A、《史记》B、《战国策》C、《左传》D、《资治通鉴》11、“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 C )。
A、郑武公B、郑公庄C、共叔段D、姜氏12、《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C )。
A、阴险狠毒B、工于心计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13、《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的性格特征是( D )。
A、阴险狠毒,工于心计B、老成稳重,以守为攻C、贪婪狂妄,愚昧无知D、褊狭昏愦,以私情干政二、多项选择1.“焉”在句子中作兼词,即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句子是(ACD )。
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测试题一、选择题1.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表现在()A.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B.合作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C.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D.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2.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在地区热点问题上,中方一向致力于劝和促谈,为推动和平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战争和冲突是当今社会的主流B.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困扰世界C.共建与共享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3.解读《道德与法治》课本中的诗文,找出与其对应的正确观点()①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全民守法①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持集体主义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交流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2019年11月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更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实现“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这项国际贸易史上的创举,正越来越多地联通全球、惠及世界。
这体现当今世界的特点是()A.商品单一化B.经济全球化C.管理模式化D.销售固定化5.在中美安克雷奇高层战略对话上,对于美国的傲慢和蛮不讲理,杨洁篪主任怒怼: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的和中国说话。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 )A.霸权主义是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B.中美对峙的世界两极格局正加速形成C.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D.中国是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6.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至今,世界经济和各国民生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当今世界的价值。
面对全球挑战,下列属于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谋求的发展前景的是()①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①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①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①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7.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
政治经济第一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A. 剩余价值学说B. 劳动价值论C.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 剩余价值3. 价值规律是:A.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B. 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C. 所有商品经济共有的经济规律D. 自然经济特有的经济规律二、多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包括:A.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 实现共同富裕C. 国家宏观调控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A. 现代企业制度B. 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C. 宏观调控体系D. 社会保障制度三、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简述商品的两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3.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4.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五、案例分析题材料: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GDP增速位居世界前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材料: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六、计算题1.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件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原来生产该商品需要10小时,现在请计算:(1)提高生产率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时间。
(2)如果商品的原价值为100元,提高生产率后,商品的价值量是多少?2.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商品,甲商品的价值量为200元,乙商品的价值量为300元。
如果甲、乙两种商品的利润率分别为20%和15%,请计算:(1)甲、乙两种商品的利润额。
(2)该企业的总利润额。
第一单元通论练习题古代汉语通论(一)工具书一、填空1. 汉语字典辞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最早讲词义的辞书为______。
3.《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___,全书分______部,收字______个,又有重文______个。
4. 《康熙字典》成书于______年,部首数______,收字______个。
5. 《辞源》(修订本)是______词典,用______法编排,部首数______。
6. 《辞海》(1979年版)是______辞书。
此书部首调整为______个,各字归部的原则是______。
7. 《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清代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个,释词特色是______。
8.《词诠》的编纂者是______,此书收释虚词______组,共______个。
二、单选题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许慎 B张玉书C阮元 D王引之2. 下列工具书,解释虚词通常用法和特殊用法的是()A《经传释词》B《说文解字》C《经籍纂诂》D《助字辨略》3.下列工具书,可供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B《简明古汉语字典》C《十三经索引》 D《汉语大字典》三、多选题1.下列工具书,按平水韵一零六韵分卷编排的是()A《经籍纂诂》 B《佩文韵府》C《经传释词》 D《辞通》 E《词诠》2.下列工具书,所收字头按214个部首编排的是()A《说文解字》 B《康熙字典》C《辞源》 D《辞海》 E《古代汉语虚词通释》3.《诗词曲语辞汇释》这部工具书的性质是()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词语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词语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词语D考释元曲中的特殊词语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词语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释材料,这说明“东”和“红”的关系是()A两字具有双声关系 B两字具有叠韵关系C两字具有同音通假关系 D两字具有声调相同关系E两字具有同义关系古代汉语通论(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填空1 古今汉语的关系是______。
2 古今词义的关系有三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3 古今词义没有区别的是______词汇。
4 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5 词义范围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6 掌握词的古义的手段分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二、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所用意义与今义完全不同的是()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C愿无伐善,无施劳。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2、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是()A狱:古义为“案件”,今义为“监狱”B丈夫:古义为“成年男子”,今义为“女子的配偶”C臭:古义为“气味”,今义为“难闻的气味”D裁:古义为“裁衣”,今义为“裁断”3、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是()A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B响:古义为“回声”,今义为“声音”C劝:古义为“勉励”、“勉力”,今义为“劝阻”D宫:古义为“房屋,居室”,今义为“宫殿”4、以下各个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转移现象的是()A坟:古义为“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为“掩埋尸体的土堆”B货:古义为“财物”、“财产”,今义为“商品”、“货物”C色:古义为“脸色”,今义为“颜色”、“色彩”D睡:古义为“打瞌睡”,今义为“睡觉”5、以下各组成对的反义词,其反义关系与今义一致的是()A高——低 B穷——达C进——退D治——乱6、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其语法作用相当于一个词的是()A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B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D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三多项选择题1、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与今义不同的是()A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B夸父与日逐走。
C且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D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E互抱马脚不得行。
2、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范围后世已经有所扩大的是()A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B反,诛屦于徒人费。
C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D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
E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以下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范围与今义已经有所不同的是()A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B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C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器械不备也。
D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E 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
四、简答题1、根据以下例句,说明“恨”和“怨”二词古今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
(1)子为父死亡所恨。
(2)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3)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4)闻汉天子甚怨卫律。
2、根据以下例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分析说明古今词义在褒贬色彩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1)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2)诗守南楚,民作谣言。
(3)下流多谤议。
(4)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5)主上直信李冲吹嘘之说。
(6)冯唐已老听吹嘘。
(7)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8)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9)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锻炼之吏,持心近薄。
五、说明下列例句中加下划线的成分的意义,并指出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复音词有什么不同。
1. 虽然,何以报我?2.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3. 初辅幼主政,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 数犯主之颜色。
六、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现代还用,它们在句中的意义与今义有什么不同?1.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2.燕兵犹追北。
3. 有穷后裔。
4 .亦去之。
5. 二人相憎,欲相贼也。
古代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填空1 古代汉语的词汇以______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汇以______为主。
2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______。
4 古代汉语里真正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______,如“忸怩”,“抑郁”,“逍遥”等。
5 泛指,段玉裁叫做______;特指,段玉裁叫做______。
一般说来,同义词连用时是______的意义,对举时是______的意义。
二、单选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属于词组的是()A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B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C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D 齐师败绩。
2.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其语法作用相当于一个词的是()A 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B 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C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D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三、简答题1. 举例分析说明汉语大部分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
2. 解释句中加点字词,并判别是否是偏义复词。
(1)太后常与帝不快,几至于成败。
(《汉书》)(2)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需啼,愿得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乐府》)(3)动静有常。
(《史记乐书》)(4)乐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
(《史记乐书》)(5)吾闻之:乘人之车,载人之患;衣人之衣,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6)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墨子非攻上》)(7)叔子,齐君母,齐君母,亦犹晋君母,君安置之。
(《史记齐太公世家》)3. 通过以下例句,辨析同义词“畏”和“惧”。
(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2)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3)犹有惧焉。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4)犹百兽之畏虎也。
(《战国策楚策》)4. 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并指出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复音词有什么不同。
(1)虽然,何以报我?(2)为此诗者,其知道乎?(3)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
(4)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古代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名词解释1. 词的本义2. 词的引申义3. 词的假借义二、单选题1. 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所用意义为本义的是()A 道阻且长。
B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C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D 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2. 指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字所用意义为引申义的是( )A 蔡溃,遂伐楚。
B 鹰乃学习。
C 庖丁解牛。
D 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
3. 下列例句“鄙”字用其本义的是()A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B 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
C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D 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皆兢为义。
4. 下列例句“防”字用其本义的是()A 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B 以礼义防民。
C 视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
D 以防止水。
5. 根据字形分析,“辅”字的本义应该是()A 面颊B 车轮外的两根直木C 辅佐D 京城附近的地区6. 根据字形分析,“取”字的本义应该是()A 拿B 夺取,攻下C 割取敌方战死者的耳朵D 娶妻三、多选题1.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 ( )A 叔:拾。
B 牢:牛圈。
C 缘:边缘。
D 年:古物成熟。
E 鉴:照镜子。
2.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 ( )A 过:拜访,探访。
B 后:皇帝的正妻。
C 危:高。
D 析:分析,辨析。
E 度:法度。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用假借义的是( )A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B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C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D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E 故中御而从齐侯。
4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用引申义的是( )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C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D 三十曰壮,有室。
5.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用其本义的是 ( )A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C 酌以大斗。
D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E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6. 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 ( )A 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 信:表示伸展。
C 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D 辟:表示逃避。
E 畔:表示背叛。
7 下列各组字,后者属于为前者的引申义所造新字的是 ( )A 解——懈B 辟——嬖C 戚——慼D 景——影E 取——娶四、简答题1. 举例说明如何辨别本义。
2. 分析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本义(1)鹰乃学习(2)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
(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4)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