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威尼斯的小艇说课设计冀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20 威尼斯的小艇冀教版《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它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它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风光。
本课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极好范例。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单元阅读重点,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体会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的美丽和独特的风情。
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三、教法、学法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强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想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让学生用多种形式的自主读书,在读书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下面,我就教学内容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
故在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同学们,每一个国家都有他独特的风光和重要标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领略一下那独特的异国风光。
出示课件(埃及金字塔、美国白宫、美国自由女神、法国艾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水城威尼斯)。
独特的异国风光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当出现水城威尼斯画面时,我向学生介绍: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座水上城市,有无数条水道和姿态各异的桥梁,因此具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
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2 冀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2 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2 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威尼斯的小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
教师制作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1。
出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
请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课外搜集到的有关威尼斯的资料。
3。
观看课前收集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放录像):威尼斯是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古城,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以她的美丽和恬静迎接着世界各国的友人,让我们也随着作者一起去浏览风光旖旎的威尼斯吧!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
读了课文,你感受到威尼斯美在哪里?3。
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时指正。
4。
全班交流:威尼斯城市风光美;威尼斯小艇的美.请学生读读描写威尼斯风光的句子。
自由交流感悟.(河道纵横交叉,精巧灵活的小艇来回穿梭,形式不同的石桥,耸立于两岸的古建筑,夜色中的威尼斯.)三、深入课文,感受小艇“形之美”:1。
出示描写威尼斯小艇样子的句子.2。
《威尼斯的⼩艇》说课稿—获奖说课稿《威尼斯的⼩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师⼤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学语⽂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五篇课⽂《威尼斯的⼩艇》。
下⾯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流程三个⽅⾯进⾏说课。
⼀、说教材本单元围绕“⼈在画中游”这⼀⽂化主题编排了《颐和园》《东北⼤森林》《海市蜃楼》《⽔乡⾏》《威尼斯的⼩艇》五篇课⽂和⼀个综合学习,其中四篇精读课⽂,《海市蜃楼》是⼀篇略读课⽂。
《威尼斯的⼩艇》出⾃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笔下。
作者⽤清新流畅的语⾔,为我们展现了世界⽂明的“⽔上城市”威尼斯的异域风光。
在这篇游记中,作者抓住了这座城市“⽔上”的特点,围绕⼩艇,有静有动,动情地向我们讲述了⾃⼰的所见所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感受不是作者⼀次观察的结果,他融进了作者多次观察的体验和感受。
那么教材为什么选编这篇课⽂呢?我认为它的主要意图是:⼀是通过领略⽔域的迷⼈风光陶冶学⽣的⽣活审美情趣;⼆是让学⽣学习作者的表达⽅法。
在⼈教版⼩学语⽂教材第⼗册第⼋单元也安排了《威尼斯的⼩艇》⼀课,这⼀单元的主题和本单元主题相似,共有四篇⽂章,分别是《⾃⼰的花是给别⼈看的》、《威尼斯的⼩艇》、《与象共舞》、《彩⾊的⾮洲》。
这⼀课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让学⽣在⾃愿读书的基础上向⾃愿作⽂迁移,让学⽣体会到⽂章的⽣动、具体是与作者的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分不开的。
在教材安排与训练点上都有了明显的不同,要求有所提⾼。
因此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学习⽬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整体把握课⽂的主要内容,了解威尼斯绮丽、独特的风景。
3.了解⼩艇的特点和船夫⾼超的驾驶技术以及⼩艇与⼈们⽣活的密切相关。
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描写的表达⽅法。
过程与⽅法1、以学⽣⾃学⽣字为主,教师引导巧记识字⽅法。
2.以学⽣的⾃主学习为主线,通过引导学⽣对重点段的朗读、想象来理解课⽂内容。
《威尼斯的小艇》说课稿长安东路小学夏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0课《威尼斯的小艇》。
一、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冀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人在画中游”这个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出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笔下。
作者用清新流畅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异域风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一、通过领略水城的迷人风光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使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文章语言流畅,文字优美,条理清楚,特别适合朗读。
针对文章特点,单元训练重点和本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安排,我拟订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认识四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说出“操纵自如、静寂、沉寂、笼罩”等词的意思。
通过品读文字,了解小艇的特点和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精彩描写的表达方法。
3、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艇的特点以及它的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威尼斯人的密切关系,感受威尼斯人的生活态度及浓郁的异国情调。
二、说整体设计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
三、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
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景物的特点。
2、读中感悟法。
《威尼斯的小艇》说课设计一、说教材《威尼斯的小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特有的风土人情。
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依照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形,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哗”,明白得39个新词;联系上下文说出“操纵自如、寂静、静寂、笼罩”等词语的意思;结合课文第4题明白得疑难句子的意思。
2.技术目标: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式。
3.情感目标: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如此确信教学目标,使教授知识,进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数学进程中,相互渗透,一起完成。
由于本课是第七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首篇课文,要着重训练学生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因此我把“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作为教学本课的重点。
《威尼斯的小艇》介绍了威尼斯那个水城独特的交通状况和异国的风土人情,这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
而课文最后几句话又描述了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很难明白得。
故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明白得课文最后几句什么缘故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
二、说教法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成素养教育的教育思想。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讲读课文,在其教学进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踊跃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
因此我采纳了“学——议——练”的教学模式,所谓“学”确实是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议”确实是鼓舞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动脑、动口、动手,取得新知;“练”确实是增强语言文字训练。
三、说学法因为教为学服务,因此在教学进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式。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知道它和这座水上城市的关系。
2.明白得课文内容,了解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方式。
4.学会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明白得作者是如何把这一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方式。
教学时刻:两课时。
教具预备:幻灯片。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窗们:课前,咱们预习了《威尼斯的小艇》,翻阅了大量资料,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一些知识。
这节课咱们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板书)。
看题目,谁能依照题目提出问题呢?2.围绕课题提问。
教师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威尼斯是个如何的城市?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它在那个城市有什么作用?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并试探课文的要紧内容。
(这篇课文要紧讲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和小艇的作用)二、检查自学情形。
检查分段,归纳段意。
三、布置自学,提出要求。
让学生依照课后试探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试探题:1.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专门好”的?3.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紧密,从课文哪些地址能够看出来?四、检查自学,相机点拨。
1.威尼斯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1)“窄”、“深”,用“独木舟”比喻小艇又窄又深。
(2)“翘”,用“挂在天边的新月”比喻小艇两头翘起的样子。
新月两头尖尖的,弯弯的,很美,作者用“新月”比喻小艇这一特点,形象地描述出小艇独特的美。
(3)“快”,用“田沟里的水蛇”比喻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水蛇在水里游动,行动灵活自如,用水蛇比喻小艇行动快,就更能令人形象地体会出小艇这一特点,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朗诵,体会小艇的特点。
2.坐在如此的小艇里,那将是什么样的乐趣?(让学生读第3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坐在如此小艇里的乐趣)五、作业。
《威尼斯的小艇》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威尼斯的小艇》从小艇的样子、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在威尼斯市民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交通状况和特有的风土人情。
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哗”,理解39个新词;联系上下文说出“操纵自如、沉寂、静寂、笼罩”等词语的意思;结合课文第4题理解疑难句子的意思。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数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由于本课是第七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首篇课文,要着重训练学生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所以我把“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作为教学本课的重点。
《威尼斯的小艇》介绍了威尼斯这个水城独特的交通状况和异国的风土人情,这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是比较陌生的。
而课文最后几句话又描写了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很难理解。
故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理解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
二、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讲读课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
所以我采用了“学——议——练”的教学模式,所谓“学”就是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议”就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动脑、动口、动手,获得新知;“练”就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三、说学法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法。
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激发求知欲
一上课,揭示课题,齐读后问:本文是写“威尼斯”还是“小艇”?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接着介绍了威尼斯的情景,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定向自学,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让学生认真听老师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找出一个多音字,并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在初步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后,教师出示自学题:
(1)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记住字形,利用字典理解其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小艇、操纵自如、簇拥、哗笑、沉寂、静寂、矗立、笼罩。
(3)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关于小艇的哪几个内容?
在完成教学目标1时,我认为,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应一步步在课堂上进行为好,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查阅工具书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通过第一次定向自学,学生已扫除了阅读课文的障碍,这时有必要初步了解文章的完整形象,为深入理解课文提供条件。
接着进行第二次定向自学,小黑板出示自学问题:
(1)默读本单元的“学习提示”,思考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是什么,并划出有关词句。
(2)默读课文,结合“学习提示”思考课文是分几个方面写威尼斯的小艇?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心理学表明,强烈的目标意识是导读成功的关键,阅读之前目标明确与否效果大不一样,无目的读的效果,只是有目的读的效果的1/3。
阅读课文前必须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能帮助学生纳入正确的学习轨道。
这就是设计这几个问题的意图所在。
“按课文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是本单元本课的训练重点,在完成问题(2)时要进行分段方法的训练。
我采用了讨论方式,让学生自说、同桌说、四人小组说等形式,使人人都参与,人人都落实。
(三)学习课文,质疑问难
阅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
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把对“学习提示”的学习与对课文的学习多次紧密地结合起来,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理解课文,训练新的分段方法的效率。
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接着让学生把中心句与本单元学习提示中“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然后说说为什么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板书:交通工具)这样使学生既有了对事物的整体概念,又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然后,根据问题,逐层理解课文。
1.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自学第二自然段,用“____”划出描写小艇外形的词。
用“~~~”划出比喻句,并思考把什么比作什么;提出本段中不懂的问题,尽量四人讨论解决。
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三个比喻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所以我把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说话训练。
同时,结合插图及板画,进行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言语思维。
2.坐在船舱里的感觉又如何呢?用此句导入第3自然段的学习。
反复朗读本段后,让学生说说如果自己坐在这种船舱里看书、观光,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至此,再齐读二、三自然段,总结、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3.船夫是怎样驾驶小艇的?用这一问题将学生引入下一段的学习。
这里,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在自学前先让学生总结出学习方法,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议议、想想”的方法自学课文。
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己去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课文第四部分着重讲了“小艇在威尼斯起了什么作用”这个问题。
这部分分两个自然段来描写,于是我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一段为什么要分两个自然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然后,采用引读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
再作小结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这一自然段写了威尼斯的男女老少白天生活、工作离不开小艇。
那么,夜里呢?
在学习第6自然段时,我用小黑板出示了两个思考题:①这一自然段写的是威尼斯城从哪一种场面到哪一种场面的变化?②课文最后几句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的作用有什么关系?然后根据这两个问题进行自学之后展开讨论:
a.写出了从热闹到静寂的情景。
静寂表现在哪里?是什么原因迫使威尼斯沉沉入睡了?
b.假如小艇不停,威尼斯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这样变繁为简,化难为易,一步一步,环环紧扣,突破难点就不成问题了。
(四)总结全文,深化重点。
学习了全文之后,再次要求学生联系“学习提示”深入朗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问题。
通过质疑问难,师生共同总结,明确本课的学习方法:(1)状物的文章常用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2)运用这种方法分段的步骤是:先理解课文描述了事物的哪几个方面;接着按几个方面将自然段进行归并,给课文分段;最后看看每部分是怎样记叙事物的某一方面。
从内容与语言形式结合上加深理解。
总结是深化知识的重要环节,必不可少,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巩固。
五、说板书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对威尼斯这个水城独特的交通状况及风土人情比较陌生的实际情况,我边分析课文边直观形象的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