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AB小练习 第十五章解析几何第三节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AB小练习 第十五章解析几何第三节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AB小练习 第十五章解析几何第三节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AB小练习 第十五章解析几何第三节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AB 小练习 第十五章解析几何第三节圆的

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A 组

1.若圆x 2

+y 2

-2kx +2y +2=0(k >0)与两坐标轴无公共点,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圆的方程为(x -k )2+(y +1)2=k 2-1,圆心坐标为(k ,-1),半径r =k 2

-1,若

圆与两坐标无公共点,即???

k 2-1<|k |

k 2

-1<1

,解得1

2.若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x -3y =0和x 轴都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设圆心(x 0,1),∴|4x 0-3|42+(-3)

2

=1,解得x 0=2或x 0=-1

2(舍), ∴所求圆的方程为(x -2)2

+(y -1)2

=1. 3.(2010年广东汕头调研)已知D

是由不等式组?

??

??

x -2y ≥0

2x +y ≥0,所确定的平面区域,则圆x

2

+y 2

=4在区域D 内的弧长为________.

答案:π

4.(2009年高考宁夏、海南卷改编)已知圆C 1:(x +1)2+(y -1)2

=1,圆C 2与圆C 1关于直线x -y -1=0对称,则圆C 2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圆C 1:(x +1)2+(y -1)2

=1的圆心为(-1,1).圆C 2的圆心设为(a ,b ),C 1与C 2

关于直线x -y -1=0对称,∴?????

b -1a +1=-1,

a -12-

b +1

2-1=0,

解得???

??

a =2,

b =-2,

圆C 2的半径为

1,∴圆C 2的方程为(x -2)2

+(y +2)2

=1.

5.(原创题)圆x 2+y 2

-4x +2y +c =0与y 轴交于A 、B 两点,其圆心为P ,若∠APB =90°,则实数c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当∠APB =90°时,只需保证圆心到y 轴的距离等于半径的2

2倍.由于圆的标准方

程为(x -2)2

+(y +1)2

=5-c ,即2=

2

2

×5-c ,解得c =-3. 6.已知点A (-3,0),B (3,0),动点P 满足|PA |=2|PB |.

(1)若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求此曲线的方程;

(2)若点Q 在直线l :x +y +3=0上,直线l 2经过点Q 且与曲线C 只有一个公共点M ,求|QM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直线l 2的方程.

解:(1)设点P 的坐标为(x ,y ),

则(x +3)2+y 2=2(x -3)2+y 2

化简可得(x -5)2+y 2

=16即为所求.

(2)曲线C 是以点(5,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如图则直线l 2是此圆的切线,连结CQ ,则|QM |=错误!=

|CQ |2

-16,

当CQ ⊥l 1时,|CQ |取最小值,|CQ |=|5+3|

2=42,

此时|QM |的最小值为32-16=4,这样的直线l 2有两条,设满足条件的两个公共点为M 1,M 2,

易证四边形M 1CM 2Q 是正方形,∴l 2的方程是x =1或y =-4.

B 组

1.(2010年福州质检)圆心在直线2x -3y -1=0上的圆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则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求圆与x 轴交于A (1,0),B (3,0)两点,故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x =2过所求圆的圆心,又所求圆的圆心在直线2x -3y -1=0上,所以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即为所求圆的圆心

坐标,解之得圆心坐标为(2,1),进一步可求得半径为2,所以圆的标准方程为(x -2)2

+(y

-1)2

=2.

2.(2010年扬州调研)若直线ax +by =1过点A (b ,a ),则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的最小值是___.

解析:∵直线ax +by =1过点A (b ,a ),∴ab +ab =1,∴ab =12

,又OA =a 2+b 2

,∴以

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 =π·OA 2=(a 2+b 2

)π≥2ab ·π=π,∴面积的最小值为π.

3.(2009年高考上海卷改编)点P (4,-2)与圆x 2+y 2

=4上任一点连线的中点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设圆上任一点坐标为(x 0,y 0),则x 02+y 02

=4,连线中点坐标为(x ,y ), 则????? 2x =x 0+4,2y =y 0-2,??????

x 0=2x -4,y 0=2y +2,

代入x 02+y 02=4中得(x -2)2+(y +1)2=1. 4.已知点P (1,4)在圆C :x 2+y 2

+2ax -4y +b =0上,点P 关于直线x +y -3=0的对称点也在圆C 上,则a =________,b =________.

解析:点P (1,4)在圆C :x 2+y 2

+2ax -4y +b =0上,所以2a +b +1=0,点P 关于直线x +y -3=0的对称点也在圆C 上,所以圆心 (-a,2)在直线x +y -3=0上,即-a +2-3=0,解得a =-1,b =1.

5.已知圆的方程为x 2+y 2

-6x -8y =0.设该圆过点(3,5)的最长弦和最短弦分别为AC 和BD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圆心坐标为(3,4),半径r =5,故过点(3,5)的最长弦为AC =2r =10,

最短弦BD =252-12

=46,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0 6.

6.过圆x 2+y 2

=4外一点P (4,2)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 、B ,则△ABP 的外接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圆心为O (0,0),又∵△ABP 的外接圆就是四边形OAPB 的外接圆.其直径d =OP =25,∴半径r = 5.

而圆心C 为(2,1),∴外接圆的方程为(x -2)2+(y -1)2

=5.

7.已知动点P (x ,y )满足x 2+y 2

-|x |-|y |=0,O 为坐标原点,则PO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解析:方程x 2+y 2

-|x |-|y |=0可化为(|x |-12

)2+(|y |-

12)2=12

. 所以动点P (x ,y )的轨迹如图:为原点和四段圆孤,故PO 的取值范围是{0}∪[1, 2 ].

8.(2010年安徽合肥质检)曲线f (x )=x ln x 在点P (1,0)处的切线l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外接圆方程是____________.

解析:曲线f (x )=x ln x 在点P (1,0)处的切线l 方程为x -y -1=0,与坐标轴围成的三

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为(12,-12),半径为22,所以方程为(x -12)2+(y +12)2=12.答案:(x -12

)

2

+(y +12)2=12

9.设实数x 、y 满足x 2+(y -1)2

=1,若对满足条件的x 、y ,不等式

y

x -3

+c ≥0恒成立,则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c ≤

y

x -3恒成立,又y x -3=y -0

x -3

表示圆上的点与定点(3,0)连线的斜率,范围为[-34,0],所以-c ≤-34,即c 的取值范围是c ≥3

4

.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a,0)(a >0),B (0,a ),C (-4,0),D (0,4),设△AOB 的外接圆圆心为E .

(1)若⊙E 与直线CD 相切,求实数a 的值;

(2)设点P 在圆E 上,使△PCD 的面积等于12的点P 有且只有三个,试问这样的⊙E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E 的标准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直线CD 方程为y =x +4,圆心E (a 2,a 2),半径r =2

2

a .

由题意得|a 2-a

2+4|

2

=2

2a ,解得a =4.

(2)∵|CD |=(-4)2

+42

=42,∴当△PCD 面积为12时,点P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3 2.

又圆心E 到直线CD 距离为22(定值),要使△PCD 的面积等于12的点P 有且只有三个,只须

圆E 半径2a

2

=52,解得a =10,

此时,⊙E 的标准方程为(x -5)2+(y -5)2

=50.

11.在Rt△ABO 中,∠BOA =90°,OA =8,OB =6,点P 为它的内切圆C 上任一点,求点P 到顶点A 、B 、O 距离的平方和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如图所示,以O 为原点,OA 所在直线为x 轴,OB 所在直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xOy ,则A (8,0),B (0,6),内切圆C 的半径r =1

2

(OA +OB -AB )

=8+6-102

=2.∴内切圆C 的方程为(x -2)2+(y -2)2=4.

设P (x ,y )为圆C 上任一点,点P 到顶点A 、B 、O 的距离的平方和为d ,则

d =PA 2+PB 2+PO 2

=(x -8)2+y 2+x 2+(y -6)2+x 2+y 2

=3x 2+3y 2

-16x -12y +100

=3[(x -2)2+(y -2)2

]-4x +76.

∵点P (x ,y )在圆C 上,∴(x -2)2+(y -2)2

=4.∴d =3×4-4x +76=88-4x . ∵点P (x ,y )是圆C 上的任意点,∴x ∈[0,4]. ∴当x =0时,d max =88;当x =4时,d min =72.

12.(2008年高考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设二次函数f (x )=x 2

+2x +b (x ∈R )的图象与两个坐标轴有三个交点,经过这三个交点的圆记为C .

(1)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2)求圆C 的方程;

(3)问圆C 是否经过某定点(其坐标与b 无关)?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1)显然b ≠0.否则,二次函数f (x )=x 2

+2x +b 的图象与两个坐标轴只有两个交点

(0,0),(-2,0),这与题设不符.由b ≠0知,二次函数f (x )=x 2

+2x +b 的图象与y 轴有一

个非原点的交点(0,b ),故它与x 轴必有两个交点,从而方程x 2

+2x +b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因此方程的判别式4-4b >0,即b <1.

所以b 的取值范围是(-∞,0)∪(0,1).

(2)由方程x 2

+2x +b =0,得x =-1±1-b .

于是,二次函数f (x )=x 2

+2x +b 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是(-1-1-b ,0),(-1+

1-b ,0),(0,b ).设圆C 的方程为x 2+y 2

+Dx +Ey +F =0.

因圆C 过上述三点,将它们的坐标分别代入圆C 的方程,得

???

(-1-1-b )2

+D (-1-1-b )+F =0,

(-1+1-b )2

+D (-1+1-b )+F =0,

b 2

+Eb +F =0.

解上述方程组,因b ≠0,

得????

?

D =2,

E =-(b +1),

F =b .

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2

+y 2

+2x -(b +1)y +b =0.

(3)圆C 过定点.证明如下:

假设圆C 过定点(x 0,y 0)(x 0,y 0不依赖于b ),将该点的坐标代入圆C 的方程,并变形为x 02

+y 02+2x 0-y 0+b (1-y 0)=0.(*)为使(*)式对所有满足b <1(b ≠0)的b 都成立,必须有1-y 0=0,结合(*)式得x 02+y 02+2x 0-y 0=0.

解得?

??

??

x 0=0,y 0=1,或?

??

??

x 0=-2,

y 0=1.经检验知,点(0,1),(-2,1)均在圆C 上,

因此,圆C 过定点.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大题精选

解析几何大量精选 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到点()1,0F ,) 2 ,0F 的距离之和是4,点M 的轨迹 是C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 ,不过点A 的直线:l y kx b =+与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P 和Q . ⑴求轨迹C 的方程; ⑴当0AP AQ ?=u u u r u u u r 时,求k 与b 的关系,并证明直线l 过定点. 【解析】 ⑴ 2 214 x y +=. ⑴将y kx b =+代入曲线C 的方程, 整理得2 2 2 (14)8440k x kbx b +++-=, 因为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P 和Q , 所以222222644(14)(44)16(41)0k b k b k b ?=-+-=-+> ① 设()11,P x y ,()22,Q x y ,则122 814kb x x k +=-+,21224414b x x k -= + ② 且2222 121212122 4()()()14b k y y kx b kx b k x x kb x x b k -?=++=+++=+, 显然,曲线C 与x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2,0A -, 所以()112,AP x y =+u u u r ,()222,AQ x y =+u u u r . 由0AP AQ ?=u u u r u u u r ,得1212(2)(2)0x x y y +++=. 将②、③代入上式,整理得22121650k kb b -+=. 所以(2)(65)0k b k b -?-=,即2b k =或6 5 b k =.经检验,都符合条件① 当2b k =时,直线l 的方程为2y kx k =+.显然,此时直线l 经过定点()2,0-点. 即直线l 经过点A ,与题意不符. 当65b k =时,直线l 的方程为6655y kx k k x ? ?=+=+ ?? ?. 显然,此时直线l 经过定点6,05?? - ??? 点,满足题意. 综上,k 与b 的关系是65b k =,且直线l 经过定点6,05?? - ??? 2. 已知椭圆2222:1x y C a b +=(0)a b >>的离心率为1 2 ,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为半径的 圆与直线0x y -=相切. ⑴ 求椭圆C 的方程; ⑴ 设(4,0)P ,A ,B 是椭圆C 上关于x 轴对称的任意两个不同的点,连结PB 交椭圆C 于另一点E ,证明直线AE 与x 轴相交于定点Q ; ⑴ 在⑴的条件下,过点Q 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求OM ON ?u u u u r u u u r 的取值范围. 【解析】 ⑴22 143 x y +=. ⑴ 由题意知直线PB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PB 的方程为(4)y k x =-.

最新圆的解析几何方程

〖圆的解析几何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O(a,b)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是(x-a)^2+(y-b)^2=r^2。 圆的一般方程: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移项,合并同类项后,可得圆的一般方程是x^2+y^2+Dx+Ey+F=0。和标准方程对比,其实D=-2a,E=-2b,F=a^2+b^2。 圆的离心率e=0,在圆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都是r。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 平面内,直线Ax+By+C=0与圆x^2+y^2+Dx+Ey+F=0的位置关系判断一般方法是: 1.由Ax+By+C=0,可得y=(-C-Ax)/B,(其中B不等于0),代入x^2+y^2+Dx+Ey+F=0,即成为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f(x)=0。利用判别式b^2-4ac的符号可确定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下: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2交点,即圆与直线相交。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1交点,即圆与直线相切。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0交点,即圆与直线相离。 2.如果B=0即直线为Ax+C=0,即x=-C/A,它平行于y轴(或垂直于x轴),将x^2+y^2+Dx+Ey+F=0化为(x-a)^2+(y-b)^2=r^2。令y=b,求出此时的两个x值x1、x2,并且规定x1x2时,直线与圆相离; 当x1 (x+D/2)^2+(y+E/2)^2=D^2/4+E^2/4-F => 圆心坐标为(-D/2,-E/2)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x-a)2+(y-b)2=r2,点M(x0,y0)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有: (1)d>r 点M在圆外;(2)d=r 点M在圆上;(3)d<r 点M在圆内.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x-a)2+(y-b)=r2,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圆心(a,b) 判别式为△,则有:(1)d<r 直线与圆相交;(2)d=r 直线与圆相切;(3)d<r 直线与圆相离,即几何特征; 或(1)△>0 直线与圆相交;(2)△=0 直线与圆相切;(3)△<0 直线与圆相离,即代数特征, 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C1:(x-a)2+(y-b)2=r2和圆C2:(x-m)2+(y-n)2=k2(k≥r),且设两圆圆心距为d,则有: (1)d=k+r 两圆外切;(2)d=k-r 两圆内切;(3)d>k+r 两圆外离;(4)d<k+r 两圆内含; (5)k-r<d<k+r 两圆相交.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章末总结附解析苏教版必修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章末总结(附解 析苏教版必修2)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章末知识整合苏教版必修2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若直线y=kx+1与圆x2+y2=1相交于P、Q两点,且 ∠POQ=120°(其中O为原点),则k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本小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数形结合的方法. y=kx+1恒过点(0,1),结合图知,直线倾斜角为120°或60°. ∴k=3或-3. 答案:3或-3 规律总结: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的图形相结合,使抽象思维和 形象思维相结合. 1.以形助数,借助图形的性质,使有关“数”的问题直接形象化,从而探索“数”的规律.比如,研究两曲线 的位置关系,借助图形使方程间关系具体化;过定点的 直线系与某确定的直线或圆相交时,求直线系斜率的范

围,图形可帮助找到斜率的边界取值,从而简化运算;对于一些求最值的问题,可构造出适合题意的图形,解题中把代数问题几何化. 2.以数助形,借助数式的推理,使有关“形”的问题数量化,从而准确揭示“形”的性质. ►变式训练 1.若过定点M(-1,0)且斜率为k的直线与圆x2+4x+y2-5=0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x2+4x+y2-5=0,∴(x+2)2+y2=9是以(-2,0)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如图所示:令x=0得y=±5. ∴点C的坐标为(0,5). 又点M的坐标为(-1,0), ∴kMC=5-00-(-1)=5. 结合图形得0k5. 答案:(0,5) 2.当P(m,n)为圆x2+(y-1)2=1上任意一点时,若不等式m+n+c≥0恒成立,则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方法一∵P(m,n)在已知圆x2+(y-1)2=1上,且使m+n+c≥0恒成立,即说明圆在不等式x+y+c≥0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训练试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解析几何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3届高三数学章末综合测试题(15)平面解析几何(1)一、选 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圆x2+y2+Dx+Ey =0的圆心在直线x+y=1上,则D与E的关系是( ) A.D+E=2 B.D+E=1 C.D+E=-1 D.D+E=-2[来X k b 1 . c o m 解析 D 依题意得,圆心-D2,-E2在直线x+y=1上,因此有-D2-E2=1,即D+E=-2. 2.以线段AB:x+y-2=0(0≤x≤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 A.(x+1)2+(y+1)2=2 B.(x-1)2+(y-1)2=2 C.(x+1)2+(y+1)2=8 D.(x-1)2+(y-1)2=8 解析 B 直径的两端点为(0,2),(2,0),∴圆心为(1,1),半径为2,圆的方程为(x-1)2+(y-1)2=2. 3.已知F1、F2是椭圆x24+y2 =1的两个焦点,P为椭圆上一动点,则使|PF1|?|PF2|取最大值的点P为( ) A.(-2,0) B.(0,1) C.(2,0) D.(0,1)和(0,-1) 解析 D 由椭圆定义,|PF1|+|PF2|=2a=4,∴|PF1|?|PF2|≤|PF1|+|PF2|22=4,当且仅当|PF1|=|PF2|,即P(0,-1)或(0,1)时,取“=”. 4.已知椭圆x216 +y225=1的焦点分别是F1、F2,P 是椭圆上一点,若连接F1、F2、P三点恰好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则点P到y轴的距离是( ) A.165 B.3 C.163 D.253 解析 A 椭 圆x216+y225=1的焦点分别为F1(0,-3)、F2(0,3),易得 ∠F1PF2<π2,∴∠PF1F2=π2或∠PF2F1=π2,点P到y轴的距离d= |xp|,又|yp|=3,x2p16+y2p25=1,解得|xP|=165,故选A. 5.若曲线y=x2的一条切线l与直线x+4y-8=0垂直,则l的方程为( ) A.4x+y+4=0 B.x-4y-4=0 C.4x-y-12=0 D.4x -y-4=0 解析 D 设切点为(x0,y0),则y′|x=x0=2x0, ∴2x0=4,即x0=2,∴切点为(2,4),方程为y-4=4(x-2),即4x-y-4=0. 6.“m>n>0”是“方程mx2+n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C 方程可化为x21m+ y21n=1,若焦点在y轴上,则1n>1m>0,即m>n>0. 7.设双曲线x2a2-y2b2=1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y=x2+1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双

平面解析几何 经典题(含答案)

平面解析几何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α的范围0 0180α≤< (2 )经过两点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3)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2,l l ,其斜率分别为12,k k ,则有1212//l l k k ?=。特别地,当直线 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12l l 与的关系为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12,l l 斜率存在,设为12,k k ,则12121l l k k ⊥?=- 注:两条直线12,l l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如果12,l l 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12l l 与互相垂直。 二、直线的方程 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名称 方程的形式 已知条件 局限性 点斜式 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斜截式 k 为斜率,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两点式 是直线上两定点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的直线 截距式 a 是直线在x 轴上的非零截距, 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非零截距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或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 A , B , C 为系数 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直线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两条直线的交点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 ,两条直线的 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 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 2.几种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 (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 间的距离 注:(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2)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须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般形式后,才能套用公式计算 (二)直线的斜率及应用 利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 已知112233(,),(,),(,),A x y B x y C x y 若123AB AC x x x k k ===或,则有A 、B 、C 三点共线。 注:斜率变化分成两段,0 90是分界线,遇到斜率要谨记,存在与否需讨论。 直线的参数方程 〖例1〗已知直线的斜率k=-cos α (α∈R ).求直线的倾斜角β的取值范围。 思路解析:cos α的范围→斜率k 的范围→tan β的范围→倾斜角β的取值范围。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数学解析几何专题练习解析版82页 1.一个顶点的坐标()2,0 ,焦距的一半为3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19422=+y x B. 14922=+y x C. 113422=+y x D. 14132 2=+y x 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22 221(0,0)x y a b a b -=>>,过左焦点F 1的直线交 双曲线的右支于点P ,且y 轴平分线段F 1P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 3 B .32+ C . 31+ D . 32 3.已知过抛物线y 2 =2px (p>0)的焦点F 的直线x -my+m=0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 且△OAB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则m 6+ m 4的值为( ) A .1 B . 2 C .3 D .4 4.若直线经过(0,1),(3,4)A B 两点,则直线AB 的倾斜角为 A .30o B . 45o C .60o D .120o 5.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ρ=2θ2cos ,给定两点P(0,π/2),Q (-2,π),则有 ( ) (A)P 在曲线C 上,Q 不在曲线C 上 (B)P 、Q 都不在曲线C 上 (C)P 不在曲线C 上,Q 在曲线C 上 (D)P 、Q 都在曲线C 上 6.点M 的直角坐标为)1,3(--化为极坐标为( ) A .)65, 2(π B .)6 ,2(π C .)611,2(π D .)67,2(π 7.曲线的参数方程为???-=+=1 232 2t y t x (t 是参数),则曲线是( ) A 、线段 B 、直线 C 、圆 D 、射线 8.点(2,1)到直线3x-4y+2=0的距离是( ) A . 54 B .4 5 C . 254 D .4 25 9. 圆0642 2 =+-+y x y x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为( ) A.)3,2(-、13 B.)3,2(-、13 C.)3,2(--、13 D.)3,2(-、13 10.椭圆 122 2 2=+b y x 的焦点为21,F F ,两条准线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M 、N ,若212F F MN ≤,则该椭圆离心率取得最小值时的椭圆方程为 ( )

2020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解析几何专题

《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专题 一、《考试大纲》要求 ⒈直线和圆的方程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 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坐标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⒉圆锥曲线方程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初步应用. 二、高考试题回放 1.(福建)已知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 1且与椭圆长轴垂直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若△ABF 2是正三角形,则这个椭圆的离心率是 ( ) A . 33 B .32 C .2 2 D .23

2.(福建)直线x +2y=0被曲线x 2+y 2-6x -2y -15=0所截得的弦长等于 . 3.(福建)如图,P 是抛物线C :y=2 1x 2上一点,直线l 过点P 且与抛物线C 交于另一点Q.(Ⅰ)若直线l 与过点P 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Ⅱ)若直线l 不过原点且与x 轴交于点S ,与y 轴交于点T ,试求 | || |||||SQ ST SP ST +的取值范围. 4.(湖北)已知点M (6,2)和M 2(1,7).直线y=mx —7与线段M 1M 2的交点M 分有向线段M 1M 2的比为3:2,则m 的值为 ( ) A .2 3 - B .3 2- C .4 1 D .4 5.(湖北)两个圆0124:0222:222221=+--+=-+++y x y x C y x y x C 与的 公切线有且仅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湖北)直线12:1:22=-+=y x C kx y l 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 点A 、B. (Ⅰ)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Ⅱ)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经过双曲线C 的右焦点F ?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湖南)如果双曲线112 132 2 =-y x 上一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为13, 那么 点 P 到右准线 的 距 离 是 ( )

必修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点及练习带答案(全)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 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倾斜角)180,0[?∈α,?=90α斜率不存在. (2)直线的斜率:αtan ),(211 21 2=≠--= k x x x x y y k .(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11x x k y y -=- (直线l 过点),(111y x P ,且斜率为k ). 注: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 (2)斜截式:b kx y +=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 21 121x x x x y y y y --=-- (12y y ≠,12x x ≠). 注:① 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 ② 方程形式为: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表示 任意直线. (4)截距式: 1=+b y a x ( b a ,分别为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 . 注:不能表示与x 轴垂直的直线,也不能表示与y 轴垂直的直线,特别是不能表示 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一般式化为斜截式:B C x B A y -- =,即,直线的斜率:B A k -=. 注:(1)已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y kx b =+或0x =. 已知直线横截距0x ,常设其方程为0x my x =+(直线斜率k 存在时,m 为k 的 倒数)或0y =. 已知直线过点00(,)x y ,常设其方程为00()y k x x y =-+或0x x =. (2)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两条直线有可能重合;立体几何中两条直线一般不重合. (3)指出此时直线的方向向量:),(A B -,),(A B -,) , ( 2 2 2 2 B A A B A B +-+ (单位向量); 直线的法向量:),(B A ;(与直线垂直的向量) (6)参数式:?? ?+=+=bt y y at x x 00(t 为参数)其中方向向量为),(b a ,) ,(2222b a b b a a ++; a b k = ; 22||||b a t PP o += ;

蒙日圆定理(解析几何证法)

蒙日圆定理(解析几何 证法)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2 蒙日圆定理 (纯解析几何证法) 蒙日圆定理的内容: 椭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两切线的交点位于一个与椭圆同心的圆上,称为蒙日圆,该圆的半径等于椭圆长半轴和短半轴平方和的算术平方根。 如图,设椭圆的方程是22 221x y a b +=。两切线PM 和PN 互相垂直,交于点P 。 求证:点P 在圆2222x y a b +=+上。 证明: 若两条切线中有一条平行于x 轴时,则另一条必定平行于y 轴,显然前者通过短轴端点,而后者通过长轴端点,其交点P 的坐标只能是: (),special P a b ±± (1) 它必定在圆2222x y a b +=+上。 现考察一般情况,两条切线均不和坐标轴平行。可设两条切线方程如下: :PM y kx m =+ (2) 1 :PN y x n k =-+ (3) 联立两切线方程(2)和(3)可求出交点P 的坐标为: ()222,1 1n m k nk m P k k -??+ ?++?? (4) 从而P 点距离椭圆中心O 的距离的平方为: ()22 22 222222111 n m k nk m OP k k n k m k -????+=+????++????+= + (5)

3 现将PM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化简整理得: 22222221210k km m x x a b b b ???? +++-= ? ????? (6) 由于PM 是椭圆的切线,故以上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判别式应等于0,化 简后可得: ()22 22 2211b m m b a k ??=+- ??? (7) 对于切线PN ,代入椭圆方程后,消去y ,令判别式等于0,同理可得: ()22 222 21b n k n b a ??=+- ??? (8) 为方便起见,令: 22222,,,,a A b B m M n N k K ===== (9) 这样(7)和(8)就分别化为了关于M 和N 的一元一次方程,不难解出: M B AK =+ (10) A N B K =+ (11) 将(10)和(11)代入(5),就得到: 2 221 NK M OG A B a b K +==+=++ (12) 证毕。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点 例题)

个性化简案 个性化教案(真题演练)

个性化教案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知识点一:直线与方程 1. 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倾斜角)180,0[?∈α,?=90α斜率不存在. 2. 直线的斜率:αtan ),(211 21 2=≠--= k x x x x y y k .(111(,)P x y 、222(,)P x y ). 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典型例题】 例1:已知直线(2m 2+m -3)x +(m 2-m)y =4m -1.① 当m = 时,直线的倾斜角为45°.②当m = 时,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1.③ 当m = 时,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2 3.④ 当m = 时,直线与x 轴平行.⑤当m = 时,直线过原点. 【举一反三】 1. 直线3y + 3 x +2=0的倾斜角是 ( ) A .30° B .60° C .120° D .150° 2. 设直线的斜率k=2,P 1(3,5),P 2(x 2,7),P (-1,y 3)是直线上的三点,则x 2,y 3依次是 ( ) A .-3,4 B .2,-3 C .4,-3 D .4,3 3. 直线l 1与l 2关于x 轴对称,l 1的斜率是-7 ,则l 2的斜率是 ( ) A .7 B .- 77 C .77 D .-7 4. 直线l 经过两点(1,-2),(-3,4),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 例2:已知三点A (1,-1),B (3,3),C (4,5).求证:A 、B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练习:设a ,b ,c 是互不相等的三个实数,如果A (a ,a 3)、B (b ,b 3)、C (c ,c 3)在同一直线上,求证:a+b+c=0. 例3:已知实数x,y 满足y=x 2-2x+2 (-1≤x≤1).试求:2 3 ++x y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汇编——解析几何

7. 200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汇编一一解析几何(一) 1.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 ?理科数学第7题,文科数学第7题] 2 椭圆—? y 2 =1的两个焦点为F i 、F 2,过F i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交 4 点为P ,则| PF 2 | = ,3 A . 2 2.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 I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的轨迹方程为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已知点A (1, 2)、B( 3, 1),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A . 4x 2y=5 B . 4x-2y=5 C . x 2y=5 别是O '和A ',则O A "=囂£,其中?= B . .3 ?理科数学第8题,文科数学第8题] 设抛物线y 2=8x 的准线与x 轴交于点Q ,若过点 Q 的直线I 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 3. 1 1 A . [ — 2, 2] B . [—2, 2] C . [-1, 1] D . [ — 4, 4] [2004年全国高考(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江西安徽) ?理科数学第14题,文科数学第15题] 由动点P 向圆x 2+y 2=1引两条切线PA 、PB , 切点分别为A 、 B ,Z APB=60 ° , 则动点 4.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 理科数学第4题, 文科数学第 已知圆C 与圆(x -1)2 y 2 =1关于直线 y = -x 对称,则圆 C 的方程为 A . (x 1)2 y 2 =1 B . x 2 - y 2 =1 2 2 C . x (y 1) =1 2亠/ 八2 D . x (y -1) =1 5. 文科数学第8题] 6.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8题] 在坐标平面内,与点A (1,2)距离为1 ,且与点B (3, 1)距离为2 A . 1条 [2004年全国高考 的直线共有 ( D . 4条 已知平面上直线 B . 2条 C . 3条 (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理科数学第9题] 4 3 l 的方向向量e =(,—),点0(0, 0)和A (1, — 2)在I 上的射影分 5 5

解析几何 圆的方程

07-05 圆的方程 点一点——明确目标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参数方程,能根据需要选择园方程的恰当形式解决问题. 做一做——热身适应 1.方程x 2+y 2-2(t +3)x +2(1-4t 2)y +16t 4+9=0(t ∈R )表示圆方程,则t 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由D 2+E 2-4F >0,得7t 2-6t -1<0, 即- 7 1

苏教版《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综合小结》word教案

苏教版《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综合小结》 w o r d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学同步测试—第二章章节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 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方程x 2 + 6xy + 9y 2 + 3x + 9y –4 =0表示的图形是 ( ) A .2条重合的直线 B .2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C .2条相交的直线 D .2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2.直线l 1与l 2关于直线x +y = 0对称,l 1的方程为y = ax + b ,那么l 2的方程为 ( ) A .a b a x y -= B .a b a x y += C .b a x y 1+= D .b a x y += 3.过点A (1,-1)与B (-1,1)且圆心在直线x+y -2=0上的圆的方程为 ( ) A .(x -3)2+(y +1)2=4 B .(x +3)2+(y -1)2=4 C .4(x +1)2+(y +1)2=4 D .(x -1)2+(y -1)2= 4.若A(1,2),B(-2,3),C(4,y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y 的值是 ( ) A .2 1 B .23 C .1 D .-1 5.直线1l 、2l 分别过点P (-1,3),Q (2,-1),它们分别绕P 、Q 旋转,但始终保持平 行,则1l 、2l 之间的距离d 的取值范围为 ( ) A .]5,0( B .(0,5) C .),0(+∞ D .]17,0( 6.直线1x y a b +=与圆222(0)x y r r +=>相切,所满足的条件是 ( ) A .ab r =B .2222()a b r a b =+ C .22||ab r a b =+ D .22ab r a b =+ 7.圆2223x y x +-=与直线1y ax =+的交点的个数是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随a 值变化而变化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常考题型整理归纳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常考题型整理归纳 题型一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是高考的必考题型,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求离心率、准线、 双曲线的渐近线是常考题型 . 22 【例 1】(1)已知双曲线 a x 2- y b 2=1(a >0,b >0)的一个焦点为 F (2, 0),且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圆 (x - 2)2 +y 2=3 相切,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22 A.x2-y2=1 A. 9 -13= 2 C.x 3-y 2=1 22 (2)若点 M (2,1),点 C 是椭圆 1x 6+y 7 22 (3)已知椭圆 x 2+y 2=1(a >b >0)与抛物线 y 2=2px (p >0)有相同的焦点 F ,P ,Q 是椭圆与抛物线的交点, ab 22 若直线 PQ 经过焦点 F ,则椭圆 a x 2+ y b 2=1(a >b >0)的离心率为 ___ . 答案 (1)D (2)8- 26 (3) 2- 1 22 解析 (1)双曲线 x a 2-y b 2=1 的一个焦点为 F (2,0), 则 a 2+ b 2= 4,①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b a x , a 由题意得 22b 2= 3,② a 2+b 2 联立①② 解得 b = 3,a =1, 2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x 2-y 3 =1,选 D. (2)设点 B 为椭圆的左焦点,点 M (2,1)在椭圆内,那么 |BM|+|AM|+|AC|≥|AB|+|AC|=2a ,所以 |AM| +|AC|≥2a -|BM|,而 a =4,|BM|= (2+3)2+1= 26,所以 (|AM|+ |AC|)最小=8- 26. ) 22 B.x - y =1 B.13- 9 =1 2 D.x 2 -y 3=1 1 的右焦点,点 A 是椭圆的动点,则 |AM|+ |AC|的最小值为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测试题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直线l 过(1,2),(1,3),则直线l 的斜率( ) A. 等于0 B. 等于1 C. 等于21 D. 不存在 2. 若)0,(),4,9(),2,3(x C B A --三点共线,则x 的值是( ) A .1 B .-1 C .0 D .7 3. 已知A (x 1,y 1)、B (x 2,y 2)两点的连线平行y 轴,则|AB|=( ) A 、|x 1-x 2| B 、|y 1-y 2| C 、 x 2-x 1 D 、 y 2-y 1 4. 若0ac >,且0bc <,直线0ax by c ++=不通过( ) A.第三象限 B.第一象限 C.第四象限 D.第二象限 5. 经过两点(3,9)、(-1,1)的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 ) A .23 - B .32- C .32 D .2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7.满足下列条件的1l 与2l ,其中12l l //的是( ) (1)1l 的斜率为2,2l 过点(12)A ,,(48)B ,; (2)1l 经过点(33)P ,,(53)Q -,,2l 平行于x 轴,但不经过P ,Q 两点; (3)1l 经过点(10)M -,,(52)N --,,2l 经过点(43)R -,,(05)S ,. A.(1)(2) B.(2)(3) C.(1)(3) D.(1)(2)(3) 8.已知直线01:1=++ay x l 与直线221 :2+=x y l 垂直,则a 的值是( ) A 2 B -2 C .21 D .21 - 9. 下列直线中,与直线10x y +-=的相交的是 A 、226x y += B 、0x y += C 、3y x =-- D 、1 y x =-

解析几何求圆的轨迹方程专题一师用

专题一求圆的轨迹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与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问题的条件选择适当的 形式求圆的方程; 2、掌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应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圆的方程 3、理解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互化。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能根据问题的条件选择适当的形式求圆 的方程; 2、会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圆)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 一、圆的方程 : 1 .圆的标准方程:x a? y b 2 r2o 2 ?圆的一般方程:x2 y2 Dx Ey F 0(D2+ E2—4F 0) 特别提醒:只有当D2+ E2—4F 0时,方程x2 y2 Dx Ey F 0才表示圆心为(D, E),半径为1~E2~4F的圆 2 2 2 思考:二元二次方程Ax2 Bxy Cy2 Dx Ey F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答案:(A C 0,且 B 0 且D2 E2 4AF 0 ));

3 .圆的参数方程:y a r s°s (为参数),其中圆心为(a,b),半径为 r 。圆的参数方程的主要应用是三角换元: (3) 已知P( 1, -3)是圆y ;;煮(为参数,0 2 )上的点,则圆的 普通方程为,P 点对应的 值为,过P 点的圆的切线方程是 (答:x 2 y 2=4 ; — ; x ,3y 4 0); 3 (4) 如果直线l 将圆:x 22-240平分,且不过第四象限,那么I 的斜率 的取值范围是_ (答: [0 , 2]); (5) 方程x 22 - 0表示一个圆,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答:k 丄); (6) 若 M {(x, y) | y 3sos (为参数,0 )}, N (x, y) | y x b , 若MN ,则b 的取值范围是(答:-33& )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知点M x 0 ,y 0 及圆C: x-a $ y b ? r 2 r 0 , (1) 点 M 在圆 C 外 |CM | r x 0 a 2 y 。b 2 r 2; (2) 点 M 在圆 C 内 CM| r x 0 a 2 y 。b 2 r 2; (3) 点 M 在圆 C 上 CM r x 0 a $ y 0 r 2。女口 点P(5a+1,12a)在圆(x -1 )2 + y 2=1的内部,则a 的取值范围是(答: 2 ^22, r x r cos , y r sin ; x y t x r cos ,y r sin (0 r .,t)。 X i ,y i ,B X 2,y 2为直径端点的圆方程 x x 1 x X 2 y y 1 y y 2 0 如 (1) 圆C 与圆(X 1)2 y 2 1关于直线y x 对称, 则圆 C 的方程为 (答: x 2 (y 1)2 1); (2) 圆心在直线2x y 3上,且与两坐标轴均相切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答: (x 3)2 (y 3)2 9或(x 1)2 (y 1)2 1 );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典型例题整理后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7.1直线和圆的方程 经典例题导讲 [例1]直线l 经过P (2,3),且在x,y 轴上的截距相等,试求该直线方程. 解:在原解的基础上,再补充这样的过程:当直线过(0,0)时,此时斜率为:2 3 0203=--= k , ∴直线方程为y= 2 3x 综上可得:所求直线方程为x+y-5=0或y= 2 3 x . [例2]已知动点P 到y 轴的距离的3倍等于它到点A(1,3)的距离的平方,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 解: 接前面的过程,∵方程①化为(x-52 )2+(y-3)2 = 214 ,方程②化为(x+12 )2+(y-3)2 = - 34 , 由于两个平方数之和不可能为负数,故所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x-52 )2+(y-3)2 = 214 (x ≥ 0) [例3]m 是什么数时,关于x,y 的方程(2m 2+m-1)x 2+(m 2-m+2)y 2 +m+2=0的图象表示一个 圆? 解:欲使方程Ax 2+Cy 2 +F=0表示一个圆,只要A=C ≠0, 得2m 2+m-1=m 2-m+2,即m 2 +2m-3=0,解得m 1=1,m 2=-3, (1) 当m=1时,方程为2x 2+2y 2 =-3不合题意,舍去. (2) 当m=-3时,方程为14x 2+14y 2=1,即x 2+y 2=1 14 ,原方程的图形表示圆. [例4]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 射到x 轴上,被x 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x 2+y 2 -4x-4y+7=0相切,求光线L 所在的直线方程. 解:设反射光线为L ′,由于L 和L ′关于x 轴对称,L 过点A(-3,3),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3,-3), 于是L ′过A(-3,-3). 设L ′的斜率为k ,则L ′的方程为y-(-3)=k [x-(-3)],即kx-y+3k-3=0, 已知圆方程即(x-2)2+(y-2)2 =1,圆心O 的坐标为(2,2),半径r =1 因L ′和已知圆相切,则O 到L ′的距离等于半径r =1 即 1 1k 5 k 51k 3 k 32k 22 2 =+-= +-+- 整理得12k 2 -25k+12=0 解得k = 34或k =4 3 L ′的方程为y+3=34(x+3);或y+3=4 3 (x+3)。 即4x-3y+3=0或3x-4y-3=0 因L 和L ′关于x 轴对称 故L 的方程为4x+3y+3=0或3x+4y-3=0. [例5]求过直线042=+-y x 和圆01422 2 =+-++y x y x 的交点,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圆的方程:

高考数学分类汇编 解析几何

2011高考数学分类汇编-解析几何 1、(湖北文)将两个顶点在抛物线()022>=p px y 上,另一个顶点是此抛物线焦点的正三角形的个数记为n ,则( ) A. 0=n B. 1=n C. 2=n D. 3≥n 2、(江西理) 若曲线1C :0222=-+x y x 与曲线2C :0)(=--m mx y y 有4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3 ,33(- B. )33,0()0,33(Y - C. ]33,33[- D. ),3 3()33,(+∞--∞Y 3、(江西理)若椭圆12222=+b y a x 的焦点在x 轴上,过点)21 ,1(作圆122=+y x 的 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直线AB 恰好经过椭圆的右焦点和上顶点,则椭 圆方程是 . 4、(湖南文)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 2cos (x y α αα =??? =??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曲线2C 的方程为 (cos sin )10,ρθθ-+=则1C 与2C 的交点个数为 . 5、(湖南理)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y αα=??=+?(α为参 数)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xoy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中,曲线2C 的方程为()cos sin 10ρθθ-+=,则1C 与2C 的交点个数为 。 6、(湖南文)已知圆22:12,C x y +=直线:4325.l x y += (1)圆C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 . (2) 圆C 上任意一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小于2的概率为 . 7、(江苏)设集合},,)2(2 |),{(222R y x m y x m y x A ∈≤+-≤=, },,122|),{(R y x m y x m y x B ∈+≤+≤=, 若,φ≠?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