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作文指导
- 格式:ppt
- 大小:217.00 KB
- 文档页数:43
三年级写景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提示语和所学写景的知识写出不同的景物。
2. 学生能够将所学写景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写景作文,培养对生活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写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与季节、天气相关的写景提示语,例如:“天空中飘着洁白的雪花”、“鲜花绽放,花香扑鼻”等。
2. 教师准备一些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例如:“湛蓝的天空”、“高大挺拔的大树”等。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写景的思维模式。
例如,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景视频,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视频中的景物特点。
2. 教师向学生展示第一个写景提示语,并请学生围绕这个提示语进行写作。
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景物特点的词语。
3.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鼓励学生给予对方建设性的意见和表扬。
4. 继续展示其他的写景提示语,每次写完一篇作文后进行互评。
教师可以在互评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建议。
5.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写作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
教学拓展:1. 要求学生在写景作文中使用五感进行描写,例如:“耳畔传来鸟儿欢快的歌声”、“脚下踩着松软的沙滩”等。
2.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3. 鼓励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观察和写作,提高对写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写景知识,通过不同的提示语写出不同的景物描写。
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运用更多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达到提高写作表现力的目的。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写景能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写能力。
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写景作文是一种以美丽、生动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的文体,通过用词、构思等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真切的感受。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仔细观察景物:写景作文的前提是有真切的观察和感受。
当你看到一个美丽的景物时,要用心仔细观察,观察其色彩、形状、细节等方面的特点。
例如,看到一朵盛开的鲜花,可以观察其颜色、花瓣的质感、花香等等。
通过仔细观察,你可以更准确地描绘该景物。
二、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写景作文需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绘景物。
例如,用"碧波荡漾"来形容湖水的波纹,用"金黄的麦浪"来形容成熟的麦田。
通过运用形容词和比喻,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三、注重细节的描写:细节是写景作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描写细节,可以增加作文的真实感。
例如,写一片稻田时,可以描写稻穗的轻轻摇摆、鳞次栉比的丰满稻穗、阳光下的金黄稻穗等。
通过细节的描写,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景物的美。
四、运用修辞手法:写景作文中经常运用修辞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
比如可以使用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来描绘景物。
例如,用"夕阳披上了金黄的外衣"来形容夕阳的美丽,用"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来描绘冬天的景色。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五、注意情感的表达:写景作文中不仅要描绘景物的美丽,还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可以通过描写作者的感受、心情等来表达情感。
例如,描写春天阳光明媚的时候,可以表达作者心情的愉悦;描写秋天凉爽的风景时,可以表达作者内心的平静。
通过情感的表达,使作文更加生动、真实。
六、合理组织结构:写景作文也需要有合理的组织结构。
可以按照空间或时间顺序来组织作文。
例如,从远处描写到近处,或者从早上描写到傍晚。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使作文条理清晰,更容易理解。
七、多读优秀作品:最后,多读一些优秀的写景作品,学习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写景作文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式。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常常遇到困惑和难题。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写景作文的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指导小学生写好写景作文提供一些参考。
一、写景作文的基本要素1.主题明确。
写好写景作文,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一个季节、一种气象现象等。
小学生在写作时,需确定主题并限定范围,避免过于宽泛。
2.形象生动。
写景作文要注重描绘细节,通过细腻的描写使文字有画面感。
小学生可以尝试使用形容词、名词等修饰语来丰富作文的形象感。
3.情感表达。
写景作文不仅是对客观景物的描写,还需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感受和情感。
小学生在写作时,可以试着写出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对美的追求等情感,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描写和展开。
二、拓展观察力,提升描写能力1.培养观察能力。
写好写景作文需要有丰富的观察力,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如树木、花草等来增加观察的经验。
2.多样化的描写方式。
小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如对景物的大小、形状、颜色进行描写,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
3.多角度观察景物。
带领小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全貌、内在特征及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例如,观察花卉时除了描写花的颜色、形状等,还可以描写花的香气、花瓣的触感等。
三、培养思维逻辑,构建完整结构1.积累素材。
小学生写景作文时,应先在脑海中构思好文章的主题和框架,并积累相关素材。
这样有助于整体构思和材料的选择。
2.条分缕析。
在构建文章结构时,可以采取分点列举法,对不同的景物进行具体的描写。
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问自己观察到了哪些景物,读者希望了解哪些细节信息。
3.组织语言。
小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排比、对比等手法对描写进行组织,使文章的结构更有层次感。
作文写景开篇的技巧在文章的开头,运用景物描写,为文中所写的人和事渲染环境、提供背景,能给人以美好清新的印象。
写景的内容,可以是天气情况、自然风光、建筑设施,可以是动景静景、远景近景、美景劣景、大景小景等。
小朋友们都爱好景物,也最喜欢写景,这种开头,会一下子抓住读者,有助于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文特意推荐了以下写景开篇法。
一、写景的六个技巧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
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二、六个写景作文开篇法1.起因开篇法例文:北戴河海滨晚霞今年夏天,我们来到了北戴河海边。
这里的一切是那样清新、明朗。
我和同学们唱着夏令营歌,趟着碧蓝的海水,欢乐的向四周张望。
啊!你们瞧,那不是美丽的晚霞吗?真实令人陶醉。
家乡美丽的山河土生土长在无锡的人大都能背出无锡的山水名胜。
在他们看来惠山最奇,五里湖最美。
可生长在长广的人们却认为龙王山才算无锡的奇山,长广溪才算无锡最美的一条河。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公共汽车带我进入了长广,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巍峨的龙王山。
起因开篇法提示:起因是把事情产生的原因作为开篇的一种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能使事情因果分明,脉络清楚。
写景作文教案九篇关于写景作文教案九篇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人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写景作文逐渐成为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学生的角度,分享九篇有关写景作文的教案及其作文要点,并给出两篇范文及分析。
一、高效写景——初一写景教案本教案着重讲解高效写景的技巧和要点。
教师通过观赏图片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感知和表达美景。
教案的重点包括:写景前的观察和感受,选材的重要性,用词的精准和形象,以及融入个人情感的表达等。
教师通过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全面提高写景作文的水平。
重点分析: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本次观察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运用形容词、动词、名词等丰富的词汇,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句如下:(1)“在这个季节,橘黄色的芦苇摇曳在落寞的荒原上,犹如被风吹动的美丽的画卷。
”(2)“河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轻轻地流淌着,就像一条水带,把居住在它周围的蝴蝶和鸟儿都温柔地包围在中间。
”二、四季之美——小学四年级写景教案本教案以“四季之美”为主题,讲解如何运用四季之间的变化来表现自然景色的不同。
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和讲解,让学生领悟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美景,同时应注意一些影响写作的因素,如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场合、学好语言表达等方面。
学生通过在写作中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四季之间的美景,让读者感受到眼前的自然景色变幻无穷。
重点分析:学生在表达四季之美时,需要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色特点,突出不同的感觉和情感,同时运用形象的语言来传达美好的景象。
例句如下:(1)“冬天的夜晚,天空湛蓝,月亮高挂在空中,宛如一盏明亮的灯笼,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和安宁。
”(2)“春天的清晨,花草刚成熟,新绿与鲜花交织在一起,深深地吸引着每位路过的人。
”以上两篇作文均突出了表达情感和感受的重要性,同时还突出了要注重细节描写的要点。
用词方面,可以看出学生除了使用形容词和动词之外,还注重了名词的精准和形象。
【作文指导】如何进行环境描写(方法指导+佳作展示)一、直接描写型【经典呈现】一刻钟过去;太阳下山了,但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洁净而透明。
鸟雀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幼嫩的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人光彩……您就等待着。
树林里渐渐昏暗下来;晚霞的红光慢慢从树根、树干向上移去,越升越高,从几乎还是光秃秃的低处的枝干升到纹丝不动、还在沉睡的梢头……不久,就连最高处的树梢也失去了光彩;嫣红的天空逐渐变成蓝色。
树林的气息越来越浓,微微流动着一股暖暖的潮气;吹进来的微风在您身边静息了。
鸟儿渐渐睡去——它们不是一下子一起睡着,而是由于种类的不同而有先有后:最初安静下来的是燕雀,过一会儿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树林里越来越暗。
树木渐渐融合在一起,变成一团越来越黑的庞然大物;湛蓝的天空上害羞似的闪烁着最初的星星。
鸟儿都睡着了,只有红尾鴝和啄木鸟还偶尔睡眼惺忪地鸣叫几声……现在连它们也沉寂下来了。
——选自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技法赏析】《猎人笔记》中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色。
作者抓住黄昏时刻的景色特征,细致而具体地加以描写。
先从太阳下山写去,点明时间已是黄昏。
接着选取了鸟雀、青草、晚霞等景物来描写。
特别对树林的变化做了详细描绘——由原先的洁净透明到逐渐变成蓝色,再到越来越暗,直到天空出现星星。
作者用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变化,一层层地加以渲染。
为了写出黄昏的景色特征,作者抓住了鸟雀的变化来写,从鸟儿开始的“唧唧啾啾地鸣啭着”,再写到“鸟儿渐渐睡去”,写鸟儿睡去,又有层次感,先安静下来的是燕雀,接着是知更鸟,然后是黄鵐。
描写中还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有具体形象,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传神性。
譬如写“青草闪耀着绿宝石一样的怡表现出一种优美宁静的意境美。
二、情景交融型环境描写时,“写风就不能只写风”,举个例子:“你要写悲伤,就不能只写悲伤。
要写雨疏风骤,落红残阳,写秋风萧瑟吹入空荡的长廊。
写雨雪纷纷,写天际苍茫,写夕阳西下,天涯人断肠。
写景作文方法思路指导写景作文是一种常见的作文题型,要求我们用生动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自然风光或城市景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写景作文的方法思路指导,帮助大家写出精彩的作文。
一、确定写景对象写景作文的第一步是确定写景对象,可以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或特定场所。
在确定写景对象时,可以选择具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是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这样在描写过程中更容易激发我们的情感。
二、感知细节一份出色的写景作文离不开对细节的观察和感知。
在观察景物时,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个物体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细节,尽可能地捕捉到真实的感受。
同时,还可以从感官出发,倾听、嗅闻、触摸和品味周围的事物,用心去感知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三、运用比喻和形象化手法为了使写景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运用比喻和形象化的手法来描绘景物。
比如可以把夕阳比喻成一轮红彤彤的火球,把花朵比喻成一颗颗绽放的小星星,这样有助于引起读者的共鸣并增加文章的艺术感。
四、运用修辞手法为了提高写景作文的表现力,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比如夸张法,通过夸大景物的特点和感受来增强写作的感染力;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的景物特点,凸显其中的美丽或特殊之处;人称法,利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增加作文的亲切感和真实感等。
这些修辞手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五、注意段落结构和过渡在写景作文中,合理的段落结构和过渡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紧凑。
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或主题等不同方式进行段落分隔,在段落之间使用适当的过渡词语,如“然后”、“同时”、“然而”等,使文章内容衔接自然,流畅度更高。
六、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写景作文要求我们准确使用词语,尽量选择贴切的形容词和动词,以使描述更加精准。
此外,也需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运用形象、艺术化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景物的美丽和魅力。
七、多加练习提高写景作文的能力需要多加练习和积累。
写景的写作方法通用五篇写景的写作方法 11、分类描写法分类描写是按描写对象的不同类别,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等,或不同方面,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的顺序来写的。
因此描写时,不一定要交代观察点,也不一定要按时间或空间的顺序进行描写。
采用分类描写法要把握景物的总特征和各类景物特征的关系。
描写各类景物时,都要围绕景物的总特征。
采用分类描写法,还要注意准确地分门别类,避免重复交叉。
2、围绕中心法我们描写景物时,不可能把看到的全部写下来,而且也不必要全写。
围绕中心法就是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景物进行描写。
采用围绕中心描写景物,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
有了中心,写景就有了主心骨。
中心的确定来自对景物的细致观察。
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这就是文章中心。
中心确定以后,就要对观察到的景物进行筛选。
能表现中心的就要进行细致的描绘。
能衬托中心的也要进行必要的描写。
与中心无关的,就略去不写。
3、移步换景法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换交代清楚。
这样,读者才能清楚地知道游览或参观的路线。
其次要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
采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展示不同的画面,避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其次要进行精心的剪裁,要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删去一般性的描写,避免记流水帐。
4、定景换点法同一景物,从不同的位置去看,所呈现的面貌是完全不同的。
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就是把不同位置观察到的景物的差异写出来。
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或由远及*,或由*及远,或由左到右,或由右到左。
此外描写景物时,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使读者对景物有整体感。
写景作文教案实用9篇写景作文教案 1导学目标:一、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导学重点: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二、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__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__。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