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 622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71.83 KB
- 文档页数:3
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由《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两部分各占150分,卷面总分300分。
两部分考试大纲如下: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部分考试大纲一、满分及考试时间1、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与《运动生理学》部分合计180分钟二、试题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综合题三、主要参考书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四、考查内容第一章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考核内容: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简况二、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三、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考核要求:了解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简况,掌握我国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及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变迁。
第二章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考核内容: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考核要求:了解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以及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理解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第三章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考核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及功能和目标考核要求: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掌握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四章体育课程考核内容:一、体育课程的含义二、体育课程的编制三、体育课程的实施及评价四、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考核要求:了解体育课程的含义及体育课程的编制,理解体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
第五章体育教学考核内容: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1.体育教学的概念 2.体育教学的特点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三、体育教学目标: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及特征 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3.体育教学的层次 4.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四、体育教学过程:1.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及要素 2.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3.体育教学过程的原则五、体育教学方法:1.体育教学方法概念及分类 2.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基本要求3.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六、体育教学计划:1.体育教学设计的含义及意义 2.体育教学设计的一般程序 3.体育教学的单元教学设计 4.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七、体育教学实施考核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和构成要素,掌握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实施。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体育教育专业《体育保健学》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体育保健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姚鸿恩,副主编:赵斌、王安利、张钧二、课程纲要绪言识点:1、了解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2、了解体育保健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健康概述识点:1、掌握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标志与标准。
2、了解健康的分类、影响健康的因素。
考点: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标志与标准。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识点:1、掌握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了解环境与卫生防护、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运动建筑设备的卫生要求。
考点: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三章运动与营养识点:1、掌握营养素的概念;人体所需六类营养素的营养功用和供应量;了解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2、掌握影响热能消耗的因素、能量的来源;了解人体能量需要的确定方法、热能供应量的标准。
3、了解运动员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各类运动项目的营养特点。
掌握运动补液的方法、比赛期间的膳食要求。
考点:1、营养素、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
2、六大类营养素的营养功用和供应量。
3、能量的来源、影响热能消耗的因素。
4、运动补液的方法,比赛期间的膳食要求。
第四章运动与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本章不做要求第五章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识点:1、了解体育锻炼对儿童少年的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儿童少年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
2、了解女子身体发育的一般特点、女子各器官系统的特点;掌握女子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
3、了解体育锻炼对中年人身体的影响、中年人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中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
4、了解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老年人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掌握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
考点:1、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
2、女子一般体育卫生要求、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要求。
3、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考试大纲第一章学校体育概论一、学校体育发展简况(一)国外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我国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二、学校体育与现代社会(一)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二)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四、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一)学校体育的结构(二)学校体育的功能(三)学校体育的目标第二章体育课程一、体育课程的含义(一)体育课程的概念(二)体育课程的特性二、体育课程的编制(一)体育课程的目标(二)体育课程的内容三、体育课程的实施(一)课程实施的取向(二)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四、体育课程的评价(一)对学生的评价(二)对教师的评价(三)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五、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改革趋势(一)历史经验(二)改革趋势第三章体育教学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与特点(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的特点二、体育教学构成要素(一)构成要素(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之间的关系三、体育教学目标(一)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二)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三)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四、体育教学过程(一)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四)体育教学原则五、体育教学方法(一)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三)中小学常用体育教学方法及其基本要求(四)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六、体育教学计划(一)体育教学计划的概念与构成(二)学年教学计划(三)学期教学计划(四)单元教学计划(五)课时计划七、体育教学实施(一)体育教学常规(二)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运用(三)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第四章课余体育一、课余体育的地位和特点(一)课余体育的地位(二)课余体育的特点二、课余体育的功能与价值(一)课余体育的功能(二)课余体育的价值三、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原则(一)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则第五章学校体育管理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一)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二)学校体育管理机构与职能二、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一)学校体育管理的目标(二)学校体育管理的原则三、学校体育管理的内容四、学校体育管理法律法规(一)学校体育管理相关法律(二)学校体育管理相关行政法规(三)中央相关文件第六章体育教师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一)体育教师的地位(二)体育教师的作用二、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三、体育教师的条件与职责(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二)体育教师的基本职责第七章体育社会结构一、体育与政治二、体育与经济三、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四、体育的社会分层第八章人口与体育人口一、人口问题概述二、体育人口三、非体育人口第九章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一、群体概述二、体育群体概述三、体育社团第十章体育社会问题一、体育社会问题概述二、体育社会问题特点与种类本篇参考书目1.周登嵩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潘绍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绪论(一)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二)生命的基本特征(三)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第一章骨骼肌机能(一)肌肉收缩的原理123-收缩偶联(二)肌肉收缩的形式123(三)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1、力量2、肌肉酸疼(四)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123(五)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及代谢特征123(六)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12(七)肌电的研究与应用第二章血液(一)血液概述123 内环境的概念及生理意义(二)血液的功能123 调节作用4(三)渗透压和酸碱度(四)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12第三章循环机能(一)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12(二)血管中的血压和血流12(三)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1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及调节23第四章呼吸(一)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234(二)气体的交换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三)氧气的血液运输与氧解离曲线的意义12(四)呼吸运动的调节12(五)运动时的合理呼吸1234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一)肌肉活动与物质能量代谢的相关概念123(二)糖代谢与运动能力123(三)脂肪代谢与运动123(四)蛋白质代谢与运动12(五)水的代谢运动员脱水及其复水(六)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12供能系统的特征345第六章肾脏机能(一)运动性蛋白尿(二)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一)激素及其生理作用12(二)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2345(三)兴奋剂及其危害123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一)视觉器官12(二)听觉与位觉1置与适宜刺激2(三)本体感觉12(四)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12第九章运动技能(一)运动技能的形成(条件反射学说)123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一)能量代谢有关的几个概念123(二)有氧工作能力12的意义3(二)无氧工作能力123第十一章身体素质(一)身体素质概述12(二)力量素质1234(三)速度素质123(四)耐力素质12(五)灵敏与柔韧素质12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一)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12(二)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23(三)稳定工作状态12(四)运动性疲劳123(五)恢复过程12第十三章特殊环境与运动能力(一)高原环境与运动12(二)热环境与运动12第十五四章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1234第十五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与运动112(二)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本篇参考书目1200222005 3 王步标等主编2006。
2017年福师大福建师范大学考研真题、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及考试大纲汇总福建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考研答案及考研资料,由布丁考研网福师大在读学长收集整理,真题都是来自官方原版,权威可靠,内部资料都是我们当年考福师大时用的,考上后针对新的大纲重新进行了整理,参考价值极高。
此外,我们还有很多备考福师大的经验,学弟学妹们有任何报考的疑问均可以咨询我们。
我们还提供一对一VIP辅导,除了传授报考福建师范大学的内部信息、备考方法及经验外,把专业课的所有重点、难点、考点全部道出,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提升成绩,特别适合二战、在职、本科不是985和211、基础比较差的同学。
福建师范大学2017考研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2017年我校拟安排133个学术学位专业和41个专业学位领域招收1900名左右硕士研究生(含推免生)。
二、报考条件(一)学术学位研究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016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包括:①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6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②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报考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同等学力人员的具体业务要求为:在报考前应进修过5门及以上与所报考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
考生须于报考前将授课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复印件提交我校审核通过后方可报考,并于复试前将成绩证明原件提交我校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复试。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上注明“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的专业谢绝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福建师范大学22春“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竞技水平。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制胜类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取得绝对胜利而结束比赛,而在没有出现绝对胜利的情况时,则不能按命中得分的情况判别胜负。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根据训练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可以把训练课分为不同的类型身体训练课(或称体能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和比赛课。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可将所有的运动项目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两大类。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运动员心理能力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负荷,都包含着负荷量与强度这样两个方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依理论研究所涵盖的领域,可把运动训练理论分为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三个层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根据训练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可以把训练课分为不同的类型身体训练课(或称体能训练课),技战术训练课,综合训练课测验、检查和比赛课。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9.在技术训练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运动员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称语言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0.乒乓球、羽毛球等隔网对抗性项群都同属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又都按参加场数的情况判别胜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模式训练法是以训练模型为控制依据,程序训练法则以训练程序为控制依据。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运动训练理论可分为特殊性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663-体育专业基础综合一、考试目的全面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并能运用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和体育学原理的专业知识来分析、论证以及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二、考试要求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概论三门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概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来分析有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体育概论0、引论1. 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范畴2. 体育概论的学科定位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体育概论课程学习的目的与意义一、体育概念1. 体育概念的演变2. 体育的基本概念3. 体育本质的概念4. 从身心关系看体育本质二、体育功能1. 体育功能2.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3. 体育的结构质功能4. 体育的系统质功能5. 体育的经济功能与体育产业发展三、体育目的1. 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2. 确定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3. 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4. 家庭体育功能的历史变化四、体育手段1. 体育核心手段2. 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分析3. 体育运动技术4. 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分类五、体育科学1. 体育科学的形成和发展2. 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3. 体育科学体系4. 体育、体育科学与体育学科的辨识六、体育过程1. 体育过程的本质、目标及其特点2. 体育过程的要素3. 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七、体育文化1. 体育的文化属性与含义2. 体育文化的功能3. 奥林匹克文化4.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区别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八、体育体制1. 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2. 体育体制的特点与作用3. 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4. 结合足球改革分析我国体育体制改革5. 举国体制的历史评析6.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评析7. 社会力量参与体育的发展九、体育发展趋势1. 从人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2.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体育心理学一、体育心理学概述1. 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3. 体育心理学简史和发展方向二、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2. 认知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3.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4.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三、运动兴趣1. 运动兴趣的概念、特性及分类2.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3.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四、运动动机1. 运动动机的定义、功能与种类2. 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五、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1.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2.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3. 体育活动中的团队目标设置六、运动归因1. 归因理论2. 运动中的归因3. 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4. 归因训练七、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1. 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2. 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3. 体育锻炼行为的理论及干预4. 体育锻炼的成瘾行为八、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1. 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致因2. 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3. 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九、注意与运动表现1. 体育运动中的注意种类及测量2. 注意控制训练的方法和技术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1. 心境状态与体育锻炼的相互作用与影响2. 心境状态与运动状态的监测十一、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1. 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2.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3.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十二、心理技能训练概述1. 心理技能与心理技能训练的意义和作用2. 心理技能训练计划、方案与实施十三、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1. 渐进放松训练2. 自生训练3. 生物反馈训练4. 系统脱敏训练5. 模拟训练十四、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1. 表象训练2. 认知训练3. 暗示训练4. 自信训练十五、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1. 团体凝聚力概念、特征、分类、概念模型和测量2. 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3. 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4. 团体凝聚力的发展十六、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1. 领导的特征2. 教练员领导行为概述3. 教练员领导行为分析十七、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1. 运动中道德的形成和发展2. 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分类3. 体育运动与攻击性行为4. 降低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十八、运动技能的学习1. 运动技能的概念、组成2.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3.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4.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5. 运动技能的迁移十九、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1. 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2. 体育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心理学原理3. 体育教学环境心理4. 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二十、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1. 体育能力的差异2. 智力因素的差异3. 非智力因素的差异4. 体育差生的心理第三部分学校体育学一、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1. 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2.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3. 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未来发展4. 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二、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 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2. 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3. 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4.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5. 学校体育与现代教育三、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1. 学校体育的结构2. 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3. 学校体育目标的制定4.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5. 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四、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1. 体育课程的特点2.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3. 体育课程的编制4. 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五、体育课程的实施1. 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与体育课程类型2. 体育课程实施的取向与策略及过程3. 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六、体育教学1. 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2. 体育教学目标与制定3. 体育教学内容4. 体育教学方法5. 体育教学组织管理6. 体育教学设计与实施7. 体育学习评价七、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1. 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与原则、特点2. 体育学习策略的特点与构成3. 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八、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 体育课程资源的性质与分类2.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九、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1. 课外体育活动的性质与特点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 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与实施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性质与特点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实施十一、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与实施1. 课余体育竞赛的特点2. 课余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3. 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实施十二、理想的体育教师1. 理想体育教师的素质要求2. 体育教师的课堂管理3. 体育教师的工作与研究十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学习1.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学习2. 体育教育专业的见习与实习3. 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4. 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5. 学校体育环境。
福建师范大学《学校体育学》考研复习资料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目标(1)、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
(2)、简述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3)、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什么?(4)、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教育、体育中123)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的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本身包含着德育、智育等方面的全面教育任务我国体育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构成。
学校体育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学校体育与体育社会的关系:1.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体育的基础2.学校体育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3.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续,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指挥棒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竞技体育必须以学校体育为基础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学校体育需要竞技运动的内容和形式,竞技运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形式。
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学校教育中)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1. 学校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与信念2.学校体育能有效营造一个特殊的德育环境,使学生的道德信念通过体育活动得到强化,并内化为学生的具体的道德行为3.学校体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个性意志品质第四学校体育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责任感和荣誉感。
学校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学校体育为智力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
学校体育与美育:学校体育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体育的功能:一.身体功能1.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提高技能水平。
2.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3.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二.教育功能1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2.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1)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2 )培养学生具有竞争精神和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三、学校体育的目标概念: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指在学校教育的整体,在一定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1 社会需要 2 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3 学校体育的功能)我国的学校体育的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掌握和运动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3、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个体社会化4、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基本途径:学校体育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课外体育运动这两条基本途径来具体贯彻实施的。
福建体育机考提纲一、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及考研大纲1.重点名校:体育综合2014-2020年考研真题汇编(暂无答案)说明:本科目没有收集到历年考研真题,赠送重点名校考研真题汇编,因不同院校真题相似性极高,甚至部分考题完全相同,建议考生备考过程中认真研究其他院校的考研真题。
2.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大纲①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大纲。
②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大纲。
说明:考研大纲给出了考试范围及考试内容,是考研出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分清重难点进行针对性复习的首选资料,本项为免费提供。
二、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资料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考研相关资料(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笔记+课件+提纲]①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之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考研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②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之张大均《教育心理学》本科生课件。
说明:参考书配套授课PPT课件,条理清晰,内容详尽,版权归属制作教师,本项免费赠送。
③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之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
说明:该科目复习重难点提纲,提炼出重难点,有的放矢,提高复习针对性。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含答案)①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精编。
②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简答题精编。
③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考研核心题库之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精编。
说明:本题库涵盖了该考研科目常考题型及重点题型,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结合考研真题进行的分类汇编并给出了详细答案,针对性强,是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考研模拟题[仿真+强化+冲刺]①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346体育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专业课五套仿真模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