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病例讨论 (1)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38
内科病例讨论情况汇报近期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位患有急性肾衰竭的患者,现将其病例情况进行讨论汇报。
患者,男性,65岁,主因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入院。
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及。
查体提示,贫血、低蛋白血症、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高磷血症。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2×10^12/L,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计数3.5×10^9/L,血小板计数120×10^9/L。
生化检查,血肌酐540μmol/L,尿素氮28mmol/L,血尿酸800μmol/L,血钾6.5mmol/L,血磷2.5mmol/L,总蛋白55g/L,白蛋白25g/L。
尿常规,蛋白++,管型+++,尿蛋白定性+。
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示,肾脏大小正常,形态不规则,皮质回声增强,CDFI示,双肾血流信号不对称。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们初步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在治疗上,我们采取了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给予补液、降钾、降磷等对症治疗措施。
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也有所下降。
在病例讨论中,我们对该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注意到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低蛋白血症、高钾血症等,提示肾功能受损。
其次,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性等指标异常,进一步支持了急性肾衰竭的诊断。
此外,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肾血流信号不对称,也为我们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针对该病例,我们认为及时的血液透析治疗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并发症的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该病例为一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症状得到了缓解,肾功能指标也有所好转。
但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仍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病例一患者:张XX,男,19岁,辽宁沈阳人,学生主诉:双下肢水肿5个月,加重伴尿少1周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晨轻暮重,无颜面部水肿,无明显尿量减少,无呼吸困难,于当地中医院就诊,给予中药(具体用药名称及剂量不详)治疗,上述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1周前患者自觉水肿加重,晨起出现颜面部水肿,伴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约400-600ml,自觉尿中泡沫多,无血尿,活动后略感气短,咳嗽,咳少量白痰,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而来我院,门诊化验尿蛋白4+,遂以“蛋白尿”为诊断收入院。
近来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恶心,未吐,无腹痛腹泻,无光过敏及易脱发,无反复口腔溃疡及关节疼痛,食欲差,睡眠尚可,大便正常。
既往史: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70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步入病房,颜面部水肿,无贫血貌,结膜无苍白,巩膜无黄染,口唇无发绀,颈软,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底呼吸音弱,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9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水肿,双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1、尿常规:蛋白4+,红细胞6-8个/HP,红细胞畸形形态80%,白细胞0-1个/HP,颗粒管型8个/LP2、24小时尿蛋白定量11.1g/d3、血常规: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血红蛋白143g/L4、肝功能:白蛋白19g/L,谷丙转氨酶12IU/L,谷草转氨酶10IU/L5、血脂:甘油三酯 3.74mmol/L,胆固醇 7.0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4mmol/L6、肾功能:尿素氮4.5mmol/L,肌酐58umol/L7、肝炎标志物:HbsAb+,余为阴性8、胸片:双侧胸腔积液9、双肾、肝胆脾胰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讨论:1、该患者诊断是什么?2、诊断依据是什么?3、应与哪些疾病鉴别?4、应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案?5、如给予患者泼尼松60mg/d口服,1周后患者水肿减轻,尿量增多,尿蛋白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满意。
肾病内科的肾内科病例讨论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负责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肾脏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肾内科作为一门专业领域,致力于研究和治疗与肾脏相关的疾病。
本文将就肾内科的一例典型病例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类疾病。
这位病例患者是一名45岁的男性,近期出现了乏力、食欲不振和尿液异常等症状。
查体发现患者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全身浮肿以及肾区压痛。
根据症状和体征,我们怀疑该患者可能患上了肾脏疾病,于是进行了一系列检查。
首先,我们进行了尿液常规检查。
结果显示患者尿蛋白、尿红细胞和尿白细胞均显著增加。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血液生化分析。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等指标均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
进一步,我们进行了肾脏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双侧肾脏大小不均匀,并出现回声增强区,这些都表明存在肾脏组织损伤。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对该患者的诊断是: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是由于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病变,主要表现为尿蛋白、血尿和高血压等症状。
为了更好地治疗该患者的肾炎,我们进一步进行了肾活检。
肾活检结果显示患者肾小球内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这表明炎症过程的存在。
根据肾活检结果,我们制定了针对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激素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随着治疗的进行,该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肾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肾内科的病例讨论不仅包括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涉及到病因的探究和预防的重要性。
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病例的同时,及时了解病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肾内科的病例讨论还可以涉及到一些与肾脏相关的常见并发症,如高血压、尿毒症等。
对于这些并发症的治疗和管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同步采取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方法。
总之,肾病内科的肾内科病例讨论对于理解和应对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讨论病例,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病例讨论篇 病例讨论病例摘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李× × ,男,40岁,四川沪县人。
因“反复恶心、呕吐3月,乏力、头晕3天”于2008-11-10 入院。
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无明显腹痛、腹泻,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无心悸、胸闷,无眼睑和双下肢浮肿,无尿量减少及明显泡沫尿,无肉眼血尿。
到当地医院行钡餐检查考虑“胃窦炎”,予对症治疗后好转。
3天前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再到当地医院查肾功能示“血肌酐高”,未予特殊处理。
今到我院急诊查尿常规示:尿比重 1.015, 尿pH 5.0,尿红细胞(-),尿蛋白(-)。
血常规示:Hb 75g/L。
血生化示:尿素氮27.8 mmol/L,肌酐777 μmmol/L。
拟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收入院。
起病来无发热、咽痛、咳嗽,无皮疹、口腔溃疡、光过敏,偶有双膝关节和肘关节疼痛,无腹痛、黑便,无胸闷、气促,无骨痛,黄疸等。
精神可,胃纳稍差,睡眠佳,大便正常,自诉小便基本正常,体重减轻约5Kg。
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T:36.5℃P:78次/分R:20次/分BP:131 / 82 mmHg神清,营养中等,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结膜苍白,头颅五官余未见异常。
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
双肺叩诊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未闻干湿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
腹软,无压痛或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于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
病理性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结果1. 血常规日期WBC N%RBC Hb PLT10/118.5769.7 2.497522819/118.8364.7 2.126621124/118.9057.0 2.23692542/127.1153.6 2.77872762.尿常规日期比重PH Pro RBC WBC颗粒管型透明管型10/11 1.015 5.0-----14/11 1.010 5.0--+/---15/11 1.010 5.0-----21/11 1.010 5.5--+/---24/11 1.010 5.5--+/---尿RBC位相:尿蛋白:弱阳性;pH: 5.5;正形红细胞 0/ml;畸形红细胞:1000/ml3. 血生化检查结果日期BUN Cr UA Ca P ALB CO2CP11/1128.9674501 2.56 2.08471919/1127.4532384 2.54 1.72421924/1130.0619726 2.50 1.444425ASO 27.50 Ku/L,CRP 1 .42 mg/L,RF 9.75 Ku/L免疫学检查:IgG 14.70g/L,IgA 1.93 g/L, IgM↓0.62g/L,C3 1.07g/L,C4 0.28g/L,Kappa 轻链 9.22g/L,Lambda轻链 6.05g/L;抗ANA↑↑5.74,抗RNP 弱阳性,抗dsDNA 、抗DNP、抗组蛋白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SSA 、抗SSB 、抗SM 、抗J0-1、抗SCL-70 、着丝点抗体皆(-)。
肾脏病疑难病例讨论
引言
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疑难病例常常成为医生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一些肾脏病的疑难病例,并提供一些建议与解决方案。
病例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
病情描述
患者为一名40岁女性,体检时发现尿蛋白高于正常范围,肾功能正常。
肾活检结果显示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
患者没有其他症状,但担心疾病的进展。
解决方案
1. 确认诊断:根据肾活检结果,患者被诊断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需要进一步评估疾病的程度和进展。
2.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指南建议,可以考虑使用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来控制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3. 定期随访: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肾功能和尿蛋白检测,并定期复查肾活检,以判断疾病的进展情况。
病例2:肾移植后并发症的处理
病情描述
患者为一名50岁男性,患有慢性肾脏病,接受肾移植手术。
手术后数月,患者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的症状。
解决方案
1. 瘘血流评估:对患者进行超声等检查,评估血流情况,排除动脉或静脉狭窄的可能,以改善血液流动。
2. 药物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重新评估免疫抑制剂和抗
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3. 肾活检:如果患者的肾功能持续下降,可能需要进行肾活检
以确定是否存在移植肾排斥反应或其他并发症。
结论
通过讨论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处理肾脏病疑难病例时,重要的是明确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对于特殊情况,如肾移植后并发症,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调整
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