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苔藓植物解剖及显微观察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18
苔藓分析报告引言苔藓是一种特殊的植物群落,常见于湿润的环境中。
苔藓的分布对环境的湿度、光照和土壤特性等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苔藓可以作为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
本报告将对苔藓分析方法、苔藓分布规律以及苔藓的环境指示作用进行探讨。
苔藓分析方法苔藓的研究和分析需要借助于专业的工具和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苔藓分析方法:1.苔藓种类的鉴定:通过对苔藓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和比对,利用专业的苔藓分类学知识,可以确定苔藓的种类。
2.苔藓群落的调查:选取合适的采样点,对苔藓的数量、物种组成和生态特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3.苔藓的生物学指标:通过测量苔藓的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形态等指标,了解苔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生长状况。
4.苔藓的DNA分析:通过提取苔藓样本的DNA,进行基因测序和分析,可以揭示苔藓的遗传特性和亲缘关系。
苔藓分布规律苔藓的分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分布规律如下:1.湿度:苔藓对湿度要求较高,通常在潮湿的地方生长良好。
湿润的气候和土壤有利于苔藓的繁殖和生长。
2.光照:苔藓对光照的要求较低,可以在阴暗的环境下生长。
在有树木遮阴的地方,苔藓更容易繁殖和发展。
3.土壤特性:苔藓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即使在贫瘠的土壤上也能生存和生长。
但是,酸性土壤对苔藓的生长更为有利。
苔藓的分布规律可以提供重要的环境信息,通过对苔藓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推测当地的气候、水分状况和土壤特性。
苔藓的环境指示作用苔藓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可以作为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
以下是苔藓在环境指示方面的作用:1.空气污染指示:苔藓可以吸收和积累大气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通过对苔藓中污染物含量的分析,可以评估当地的空气质量。
2.水质污染指示:苔藓对水质也有很强的指示作用,可以通过对苔藓中的水质指标(如叶绿素含量、pH值等)进行测定,判断水体的污染程度。
3.气候研究:苔藓对气候的敏感性较高,可以通过苔藓的分布和生长情况,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十章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群形体矮小、结构简单,没有维管组织分化的高等植物。
同真核藻类相比,植物体大多有了类似茎、叶的分化,称为“拟茎叶体”,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且有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或支持结构;受精卵发育形成胚。
已能初步适应陆生环境,但由于仅具假根,植物体内没有维管组织的分化,受精过程离不开水,大多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生活史类型为配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减数分裂,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配子体上,区别于其他高等植物。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一、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一)配子体小型绿色自养的单倍体植物体,一般较小,一般高为一至数厘米或十几厘米,可分为:·叶状体:没有茎、叶的分化,有背腹之分、内部有或无组织分化,具单细胞假根;·茎叶体:有茎、叶分化但不是真正的茎和叶,体内无明显组织分化,或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分化但无维管组织,假根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茎内组织分化水平不高,无中柱,没有维管束的构造,仅有皮层和中轴的分化,中轴多数由厚壁细胞组成,主要是机械支持作用,输导作用不强叶多数由一层细胞构成,叶上无气孔,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叶不具中脉,只有一群狭长较厚的细胞构成类似叶脉的构造,称中肋,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二)孢子体形态简单,绝大多数由孢蒴、蒴柄和基足三部分组成。
基足伸入配子体组织内吸收养料。
二、有性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苔藓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细胞组成,且具有由多个不育细胞构成的保护壁层。
精子器:雄性生殖器官,棒状或球形,外有1层不育细胞组成精子器壁,其内精原细胞各自发育成长形弯曲具2条鞭毛的精子;颈卵器: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狭长,称颈部,由一层不育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下部膨大,称腹部,由多层不育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细胞和一个大形的卵细胞。
苔藓植物的无性生殖器官为孢子体上的孢蒴,也是多细胞结构。
孢子细小,适应随风散布,孢子囊内的蒴齿或弹丝有助于孢子的散布;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受精时精子需在有水的条件下游至颈卵器并从颈沟进入,与腹部的卵融合,受精卵不休眠进行分裂形成胚。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的基本器官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习植物解剖方法,提高观察和识别植物的能力。
3. 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茎、根、花、果实等新鲜材料,以及腊叶标本。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培养皿、蒸馏水、I2-KI溶液、剪刀、刀片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叶片的结构:(1)取一片新鲜叶片,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叶片剪成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蒸馏水。
(3)用解剖针挑起叶片细胞,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细胞的结构和形态。
2. 观察茎的结构:(1)取一段新鲜茎,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茎切开后,观察茎的横切面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茎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3. 观察根的结构:(1)取一段新鲜根,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根切开后,观察根的横切面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根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4. 观察花和果实结构:(1)取一朵新鲜花和一枚果实,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花和果实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和果实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5. 观察腊叶标本:(1)取一份腊叶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外观形态。
(2)用刀片将腊叶标本切开后,观察其内部结构。
(3)在显微镜下观察腊叶标本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片结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富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叶脉输送水分和养分。
2. 茎结构:茎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皮层细胞储存养分;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髓细胞储存养分。
3. 根结构:根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皮层细胞储存养分;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髓细胞储存养分。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苔藓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其生态环境要求。
2. 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其生长周期和变化。
3. 分析影响苔藓植物生长的因素。
二、实验材料1. 苔藓植物(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苔藓种类)。
2. 透明塑料培养皿(2个)。
3. 砂纸、剪刀、尺子、标签纸、记号笔等工具。
4. 营养土、清水、黑色塑料袋、温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将苔藓植物从自然环境中采集,选择生长状况良好的个体,将其放入培养皿中,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保持培养皿内苔藓植物的生长面积一致。
2. 将培养皿分别标记为A、B,其中A培养皿放置在光照条件下,B培养皿用黑色塑料袋覆盖,模拟黑暗环境。
3. 在A、B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营养土,用砂纸将培养皿底部磨平,确保苔藓植物能够均匀地铺展在土面上。
4. 将培养皿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温度变化。
5. 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生长速度、高度等。
6. 观察并记录苔藓植物在光照和黑暗环境下的生长差异。
7. 定期向培养皿中喷洒清水,保持土壤湿润。
8.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苔藓植物的生长状态,如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苔藓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下为实验结果:(1)叶片颜色: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叶片颜色为绿色,而在黑暗环境下,叶片颜色逐渐变为灰绿色。
(2)生长速度: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逐渐展开,而在黑暗环境下,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展开程度较低。
(3)高度: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高度较高,而在黑暗环境下,高度较低。
2. 分析与讨论(1)光照对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对苔藓植物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在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的叶片颜色、生长速度和高度均优于黑暗环境。
这可能与光照条件下,苔藓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有关。
苔藓繁殖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苔藓的繁殖过程,了解苔藓的生态特性以及繁殖方式,并验证苔藓的繁殖途径是否符合预期。
2. 实验材料- 新鲜苔藓植物- 饮用水- 营养溶液- 培养皿- 显微镜- 邮票式摄影机- 数据记录表3. 实验步骤3.1 实验组设置将苔藓植物均匀分成3组,分别标记为A组、B组和C组。
A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组和C组分别添加饮用水和营养溶液,以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繁殖情况。
3.2 实验观察- 观察每组苔藓植物的外观特征,并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 使用显微镜观察苔藓植物的纤维结构,并拍摄高清照片。
3.3 繁殖效果评估观察实验组的繁殖情况,分别记录每组的繁殖数量和速度,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4. 实验结果4.1 外观特征观察通过观察,发现A组、B组和C组苔藓植物都呈现出绿色,扁平且结构松散的外观。
其中,B组的苔藓植物状况较差,颜色较浅。
而C组的苔藓植物生长得更加茂密,颜色更加鲜艳。
4.2 显微镜观察经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苔藓植物纤维结构复杂,由许多细小的根、茎和叶组成。
在A组中,纤维结构整齐,没有明显的新生苔藓。
在B组中,纤维结构相对稀疏,只有少量新生苔藓。
而在C组中,纤维结构生长茂密,且有许多新生苔藓。
4.3 繁殖效果评估经过观察和对比,我们发现A组的繁殖情况非常有限,几乎没有新生苔藓。
而B 组的繁殖情况略好于A组,但仍然较为有限。
最让人惊喜的是C组,其繁殖情况远远超过了其他两组,新生苔藓的数量迅速增加。
5.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苔藓植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适应多种环境条件的生长。
2. 苔藓植物的纤维结构复杂,由根、茎和叶组成。
3. 苔藓植物繁殖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营养溶液能够显著提高繁殖的数量和速度。
6.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苔藓的繁殖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了苔藓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繁殖方式。
通过添加饮用水和营养溶液,我们成功提高了苔藓的繁殖能力,并验证了苔藓的繁殖途径。
植物解刨实验报告引言植物解剖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通过对植物的解剖学分析,可以了解其生长过程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植物进行解剖学观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内部结构和生长特点。
材料与方法材料- 鲜嫩的豌豆种子- 长焦距显微镜- 解剖刀- 显微镜载玻片- 注射器- 10% 的氯化钠溶液方法1. 取一颗鲜嫩的豌豆种子,用解剖刀轻割种皮,去除外层。
2. 将裸露的种子放入盛有10% 的氯化钠溶液的注射器中,用显微镜观察种胚的结构。
3. 取一小块种子萌发的主轴,并且用解剖刀将其切成薄片。
4. 将薄片放在显微镜玻片上,加上一滴氯化钠溶液。
5. 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类型,并进行细致的解剖学观察。
结果与分析豌豆种子解剖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豌豆种子的外层为种皮,内含胚乳和胚轴,胚轴中心为胚芽。
胚芽由幼芽鞘、初级叶等组成。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胚芽部分的细胞较为活跃,组织显得更为紧密。
薄片解剖结构在切片的观察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结构和组织类型:1. 表皮细胞:位于植物体的外层,具有防御和保护的功能。
2. 根尖:根的生长部分,由顶端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具有吸收和传导养分的功能。
3. 导管组织:负责植物体内部的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包括原生木质部和韧皮部。
4. 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用于光合作用和气体交换。
5. 气孔:位于叶片上,允许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也使水分蒸发。
通过观察这些组织和结构,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不同的组织和结构相互配合,实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结论通过本次植物解剖实验,我们对豌豆种子和其内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豌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乳和胚轴。
胚轴中心为胚芽,具有幼芽鞘和初级叶等结构。
切片观察中,我们发现多种组织类型,包括表皮细胞、根尖、导管组织、叶片细胞和气孔等。
这些结构和组织的存在和合作,使得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和适应环境,完成光合作用、吸收养分和水分等功能。
十三、苔藓植物的观察一、实验原理苔藓植物是是高等植物中比较原始的类群,无维管组织的分化,无真根,但大多具有类似茎、叶的分化。
多生活于阴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受精卵均发育成胚,生活史类型为配子体发达的异型世代交替。
二、实验目的1、掌握苔藓植物门的特征以及苔纲、角苔纲和藓纲的区别。
2、掌握苔藓植物在植物界中系统地位。
三、实验用品1、材料 地钱、葫芦藓、地钱叶状体永久制片、地钱雄器托纵切制片、地钱雌器托纵切制片、孢子体纵切制片。
2、试剂 I2-KI溶液。
3、仪器设备 显微镜、实体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和培养皿四、方法和步骤1、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①叶状体(即配子体)外形②叶状体内部结构 取叶状体横切的永久制片观察。
辩认表皮、烟囱状的气孔同化组织、气室及气室间隔层、薄壁细胞、下表皮和其下的多细胞组成的紫色鳞片及单细胞假根等各部分结构。
③胞芽杯和胞芽④雄生殖托和雌生殖托 分别取地钱雄生殖托、雌生殖托纵切制片观察⑤孢子体 先取标本观察,成熟的雌器托则由绿变为灰褐色,在其两芒线之间可见了悬挂着的一列头状体,这就是地钱孢子体的孢蒴。
2、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①观察葫芦藓的外形,注意区别配子体和孢子体,将孢子体置于解剖镜下观察,首先用解剖针拨出蒴盖露出红色或红黄色的齿状则是蒴齿层,继续往内拨可以看到孢子、蒴轴等,最后将拨下的蒴帽、蒴盖、蒴齿、孢子等作成片子,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各自的形状。
②取雌枝和雄枝枝端的纵切永久制片,观察精子器和颈卵器。
③取孢蒴纵切的永久制片,详细观察内部结构。
五、思考及讨论题1、苔纲、藓纲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葫芦藓的孢子成熟后靠什么器官帮助散布的?与地钱散布孢子的方式一样吗?3.观察葫芦藓叶片结构,解释葫芦藓植物体为什么植物体矮小?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的结构和生殖苔藓植物的个体通常较小,只有假根,叶片也只由一层细胞组成。
苔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自身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地球上已知的苔藓植物种类大约是23000种。
根据营养体的形态结构,我们把苔藓植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苔类,这种植物保留了叶状体形态;另一类是癣类,这类植物已经开始有类似的茎和叶分化出来。
也有人将苔藓植物划分为苔纲、角苔纲和藓纲等三个纲。
苔藓植物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生长在热带和温带外,还能够生长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
就植物分化的角度而言,苔比藓更为原始,也更加简单。
人们习惯上将成片的苔藓植物称为苔原,大部分苔原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也有小部分分布在高山地区。
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被称为颈卵器,形状看起来和实验室中的烧瓶有点像,颈部狭长底部膨胀,外壁包裹着一层营养细胞。
苔藓植物的雄性生殖器被称为精子器,形状多数呈球形或者棒状,外壁同样包裹着一层细胞。
因为苔藓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所以精子器中的精子需要在有水的条件下才能到达颈卵器与卵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并孕育出下一代。
苔藓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三种: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和营养生殖。
无性生殖的方式是产生大量的孢子;有性生殖是卵式生殖,即依靠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生殖;营养生殖的方式则是形成营养体,也就是配子体的断裂和新生,即孢子在合适的环境中发育出新的植物。
尽管苔藓植物是微不足道甚至会被忽略的植物,但它对于自然界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苔藓植物吸水性超强,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其次,苔藓植物的叶片是单层细胞结构,能轻易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吸收,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由于它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很敏感,故而也可以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物;第三,晒干以后的苔藓植物可以作为肥料或者燃料使用,比如泥炭藓就是一种营养很丰富的肥料。
除此之外,苔藓植物可以加强沙土的吸水性;很多苔藓植物被晒干之后能直接作为燃料使用,还能够用于发电。
比较特别的一点是,虽然苔藓植物是最低等的植物,却被一些鸟雀和哺乳动物当作美味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