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花形态结构解剖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606.83 KB
- 文档页数:10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花朵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
2. 观察并分析花朵内部结构,如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等。
3. 掌握解剖花朵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原理花朵是植物生殖的重要器官,其内部结构复杂,与植物的繁殖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解剖花朵,可以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为植物繁殖、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花朵(如玫瑰、牡丹、梅花等)、解剖刀、镊子、放大镜、解剖盘、酒精、生理盐水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解剖台、解剖剪、解剖针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阶段:将实验材料洗净、晾干,备用。
2. 解剖花朵:a. 将花朵放置在解剖盘上,用解剖刀沿花托与花瓣之间的连接处切开,暴露花朵内部结构。
b. 观察并记录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的位置、形状、颜色等特征。
c. 用镊子将雄蕊和雌蕊分别取出,观察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等部分。
d. 将解剖好的花朵放入装有酒精和解剖针的解剖瓶中,固定并保存。
3. 观察与记录:a. 用放大镜观察花朵的内部结构,如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等。
b. 记录观察到的特征,如花药的颜色、形状、花粉粒的形状等。
c. 对比不同种类花朵的内部结构,分析其异同。
4. 数据分析与讨论:a. 分析解剖结果,总结花朵内部结构的特点。
b. 讨论花朵内部结构与其生殖过程的关系。
c. 探讨解剖方法与技巧的改进。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a. 萼片:保护花朵,防止外界伤害。
b. 花瓣:吸引传粉者,增加繁殖机会。
c. 雄蕊:产生花粉,为授粉提供物质基础。
d. 雌蕊:接受花粉,形成种子,实现植物繁殖。
e. 花药:产生花粉,位于雄蕊的顶端。
f. 花丝:连接花药和花瓣,将花粉传递给雌蕊。
g. 柱头:雌蕊的顶端,接受花粉。
h. 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传递花粉。
i. 子房:雌蕊的下部,形成种子。
2. 讨论:a. 不同种类花朵的内部结构存在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的繁殖策略有关。
花的解剖与植物检索实验原理引言:花是植物的重要结构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形态和功能。
了解花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植物的生长、繁殖、进化等方面的特点。
而植物检索则是一种通过特征识别来分类植物的方法,通过比较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等特征,可以将其归类到相应的植物类群中。
本文将介绍花的解剖与植物检索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一、花的解剖实验原理与步骤:花的解剖实验是通过切割和观察花的组织细胞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主要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的准备:选择新鲜的花朵,将其剪下并放入10%的甘油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软化并逐渐渗入固定液。
然后将花朵放入浓度逐渐增大的酒精中进行脱水,最后放入浸泡在酒精和醋酸中的石腊中固定。
2.切片与染色:将花朵从石腊中取出,用刀片将其切成薄片,然后将薄片放入石腊中进行固定。
接着将薄片放入模具中固定,并用刀片将其修整平滑。
将修整好的薄片放入醋酸溶液中染色,染色时间根据实验需要确定。
3.切片的观察:将染好色的花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加入一滴甘油。
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拍摄花片的解剖结构。
4.结果分析:根据观察到的花片解剖结构,分析花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二、植物检索实验原理与步骤:植物检索是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等特征来识别植物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的准备:准备多种植物标本,最好包括不同科、属的植物,为了方便比较和观察,最好选择部分标本的干燥、烘干标本。
2.形态特征的比较:观察植物的株高、根系、茎、叶、花、果实等形态特征,并将其逐一记录下来。
3.结构特征的比较:观察植物的根的结构(例如有无根毛、根茎结构等)、茎的横切面的结构(例如有无维管束、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等)、叶的结构(例如叶片的形态、叶脉的排列方式等)等细节特征,并将其逐一记录下来。
4.生态环境的比较: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比较其生存条件,例如光照、土壤湿度、生长地理位置等。
5.特征比较与分类:综合比较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态环境等特征,并与已知的植物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将植物归类到相应的科、属中。
实验10 花的解剖结构一、花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一朵完全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等几部分共同着生于花托上构成。
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以与在不同的环境下,花的各部位发生各种形态变异,形成了千姿百态、绚丽多采的花的世界。
花的形态特征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研究不同科属植物之间亲缘关系的重要根据。
本实验通过对桃花(Prunus persica)和其它典型植物花的观察,了解花的基本结构与花的不同类型。
(一)花的基本结构——桃花的观察桃花为单生花,每朵花下有柄并有一苞片。
取一朵新鲜或浸泡的桃花,先自外向内逐层观察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形态和着生情况。
然后将桃花沿纵向切开,在实体解剖镜下做进一步观察。
桃花的花托呈杯状,即花托中部凹陷成一小杯状。
萼片、花瓣和雄蕊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雌蕊的子房着生于花托中央的凹陷部位。
桃花的花萼由五片绿色叶片状萼片组成,各萼片相互离生。
花萼也叫做外轮花被。
桃花的花冠由五片粉红色花瓣组成,离生。
花冠也叫内轮花被。
桃花的雄蕊数目多,不定数。
每一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花丝起支持和联系作用,花药中可产生花粉粒,为雄蕊的主要部分。
雄蕊在花托边缘作轮生排列。
桃花的雌蕊呈瓶状,可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子房中着生有胚珠。
桃花的子房仅基部着生于花托上,而其它部位与花托分离,故其着生位置属上位子房。
桃花的花萼和花冠着生于杯状花托的边缘,其相对于子房的位置则属于周位花(图38-1)。
通过上述观察可了解桃花具有齐全的花的各部分,是一典型的完全花,既是一具有外轮花被(花萼)和内轮花被(花冠)的重被花,又是具有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同时还是一花冠呈辐射对称的整齐花。
桃花的结构可代表一般花的基本结构。
(二)花的类型1.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指一朵花具有齐全的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
当一些植物花的结构中缺少上述四部分中的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甚至缺少三部分时,即为不完全花。
实验目的:1. 了解杏花的结构组成。
2. 观察杏花各个部分的形态特征。
3. 掌握植物解剖的基本方法。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植物实验室实验材料:1. 成熟杏花若干2. 解剖刀3. 双面胶4. 显微镜5. 滑石粉6. 纸张7. 铅笔实验步骤:1. 采集材料:从杏树上采集成熟的杏花,要求花朵开放程度适中,花瓣展开。
2. 固定花朵:将采集到的杏花用双面胶固定在纸张上,确保花朵平整。
3. 解剖花朵:使用解剖刀小心地沿花瓣与花萼交界处切开,观察花朵内部结构。
花托是花朵的基部,负责支撑花朵。
观察花托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5. 观察花萼:花萼位于花瓣的最外层,由若干片萼片组成。
观察萼片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6. 观察花瓣:花瓣是花朵的主要观赏部分,由若干片花瓣组成。
观察花瓣的形状、大小、颜色和排列方式。
7. 观察雄蕊群:雄蕊群位于花瓣内部,由多个雄蕊组成。
观察雄蕊的数量、形状、花丝和花药的长度。
8. 观察雌蕊:雌蕊位于花朵的中央,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观察雌蕊的形状、大小、柱头的形状和子房的形状。
9. 观察花粉: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10. 绘图记录:将观察到的杏花各个部分的形态特征绘制成图,并标注相应的结构名称。
实验结果:1. 花托:杏花花托呈圆柱形,表面光滑,颜色为绿色。
2. 花萼:杏花花萼由5片萼片组成,呈绿色,边缘有细小的锯齿。
3. 花瓣:杏花瓣呈倒卵形,颜色为白色,边缘整齐。
杏花雄蕊群由多个雄蕊组成,每个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
花丝细长,花药呈椭圆形,颜色为黄色。
5. 雌蕊:杏花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柱头呈圆形,花柱细长,子房呈椭圆形,颜色为绿色。
6. 花粉:杏花粉呈球形,表面光滑,颜色为黄色。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解剖了杏花,并观察到了其各个部分的形态特征。
杏花由花托、花萼、花瓣、雄蕊群和雌蕊组成,其中雄蕊群和雌蕊是杏花的重要繁殖器官。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植物结构的认识,掌握了植物解剖的基本方法。
花的精细解剖和结构观察新方法及应用一、显微镜技术在花的精细解剖和结构观察中,显微镜技术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花的细微结构,如花瓣、花萼、花蕊等,以及它们的组织构造和细胞排列。
近年来,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已经能够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和更准确的观察结果。
二、染色技术染色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用于更好地展示花的内部结构和组织。
通过染色,我们可以突出显示某些特定的细胞或组织,以便更好地了解花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染色技术包括常规染色、荧光染色和免疫染色等,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应用领域。
三、解剖技术解剖技术是精细解剖花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使用各种精细的工具和技术,如显微手术刀、显微镊子等,我们可以对花的不同部位进行细致的切割和分离,以便更好地观察其内部结构和组织。
解剖技术的熟练程度对于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至关重要。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这些技术来深入了解花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例如,通过基因表达分析、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我们可以了解在花的生长过程中哪些基因和蛋白质起重要作用,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优化花卉的品质和产量。
五、3D重建技术3D重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可以用于更全面地了解花的结构和形态。
通过该技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花的形态,并获得更准确的三维图像。
此外,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我们还可以对花的生长和发育过程进行模拟,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生长机制。
六、应用领域花的精细解剖和结构观察新方法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园艺学领域,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育种学家更好地了解花卉的遗传特性和生长机制,从而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其次,在植物学领域,这些技术可以为研究花卉的繁殖系统和分类学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在生态学领域,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花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观察花的形态组成及结构实验【实验题目】观察花的形态、组成及结构【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花的形态、组成及结构,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以及生殖器官的特点,探究花的进化过程。
【实验材料】鲜花(可以选择任意种类的花朵,建议采用开放完整的花),显微镜,手术刀,显微镜玻片,滴管,显微镜标本盒。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取得鲜花样本,并将其完全打开以便观察。
为了便于观察,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瓣和较大花量的花朵。
2.外观观察:仔细观察花的外观,记录花的颜色、大小、形态以及花瓣的排列方式等信息。
根据不同花朵的特点,进行分类并记录。
3.解剖观察:使用手术刀将花的一部分取下,从中心开始分析花的内部结构。
首先观察心皮(花托中间位置的柱头),记录其形状、颜色以及触感。
4.雌蕊的观察:仔细观察花瓣的内部,注意是否有雌蕊存在。
如果存在雌蕊,用滴管将花内的花粉收集到显微镜玻片上,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的外观和形态。
5.雄蕊的观察:观察花瓣的内部,注意是否有雄蕊存在。
用显微镜观察花药的结构,并记录其形态、颜色以及大小。
6.花的繁殖方式:根据观察到的花器官,推测花的繁殖方式,并记录下推测的结果。
7.实验总结和讨论: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出不同花的器官特点,分析不同花的繁殖方式及其可能的原因。
探讨花的形态及结构的进化过程,以及花器官特化和适应环境的关系。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花的颜色、大小、形态和花瓣的排列方式等外观特征因花的种类而异。
2.花的内部结构中,心皮是花内部最中心的部分,其形状、颜色和触感因花的种类而异。
3.一些花中存在雌蕊,其由花柱和子房构成,花粉经由花柱传递到子房。
4.一些花中存在雄蕊,其由花药和花丝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
5.不同花的繁殖方式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花器官进行推测。
例如,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可能采用自花授粉方式。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以下问题:1.不同花的器官特点以及繁殖方式的差异,是否与植物的生态环境和传粉方式有关?2.花的形态和结构的进化过程是否与植物物种的适应能力和进化需求有关?3.花的器官特化是否有助于提高植物的繁殖效率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实验结论】通过观察花的形态、组成及结构,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生殖器官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1. 通过花的解剖实验,了解花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深入认识植物的生殖过程。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桃花、剪刀、镊子、解剖刀、放大镜、透明胶带、实验报告纸。
2. 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皿、解剖台。
三、实验步骤1. 观察桃花整体结构,记录花的外部特征,如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等。
2. 用剪刀从花柄处剪下桃花,用解剖刀轻轻切开花托,观察花托的内部结构。
3. 用镊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萼片、花瓣,观察萼片、花瓣的形态、颜色、排列方式等。
4. 摘下雄蕊,观察雄蕊的形态、数量、花丝、花药等结构。
5. 摘下雌蕊,观察雌蕊的形态、数量、花柱、柱头、子房等结构。
6. 用解剖刀轻轻切开子房,观察子房内的胚珠、珠柄、珠被等结构。
7. 用放大镜观察花药内的花粉,记录花粉的形态、数量等。
8. 将各部分的解剖结构用透明胶带粘在实验报告纸上,并绘制解剖图。
9. 分析桃花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总结花的生殖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花瓣:桃花的花瓣有5片,呈粉红色,排列整齐,具有保护花蕊和吸引传粉者的作用。
2. 萼片:桃花的萼片有5片,呈绿色,排列整齐,具有保护花蕊的作用。
3. 花托:桃花的花托呈绿色,肉质,具有支持花瓣、花萼和花蕊的作用。
4. 花柄:桃花的花柄连接花托和花蕾,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5. 雄蕊:桃花的雄蕊有5个,每个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内含有花粉,负责产生精子。
6. 雌蕊:桃花的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柱头负责接收花粉,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子房内含有胚珠,负责产生卵细胞。
7. 子房:桃花的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后发育成果实。
8. 花粉:桃花的花粉呈黄色,具有黏性,便于黏附在柱头上。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桃花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桃花的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等结构共同构成了花的整体形态,雄蕊和雌蕊是花的生殖器官,负责产生花粉和卵细胞。
生物鲜花解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鲜花的解剖,探究其内部结构与组织的特点,加深对植物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材料:1. 鲜花(可以选择任意种类的鲜花,如玫瑰、向日葵等)2. 解剖刀、剪刀3.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4. 物质保存容器5. 实验报告记录表格实验步骤:1. 选择一朵鲜花并观察其外部形态,记录花瓣、花萼、花蕊、花托等结构的特点与数量。
2. 将鲜花放置在实验台上,使用剪刀将鲜花的茎段切割并浸入保存液中,以防止其腐烂。
3. 用解剖刀小心地剖开花的花瓣,观察花瓣内部的特点,并记录其颜色、纹理等。
4. 将花瓣连同花蕊一起剖开,并观察花蕊的组织结构。
记录花蕊的颜色、花药、柱头等特征。
5. 取一个花蕊中的花药,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加入一滴水,并覆盖盖玻片。
用显微镜观察花药的细胞结构,记录其观察结果。
6. 同样地,取一小部分花瓣组织,进行载玻片制作,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与特点。
7. 对其他花部结构如花托、花萼等,依次进行剖析与观察,并记录相关信息。
实验结果与讨论:1. 通过对不同鲜花的解剖观察,我们发现花瓣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花瓣通常具有柔软且薄的特点。
2. 在花蕊的解剖中,我们发现花蕊由花药和柱头组成,花药是花朵中负责产生花粉的部分,而柱头则是花朵中接受花粉的结构。
3. 通过显微镜观察花药与花瓣组织,我们可以看到花药细胞中有许多花粉颗粒,而花瓣组织中则包含丰富的叶绿体。
4. 花托通常是花瓣和花萼的承托结构,其形态与大小因植物的种类而有所差异。
花萼是花朵的外层包裹结构,其颜色与形状因植物而异。
5. 鲜花的解剖实验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加深了对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长原理的理解。
实验结论:通过对鲜花的解剖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鲜花的内部结构与组织的特点,进一步掌握植物的生物学知识。
同时,这项实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显微镜观察技巧与细胞结构的机会。
通过对鲜花解剖的实践和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命过程和适应环境的方式,丰富了对植物世界的认识。
实验六:花的构造解剖和胚胎发育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被子植物几种主要类型花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植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2、 学习胚胎的观察方法、花程式和花图式。
二、 实验内容:
1、 观看挂图;
2、 观察永久切片:百合雄蕊(二分体)、百合花药、百合子房横切面解剖观察新鲜材
料: 油菜、百合、小麦、荠菜(胚的发育)。
三、 实验结果:
百合雄蕊(二分体) 百合花药
百合子房横切面 油菜
(由于百合花被拿完了,就没有自己的百合花可用,看了别人的,没放照片。
)
小麦:可以清楚看见外稃和内稃,中间有着盛开的小麦花,有着6枚基本等长的雄蕊,并有2个柱头。
荠菜胚:
百合:6片花瓣 6枚雄蕊辐射对称 无萼片
油菜:四片花瓣,十字形排列 6枚雄蕊,4长2短 4片萼片,辐射对称
取的是盛开的的荠菜花,所以可能都是成熟胚,没有看到其他时间的胚。
由于压的不好,所以看到的成熟胚结构都不是很明确,但2片子叶还是能清楚观察的到的。
四、 实验效果、问题及建议:
荠菜胚的发育过程:
在本实验中,观察荠菜胚的时候压的不要太用力,不然会碎掉,观察不到,压得太小又没压破,只能看到一个外形。
还有要观察到不同时期的胚挺难得,压的时候胚珠容易跑掉,还有由于取的是同一个花的胚珠,可能胚的时期大多一样,多以可以去开花程度不同的花多观察这样容易观察到不同时期的胚。
成熟胚
过
渡胚。
一.被子植物性器官—花的形态结构解剖观察试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被子植物性器官—花的外部形态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特点;2.掌握被子植物花的几种主要的结构类型;-3.理解花序的概念并掌握几种常见花序的特点;内容与方法(一)花的组成及其特点。
l.材料的准备: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植物花,在初放之时及时采摘,浸泡予5%福尔马林中备用,或于试验前一天采集各种新鲜的花朵,装在塑料袋内维持一定的湿度,并存放于4—5℃的冰箱中保鲜,供解剖观察用。
苹果或海棠花油菜或大白菜花南瓜或黄瓜雌雄花桑的雌雄花序百合或萱草花豌豆、蚕豆或洋槐花番茄或茄子花山桃或桃花棉花2.每人解剖4—6种花。
取新献的或浸泡的实验材料解剖观察。
即分别由下向上或从外向里逐层剥离,按顺序将它们放置在白纸上或培养皿中,并用放大镜观察各种花的子房横切面。
按下列各项分析记录不同植物花的各个组成部分。
(1) 山桃花的组成(见图l-5):山桃花具有短小的花柄,花柄上是凹陷的杯状花托,实际上应是花筒。
在花筒边缘处,由外向内着生着5个萼片,5个花瓣(自色或粉红色)和多数雄蕊。
在花筒底部中央,有一个心皮组成的单雌蕊,可分为柱头、花柱和下部膨大的子房三部分。
子房上位。
用双面刀片将被毛的子房纵剖为二,用放大镜观察,能见到l一2个胚珠。
为边缘胎座。
这是一种完全花,可做周位花的代表。
也可用桃花观察,但注意人工栽培者常成重瓣。
(2)油菜花的组成(图1-1):油菜花具有4个萼片,4个黄色的花瓣,呈十字形排列,其倒卵形花瓣的基部具短爪,花托上有蜜腺,常与萼片对生。
雄蕊6个,外轮2个较短,内轮4个较长。
一个圆柱状雌蕊,由两个心皮结合而成,着生花托的中央,子房上位,侧膜胎座,胚珠多数,子房原为一室,但常被次生的假隔膜将子房分为二室,故称假二室。
是辐射对称的完全花。
也可用大白菜花代用。
(3)豌豆花的组成(图1—2):豌豆花的花萼合生,呈钟状,萼齿披针形。
花冠白色或带紫红斑,为两侧对称的蝶形花冠,由5瓣组成,最外面的一个大瓣,称旗瓣,近于扁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18毫米),其内为两个侧生的翼瓣,呈宽卵形,基部具爪,最里面的两个花瓣合生成龙骨瓣,呈半圆形。
实验名称:植物花形态结构及解剖研究
二、实验目的
(1)识辨数种常见花卉;
(2)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常见类型;
(3)掌握描述花形态结构的基本术语;
三、实验用具
3.1. 实验材料:新鲜的金鱼草花、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花,百合子房横切片
3.2. 实验设备:WiFi 光学显微镜(Motic 麦克奥迪),互动光学显微镜(Motic 麦克奥迪),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洗瓶等
3.3. 实验试剂:蒸馏水
四、实验内容
4.1. 花的各部分结构解剖
金鱼草花的观察:在体视镜下解剖金鱼草花,自内向外观察其组成。
(1)花柄(花梗):着生在茎上,支持花朵。
(2)花托:花柄顶端着生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的部分。
(3)花萼:为花的最外一轮,萼片为(绿)色,共(5)片,萼
片(分离)。
(4)花冠:位于花萼内轮,花冠由(2)片(白)色的花瓣组成,花瓣基部愈合,分离部分呈唇形,上唇(二)裂直立,下唇
(三)裂开展外曲,故称唇形花冠。
花瓣形状、大小各异,
通过花的中心只有一根对称轴能将花分成相等的两半,故属
不完整花(两侧对称)。
(5)雄蕊群:位于花冠的内方,共(4)枚,其中(2)枚较短,(2)枚较长,称二强雄蕊。
每枚雄蕊由两部分构成:
细长的部分为花丝;顶端的囊状物称为花药。
(6)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形似一瓶装物即雌蕊。
雌蕊顶端扩大部分为柱头,基部膨大部位为子房;二者之间较细的部分
为花柱。
子房的基部着生于花托上,为子房上位。
用刀片
将子房做若干个横切,用体视显微镜进行观察,课间子房分
为(2)室,由此可推断这种雌蕊为(2)心皮合生的复雌
蕊。
按上述内容解剖观察百合花、玫瑰花、菊花、水稻
花。
4.2 百合子房结构取百合子房横切片于显微镜下观察。
百合的雌蕊是由三心皮联合而成的复雌蕊。
百合子房主要有子房壁、子房室、胎座和胚珠租车那个,横切面上可见有(6)个子房室,每室中可见(1)个胚珠(实为纵向两列)。
胚珠着生处为胎座,百合胚珠着生在中轴上所以为(中轴)胚座。
子房壁最外面一层的细胞叫外表皮,最内一层细胞叫内边皮,
内外表皮之间为薄壁细胞;在对着每一子房室中央凹陷处的子房壁中可见到一维管束穿过。
该维管束称为背束;子房壁外部有一凹陷,此处为背缝处;枚二子房室之间为二心皮结合处,子房壁在此处也有一凹陷,为腹缝线此处有一维管束,称腹束。
此外在胎座中也有较小的维管束。
选其中一个胚珠,详细观察:珠柄:较短而粗,胚珠依珠柄着生在胎座上。
珠被:有(2)层珠被,在外方的为(外)珠被,在内方的为(内)珠被(靠近珠柄的一侧往往只有一层珠被)。
珠孔:珠被在一段合拢处,留有一狭沟,即珠孔(由于珠孔很窄,正好切到它的机会不多,故在切片上不易见到)。
珠心:位于珠被之内,由薄壁细胞组成。
合点:胚珠基部珠被、珠心和珠柄愈合的部位称为合点。
胚囊:在珠心中发育,成熟的胚囊占据珠心的大部分体积。
百合的胚珠为(倒生胚珠)。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盒中的植物根、茎、叶永久性石蜡切片,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根茎叶切片拍照,识别根茎叶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5.1.花的各部分结构解剖
图5.1金鱼草花各部分分解照片
图5.2百合花各部分分解照片
图5.3玫瑰花各部分分解照片
图5.5菊花管状花
图5.6体视镜下水稻花影像
5.2.百合子房结构
图5.4体视显微镜下拍摄的豌豆生长锥(亮度+40%,对比度正常)
六、思考题
6.1.花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花器官有什么作用?答:花的组成部分有
①花柄供花的其他部分着生
②花被包括花萼和花冠。
保护花的其他部分,吸引昆虫传粉。
③雄蕊群产生(以及传播)花粉
④雌蕊群产生胚珠并接受花粉,形成果实
6.2. 如何从花冠形态变化来理解植物对环境和生殖需求的适应性?请举例说明答:以本次解剖实验的两种材料——水稻和百合为例。
水稻花为风媒花,其特点为单被花无花冠、穗状花序、花粉轻巧干燥等,这样产生花粉数量多,且易于随风传播,不受阻挡。
百合花为虫媒花,其特点为花形大、花冠艳丽、香味浓郁、花粉颗粒大有粘性等,这样易于吸引昆虫接触,花粉容易粘附在昆虫肢体上。
关于适应性,不应当说是“植物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出了某种特性”,而是“在某种环境下有某种特性的植物个体生存了下来”。
例如,作为风媒花,花冠大、有香味的水稻花显然在代谢过程中会浪费物质能量资源,从而在生存斗争中逐步被淘汰。
63简述胚珠的结构,根据你观察到的情况绘制百合胚珠横切面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