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6系列全站仪操作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822.87 KB
- 文档页数:12
全站仪基本操作步骤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将全站仪架在A点处,对中整平,进行测站设置(输入A点坐标、高程、仪器高等)。
2. 照准B点进行后视定向(输入B点坐标、高程、镜高等)。
3. 输入P点的坐标,观察差值(水平角度的差值、水平距离的差值)。
4. 指挥立镜人员移动到差值为零的位置。
5. 做好点位标记,完成P点的放样。
6. 输入下一个点的坐标,进行下一点的放样。
另外,在全站仪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 按F3(坐标键)可直接输入放样点坐标,按F1(模式键)可改变测量模式,按F2(角度键)可重新调整放样角度,按F4(放样键)可进行下一点放样。
2. 对边测量可以间接地测定远处两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1. 设置基准点:先在测量区域内找到一个固定的基准点,然后放置三角形基座,将全站仪底座放置在三角形基座上。
在全站仪上设置基准点坐标,这样全站仪就能根据基准点坐标对整个区域进行测量。
2. 连接设备:将蓝牙设备连接到全站仪上。
3. 定位仪器:全站仪架设完毕后,按下开机按钮,等待全站仪启动。
启动后,对仪器进行水平调整,最后使用自动调平功能来确保仪器水平。
4. 校准仪器:使用三脚架对仪器进行校准,准确度取决于该步骤是否完成得好。
5. 设置参数:在菜单中打开总站参数设置功能,设置像距、俯仰角度、水平角度和水平旋转,以此调整仪器设置。
6. 设置目标点:将棱镜架的棱镜放置在需要测量的点上,并使用棱镜板设置棱镜高度和重心。
7. 连接目标点:将测量员向目标点移动,当全站仪找到了目标点后,就会记录下该点的坐标。
8. 下一目标点:将棱镜架移动到下一个目标点,重复步骤7。
9. 完成测量:当完成所有需要测量的目标点后,记录下测量数据,并使用导出菜单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10. 检查数据:检查数据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全站仪操作步骤:1.架好仪器,对中整平.2.开机→按MENU键→F3(存储管理)→F4(翻页)→F1(输入坐标)→F1(输入)输入一个文件名,如:File,回车后输入点名如A,回车后输入坐标(N,E,Z),输入完后回车输入第二个点名如B,回车后输入坐标(N,E,Z),回车后进入输第三个点界面,这时按两次ESC退出到“数据采集”界面。
3.按F1(数据采集)→F1(输入)输入刚才的文件名File,→F1(输入测站点)→F4(测站)→F2(调用)找到A,回车,检查屏幕显示的坐标是否正确,是则按F3(是)→输入仪高(如1.5米),按F3(记录)→F3(是)。
这时返回到了数据采集界面。
4.全站仪照准后视点,按F2(输入后视点)→F4(后视)→F2(调用)找到B点,F4(回车)→F3(是)→F3(测量)→F1(角度)。
这时返回到了数据采集界面。
按F3(测量),输入点号,输入镜高→F3(测量)→F3(坐标),将测得的坐标与后视点的坐标比较,若不一样则检查问题所在,若一样或误差不大则可以进行没量了,按F4(设置)以保存刚才所测的数据(按ESC则不保存)。
5.照准前视按F4(同前),测得坐标后按F4(设置)以保存中国3S吧全站仪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一种集测距装置、测角装置和微处理器为一体的新型测量仪器应运而生。
这种能自动测量和计算,并通过电子手簿或直接实现自动记录、存储和输出的测量仪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数字测图中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
全站仪分为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类。
分体式全站仪的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不是一个整体,进行作业时将照准头安装在电子经纬仪上,作业结束后卸下来分开装箱;整体式全站仪是分体式全站仪的进一步发展,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的望远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对于基本性能相同的各种类型的全站仪,其外部可视部件基本相同.全站仪主要由五个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记录系统和通讯系统。
全站仪操作步骤及方法
以下为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步骤及方法:
1. 设置全站仪:将全站仪放在测量点上的三脚架上,并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调节,确保全站仪水平稳定。
2. 安装测杆或测杆卡:将测杆或测杆卡安装在全站仪上,确保其安装牢固。
3. 连接电源:通过电源线连接全站仪和电源插座,然后按下电源按钮启动全站仪。
4. 进行辅助定位:在进行测量之前,通常需要进行辅助定位,以确定全站仪所在位置的坐标。
5. 进行目标点测量:选择目标点进行测量,然后通过镜头观察目标点,使用全站仪的横轴和纵轴调节,使目标点准确对准十字线。
6. 记录测量数据:在观察测定点后,按下记录按钮,全站仪将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信息。
7. 移动到下一个目标点:完成一个目标点的测量后,将全站仪移动到下一个目标点,并重复步骤5和6,直到完成所有目标点的测量。
8.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测量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地图绘制、坐标计算等工作。
9. 整理和保养设备:在使用全站仪结束后,将其摆放在安全的地方,清洁仪器,并及时保养,包括调整仪器的水平和校准仪器等。
请注意,在操作全站仪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全站仪的使用说明全站仪是一种用于土木工程、测绘和建筑工程的测量仪器。
它的主要功能是测量地面上点的水平和垂直角度,以及距离。
全站仪由以下组件组成:望远镜、自动跟踪系统、测量棚、电子测角仪、电子读数显示器和电子读数保存器等。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准备工作,包括仪器校准、基准标记等。
1.仪器校准:首先,需要将全站仪安装在三脚架上。
然后,使用水平仪将全站仪调平。
调整水平仪的水平气泡,使其位于中央刻度线之间。
接下来,使用调焦器将望远镜调焦,使目标物清晰可见。
2.建立基准:在测量之前,需要在测量区域建立基准。
可以使用钉子或其他可固定的物体,将其固定在地面上,作为参考点。
3.设置目标点:使用偏离点功能,设置需要测量的目标点。
通过输入点的坐标或在现场测量来确定目标点的位置。
4.进行测量:将全站仪对准目标点,并使用自动跟踪系统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然后,可以使用测量棚进行测角和测距。
在测角时,望远镜会自动测量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角度,并将结果显示在电子读数显示器上。
在测距时,将测距棚对准目标点,并使用测距仪测量距离。
5.数据记录和保存:全站仪通常配备了电子读数保存器,可以将测量数据保存在其中。
在测量完成后,可以将保存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将数据导入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6.结束测量: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将全站仪关机,并将其从三脚架上拆卸下来。
在拆卸前,可以使用检测仪器水平度的功能,检查全站仪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全站仪操作⽅法详解⽤全站仪进⾏⼯程施⼯放样⼀全站仪使⽤⽅法介绍1 全站仪介绍全站型电⼦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它是⼀种可以同时进⾏⾓度(⽔平⾓、竖直⾓)测量、距离(斜距、平距、⾼差)测量和数据处理,由机械、光学、电⼦元件组合⽽成的测量仪器。
由于只需⼀次安置,仪器便可以完成测站上所有的测量⼯作,故被称为“全站仪”。
全站仪上半部分包含有测量的四⼤光电系统,即⽔平⾓测量系统、竖直⾓测量系统、⽔平补偿系统和测距系统。
通过键盘可以输⼊操作指令、数据和设置参数。
以上各系统通过I/O接⼝接⼊总线与微处理机联系起来。
微处理机(CPU)是全站仪的核⼼部件,主要有寄存器系列(缓冲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指令寄存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微处理机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键盘指令启动仪器进⾏测量⼯作,执⾏测量过程中的检核和数据传输、处理、显⽰、储存等⼯作,保证整个光电测量⼯作有条不紊地进⾏。
输⼊输出设备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装置(接⼝),输⼊输出设备使全站仪能与磁卡和微机等设备交互通讯、传输数据。
⽬前,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测绘仪器⽣产⼚商均⽣产有各种型号的全站仪。
不同型号的全站仪,其具体操作⽅法会有较⼤的差异。
下⾯简要介绍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法。
2 全站仪的操作与使⽤2.1.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法(1)测量前的准备⼯作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电)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平⾯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
随即听见⼀声鸣响,并显⽰出竖直⾓。
②⽔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平度盘指标即⾃动设置。
全站仪的使用说明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
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
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水平角测量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二、距离测量1.设置棱镜常数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
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4.距离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
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
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注意事项: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三、坐标测量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全站仪使用方法全站仪使用方法一、全站仪概述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能够同时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测绘工程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本文为您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二、准备工作1:确认全站仪的电量充足,并准备备用电池。
2:检查全站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镜头、观测杆、三脚架等。
3:确保附带的数据线和计算机连接正常。
三、架设全站仪1:找平三脚架:选择一个平整的地方,将三脚架放置在地面上,调整三脚的高度使其平衡。
2:安装全站仪:将全站仪的底座放在三脚架上,并使用螺丝固定。
3:调整高度:使用调节螺丝将全站仪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以便观测目标点。
四、设置仪器参数1:打开全站仪,进入设置菜单。
2:设置工作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模式,如导线测量、平距测量等。
3:设置单位:选择角度和距离的单位,如度分秒和米。
4:设置显示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显示的参数,如水平角、垂直角、斜距等。
五、测量操作1:对准目标点:使用观测杆将全站仪对准目标点,并将目标点对准准星。
2:进行观测:按下观测按钮,全站仪会自动进行测量,并在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角度和距离值。
3:记录数据: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可以使用计算机连接全站仪,将数据导入电脑进行处理。
六、数据处理1: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使用附带的数据线将其连接。
2:打开数据处理软件,导入全站仪采集到的数据。
3: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计算和分析,如拓展测量、坐标转换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为全站仪使用手册。
法律名词及注释:1:全站仪:全称为全自动电子全站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具有高精度和多功能的特点。
2:观测杆:用于将全站仪对准目标点的辅助工具,通常具有可伸缩和旋转的功能。
3:三脚架:用于支撑全站仪的三脚架,具有稳定性好的特点。
全站仪使用说明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领域。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全站仪。
一、全站仪的组成全站仪主要由观测主机、三角架、测杆、反光板以及电源等组成。
1.观测主机:是全站仪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和处理测量数据,同时还具备存储、计算、显示等功能。
2.三角架:用于搭载观测主机和测杆,支撑全站仪进行测量。
3.测杆:是一种可伸缩的杆状设备,用于将反光板定位在测量点上。
4.反光板:是全站仪进行测量的重要配件,可以反射光线,使其返回观测主机。
二、全站仪的使用方法1.放样(1)安装三角架:首先将三角架与全站仪连接,然后将三角架放置在工作面上并调整水平度。
(2)设定坐标系:在观测主机上设定坐标系,确定测量的基准点。
(3)定位反光板:通过测杆定位反光板,将其放置在测量点上。
(4)观测角度:在全站仪上选择测量模式,对反光板进行观测,测得角度值。
(5)计算坐标:根据观测得到的角度值和反光板的坐标,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值。
2.校正在使用全站仪时,需要进行定位校正和误差校正,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1)定位校正:通过观测定位点多次反复校正,消除定位误差。
(2)误差校正:根据全站仪的使用寿命,对其进行定期校正,以消除错误。
三、全站仪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全站仪时,需要保持其干燥、清洁,避免雨水和灰尘进入仪器内部。
2.在测量时,需要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避免遮挡和太阳直射影响测量精度。
3.在传输数据时,需要用防震和防水的储存介质,以避免数据损坏。
4.在未使用全站仪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安全的地方,避免碰撞和损坏。
总之,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测量设备,能够在建筑、道路等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使用全站仪需要熟知其组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全站仪。
全站仪操作规程全站仪操作规程一、操作人员准备工作1. 了解全站仪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 熟悉全站仪的操作方法和功能,学会校准和调试仪器;3. 掌握使用全站仪的测量方法和技巧;4. 了解测量现场的环境条件,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5. 查看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容量是否足够;6. 根据需要准备工作所需的测量配件、引导杆、三脚架等。
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1. 将全站仪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将三脚架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并固定;2. 打开全站仪的电源开关,确保仪器能够正常开机;3.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水平调准和垂直调准,确保仪器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要求;4.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仪器的角度调准,确保角度的精度达到要求;5. 进行仪器的距离校准,确保仪器测量的距离精度符合要求;6. 对仪器进行光学系统的调试,确保像差和畸变等光学性能在正常范围内。
三、测量操作流程1. 设定测量参数:在仪器的界面上依次设定测量的单位、坐标系、角度和距离精度等参数;2. 建立测量基准:在测量现场找到一些稳固的特征点,测量其准确的水平和垂直角度,并以其为基准点进行测量;3. 放置仪器:将全站仪放置在稳固的三脚架上,调整仪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其对准待测特征点;4. 测量指导杆:选择合适的引导杆将其与全站仪进行连接,使其成为测量的延长手段;5. 测量目标点:使用引导杆指向待测目标点,按下测量按钮进行距离和角度的测量;6. 数据记录和处理:将测量数据存储至存储卡或电脑中,并进行数据的校对和处理;7. 结束测量:测量完成后,关闭全站仪的电源开关,将仪器妥善存放。
四、注意事项1. 在使用全站仪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保持专注,避免分散注意力;2. 仪器的校准和调试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仪器的精度;3. 测量现场的环境条件对测量结果有影响,应尽量消除或减小影响;4. 在拍摄照片时应注意光线的影响,避免偏差和误差;5. 使用全站仪时应注意安全,避免仪器的损坏或人员的伤害;6. 对测量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和存储,防止数据丢失。
全站仪操作步骤:1.架好仪器,对中整平。
2.开机→按MENU键→F3(存储管理)→F4(翻页)→F1(输入坐标)→F1(输入)输入一个文件名,如:File,回车后输入点名如A,回车后输入坐标(N,E,Z),输入完后回车输入第二个点名如B,回车后输入坐标(N,E,Z),回车后进入输第三个点界面,这时按两次ESC退出到“数据采集”界面。
3.按F1(数据采集)→F1(输入)输入刚才的文件名File,→F1(输入测站点)→F4(测站)→F2(调用)找到A,回车,检查屏幕显示的坐标是否正确,是则按F3(是)→输入仪高(如1.5米),按F3(记录)→F3(是)。
这时返回到了数据采集界面。
4.全站仪照准后视点,按F2(输入后视点)→F4(后视)→F2(调用)找到B点,F4(回车)→F3(是)→F3(测量)→F1(角度)。
这时返回到了数据采集界面。
按F3(测量),输入点号,输入镜高→F3(测量)→F3(坐标),将测得的坐标与后视点的坐标比较,若不一样则检查问题所在,若一样或误差不大则可以进行没量了,按F4(设置)以保存刚才所测的数据(按ESC则不保存)。
5.照准前视按F4(同前),测得坐标后按F4(设置)以保存中国3S吧全站仪概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一种集测距装置、测角装置和微处理器为一体的新型测量仪器应运而生。
这种能自动测量和计算,并通过电子手簿或直接实现自动记录、存储和输出的测量仪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数字测图中常用的数据采集设备。
全站仪分为分体式和整体式两类。
分体式全站仪的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不是一个整体,进行作业时将照准头安装在电子经纬仪上,作业结束后卸下来分开装箱;整体式全站仪是分体式全站仪的进一步发展,照准头和电子经纬仪的望远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对于基本性能相同的各种类型的全站仪,其外部可视部件基本相同。
全站仪主要由五个系统组成:控制系统、测角系统、测距系统、记录系统和通讯系统。
简述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方法全站仪是一种地理测量设备,用于测量和记录点的平面和立体坐标。
它是在大型建筑项目、道路施工和土地测绘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工具。
全站仪使用激光和电子技术,能够提供高度准确的测量结果。
全站仪的操作步骤如下:1.确保设备安装在稳定的三脚架上,并确保其水平。
2.打开全站仪,并校准水平仪。
在校准过程中,调整仪器直到气泡完全位于中间线上。
3.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测量单位、角度单位和垂直单位。
4.手持遥控器或使用键盘,选择所需的测量模式,如水平角度、垂直角度或斜距。
5.对准测量点。
该步骤可以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进行目测,也可以使用附加的激光指向器进行。
6.按下触发按钮,开始测量。
全站仪将测量目标点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并将数据存储在其内部存储器中。
7.移动到下一个测量点,重复步骤6、全站仪可以自动切换到下一个目标点,并对其进行测量。
8.目测或使用附加激光指向器,手动对准基准点。
9.使用全站仪的定向功能,对准基准点。
此功能将自动计算和调整全站仪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确保测量结果与基准点的位置相符。
10.根据需要,将测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如下:1.在使用全站仪之前,请确保已阅读并理解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说明。
2.在测量区域的周围设置标志物,以便找到和定位测量点。
这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在使用全站仪之前,确保其电池已充满并工作正常。
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如水平仪、望远镜和触发按钮。
4.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
例如,如果需要水平测量,则选择水平角度测量模式。
5.对准测量点,使用望远镜或附加的激光指向器。
确保测量点位于仪器的视野范围内,并且光线能够清晰地传输。
6.按下触发按钮,开始测量。
观察测量结果并记录数据。
确保在测量过程中仪器保持稳定,并避免任何可能影响精度的干扰。
7.移动到下一个测量点,重复步骤6、记得在每次测量之前,对准测量点并确保仪器稳定。
TRIMBLE S6 简明操作流程
第一步、对中、整平仪器; (3)
第二步、连接仪器 (3)
功能介绍: (3)
第三步、 Trimble
第四步、棱镜及棱镜常数设置 (4)
第五步、基本测量模式介绍 (4)
1、角度测量 (4)
2、距离测量 (5)
3、坐标测量 (5)
第六步、新建任务 (5)
第七步、建站 (6)
方法-:测站设立 (6)
方法二:多后视点建站 (8)
方法三:后方交会 (8)
第八步、测量 (10)
一、地形点; (10)
二、测回 (10)
第九步、查看点的坐标: (10)
第十步、坐标几何计算 (11)
第十一步、数据传输 (11)
Trimble S6全站快速入门
第一步、 对中、整平仪器;
利用脚架和基座粗略对中、整平仪器;
第二步、 连接仪器
点击S6侧面的电源按钮,开机
利用盘右的屏幕设置电台信道,如3;网络ID如3;
打开手簿中的SurveyContorller软件,从 Trimble Survey Controller 主菜单选择 “仪器”->“ 电台设置”,设置电台信道(要与S6主机的一致),如3;网络ID(要与S6主机的一致)如3,等待手簿与S6全站仪的连接;
开机、打开SurveyContorller软件,利用电子气泡精确整平仪器、并使其对中;
当电子气泡处于补偿范围内时,点击“接受”,进行下一步大气改正设置,
气压可以从仪器中自动读取,温度需要人工输入,PPM根据气压和温度自动计算;
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进入基本测量模式。
第三步、 Trimble 功能介绍:
第四步、 棱镜及棱镜常数设置
在测量之前,一定要对棱镜及棱镜常数进行设置:
当使用棱镜时,一定要输入棱镜高(目标高度)、棱镜类型及棱镜常数;
当使用DR无棱镜测量时,棱镜高(目标高度)及棱镜常数都为零;
第五步、 基本测量模式介绍
在此测量模式下,数据不能保存。
1、角度测量
在角度测量过程中,可以对水平角归零,或设置成某个值。
2、距离测量
3、坐标测量
如果要进行坐标测量,则需要建站。
第六步、 新建任务
在进行工作之前,需要新建一个任务,点击“文件”->“新任务”
任务名:可以输入一个有意义的任务名,以便于以后使用;
坐标系统,请选择“只比例系数”,且比例系数为1;
第七步、 建站
在每次测量之前(关机之后、搬站之后),都需要建站。
方法-:测站设立
1、点击“测量”->“VX &S Serias”->测站设立
仪器点名:如B1,并且可以在“键入仪器点”中输入B1的坐标;如果B1点已经存在仪器中,则可以在列表中选择;
仪器高:有真高、底槽两种量高方式;
输入完成后,“确定”即可完成设站。
2、点击“选项”
3、后视,如果以某个方向的方位角作为后视,则按以下操作:
后视点名:如B2;
后视高度:目标高度,如1.5M;
方位角:如0度;
方法:只角度;
然后瞄准B2方向,点击“测量”,并“存储”,完成建站,下一步即可进行测量或放样。
4、后视,如果以某个已知点的坐标作为后视,则按以下操作:
后视点名:如103;
后视高度:目标高度,如1.5M;
方位角:由计算所得,不能输入;
方法:角度和距离、只角度都可;
然后瞄准点103,点击“测量”,并“存储”,完成建站,下一步即可进行测量或放样。
方法二:多后视点建站
点击“测量”->“VX &S Serias”->多后视点建站:
方法三:后方交会
1、点击“测量”->“VX &S Serias”->后方交会:
仪器点名:如B3;
仪器高:有真高、底槽两种量高方式;
2、点击“选项”,可以对测量选项进行设置:
盘顺序:设置盘左盘右的顺序;测回次数:设置测回的次数;
自动化测回:在建立了测回序列后,自动完成后面的测量;
跳过受阻挡的前视:在自动化多测回的过程中,如果某个点受阻,则自动跳过此点直接进行下一个点的测量;
平均观测值:设置平均观测的次数;
盘右的测量距离:在测量了盘左的距离后,也要测量盘右的距离;
3、后方交会,利用已知两个点的坐标反算测站点的坐标:
先选择1号点,瞄准后,进行测量;
再选择1号点,瞄准后,进行测量;
然后点击“+点”再依次选择2、3、4等号点,瞄准后,进行测量;在测量完成了所有的点后,点击“结束盘”,即建立了测量回序列,后面的测量就可以自动完成了。
当所有的测回完成后,如果水平、垂直残差满足要求的话,即可点击“结果”、“存储”完成多测回测量,后方交会建站的过程。
第八步、 测量
一、 地形点;
建站完成后,则可以进行测量点,测回测量、放样工作等。
"测量"->"VX &S Serias"->“测量地形”,
点名:要测量的点的名称;
方法:角度和距离;
目标高度:要测量的点跟棱镜的高度;
二、测回
请参考建“建站”中的“后方交会”;
第九步、 查看点的坐标:
“文件”->“点管理器”
第十步、 坐标几何计算
“坐标几何”可以计算两个点的距离、方位、等等
第十一步、 数据传输
1、M5(obs)格式
先将先将所要传输的任务导出成M5(obs)格式,然后再用U盘拷出即可;
点击“文件”->“导入、导出”->导出自定义格式文件->“M5格式”,导出;
2、*.CSV电子表格格式
直接用U盘传输,先将所要传输的任务导出成*.CSV电子表格格式,然后直接用U盘拷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