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

据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透露,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

而这“30%”还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

“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不无担忧地说。

这样的数字背后又隐藏着何种隐忧?建筑能耗到底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

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韦延年教授介绍: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从土地占用来看,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是83.3平方米,我们城镇人均用地为133平方米。同时,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从水资源消耗来看,我国卫生洁具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

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

10.9亿吨标准煤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北京五大电厂煤炭的合理库存的400倍。据同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惟定教授估算,每吨标准煤按照中国的发电成本折合大约等于2700度电;那么,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29430亿度电,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

建筑节能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9年又把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国办和建设部近年来又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用建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各地也纷纷出台具体落实措施,希望降低建筑能耗。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建筑节能实施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建设部曾对17个省市的建筑节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北方地区做了节能设计的项目只有50%左右按照设计标准去做。

以上事实证明,中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市场潜力巨大。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使用高效能源技术改造现有楼宇,可以为中国节约每年约6000亿元人民币的成本,这一数字相当于少建4个三峡电站。

专家指出,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在下一个15年中保持高于7%的年增长率目标,中

国正面临环境恶化和资源限制。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推广节能建筑、减少建筑能耗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导致建筑能耗巨大的几大“罪魁祸首”依然猖獗。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实心粘土砖“封”而不“死”,产量居高不下,造成极大的能源消耗;供热采暖的消耗大约占了建筑能耗中近一半,但“热改”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困难重重,无法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是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日益成为能耗的“黑洞”……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不少国外公司已经发现了中国建筑高能耗所带来的巨大商机。

近日在上海召开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不仅吸引了许多国际节能领域的知名企业,同时欧盟各使领馆、欧盟中国商会、瑞中商会、意中商会、德中商会、瑞信银行等机构都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在他们眼中,中国楼宇业全球最大,为建筑节能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商业机会。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就是,如何通过中欧金融界、建筑界和能源管理界的整合,对大量的既有建筑,包括大型商业物业、政府公共建筑等高能耗建筑项目,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节能改造模式。

采暖:占城镇建筑能耗40%

今年3月,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中称,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根据建设部2006年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供热采暖耗能全年约为1.3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0%。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冬季供热采暖消耗了大量能源。

“每到冬季,我就比较郁闷:小区是集中供暖,暖气比较充足,但也使得家里很燥热,既浪费能源,又不舒服。”家住北京人定湖西里小区的韩先生告诉记者。

韩先生曾向物业公司反映,能不能把暖气的温度降一点。物业管理人员的回答是:不行。理由是韩先生住的楼层高,温度自然要高一些,如果温度调低了,住在楼下的老年人该不干了。“年轻人忍着点吧,”物业说。“没有办法,我只有自己开窗户透透气,散散热。”韩先生的房子建筑面积为75平米,按每平米24元收费,他家一年的采暖费为1800元。如果使用壁挂炉自主控温,韩先生家大约每天要用5~6立方的燃气,折合10~12元人民币,按照四个月的采暖季来计算,大约花费1200元左右,将比原来少花费将近600元。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由于供热系统设计不合理,用户室内无法自主调控,如果热了,只好开窗户调节室温,大约浪费了全部热量的7%。“我国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1~1.5倍。”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部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教授江亿对记者说。

“面对这种状况,如果实施‘暗补’变‘明补’’和热计量制度的改革,就可在其他方面都不动的情况下,节约能耗近30%。”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说。

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直接导致了供热收费难、浪费严重、能耗高、供热质量差等诸多问题。“暗补”变“明补”,就是把过去由单位替职工交供暖费的“暗补”,变为直接把供暖费以专项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职工、由职工直接向供热企业交费的“明补”,实质就是“谁用热、谁交费”。

当“热”不再是“福利”,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更显得至关重要。但供热体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一直困难重重。

2003年7月,建设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2005年底,八部委再次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稳步推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促进供、用热双方节能。”按照建设部有关领导的设想,通过力挺供热体制改革,供热采暖的节能将承担至少三分之一的建筑节能任务指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被建设部寄以厚望的供热节能并不理想。

一个具体的例证是:在今年初,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透露,2006年全国城镇新建的节能建筑可形成年节约700万吨左右标准煤的能力。而既有建筑的改造难度比较大,此项目标仍然停留在试点示范阶段,尚未全面启动。

“推进供热计量就要对小区进行管网改造,这将是非常浩大的工程,每户的成本大概需要十几万元。这么多钱,谁出?让用户出,谁会愿意?”北京某物业管理公司的娄主任对记者说。

记者查阅2006年7月建设部出台《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发现其中只是笼统要求“各地应加大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资金的投入”,并没有就“谁出资?如何出资?”作详细的规定。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各地,基本上都由当地的热力集团(或公司)投资,对家属楼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作为供热改革主要实施者的各地供热公司,对‘不交费不供热’的改革非常赞成,但对按照热量收费的热改却多在不同程度上给予抵制。”《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撰稿人之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杨秀说。

“热改难以实施的原因,一方面是‘采暖是社会福利保障’的观念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实际操作中的技术问题:我国以大型公寓式建筑为主,顶部、端部住户的耗热量一般为中间住户的2~3倍,此外,间隔墙之间也相互传热,如果严格按照热量收费,就会造成采暖费用的悬殊差别,一味追求以分户计量为基础的计量收费改革,就会很难实施。”江亿院士说。

据建设部城建司司长李东序介绍,建设部下一步将完善供热价格形成机制,督促各地贯彻《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按用热量计量收费制度。同时启动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温度调控改造及节能改造1.5亿平方米。研究制定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

大型公共建筑:4%的建筑占了22%的建筑能耗

“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占不到城镇建筑总量的4%,但是却消耗了建筑能耗总量的22%。”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武涌说。最近发布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07》称,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耗电量为70~300KWH/(m2·年),为住宅的5~15倍,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

以北京市为例,虽然全市大型公共建筑面积仅占建筑总量的5.4%,但全年耗电量却接近全市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半。据清华大学的薛志峰博士预测:在未来几年内,北京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面积将增长一倍,达到4000万平方米。按照现有的能耗指标推算,今后大型公共建筑耗电量将高达60亿度,与全市居民生活用电总量的80%相当。

今年6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规定,夏季公共建筑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但记者今年8月在北京随机走访的十几家写字楼中,室温几乎都低于26℃,员工穿外套开空调的现象很是普遍。空调低温运行所造成的能耗只是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巨大的原因之一。

“罩着玻璃罩子,套着钢铁的膀子,空着建筑身子”,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当下的大型公共建筑。在他看来,目前我国公共建筑追求新、奇、特,管理粗放,已经成为浪费能源的样板。

江亿院士用“黑洞”来形容大型公共建筑造成的能源消耗。据其介绍:北京市一般家庭空调的平均电耗是每平米两度,而大型公共建筑的电耗平均是每平米60~70度;一般家庭的空调半年大约运行400个小时,而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半年大约运行1800个小时。

花巨资建设的大型建筑为什么最后却成为能耗“巨无霸”?

首先有设计上的原因,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很多大型公共建筑都搞大玻璃幕墙,完全不考虑避阳、绝热等措施,造成了巨大的能耗损失。“这都是一些高耗能的建筑垃圾”,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说。在他看来,一般建筑物窗与墙的单位能耗比例为6 :1,而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夏季室内超热,冬季又不挡寒。多数摩天大厦不得不加大功率,开放空调以调节室温,“能源高消耗触目惊心。”

“相对于普通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用能比较集中,设计比较复杂,但如果片面追求形式,忽视建筑功能,就会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建筑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科学院研究员林海燕对记者说:“例如各地出现的“高楼热”有必要降温,否则照此建设势头发展,至少还会持续15年,到时安全、耗能、采光、用电、隔音等诸多问题会更为突出。”林海燕说。

除去设计上的原因,在林海燕看来,个人住宅的节能意识比较强,而大型公共建筑则相对较差,因为是公用的,没有哪个人为巨大的能耗负责。

江亿院士认为,要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就需要建立新建建筑的节能审查制度以及运行消耗的定额管理机制。

今年1月,建设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对“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占用土地过多;一些建筑片面追求外形,忽视使用功能”等情况提出了批评。

据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透露,下一步,建设部将在北京、上海等32个省市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公示一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基本能耗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节能服务等制度。

实心砖:毁田大户“封”而不“死”

作为传统墙体材料,实心粘土砖被业内人士雅称为“秦砖汉瓦”,俗称为“红砖”。据2005年9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房屋建筑材料中70%是墙体材料,其中实心粘土砖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实心粘土砖每年耗用的粘土资源达1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毁田50万亩。此外,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生产粘土砖消耗7000多万吨标准煤。

从2000年开始,实心粘土砖就因其对能源的耗费、土地的破坏等原因被国家禁止。据国务院2005年9月《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要求,2010年底,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

心粘土砖,全国实心粘土砖年产量控制在4000亿块以下。

“尽管国家先后公布了两批‘禁实’城市名单,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实心砖基本不用了,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基层一些地方,实心砖仍然大量存在,‘封’而不‘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建筑结构专家陈祥福说。

“北京市4000多个自然村中,95%以上的建筑依然是用红砖,墙体主要以二四墙(墙体厚度为240毫米)、三七墙(墙体厚度为370毫米)为主。”北京市建委科技教育处一位负责人说。尽管禁令频频,但实心粘土砖在农村仍然有广阔的市场。

“在城区边上,你可以看到很多在固定点聚集的卖砖的拖拉机,拉的都是实心砖。随时按买主的要求拉到所需的地方。”8月16日,河北省邢台市某县一位张姓砖厂老板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张老板的砖场有40多名工人,每年大约生产800~1000万块实心粘土砖,在当地只算是小规模。“全县大约有20多个生产实心砖的砖场,附近几个县还有一些更大规模的砖场,年产量在2000~3000万块之间。”据其介绍,从2005年开始,该县政府要求砖场不能生产实心粘土砖,并提倡用灰沙砖来代替,但一段时间后,老百姓对以沙石为原料的灰沙砖并不热衷,“于是政府也就算默许了对实心砖的生产。”据张老板介绍,以前相关部门每年来收几百元的管理费,现在每年就是罚款,“有关系就少罚些,没关系就多罚些,罚了款了,你也就可以生产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墙体材料企业约有10万家,其中砖瓦企业9万家以上,墙体材料年总产量折合为普通砖约为8500亿块,其中实心粘土砖为5000亿块。

既然实心粘土砖耗能如此严重,而且国家禁令频频,为什么就不能用诸如混凝土空心砖、加气混疑土砌块,甚至灰沙砖等环保节能砖来代替呢?实心粘土砖为什么就“封”而不“死”?

“用来替代实心砖的灰沙砖,老百姓并不认同,一是吸水性不好,二是抗压性不好,在我们这里,老百姓盖平房也不会用它,一般只是搭个猪圈、盖个厕所时才用。”砖厂的张老板这样分析其中原因。

不过,北京丽泽建材城的一位销售人员有不同的看法,他告诉记者,混凝土空心砖生产周期长,从生产到成品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因制作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目前销售价格为每块0.44元左右,比就地取材制作的实心粘土砖要贵许多。“很多人想买实心砖主要就是因为价格便宜。”

建设部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预计未来10年我国城乡新增房屋建筑面积年均仍将达到20亿平方米,对墙体材料的需求量很大。未来“禁实”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将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推广的支持力度。凡财政拨款或补贴的行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共建筑、经济适用房、示范建筑小区和国家投资的生产性项目,都必须选用新型墙体材料。利用预算内资金或国债资金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新型墙体材料重大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中国建筑节能20年:为什么雷声大雨点小

“为什么节能建筑这么好的东西,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得不到发展呢?有那么多的阻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开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而在此之前,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委员会会长涂逢祥就发出了这样沉重的忧思:建筑节能进展缓慢,步履艰难,高耗能建筑越来越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建筑节能标准由建设部一个一个颁布,但是很多地区就是无动于衷,束之高阁,不像抗震、防火、结构标准那样,谁也不敢违抗……将近20年的事实证明,如果还是这个样子抓下去,再编多少个建筑节能标准,再开多少个会动员,作用也不会很大,建筑节能工作今后照样不会有大的起色。

事实的确如此。面对如此巨大的建筑能耗,我国建筑节能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很不乐观,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2005年,建设部曾对17个省市的建筑节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北方地区做了节能设计的项目只有50%左右按照设计标准去做。其中的原因,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总结为: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

据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陈重介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6年建设部批准发布第一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2年批准发布第一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8年《节约能源法》实施后,特别是2005年以来,建筑节能工作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

“近几年来,建设部先后批准发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21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我国特色的民用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陈重说。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项目因为没有达到节能标准受到处罚。”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庆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记者了解到,2005年10月建设部新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建设单位未按照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设计,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在这一规定里,虽然明确了处罚的力度,但执行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由于这些只是宏观政策,在地方上具体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房地产商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武涌坦陈。

在监管几近空白之外,激励政策的缺乏也使得建筑节能的推进步履维艰。

“当前的一个很大障碍,就是能源价格偏低,建筑使用者、开发商在做能源技术项目的时候得到的利益不多,动力不足。”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开彦说。

在他看来,现在一种不好的倾向是把节能技术神秘化了,使得大家不敢学习,并认为节能增加了巨额成本。特别在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下,投入、不投入,是一个非常大的矛盾。不投入,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住宅也能卖到非常好的价钱。这些因素阻碍了节能项目的全面推进。

“没有利益驱动,开发商不可能自觉自愿地搞节能建筑。现在我们不缺法规,技术也不成问题,关键是没有激励政策。比如,银行贷款的规定里,就没提节能建筑一个字。”锋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张在东对记者坦言。

“留心一下房地产广告你会发现,地段好、容积率低、大采光等等,都能成为商家的卖点,但是寻遍所有广告,你发现有吆喝节能的吗?”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2005年建设部组织的《建筑节能调查问卷》中显示,房地产企业开发的节能建筑销

量情况中,节能建筑“非常畅销”的比例只占4%,“与一般建筑无差别”的占到39%,“较一般建筑稍差”的比例占到19%。

“由于现有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缺失,没有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对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难以规范和制约,导致房地产开发市场对建筑节能指标的变化不敏感。”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武涌说。

据其介绍,我国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于2001年1月1日停止执行;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发文规定,原本用于墙改和建筑节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包括建筑节能,致使建筑节能失去经济政策调控,建造高能耗建筑不再受到税收限制而迅速大幅度反弹。

对于开发商而言,建筑成本似乎成了其建设节能建筑的障碍。但在“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上,有专家指出,节能的绿色楼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节约的能源价值要远远超出其前期费用。有开发商称:一座中国式节能楼宇消耗的能量仅为类似楼宇耗能的30%,每年可节约1万吨水。能源专家称,整个楼宇70年使用寿命中节约的费用可以再建一座同样的楼宇。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46%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 据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透露,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 而这“30%”还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 “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07中欧楼宇节能高峰论坛暨中欧节能建筑项目对接会”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元端不无担忧地说。 这样的数字背后又隐藏着何种隐忧?建筑能耗到底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 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韦延年教授介绍:我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泥用量为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从土地占用来看,发达国家城市人均用地82.4平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是83.3平方米,我们城镇人均用地为133平方米。同时,从住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从水资源消耗来看,我国卫生洁具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 2006年底,全国政协调研组就建筑节能问题提交的调研数据显示: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 10.9亿吨标准煤意味着什么?它相当于北京五大电厂煤炭的合理库存的400倍。据同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惟定教授估算,每吨标准煤按照中国的发电成本折合大约等于2700度电;那么,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29430亿度电,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 建筑节能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9年又把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国办和建设部近年来又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用建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各地也纷纷出台具体落实措施,希望降低建筑能耗。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建筑节能实施情况不容乐观。2005年,建设部曾对17个省市的建筑节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北方地区做了节能设计的项目只有50%左右按照设计标准去做。 以上事实证明,中国的建筑节能技术的市场潜力巨大。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使用高效能源技术改造现有楼宇,可以为中国节约每年约6000亿元人民币的成本,这一数字相当于少建4个三峡电站。 专家指出,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要在下一个15年中保持高于7%的年增长率目标,中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现状与发展探究

魏庆芃副教授2018.03.31清华大学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现状与发展探究

公共建筑面积持续增长 2 0369120306090120 2001 2006 2011 2016 总面积人均面积建筑面积(亿m 2) 人均面积(m 2/人) ?2016年,我国公共与商业建筑总面积为117.3亿m 2,人均指标为8.5m 2/人;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公共建筑总面积增长了近3倍,人均面积增长约2.5倍,是我国面积增长最快的分项; ?各类型建筑的存量在过去十多年间显著增加,绝对数量上办公建筑与商场增长最多,增长速度上商场与学校增长最快。 030 60 90 120 2001 2006 2011 2016 办公酒店商场学校医院 其他建筑面积(亿m 2) 我国公共建筑面积增长情况(2001-2016)各类公共建筑面积增长情况(2001-2016)

公共服务设施建筑成为未来增长主力 ?我国人均办公建筑已经与一些发达国家接近,而商场、医院、学校的人均面积还相对较低; ?随着我国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预计我国交通枢纽、文体建筑、医疗卫生建筑的数量也会迅速增长。 办公建筑 3 69 德国 美国 日本 法国 中国 英国 人均建筑面积(m 2)0 1 2 3 法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中国 人均建筑面积(m 2)0 2 4 美国 日本 法国 德国 英国 中国 人均建筑面积(m 2) 医院建筑 学校建筑

主要类型公共建筑能耗数据较为丰富 ?主要类型公共建筑: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商业办公建筑、宾馆饭店建筑、商场建筑; ?量大面广,随着公建能耗计量系统的推广,这些类型建筑的能耗数据已经有了较为大量的原始积累;?《民用建筑能耗标准》中,针对此类建筑已给出详细的能耗限额指标,可以方便的进行总量控制。

(财务内部审计)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水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

附件3 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合理利用资源,同时增加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水耗状况的公开透明度,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促进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高等学校。 第三条本办法制定的主要依据: (一)《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 (二)《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科[2007]245号) (三)《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四)《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

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 (五)《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89号) 第二章能耗水耗统计办法 第四条统计机构 各高等学校应设立校园节能管理委员会、校园节能管理部门或类似的管理部门。校园节能管理部门或类似的管理部门,是高等学校从事本校的建筑能耗水耗统计工作的授权部门,对本校的能耗水耗统计工作进行委托、考核,并对上报数据负责。 授权能耗水耗统计的单位必须具备技术力量、仪器设备、能耗水耗统计分析相关经验。 授权能耗水耗统计的单位,对调查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负责,并负责向校园节能管理部门或类似的管理部门上报。 第五条统计内容 (一)高等学校校园建筑按现有建筑条件,将统计分为初级统计和

高级统计两级进行数据采集。 1、初级统计: 缺少初级统计对象的定义 (1)建筑基本信息采集与统计,含建筑物基本信息调查,建筑近年能耗水耗账单采集与统计; (2)建筑分类能耗,包括电量(kWh)、水量(t)、燃气(天然气或煤气)(m3)、集中供热量(kJ)、集中供冷量(kJ)、煤(t)、液化石油气(t)、人工煤气(m3)、汽油(m3)、煤油(m3)、柴油(m3)、可再生能源、其他能源应用量; (3)建筑分类水耗,包括市政自来水耗量(t)、非传统水源(雨水、中水)利用量(t); (4)室内耗能设备或系统基本信息采集与统计; (5)运行管理节能及行为节能调查(含建筑用能管理制度)、建筑内人员行为节能调查。 2、高级统计: (1)在初级统计的基础上增加对校园重点能耗建筑的分项计量内

民用建筑能耗统计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建筑能耗统计对象与统计指标 (3) 3.1 建筑能耗统计对象 (3) 3.2 建筑能源统计分类 (3) 3.3 建筑基本情况统计指标 (4) 3.4 建筑能耗统计指标 (4) 4 建筑能耗统计样本量和样本的确定方法 (5) 4.1 一般规定 (5) 4.2 居住建筑能耗统计样本量和样本的确定方法 (5) 4.3 公共建筑能耗统计样本量和样本的确定方法 (6) 5 样本建筑的能耗原始数据采集方法 (8) 5.1 一般规定 (8) 5.2 居住建筑样本楼的能耗采集方法 (8) 5.3 公共建筑样本楼的能耗采集方法 (9) 6 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生成方法 (11) 6.1 一般规定 (11) 6.2 基层组织与统计单位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生成方法 (11) 6.3 市级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生成方法 (18) 6.4 省级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生成方法 (20) 6.5 国家级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生成方法 (20) 7 建筑能耗数据发布 (21) 附录 A 符号 (22) 附录 B 建筑能耗统计基本信息总表............................................ 附录 C 居住建筑样本楼能耗原始数据采集表..................................... 附录 D 一般公共建筑样本楼能耗原始数据采集表................................. 附录 E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原始数据采集表....................................... 附录 F 建筑能耗统计报表.................................................... 附录G 建筑能耗统计数据发布表.............................................. 本标准用词说明 (31) 条文说明 (32)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特点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本文对现有主要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他人的实际应用经验,分析了专业人员在软件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最后对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模拟软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 is tic soft current main energy consumptions imulation software were first lying troduced. And then, with the others’ experience, the common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were analyze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simulations of tware were presented. [Keywords]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imulation software 一、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目的和使用意义 目前,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热门话题。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在建筑节能领域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的热湿过程以及建筑热工部件机理的复杂性,相应的热工计算复杂,计算量巨大。只有通过计算机这个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重复人脑活动的工具,才可能完成这样复杂的运算。因此,在进行建筑能耗计算时,能耗模拟软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使用这些软件之前,首先应该了解软件的主要用途和目的,主要包括如下4方面。 1)建筑负荷和能耗的模拟:为后续的节能设计、节能评估、节能审计以及节能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2)优化分析:通过不同工况的模拟,进行围护结构、设备、暖通空调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策略等的优化,得出最佳结果;同时还可以进行各种方案的比对,通过经济性分析得出最佳方案。 3)设备与系统各种运行状况的预测:在内外扰动等复杂因素的作用下,系统中参数的变化很复杂。通过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能够比较方便地预测各种工况下的系统参数。

医院建筑能耗分析系统

医院建筑能耗分析系统 1概述 现代医院对建筑装潢、温湿度控制、空气洁净度、环境安全和信息自动化都有很高的要求。医院建筑是所有建筑中使用功能最为复杂、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建筑之一。医疗环境质量的提高,势必增加医院的运营能耗,三甲综合性医院尤其如此。医院能耗是一般公共建筑的1.6~2倍,医院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医院要节能,首先要了解医院建筑能耗的构成,及其能耗的特点。 综合性医院日常能耗中,电力消耗最大,主要用于照明、空调和通风、电梯、给水等设备。其次,医院还以燃气、重油等作为主要能源,用于供应蒸汽、热水、消毒、洗涤、厨房以及冬季供暖等。而在电力消耗中,空调系统用电的比例超过50%。 Acrel-5000能耗分析与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医院建筑具体进行详细的能耗分析,安装分类分项智能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在保证供电可靠性并且不减少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舒适体验前提下,通过能耗分析和管理,大大减少医院建筑的能耗。三甲医院节能潜力大,是建筑节能的重点领域。节能的前提是掌握详细、分项的能耗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提高医院的能源使用效率。 2系统特点 对主要能耗设备进行实时跟踪,计算中央空调实时的COP值并绘制COP曲线 集成各类仪表通信协议,可对各类型能耗数据进行采集; 建立医院的能耗计量体系,对建筑能耗实现“CT式”管理; 通过能耗数据分析,发现能耗黑洞; 为节能改造指明方向,并验证节能效果; 专业资料

横向比较相同类型建筑的能耗数据,通过能耗公示鼓励先进、督促落后; 数据传输采用MD5认证算法以及AES加密算法,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保密性。 3系统结构 系统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组网,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可以灵活选择通讯介质和组网方式。当设备比较集中时,通讯介质通常采用屏蔽双绞线和五类八芯屏蔽电缆;当系统设备比较分散时,可采用光纤作为通讯介质,组网方式可以采用光纤环网或者光纤星型网;如果设备较少而且非常分散,可以采用无线通讯设备组网。 由于医院建筑规模比较大,设备数量多而且安装比较分散,我们采用光纤环网模式进行组网,组网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专业资料

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调查实施方案

附件3 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调查实施方案 为做好《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报表制度》)实施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报表制度》实施组织形式与职责 《报表制度》工作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统一部署下,分省、市两级组织实施。 (一)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向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部署能耗统计工作,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基本信息和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的范围及数量,发放并回收报表;编制并发放能耗统计软件;对参与能耗统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建立能耗统计工作执行情况考核评价和通报制度;编制统计工作总结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二)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的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向辖区内统计对象城市的有关主管部门部署能耗统计工作,发放并回收报表;组织统计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统计数据,建立本行政区域能耗统计信息数据库,并将本行政区域的综合报表及全部基层数据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统计工作总结报告和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三)市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向辖区内相关部门部署统计工作,发放并回收报表;确定各县(市、区)实施居住建筑和中小型公共建筑统计数量以及规模以下集中供热信息统计数量;组织统计数据的录入、编辑和审核,并将本辖区内全部基层数据报送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二、各类信息统计调查范围 (一)在全国城镇范围内实施的统计内容。包括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基本信息和能源资源消耗信息统计,以及城镇新建绿色建筑信息统计。 (二)在北方采暖地区实施的统计内容。包括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信息统计,统计对象为规模以上锅炉房(热电厂)和规模以下锅炉房两类,其中规模以上指的是供热设备的单机容量在7兆瓦及以上(锅炉单台容量在10吨/时及以上)的锅炉房(热电厂);规模以下是指不满足规模以上条件,即供热设备的单机容量在7兆瓦以下(锅炉单台容量在10吨/时及以下)的锅炉房。 规模以上锅炉房(热电厂)在北方采暖地区范围内全面统计,规模以下的锅炉房在北方采暖地区部分城市范围内采取重点调查(统计范围与北方采暖地区实施居住和中小型公共建筑相关统计的城市一致)。 北方采暖地区为全国15省(区、市)。包括北京、天津、河

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方法

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已经将节约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也日益壮大,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方面是资源、能源匮乏,另一方面各行各业对其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主体中,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27.6%,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必然会持续上升,建筑节能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我国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降低能量消耗。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方法是进行建筑节能诊断的必要手段,能耗分析应该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思路,并通过对这些能耗进行分析来发现建筑用能所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提供依据。 【标签】建筑能耗分析;评价方法 我国目前的建筑面积成直线增长,人们对建筑的舒适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是建筑能耗加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降低建筑能耗的强度,降低能耗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的建筑节能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差距很大,用世界先进水平来衡量,我国建筑能耗浪费相当严重。建筑节能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1 建筑能耗分析 从能源的结构来说,建筑能耗主要包括:电,煤、燃油、燃气等。对建筑的能耗分析,首先从建筑能耗的整体出发,采用计量或收集的方法,统计各种能耗的构成,确定各种能源在总能耗中的比例,以进行能源结构分配的合理性分析。另外,确定建筑能耗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与同类建筑的能耗作横向比较,在总体比较差别的基础上,再逐步深入通过分析微观层面来了解各用能设备的能耗状况,从而找到问题所在。 在进行建筑能耗的具体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掌握建筑物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办公建筑、商超、酒店、学校)、建筑面积、建筑所在的气候区域等,由于以上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能耗大小。在统计完建筑的基本信息后,我们就需要了解建筑物具体使用了哪些能源(如:电、煤、燃油、燃气等),然后掌握这些能源消耗情况以及能源的费用,最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各种换算。在统计完建筑所有能源消耗量之后,我们应该将这些不同单位的能耗转换成统一的单位,分别进行:一次能源(标准煤)换算、二氧化碳排量换算、能耗费用换算。 1.1 一次能源单位换算: 将不同单位的能耗统一转换成一次能源单位(标准煤),具体换算系数如下: 电:1kwh=0.3619 kgce(当量值系数为1kwh=0.1229 kgce,此处按等价值计算,考虑发电效率,取值系数为1kwh=0.3619 kgce)

建筑能耗分析现状

1.2建筑能耗分析的发展现状 建筑环境是由室外的气候条件、室内的各种热源的发热状况以及室内外通风状况所决定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也必须随着建筑环境状况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节,以实现满足舒适性以及其它要求的建筑环境。由于建筑环境的变化是由众多因素所决定的一个复杂过程,因此只有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预测建筑环境在没有环境控制系统时和存在环境控制系统时可能出现的状况。 1.2.1国外发展状况 美国的建筑节能优化业务发展的比较成熟完善,美国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和环保,采取市场化方式,由政府机构做好服务工作,并充分运用市场工具,让公众感受到节能对自身的好处。主要手段就是制订行业和产品标准、开发和推荐能源新技术,并重视标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标准指标的合理定位,制定税收、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等等。欧洲各国也将节能列为政府工作重点,努力培养全名节能意识,构建节能生活方式,使全民树立新型的生活观。 建筑能耗计算分析始于美国人Willis H.Carrier在1911年发表的合理温、湿度公式和绝热饱和理论。1946年美国的C.O.Mackey和L.T.Wight提出综合温度概念,发表了当量温差法。与此同时,苏联学者提出了谐波分解的类似方程,并用衰减度和延迟时间来表示。1967年加拿大的D.G Stephenson和G.P Mitalas发表反应系数法。 国外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的发展状况如下: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国外就开始了对建筑环境动态的模拟理论分析。当时主要是想通过模拟改进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了BLAST和DOE-2。欧洲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研究出ESP-r。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先后开发出TRNSYS和HV ACSIM+。日本开发出HASP。 1999年德克萨斯大学公布了ENER-WIN9702版本。2001年,美国开发了

能耗计量系统方案汇总-精选.

1.1国家政策 随着能耗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实现能耗管理和能源成本最小化成为中国的首要任务。为此,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家相关部门将节能减排指标落实到地区,由各个省、市、地区政府承担相应的节能任务。“政府出面帮助和督促用能单位节能降耗,以行政命令结合扶持政策,鼓励用能单位进行节能改造。” 在我国目前的能耗结构中,建筑所造成的能源消耗,已占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而建筑运行的能耗,包括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的能耗,将一直伴随建筑物的使用过程而发生。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其总的能源消耗的20%左右,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的运行过程中。建筑节能主要是为了降低各类建筑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 实际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的建筑运行能耗,包括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都低于同等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现状,更远低于美国大多数建筑的目前状况。这是由于对室内环境要求的不同理念和不同标准所致。由于我们的状况与发达国家差异很大,因此不能简单复制国外建筑节能技术与经验。然而目前我国在大型公共建筑的新建和既有改造项目中,一方面建筑设计追求“与国外接轨”,“新、特、奇”,造成大量全玻璃,全密闭的高能耗建筑出现;另一方面又大量采用发达国家的所谓的“节能技术”,如变风量系统(V A V),建筑热电冷联供系统(BCHP),区域供冷,吸收制冷机,等等。但这些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真正实现建筑节能。 因此,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应该从实际能源消耗数据抓起,建筑实际运行能耗数据是评价和检验建筑节能的唯一标准。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分项用能实时监控管理平台是建筑节能的第一步。这有利于基于能耗数据的节能诊断、改造、运行、管理的服务。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PDF.pdf

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建筑能耗包括室内能耗、新风能耗、附加能耗。室内能耗包括围护结构能耗、空气渗透能耗、室内热源散热形成的能耗。具体的计算可参照《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进行计算。空调区的建筑能耗,应根据所服务空调区的同时使用情况、空调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空调区逐时能耗的综合最大值或各空调区能耗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各项有关的附加能耗。各空调区逐时能耗模拟的综合最大值,是从同时使用的各空调区逐时能耗相加之后得到的数列中找出最大值;各空调区能耗的累计值,即找出各空调区逐时能耗的最大值并将它们相加在一起,而不考虑它们是否同时发生。 例如:当采用变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时,由于系统本身具有自适应各空调区建筑能耗变化的调节能力,此时即应采用各空调区逐时建筑能耗的综合最大值;当采用定风量集中式空调系统或末端设备没有室温控制装置的风机盘管系统时,由于系统本身不能适应各空调区建筑能耗的变化,为了保证最不利情况下达到空调区的温湿度要求,即应采用各空调区建筑能耗的累计值。设计负荷是按照标准规定的室内外计算参数进行的负荷计算的结果,它是全年负荷中的最大冷(热)负荷,是选择设备最大容量的依据,并不代表实际运行负荷。实际上全年室外气象参数在逐时变化,而室内的热湿环境参数也是在逐时变化,因此,采用动态能耗模拟计算进行建筑全年能耗分析的变化,为空调系统提供真实的能耗分析设计依据。

目前有许多可用于全年建筑冷热负荷计算的计算机建筑能耗模 拟软件。如DeST、PKPM、EnergyPlus、DOE-2、ESP-r等。 (1)DOE2 DOE-2是现今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建筑能耗分析和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冷热负荷的能耗模拟模拟采用的反应系数法,假定室内温度恒定,不考虑不同房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2)EnergyPlus是在BLAST和DOE-2的基础上开发的,兼具两者的优点以及一些新的特点。EnergyPlus是一个建筑能耗逐时模拟引擎,采用集成同步的负荷/系统/设备的模拟方法。EnergyPlus采用CTF 来计算墙体、屋顶、地板等的瞬态传热,采用热平衡法计算负荷。(3)ESP-r 是在欧洲应用非常广泛的建筑能耗模拟分析软件。ESP-r 采用半隐式差分格式求解导热方程。可以计算房间各个内、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得热;模拟整个建筑各个房间之间的空气流动;基于人体活动量、室内温湿度等参数模拟热舒适性(PMV-PPD)。 (4)PKPM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建筑设计系列软件,包括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软件、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该软件采用动态能耗分析计算程序,可按各地铁全年气象数据对建筑物进行全年的逐时能耗分析计算,以及系统设计等。 (5)DeST是20世纪90年代由清华大学开发的建筑与暖通空调系统分析和辅助设计软件,负荷模拟采用的是状态空间法。目前有用于住宅建筑的DeST-h和应用于商业建筑的DeST-c两个版本。

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与趋势关键词:能耗、建筑、取暖、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绿色能源等 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其中,北方城镇建筑采暖和农村生活用煤约为1.6亿吨标煤/年,占我国2004年煤产量的11.4%;建筑用电和其它类型的建筑用能(炊事、照明、家电、生活热水等)折合为电力,总计约为5500亿度/年,占全国社会终端电耗的27%~29%。 1、北方城镇采暖能耗 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6%,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单位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年,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围护结构保温不良。二是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三是热源效率不高。由于大量小型燃煤锅炉效率低下,热源目前的平均节能潜力在15%~20%。 2、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目前我国有5亿m2左右的大型公共建筑。耗电量为70~300kwh/m2?年,为住宅的10,20倍,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调查结果表明,这类建筑能源浪费现象仍较严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3、住宅与一般公共建筑的非采暖能耗 我国城镇的住宅总面积约为100亿m2。除采暖外的住宅能耗包括照明、炊事、生活热水、家电、空调等,折合用电量为10~30kwh/m2?年,用电总量约占我国全年供电量的10%。一般公共建筑总面积约55亿m2。用电总量约占我国全年供电量的8%。

目前这两类建筑的能耗水平低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建筑提供的服务水平不高。由于我国能源费用相对于居民收入偏高,绝大部分城镇住宅的用电水平较低,生活热水用量远小于发达国家水平。【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内用户提出了更高的建筑服务水平要求。此外,近年来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批高档豪华住宅,户均用电水平几倍甚至几十倍于普通住宅,此类高能耗住宅有大幅增长的趋势。对于能耗原本较低的一般办公建筑进行二次装修和加装中央空调系统,盲目提高建筑内部的“豪华性”,也会造成此类建筑能耗的成倍增长 4、农村生活能耗 我国农村建筑面积约为240亿m2,总耗电约900亿度/年,生活用标准煤0.3亿吨/年。目前我国农村的煤炭、电力等商品能源消耗量很低。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建筑使用初级生物质能源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并在陆续被燃煤等常规商品能源所替代。如果这类非商品能源完全被常规商品能源所替代,则我国建筑能耗将增加一倍。 5、长江流域采暖需求 我国长江流域以往的建筑设计都没有考虑采暖。目前夏季空调已广泛普及,而建设采暖系统、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的要求也日趋增长。 预计到2020年,长江地区将有50亿m2左右的建筑面积需要采暖。预计每年将新增采暖煤1亿吨标煤左右,接近目前我国北方建筑每年的采暖能耗总和。我国建筑能耗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新增建筑所需的能源供给问题。按照目前/年标煤和新的建筑能耗状况,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比2004年增加2.5 亿吨增耗电5800,6300亿度/年,总计折合电力约1.3万亿度,新增量相当于目前建筑总能耗的1.3倍。

中外建筑能耗比较分析

中外建筑能耗比较分析 清华大学张声远杨秀江亿 摘要:本文首先定义了用于建筑能耗比较的统计数据边界,并阐述了本文数据的主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几个主要国家的建筑总体能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国建筑能耗人均水平与面积平均水平均低于发达国家,随着社会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建筑能耗有急剧增长的空间;并进一步对各国建筑能耗数据进行用能项目拆分,通过对各国住宅用热、住宅用电与公建用电项目能耗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外建筑能耗的差别,主要是由中外建筑内部环境营造模式以及居住者用能模式的差别所决定。 关键字:建筑能耗,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建筑用能项目 1 引言 建筑能耗随着人们采暖、空调、采光等基本需求和娱乐、工作等过程产生。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建筑使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这种变化直接体现在建筑能耗的逐年增加上。截至2004年,建筑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比例已达30%[1]。随着能源供应的日益紧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节能,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能源消耗数据是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面对各国建筑能耗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数据差异及原因,有利于发现我国建筑用能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潜力,为确定节能战略和工作重点提供依据和参考。 目前,许多国家开展了针对本国建筑能耗的数据统计:比如美国的能源信息部(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以及美国能源署(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都建立起了建筑能耗统计数 (Building 据库,并分别出版了《世界能源展望》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和《建筑能源数据手册》 Energy Data Book)等年度报告展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的建筑能耗数据;日本的节能中心(Energy Conservation Center)也同样开展了本国的建筑能耗数据统计和分析,并出版了《日本能源经济统计手册》(Handbook of Energy& Economic Statistics in Japan)一书,提供日本的建筑能耗数据等等。我国的能源统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建筑能耗长期被分割在能源消费的各个工业部分或消费领域,如住宅能耗的大部分归入城乡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而公共建筑能耗归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近年来,不少研究单位及个人开展了针对我国的建筑能耗研究,在建筑节能调查统计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较为清楚地描述了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本文基于各公开统计资料,对我国和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建筑能耗进行比较,进而分析我国的建筑节能重点和节能潜力。 2 本文的能耗数据引用和处理方法说明 1.本文中用于比较的建筑能耗数据为建筑入口处的能源消耗,如图1所示。特别地,对中国的北 方城镇采暖,由于大部分采用了集中供热系统,除建筑入口处的耗热量,还给出采暖的一次能 耗(集中供热系统热源的能源输入处)进行比较。 2.本文对不同种类能源消耗量的换算方法如下: a)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一次商品能源消耗按其低位发热量折合为标煤。 b)将电耗按发电煤耗法(1kWh=354kgce,即2004年中国平均火力发电煤耗)折合为标煤。

中国建筑能耗情况专题调查

中国建筑能耗情况 专题调查 姓名:吴焯峰 学号:1216300028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指导老师:冀兆良 2014.8.30

前言 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4.5%;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40%,石油消费仅次法国,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对海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达50%以上。在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建筑用实心粘土砖每年要毁田12万亩。目前,能源的紧张形势在我国已十分严峻,可能会威胁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在资源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住宅建筑能耗却占了全国能耗的32%。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的建筑基本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目前我国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设量的总和,但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预测在未来的15年即到2020年,我国还将建成约200亿平方米建筑。如果再不采取节能措施、不推行建筑节能材料,2020年建筑能耗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目前建筑所消耗能源的三倍。 据专家测算,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决心狠抓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和应用,并对已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性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时(相当于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能源紧张状况和污染压力必将大为缓解。但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制约,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严峻的现实表明,国家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研究,以有效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法规,推而广之。由于本人对建筑节能十分感兴趣,所以本次调查先从中国建筑能耗情况入手,目的是了解中国建筑能耗的具体情况,并为今后研究建筑节能提供方向和有关的数据。 能耗现状分析 考虑到外国南北地区冬季采暖方式的差别、城乡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别,以及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人员活动及用能设备的差别,将我国的建筑用能分为北方城镇采暖用能、城镇住宅用能(不包括北方地区的采暖)、公共建筑用能(不包括北方地区的采暖),以及农村住宅用能四类。 (1)北方城镇采暖用能 指的是采取集中供热方式的省、自治区和只显示的冬季采暖能耗,包括各种形式的集中采暖和分散采暖。地域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藏的全部地区,以及四川的一部分。 (2)城镇住宅用能(不包括北方地区的采暖)

浅谈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浅谈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摘要: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所有能耗的27%以上,而且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制冷是最耗能的,占整体比例的6成以上。如果听任高耗能建筑大行其道,那么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将远远超过我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这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将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国,建筑能耗,现状 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建设高峰期,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材业、建筑业飞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建造、维修和拆毁过程中的用能,已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而人们在使用建筑过程中,比如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等,消耗的能源总量更大。这类能耗称为建筑运行能耗,它将一直伴随建筑物的使用过程而发生。总体来看,在建筑50-70年的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左右,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而且,建材和建造能耗伴生于工业生产过程,其节能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而建筑运行消耗能源的目的是为居住者或使用者提供服务,由人直接控制和管理,除技术水平和能源使用效率外,人的行为对能源消耗高低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建筑运行能耗应是建筑节能任务中最主要的关注对象,也是我国当前建筑节能的主要任务所在

据了解,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所有能耗的27%以上,而且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加。在建筑能耗中,采暖、制冷是最耗能的,占整体比例的6成以上。有数据显示,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是气候相近国家的2至3倍。 “我国建筑物的热环境需要改善。”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很多 设计单位对建筑的供暖上做出了节能设计,但只是针对供暖的维护上做节能设计,而没有对热源的供应和输送过程进行节能设计,在供应输送过程中就消耗了很多能量。能耗的指标,就是我们节能的指标,部分城市夏热冬冷,潮湿、有雨水,日照非常少,先天条件不是非常好。原来中国夏热冬冷地区耗能量,每年要达到200-300kWh/m2 /yr,中国现在新出台的节能建筑是要降到160个kWh/m2/yr还要往下减,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呢?第一就是优化整个建筑的幕墙优化,还采用了地缘热泵地区,还有是节能能源的其他策略。我们达到建筑外墙能更好的保暖和保热效果会用一些建筑遮阳、高性能的玻璃、自然采光,还有一个是绿色屋顶,大家知道城市和郊区经常会有两到三度的温差,城市为什么这么热,因为城市有很多钢筋混凝土大楼,也有很多的空调系统,会制造很多的热量,也会储蓄很多的热能。尽量在屋顶可以用的空间,都尽量作为绿色屋顶。太阳的紫色和风的环境。我们怎样提高室内环境呢?办公楼用了很窄的办公楼,这样使得办公楼有大量自然采光,可以减少灯具用电量的需求。达到整个节能的三个百分点。我们尽量在住宅楼也用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也可以节省很多的空调能耗。不仅供暖,玻璃幕墙的使用也是备受争议。在大的城

建筑能耗量计算模式

建筑能耗量计算模式 一、办公写字楼 1、人均办公面积5平米 2、人均日用适量30-50L/日(8-10小时) 3、人均生活垃圾量1KG/ 商用部分测算步骤,仅供参考: (((商务办公区用水定额依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办公楼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40L/cap?d,本项目商务区建筑面积9250m2,实用面积按照建筑面积70%测算为6475m2,依据《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对办公面积的要求测算,实际办公面积为实用面积的70%,人均办公面积按照5m2测算,商务办公区可容纳约900人,年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0512.0 m3。))) 4、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按150 l/人·d计算; 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按60 l/人·d计算; 办公楼、商场生活用水量按50 l/人·d计, 无具体人数时按50 l/50m2·d(具体酌情考虑) 餐饮:500 l/100m2·d 5、建筑面积耗电量 高层建筑按100KWH/平方/年 写字楼电力能耗分析

写字楼能耗分析的目的,一是测算经营成本的结构,二是寻找降低能耗的途径。曾经有一个写字楼请来了某建筑设计院的专家,花了大约3-4万元对大厦进行了能耗检测,然后提供了一份涉及各种复杂计算公式的检测报告,得出的最终结论是加减几个风机盘管。这种啼笑皆非的事不知道坑了多少物业公司。因此对于物业公司本身来讲,应该摸索出一种简单有效地估算能耗的方法。以便随时掌握大厦能耗的分布情况和规律,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下面就是利用物业工程部门简单的日常记录,进行能耗测算的方法。 一,数据来源: 写字楼电力能源分析的数据,来源于物业电工班每天的抄表数,以及暖通班每天早晨6:00记录的天气预报。 二,统计工具及计算软件: 利用办公软件,将写字楼每天发生的各类有效数据录入相应的数据模块。并依据工程学分析方法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估算。 三,数据分析的原理和依据: 按照相关数据分析原理,找出一年中气温的变化与电力能耗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室外气温为(Y)轴,时间日期为(X)轴,电力消耗为次(Y)轴,依据每天的记录数据生成《写字楼室外气温与能源消耗关系图表》。并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了“平均气温”和“平均能耗”两趋势线。从而可以非常直观清晰的表达气温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能耗指标比选采用两种计算方式。大厦单位面积平均能耗按逐月计算,单位为(kwh/m2),此指标主要表达空调系统对能耗的影响程度;年能耗标准按(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年总耗电量/建筑总面积)计算,单位为(kwh/m2.a),此项指标主要是表达建筑物的综合耗能水平。 四,能耗分析的关键要素: 能耗分析首先要找到能源消耗与那些因素有关。除必然消耗的电力能源外,发现并找出因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能源浪费,预测在采取了节能措施后,可能达到的预期效果。这对大厦今后的节能工作具有一定地指导意义。 五,依照《关系图表》对写字楼的能源结构和消耗特点分析结果如下:

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及解决对策

0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将呈现持续 迅速增长的趋势,加剧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最终导致全社会的能源短缺。降低建筑能耗,实施建筑节能,对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如何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建筑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1.1 建筑能耗范围 对建筑能耗的范围主要有两种定义:一种认为建筑能耗由建筑物内使用能耗、建材生产能耗和建筑物建造能耗三部分组成;另一种认为建筑能耗只包括建筑物内使用能耗。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采用后一种定义,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物(包括商业、民用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建成以后,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消耗商品能源的总和,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热水、照明、电气、厨房炊事等方面的用能。1.2房屋建筑规模 我国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建造高能耗建筑,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国近几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见表1。在2003年城乡建筑竣工面积20.3亿m2中,城镇新建住宅面积5.5亿m2,农村新建房屋面积7.5亿m2。这些建筑在几十年至近百年的使用期间,在采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电气、厨房炊事等方面要不断消耗大量能源。 表1 全国1996~2002年新建房屋面积/亿m2 年份全国房屋竣工面积 城镇新建住宅面积 农村新建房屋面积 199616.203.958.28199716.614.068.06199817.094.768.00199918.745.598.34200018.205.497.97200118.245.757.292002 19.67 5.98 7.42 注:数据来源于1997~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现有房屋建筑数量巨大。我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达420亿m2,房屋建筑规模已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但至今我国城乡既有的约420亿m2(其中城市约140亿m2)建筑中,只有城市的3.2亿m2房屋可算是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从采暖空调系统来看,都属于高能耗建筑。更令人担忧的是,直到 收稿日期: 2007-11-01;一次修回:2007-11-02;二次修回:2007-11-08 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及解决对策 司小雷 (临清市新能天然气有限公司,山东 临清 252600) 摘要:建筑能耗将是我国未来能源消耗的主要增长点,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对我国能源消费产生深远的影响。介绍了我国建筑能耗的基本现状,提出了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技术措施,并针对家用空调的特点,提出了对家用空调冷凝热进行回收利用的观点,并利用热回收系统加热生活用水。详细阐述了家用空调冷凝热回收的节能技术以及对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建筑能耗;建筑节能;冷凝热回收中图分类号:TU111.19+5文献标志码: C文章编号:1673-7237(2008)02-0071-05 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hinese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andSomeCountermeasures SiXiao-lei (LinqingNaturalGasofNewEnergyCo.,Ltd.,Linqing252600,Shandong,China) Abstract: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willbethemaingrowthpointofChina'sfutureenergyconsumption.BuildingenergyefficiencytechnologieshasgreatinfluenceonChina'senergyconsumption.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hineseenergyconsumptionwasintroduced.Thebasicprincipleandtechnologiesmeasuresof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wereproposed.Accordingto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house-holdair-conditioningsystem,theviewpointofcondenserheatrecoveryandreusewasputforward,andheatrecoverysystemcanbewidelyusedfordomestichotwatersupply.ThekeytechnologiesofbuildingenergyefficiencyusedinhomeHVACcondenserheatrecoverywerede-scribed.Itisofgreatbenefitto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inourcountry. Keywords:buildingenergyconsumption;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s;condenserheatrecovery ■节能战略与政策 ENERGY-SAVINGSTRATEGIES&POLICIES 建筑节能 2008年第2期(总第36卷第204期) No.2in2008(TotalNo.204,Vol.36) 7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