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病例分析一
- 格式:docx
- 大小:18.73 KB
- 文档页数:6
临床病例分析案例分析117题李先生,36岁。
因饮酒饱餐后上腹剧痛7小时,伴呕吐、大汗入院。
查体:面色苍白,T:38℃,BP:86/60mmHg,心率132次/分,全腹肌紧张、压痛。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0.86,血淀粉酶740U/dl。
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问题一: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题。
问题二: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119题:张女士,28岁,因突发寒战、高热伴头面部级眼睑浮肿,为进一步治疗入院。
查体:T:38.2℃,P:100次/分,BP:140/90mmHg,R:20次/分,右肾区叩击痛,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
问题一:请按轻重缓急对该患者列出主要护理问题。
问题二:针对该患者的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不少于4项。
病例分析病历:病人李成,男性,50岁,某公司经理,高中文化。
1h前因情绪激动后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出冷汗,休息并舌下含化消心痛10mg,疼痛仍不缓解,急诊入院。
查体:身高175cm,体重90kg,T37.0℃,P 112次/min,R 28次/min,BP 92/65mmHg,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呻吟不止。
心脏听诊:心率112次/分min,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
肺脏与腹部无异常体征。
心电图检查示:V1-6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且有病理性Q波,被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病人既往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史2年,每次发作多与劳累、饱餐、酗酒、情绪激动等有关,发作时经休息或舌下含化消心痛5mg,3~5min疼痛可以缓解。
2年来由于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未规律用药,并因业务关系,常饮酒,吸烟,无节制进餐。
入院后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绝对卧床休息,在抢救过程中,病人极度紧张,烦躁不安,2h后病情渐趋稳定。
1.病历摘要:患者李某,女,70岁。
发热,咳嗽、咳痰6天,加重2天入院。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③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右足趾变黑、坏死(梗死、坏疽)。
左下肢肌肉变细(缺血性萎缩)。
左大脑内囊大片出血(脑出血)。
2、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梗死→继发腐败菌感染→坏疽3、(1)高血压→左心室克服外周阻力→代偿肥大扩张(2)缺血性萎缩4、脑出血。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二)-病例分析病例摘要: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
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
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
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
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
病例一:女,36岁,体重50kg,因烧伤入院。
烧伤面积85%(Ⅲ度占60%),并有严重呼吸道烧伤。
入院时神志清楚,但表情淡漠,呼吸困难,血压10.0/7.3kPa(75/55mmHg),并有血红蛋白尿。
实验室检查:Hb 152g/L,RBC 5.13×1012/L,pH7.312, [HCO3-] 15.1mmol/L,PaCO27.33 kPa(55mmHg),[K+]4.2mmol/L,[Na+]135mmol/L,[Cl-]101mmol/L。
立即气管切开,给氧,静脉输液及其他急救处理。
伤后24h共补血浆1400ml,右旋糖酐500ml, 5%,葡萄糖水1400ml,20%甘露醇200ml,10%KCl 10ml。
病人一般情况好转,血压12.0/9.3kPa(90/70mmHg),尿量1836ml.24h,Hb 119g/L, pH7.380, [HCO3-]23.4mmol/L, PaCO2 5.5kPa(41mmHg)。
入院第28天发生创面感梁(绿脓杆菌),血压降至9.3/6.7kPa(70/50mmHg),出现少尿甚至无尿,pH 7.088,[HCO3-]9.8mmol/L, PaCO24.45 kPa(33.4mmHg),[K+] 5.8mmol/L, [Na+]132mmol/L, [Cl-]102mmol/L。
虽经积极救治,病情仍无好转,甚至死亡。
(摘自“病生实习指导”)一、病理过程:1、呼吸功能不全,呼吸道烧伤史,呼吸困难,PaCO2↑。
2、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败血症休克):入院时BP 75/55 mmHg死亡前BP 70/50 mmHg3、急性肾功能不全:休克史、血红蛋白尿、少尿、无尿、高钾4、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高钾5、酸碱失衡紊乱:pH↓、HCO3-↓、PaCO2↑二、发病机理:三、防治原则:1、改善通气:气管切开,人工通气。
2、抢救休克:补充血容量,提高血压。
.病例分析尸体解剖查明死因 -病例摘要: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70某男,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分析题:参考答案:、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1。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2尸体解剖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
尸检应在死后48 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病例分析萎缩 -病历摘要伴餐,,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男,49岁,,,便会引起腹泻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4-5通常要持续天, 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1. 参考答案: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 -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尸体解剖查明死因-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病历摘要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分析病理病例,了解疾病的病理特征,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二、实验材料1. 病理切片:包括肝细胞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慢性肺淤血、混合血栓、肾贫血性梗死、纤维素性心包炎等病理切片。
2. 显微镜:用于观察病理切片。
3. 病理学教材、图谱:用于对照学习。
三、实验方法1. 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切片:观察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
2. 观察肉芽组织切片:观察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表浅部新生毛细血管的方向大致与肉芽的表面垂直;间质疏松水肿,有较多炎细胞,多为中性粒细胞,此外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纤维母细胞体积大,形态不规则,常为有突起的星形或梭形,胞浆丰富略呈嗜碱性,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疏松,染色浅,核仁明显。
3. 观察慢性肺淤血切片:观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致使肺泡壁增厚。
肺泡腔可见较多巨噬细胞和心力衰竭细胞,后者胞浆内含多量棕色颗粒。
部分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及淡粉色的蛋白质水肿液。
4. 观察混合血栓切片:观察闭塞静脉内可见粉染带状、条索状或块状的血小板梁,有分枝相互连接,其间有粉染丝状纤维素网,网眼内可见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
血栓周边可见肉芽组织长入。
5. 观察肾贫血性梗死切片:观察梗死区为淡粉色,无细胞核结构,但仍可见肾组织结构轮廓。
梗死区周围可见充血出血带。
6. 观察纤维素性心包炎切片:观察心包表面为纤维素渗出,纤维素为粉染颗粒状无结构物质,呈网状分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肝细胞脂肪变性:切片中可见肝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空泡,肝小叶的中央带和中间带改变较明显。
病变严重时空泡增大,肝细胞核被挤压向肝细胞一侧。
这表明患者可能患有脂肪肝。
2. 肉芽组织:切片中可见主要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炎细胞组成。
病理学病例分析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病理学病例分析炎症-病例分析病史摘要患者,男,23岁,医务工作者,×年7月1日入院。
7月3日死亡。
主诉:右足拇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烧二天。
入院前数天右足拇趾跌伤感染化脓,在未麻*醉下用酒精烧灼的小刀自行切开引流。
入院前二天即感畏寒发烧,局部疼痛加剧,入院当天被同宿舍职工发现高烧卧床,神志不清,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130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80/50mmHg。
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跳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
全身皮肤有多数瘀斑,散在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白细胞×109/L,分类计数: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二次,局部切开引流。
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处于休克状态,病情持续恶化,经多方抢救无效,病员于入院后第三日死亡。
尸检摘要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躯干上半部有多数皮下瘀斑散在,双膝关节有大片瘀斑,右下肢踝关节内下有外科切开引流切口,从足底向上24cm,皮肤呈弥漫性红肿。
拇趾外侧有一1.5cm之外伤创口,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覆盖。
双肺上叶后份及胸壁有灶性纤维性粘连。
双肺重量增加,广泛充血、变实,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区及多数灰黄*色粟粒大的脓肿,切面肺普遍充血,有多数出血性梗死灶伴小脓肿形成。
双肺上叶有硬结性病灶,右上叶硬结内有一0.8cm大之空洞,镜下见空洞壁由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构成,近腔面有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查见少许结核杆菌。
全身内脏器官明显充血,心、肝、肾、脑实质细胞变性,心外膜、消化道壁、肾上腺、脾脏有散在出血点。
在肺及大隐静脉血管内均找到革兰阳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分析讨论]1.死者生前患有那些疾病(病变)2.这些疾病(病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3.通过讨论,请归纳出炎症的结局有哪些,本例属于何类结局参考答案:一、病理解剖诊断(一)脓毒血症1.右拇趾急性化脓性炎(外伤创口长1.5cm)。
内科病理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试题一:病史:患者,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咳嗽、咳痰伴有胸闷不适感。
体格检查发现双肺呼吸音减低并伴有湿性啰音。
患者有长期吸烟史。
影像学检查发现左下肺出现低密度灶,尺寸约1.5厘米。
试题:1. 请确定患者的主要症状,并列出其他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
2. 影像学发现的低密度灶可能是哪种病变引起的?3. 请解释湿性啰音的原因。
4. 针对患者的吸烟史,我们应该考虑哪种可能的病理状况?5. 给出可能的诊断。
答案:1. 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咳嗽、咳痰伴有胸闷不适感。
其他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咯血、体重下降等。
2. 影像学发现的低密度灶可能是肺部良性或恶性肿瘤、肺炎、肺脓肿等病变引起的。
3. 湿性啰音是由于气道分泌物或痰液阻塞气道引起的。
4. 针对患者的吸烟史,我们应该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增加。
5. 可能的诊断包括肺癌、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进一步的检查和病理学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
试题二:病史:患者,女性,65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疲劳、气短、心悸等。
体格检查发现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心界扩大。
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右心室肥厚。
试题:1. 请确定患者的主要症状,并列出其他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
2. 颈静脉怒张和下肢水肿发生的原因是什么?3. 心电图上显示的心房颤动和右心室肥厚可能预示着哪种疾病?4. 给出可能的诊断。
答案:1.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疲劳、气短、心悸。
其他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包括胸痛、头晕、晕厥等。
2. 颈静脉怒张和下肢水肿是由于心力衰竭引起的血液淤积导致的。
3. 心电图上显示的心房颤动和右心室肥厚可能预示着风湿性心脏病。
4. 可能的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进一步的检查和心脏病理学分析有助于明确诊断。
试题三:病史:患者,男性,55岁,主要症状为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
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压痛、肝肿大。
试题:1. 请确定患者的主要症状,并列出其他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
2. 右上腹压痛和肝肿大可能预示着哪种疾病?3. 请解释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的原因。
药理学病理分析病例一患者:XXX,因“高血压脑出血”在当地某医院接受了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有轻度脑膜刺激症。
脑积液培养及药敏试验显示对氯霉素敏感。
由于氯霉素毒性大,当地医生不敢使用,要求药师会诊。
问题:是否可以使用氯霉素,为什么?病理分析:个人认为,针对该病例,我们应当结合其实际情况,全面考虑使用氯丙嗪是否会对病人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
首先从氯霉素的作用效果的角度来讲,患者接受了颅内血肿清除治疗后诱发颅内感染,并且有轻度的脑膜炎刺激征,因此为了消除其颅内感染,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并能够杀灭感染细菌的药物。
就药性上来说,氯霉素符合要求。
但是氯霉素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可抑制血红蛋白生成,影响骨髓功能,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患者还会诱发溶血性贫血,此外可能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这对于刚刚做完颅内血肿清除治疗的患者是不利的,有可能会再次诱发脑血管的创伤。
氯霉素也可造成胃肠道反应,成人偶见恶心,呕吐和腹泻,恶心呕吐容易造成颅内压的增高,脑血管壁压力过大,易对病人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应尽量选用对人体较安全的青霉素进行治疗,(1)若青霉素试敏阴性,且脑积液培养及药理实验显示对青霉素敏感,可将青霉素与氯霉素联合应用治疗,但二者不能同瓶滴注,而是先用青霉素后用氯霉素;(2)若青霉素试敏阴性,且脑积液培养及药理实验显示对青霉素敏感,而出现氯霉素的特征不良反应,应逐渐停用氯霉素,而单用青青霉素治疗。
(3)若青霉素试敏阳性,则不能用青霉素,而单用氯霉素治疗。
病例二患者:XXX,精神分裂症病史近10年,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治疗。
入院后继续服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加用四环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数天后出现黄疸。
问题:为什么会出现黄疸?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是什么?病例分析: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近十年,支气管炎发作入院后继续使用氯丙嗪进行治疗,氯丙嗪主要在肝代谢,少数患者有肝损害现象。
尸体解剖查明死因-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
分析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参考答案:1、医院需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
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
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3、发出尸检诊断报告,组织有关专家鉴定。
萎缩-病例分析病历摘要男,49岁,今年4月份因腹部灼烧,不适,总有饥饿感来院检查半年以来食欲下降,伴餐后腹胀,有时,一天要大便2-3次,便溏.如吃较油腻食物,如鸡汤、骨头汤后,便会引起腹泻,通常要持续4-5天,但大便、小便等常规临床检验正常。
胃镜检查:肉眼所见胃窦粘膜光滑,轻度红白相间。
分析题:1. 该病例临床诊断是什么?2. 为何出现溏便样腹泻?参考答案:1. 慢性萎缩性胃炎2.胃腺萎缩→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溏便样腹泻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一)-病例分析男,65岁李某。
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显增厚,心腔扩张。
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
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
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
右足趾变黑、坏死。
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
左大脑内囊有大片状出血。
讨论:1、有哪些病变?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4、死亡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①心脏增大,左心室增厚,心腔扩张(高血压心脏)②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壁不规则增厚,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不规则黄白色斑块(动脉粥样硬化)。
病例1:患者,男性,40岁,吐、泻伴发热、口渴、尿少4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 38.2℃,血压 110/80mmHg,汗少,皮肤黏膜干燥。
实验室检查:血Na+ 155mmol/L,血浆渗透压320mOsm/L,尿比重﹥1.020。
给予 5%葡萄糖溶液 2500ml/d 和抗生素,2天后体温、尿量正常,口不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明显降低,无力,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
浅表静脉萎陷,脉搏 110次/分,血压 72/50mmHg,血Na+ 120mmol/L,血浆渗透压 255mOsm/L,血K+ 3.0mmol/L,尿比重﹤1.010,尿钠8mmol/L。
病例2:患者,女性,38岁,因减肥连续服用泻药一周,现感虚弱乏力,偶有直立性眩晕而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6.7℃,血压从入院时的110/60mmHg 很快降至 80/50mmHg,心率100次/分,皮肤弹性差,黏膜干燥,尿量120ml/24h。
实验室检查:血Na+ 140mmol/L,血浆渗透压295mOsm/L,尿比重 1.038,尿钠6mmol/L。
病例3:患者,女性,因外伤急救误输异型血 200ml后,出现黄疸和无尿。
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 80次/分,呼吸 80次/分,血压从入院时的110/60mmHg 很快降至 80/50mmHg。
神志模糊,表情淡漠,皮肤黏膜干燥、黄染,静脉塌陷。
实验室检查:血清尿素氮 15.0mmol/L,非蛋白氮 57.12mmol/L,血 K+ 6.7mmol/L。
入院后急速输入5%~10%葡萄糖溶液1500ml,生理盐水500ml后,当晚做血液透析,透析中血压上升并稳定在110~140/70mmHg,透析后查尿素氮为 9.46 mmol/L,非蛋白氮 44.3mmol/L,血 K+ 5.7mmol/L。
患者5天内一直无尿,并逐渐出现明显气喘、心慌、不能平卧,嗜睡、呕吐、头痛、精神错乱症状。
查体发现,心率 120次/分,两肺布满湿罗音。
病例一
患者男,24岁,工人。现病史:半年前于工地施工中,不
慎左脚被钉子刺伤,当时局部感染化脓,下肢红肿,约2周后逐
渐恢复,此后左小腿又有数次疼痛和肿胀。2个月前左小腿疼痛
肿胀达到膝关节周围,入院治疗症状有所减轻。4天前左下肢肿
胀,疼痛加重,并有发冷发烧。昨日开始咳嗽,咳痰,今晨咳痰
带有少量血液,无胸痛。
查体:除发现左下肢浮肿外,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今日下午2点15分左右患者由厕所回病房途中大叫一声倒
在地上,医务人员赶到时见患者四肢痉挛、颜面青紫、口吐白沫、
瞳孔散大,抢救无效,于2点50分死亡。
临床诊断:急死、死因不清
申请病理解剖:患者家属及医生要求查明死亡原因。
解剖记录摘要:身长174厘米,体重60公斤。大体检查:
左下肢浮肿,以膝关节以下为显著,左脚面有一外伤愈合的小瘢
痕,剖开左腿见左股动脉及其分支无明显异常改变。左股静脉:
大部分变粗变硬。从腘窝至卵圆孔一段股静脉内完全被凝固的血
液成分堵塞,该血液凝固物长约40厘米与血管壁连接不紧密,
大部分呈暗红色,表面粗糙,质较脆,有处呈灰白色与血管连接
紧密。肺动脉的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均被凝血块样的团块堵塞,该
团块呈暗红色无光泽,表面粗糙、质脆,与肺动脉壁无粘连。左
肺内较小的动脉分枝内也有血凝块样物质堵塞。
镜检:左股静脉主要为红色血栓结构(纤维素网内充满大量
红细胞,少数处为混合血栓结构(可见少量血小板梁),靠近血管
壁处有肉芽组织长入血栓内。肺动脉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大部分为
红色血栓结构。左肺小动脉分枝内血凝块样物仍为红色血栓,靠
近血管壁处血栓有肉芽组织长入。
思考题:
1、左股静脉内有什么病变?为什么能形成这种病变?为什
么股动脉无此改变?
2、肺动脉内为何种病变?根据是什么?
3、左肺小动脉分枝内为什么会有肉芽组织?本病例有没有
肺淤血,是急性还是慢性?
4、死亡原因及其过程、机制?
病例二
患者男,23岁,医务工作者,7月1日入院。7月3日死亡。
主诉:右足拇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烧二天。
入院前数天右足拇趾跌伤感染化脓,在未麻醉下用酒精烧灼
的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前二天即感畏寒发烧,局部疼痛加剧,
入院当天被同宿舍职工发现高烧卧床,神志不清,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130次/min,呼吸40次/min,
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跳快,心律齐,双肺
有较多湿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皮肤有多数瘀斑,散在
各处,右小腿下部发红肿胀,有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
细胞3.5×10*12/L,白细胞25.0×10*9/L,分类计数:嗜中性
粒细胞0.75,单核细胞0.02,淋巴细胞0.23。
入院后即使用大量激素、抗生素,输血二次,局部切开引流。
入院后12小时血压下降,处于休克状态,病情持续恶化,经多
方抢救无效,病员于入院后第三日死亡。
尸检摘要: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躯干上半部有多数皮
下瘀斑散在,双膝关节有大片瘀斑,右下肢踝关节内下有外科切
开引流切口,从足底向上24cm,皮肤呈弥漫性红肿。拇趾外侧
有一1.5cm之外伤创口,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覆盖。
双肺上叶后份及胸壁有灶性纤维性粘连。双肺重量增加,广
泛充血、变实,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出血区及多数灰黄色粟粒大的
脓肿,切面肺普遍充血,有多数出血性梗死灶伴小脓肿形成。双
肺上叶有硬结性病灶,右上叶硬结内有一0.8cm大小空洞,镜下
见空洞壁由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构成,近腔面有干酪样坏死,抗酸染色查见少许结核杆菌。
全身内脏器官明显充血,心、肝、肾、脑实质细胞变性,心
外膜、消化道壁、肾上腺、脾脏有散在出血点。
在肺及大隐静脉血管内均找到革兰阳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
思考题:
1.死者生前患有那些疾病(病变)?
2.这些疾病(病变)是如何发生、发展的?
3.通过讨论,请归纳出炎症的结局有哪些,本例属于何类
结局?
病例三
男,65岁。现病史:死者生前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
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
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
样呼吸。今晨四时二十五分呼吸心跳停止。
尸检所见:老年男尸,心脏明显增大,重950g,左心室明
显增厚,心腔扩张。主动脉、下肢动脉及冠状动脉等内膜不光滑,
有散在大小不等黄白色斑块。右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管壁不规
则增厚,有处管腔阻塞。左股动脉及胫前动脉有不规则黄白色斑
块。右足趾变黑、坏死。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变细。左大脑内囊
有大片状出血。
思考题:
1、有哪些病变?
2、右足发黑坏死的原因是什么?
3、左心室肥大,扩张及左下肢萎缩的原因类型是什么?
4、死亡原因是什么?
病例四
患者女,6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1年,伴气促、心悸3
年,下肢水肿2年,腹胀3月入院。11年前感冒后发热、咳嗽、
咳脓痰。以后每逢冬春季常咳嗽、咳白色泡沫痰,有时为脓痰,
反复加重。3年来,在劳动或爬坡后常感心悸、呼吸困难。2年
前开始反复下肢凹陷性水肿。3月前受凉后发热、咳嗽加重,咳
脓痰,心悸气促加剧并出现腹胀,不能平卧,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98次/min,呼吸28次/min,
血压102/79mmHg。慢性病容,端坐呼吸,嗜睡,唇及皮肤明显
发绀,颈静脉怒张,吸气时胸骨及锁骨上窝明显凹陷,桶状胸,
呼吸动度降低,叩诊呈过清音,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心率98次
/min,心律齐,心浊音界缩小。腹部膨隆,大量腹水征,肝在肋
下7.5cm,较硬,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
红蛋白98g/L,白细胞6.7×10*9/L,其中嗜中性粒细胞占0.89,
淋巴细胞0.11。
入院后病人突然抽搐,极度烦躁不安,继之神志不清,心率
增到156次/min,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摘要 :左右胸腔积液各200m1,腹腔积液2000ml呈淡
黄色,透明,比重1.012。双肺各重750g,体积增大,极度充气
膨胀,切面见双肺散在灶性实变,呈灰白色,部分呈灰白与暗红
相间,且以双肺下叶为甚。
镜检:见双肺未稍肺组织过度充气、扩张,肺泡壁变薄、部
分壁断裂;灶性实变区见充血,肺泡内及细支气管腔内有浆液、
嗜中性粒细胞充填,部分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黏膜上皮内
杯状细胞增多,部分鳞状上皮化生,个别管腔内见黏液或渗出物
形成的栓子,管壁黏液腺增多并肥大,管壁软骨灶性钙化及纤维
化,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脏重
300g,右心室壁厚0.55cm,右心腔明显扩张,肉柱及乳头肌增
粗变扁,肺动脉圆锥膨隆,左心及各瓣膜未见明显病变。心源性
肝硬化。其他脏器变性、淤血。
思考题:
1.根据主要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该患者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3.请用尸检发现解释患者的症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