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热症状比较

发热症状比较

发热症状比较
发热症状比较

第一章常见症状

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多种形式,有些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的,如疼痛、眩晕等;有些既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如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粘膜出血、罗音、杂音、肝脾大等;还有些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多尿、少尿等,需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的。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了体征。

症状学(sympomatology)研究症状的识别、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是医师向思者进行疾病调查的第一步,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主要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疾病的症状很多.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又可有某些相同的症状,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作出错误的诊断。

本章仅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部分症状加以阐述。

第一节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一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食后体温也可赂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稍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如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家(L1)、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收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

外伤、出血、炎症等;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病因与分类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为多见。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拴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肿瘤坏死、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发热,一般为低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①物理性,如中暑;

②化学性,加重度安眠药中毒;

③机械性,加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致使其功能失常

而引起发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性范畴。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①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亲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0.5℃以内。

②感染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愈。此系体温调节中枢对体温的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但必须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的病灶(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③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夏季身体虚弱,且多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发生。

④生理性低热: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均可出现低热。月经前及妊娠初期也可有低热现象。

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可分为

低热37.5—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39.l—41℃

超高热 41℃以上

(二)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发热的临床经过一班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痈、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冲动经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致,甚或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抠发出的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筋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

(1)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照。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2)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所致的发热。

2.高热期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为数周。此期中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由于病因的消除,致热源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体温下降有两种方式:

(1)骤降:是指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可略低于正常,常伴有大汗淋漓。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及输液反应等。

(2)渐降:指体温在致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等。

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不同的病因所致发热的热型也常不同。临床上常见的热型如下:

1.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它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骡升达高海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朗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但必须注意:①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持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成不规则热型;②热型也与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有关,如老年人休克型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而不具备肺炎的典型热型。

伴随症状

1.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疟疾、钧端螺旋体病、药物热、急性溶血或输血反应等。

2.结膜充血常见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

3.单纯庖疹口唇单纯庖疹多出现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脑脊髓膜炎、问日疟、流行性感冒等。

4.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风疹、淋巴结

结核、局灶性化脓性感染、丝虫病、白血病、淋巴瘤、转移癌等。 5.肝牌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胆道感染、布氏杆菌病、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热病、急性血吸虫病等。

6.出血发热伴皮肤枯膜出血可见于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疹伤寒、败血症等。也可见于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7.关节肿痛常见于败血症、猩红热、布氏杆菌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痛风等。

8.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斑疹伤寒、风湿热、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9.昏迷先发热后昏迷者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买类中毒等。

问诊要点

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

度(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③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⑤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

⑥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成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

诊断思维程序及线索

1.急性短程发热

感染性疾病占绝大多数。

(1)伴有咳嗽、咳痰、胸痛,胸部检查发现阳性体征,胸透示肺纹理重或有阴影出现,应考虑气管炎、肺炎、胸膜疾病。

(2)伴有流涕、咽痛、全身疼痛,考虑上感、扁桃体炎。

(3)伴有尿痛、尿频、尿急、腰痛、尿化验异常,考虑泌尿系感染。

(4)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考虑肠道、胆道、腹腔感染。

(5)伴有头痛、神经精神障碍,考虑各种脑炎、脑膜炎。

(6)伴有皮疹,考虑发疹性传染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水痘)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7)伴有皮下出血点、瘀斑,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血液病。

(8)伴有局部皮肤红、肿、热、痛,考虑疖、痈、丹毒、蜂窝组织炎。

(9)伴有寒战、大汗,考虑败血症;体温呈间歇型,考虑疟疾。

2.长期中高热

随发热持续时间的延长,感染性疾病虽不断减少,但仍占有相当的比例,应引起注意。而风湿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肿瘤性疾病比例相对增多,发热持续时间越长,此种趋势越明显。

感染性疾病中以粟粒型肺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各种细菌性败血症最为常见,其次为脓肿形成(阑尾、肾或肾周、肺、肝、脑、腰大肌、胆道系统、脓胸、膈下及肛周脓肿)。肿瘤中以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引起的发热最常见。

(1)伴有寒战,全身中毒症状重,多系统损害,应考虑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粟粒型肺结核。

(2)体温呈阶梯样上升伴有表情淡漠、听力减退、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白细胞减低、嗜酸细胞减少,考虑伤寒。

(3)伴有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结核、淋巴瘤、白血病、结节病、药物热。

(4)伴有关节疼痛,考虑风湿性疾病、药物热、结节病、肺部燕麦细胞癌。

(5)伴有皮下出血(紫癜、瘀斑),考虑细菌性败血症、急性白血病。

(6)伴有腰背疼痛,考虑椎旁脓肿、肾周脓肿、多发性骨髓瘤。

(7)伴有肝脾肿大,考虑感染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肝癌。

(8)缺乏感染灶的菌血症而有器质性心脏病者,考虑感染性心内膜炎。

(9)虽然高热持续时间较长,但患者一般情况好,无特异症状,考虑药物热、变应性亚败血症。

(10)发热伴有白细胞减少,考虑病毒感染、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非白血性白血病。

(11)伴有出汗、烦躁、失眠、大便次数增多、心动过速,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

3.超高热

(1)重症脑病的超高热:是一种脑病后引起的中枢性高热,常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和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是预后较差的征兆。

(2)各种原因所致的癫痼大发作或持续状态,体温通常急剧上升,在抽搐停止60~90分钟后,体温则逐渐下降。

(3)各种严重感染或是临终前的一种特征性表现。

(4)体温调节功能衰竭:产热过多,如甲亢危象;散热障碍,如中暑、烧伤、严重脱水。

4.长期低热

有些高温作业的人,孕妇或女性排卵期,体温可较正常略高,但如离开高温环境或分娩后、排卵后,体温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可称为生理性高体温。

长期低热一般可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大类,其中以器质性为最常见,病因又以感染为最多。

(1)感染性低热:常见的疾病有结核病、慢性局灶性感染(口腔、鼻腔、耳部感染)、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疾病。

(2)非感染性低热:常见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

(3)功能性低热:女性多见,一般不超过38℃,热型多有相对的规律:日间温差不大(相差0.5℃左右)。晨间、午前往往较下午、晚间略高,体力活动时体温可不升或有时反而下降。此外,病者常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体格检查和各种化验检查大多正常。另有少数年轻人每年于炎热夏季出现。

总之,根据发热病因出现的概率,“三大类”疾病(感染占40%以上,肿瘤占20%,风湿性疾病约占15%)是构成所有发热的最常见的原因。所以,每遇发热者都应首先考虑是否系感染所致。即使可能暂时缺乏感染的某些证据(如外周血象中白细胞不高,或一次血培养阴性等),也不应轻易放弃对感染的诊断,除非临床已经获得非感染性疾病的确凿证据。如果临床上已有感染的充分证据,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热或其他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反趋加重时,切勿随意动摇,更改或放弃感染的诊断,此时最大的可能性要考虑是否有感染部位的脓肿形成(如肺炎合并肺脓肿或脓胸、急性肾盂肾炎合并肾周脓肿、胆囊炎合并胆道系统的积脓、腹腔感染后合并膈下脓肿等)。其次才是考虑是否系抗菌药物的剂量不足或对病原菌不敏感,最后才考虑是否系药物热所致,后者的诊断有时可以成为临床医生感到最为棘手的问题,因为感染本身的发热,再加上应用某种抗菌药物过敏所致的发热相互重叠,可以造成临床上的混淆。药物热病人一般情况好,无全身中毒及衰竭表现,而且停药后3-7天,体温可降至正常。

鉴于恶性肿瘤的发热仅次于感染的发生率,所以对中老年患者,不明原因的发热且在短期内进行性消瘦,或除发热外始终找不到任何感染的依据,或经系统的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无显著改善者,都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可能性。除了全面细致的体检外,早期诊断最好的办法是X线和活组织检查。当感染和肿瘤性发热同时出现难以鉴别时,要注意一般感染性发热患者通常随热程的终止其一般情况即可迅速好转,而肿瘤患者感染控制后其消耗和衰竭的症状常无改善或继续加重。

发热误诊病例分析

病例一肝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女性,29岁,因发热1周就诊。患者因淋雨后着凉引起发热,体温37~38℃,自觉畏寒,头晕,无力,伴有轻度咳嗽,食欲减退,去医院检查除咽部充血外未发现阳性体征。化验白细胞正常,胸透正常,肝功能正常。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给予阿司匹林(APC)、青霉素治疗,效果不好,仍有低热,患者自觉疲乏无力加重,四肢酸软,恶心,未呕吐,大、小便正常,仍诊断为上感,改为中药治疗,2周后再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28U,胆红素256.5μmol /L,HBsAg阳性而确诊为病毒性肝炎。

1.误诊原因

(1)病人一般表现为上感症状。

(2)体格检查未发现肝脾肿大。

(3)最初化验肝功能正常,故误诊为上感。

2.误诊教训

凡感冒持续l周以上,发热,明显疲乏无力,有或无消化道症状,都应想到肝炎的可能,尽管最初肝功能正常,可疑肝炎时应复查肝功能。

病例二恶性淋巴瘤误诊为肝炎

患者,男性,62岁,因发热3周住院。病人3周前无何诱因开始发热,最初体温在37~38℃,以后逐渐上升,近1周来体温达39~40℃,开始时除感疲乏无力外无其他任何症状;食欲尚好,大、小便正常,经门诊做各种化验均正常,胸透正常,腹部B超示脾大。按一般感染治疗,效果不好,病人逐渐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加。查体发现脾大,左肋下5cm,再次查肝功能明显异常,诊断为肝炎。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脾逐渐增大达脐水平,而且出现明显黄疸、体温持续在39℃左右,全身情况逐渐衰竭,2个月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尸检证实为恶性淋巴瘤。

1.误诊原因

(1)患者最初症状轻微,无特异性。

(2)随着病情发展,脾大突出,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而诊断为肝炎。

(3)未注意检查淋巴结情况(本病人存在颈部淋巴结肿大,当时未检查)。

2.误诊教训

恶性肿瘤是老年人常见发热原因之一,特别是发热持续在1个月左右,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时要警惕肿瘤的可能,特别是恶性淋巴瘤。要做细致的体格检查,尤其不能忽视淋巴结的检查,一旦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而临床又怀疑肿瘤时,要及时做淋巴结活检。

习题

A型题

1、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

B 变态反应

C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D 病原体感染

E 体温调爷中枢功能失调

2、吸收热见于:

A 风湿热

B 败血症

C 疟疾

D 大面积烧伤

E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3、稽留热常见于:

A 风湿热

B 败血症

C 疟疾

D 结核病

E 大叶性肺炎

4、弛张热常见:

A 伤寒

B 麻修

C 败血痘

D大叶性肺炎

E疟疾

5、体温39C以上,日温差大于2C属于

A 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 不规则热

E 以上都不是

6、发热的最终致热原是:

A 病原体致热原

E 抗原抗体复合物

C 类固醇致热原

D 白细胞致热原

E 以上都不是

7、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发热常表现为

A 低热

B 中等度热

C 高热

D 超高热

E 弛张热

8、间歇热伴寒战常见于:

A 大叶性肺炎

B 败血症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溶血

E药物热

9、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淋巴结肿大常见于:A病毒性肝炎

E斑疹伤寒

C败血症

D急性白血病

E胆道感染

10、由于产热过多所致发热,可见于:

A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E 血清病

C 风湿热

D 脱水

E 以上都不是

11、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斑疹伤寒

C 中毒性菌痢

D 脑出血

E 中暑

B型题

13—16共用备选答案

A稽留热

B 弛张热

c 间歇热

D波状热

E不规则热

13、大叶性肺炎

14、伤寒

15、化脓性炎症

16、急性肾盂肾炎

17—20共用备选答案

A流行性出血热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脑出血

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急性胆囊炎

17、发热伴肝脾肿大

18、发热伴结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

19、先发热后昏迷

20、发热伴寒战、有上腹部绞痛

X 型题

21、非感染性发热见于:A变态反应

B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D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E 病原体浸入机体

22、弛张热常见于:

A大叶性肺炎

B 风湿热

C重症肺结核

D化脓性炎症

E 急性肾盂肾炎

23、感染性发热病原体包括:

A 细菌

B 抗原抗体复合物

C 病毒

D 肺炎支原体

E 真菌

24、变态反应性发热见于:

A皮炎

B血清病

C风湿热

D药物热

E急性心肌梗塞

25.热型变为不典型的原因有:A应用抗生素

B应用解热药

c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D个体反应不同

E病程中出现并发症

发热症状比较

第一章常见症状 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体征(sign)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多种形式,有些只有主观才能感觉到的,如疼痛、眩晕等;有些既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也能发现的,如发热、黄疸、呼吸困难等;也有主观无异常感觉,是通过客观检查才发现的,如粘膜出血、罗音、杂音、肝脾大等;还有些生命现象发生了质量变化(不足或超过),如肥胖、消瘦、多尿、少尿等,需通过客观评定才能确定的。凡此种种,广义上均可视为症状,即广义的症状,也包括了体征。 症状学(sympomatology)研究症状的识别、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是医师向思者进行疾病调查的第一步,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别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主要依据,也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疾病的症状很多.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又可有某些相同的症状,因此,在诊断疾病时必须结合临床所有资料综合分析、切忌单凭某一个或几个症状而作出错误的诊断。 本章仅对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部分症状加以阐述。 第一节发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一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食后体温也可赂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稍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如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白介家(L1)、肿瘤坏死因子(TNF)相干扰素等。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收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排汗停止,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 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 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 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 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 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 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 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或败血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转为驰张热,故临床上对此种现象应加以注意。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此型与双相热较难区分一般是指某些感染性疾病在退热后一至数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有学者提出分析后发热与第二次发热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①其他感染性疾病 经治疗好转,但不彻底,停药复发。②细菌感染疾病抗菌显效,但病原菌并未完全消灭而 转为L型细菌再次发热。③在原发病用药控制退热后,一直未停药,随后再发热应想到药 物热。④反复发热疾病的第二次发热。⑤在原发病已经好转、控制的情况下,并发有关或 无关的新并发症。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

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保持在36.2~37.2℃(口温)之间。体温在39℃以上称为高热,超过41℃称为过高热。发热时首先要请医生诊治,除 此之外,掌握 高热护理知 识对家庭而 言也是非常 重要的。 降温方法 1.保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 2.物理降温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退热措施主要有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

部,5~10分钟更换1次。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 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试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3.药物降温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一般家庭都会备有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按照说明书口服即可。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降温时护理 1.卧床休息:高热时体能消耗较快,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体力,以利康复。 2.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汤类、粥类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以增强抵抗力。

最新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精品文档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次级中枢:延髓,脊髓(一)体温调节中枢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39-40 小时内体温波动不稽留热:体温持续在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超过1 0C2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或败血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转为驰张热,故临床上对此种现象应加以注意。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此型与双相热较难区分一般是指某些感染性疾病在退热后一至数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有学者提出分析后发热与第二次发热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①其他感染性疾病经治疗好转,但不彻底,停药复发。②细菌感染疾病抗菌显效,但病原菌并未完全消灭而转为L 型细菌再次发热。③在原发病用药控制退热后,一直未停药,随后再发热应想到药物热。④反复发热疾病的第二次发热。⑤在原发病已经好转、控制的情况下,并发有关或无关的新并发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病毒、个月为短热程:这部分患者发热的原因多因感染性疾病所致,病原体可为<1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流行性感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一、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主要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因其形成均有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参与,故而得名。食管下端及胃肠吻合术后空肠上段的溃疡也属于此类。 (一)症状 慢性发作性上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其可能机制:①溃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病变和血管充血可提高局部感受器的敏感性,使其对胃酸刺激的痛阈降低。②局部肌张力增高或痉挛。③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④浆膜面受侵。 1.上腹痛的特点 (1)病程:呈慢性反复发作,愈合后易复发,可每年定期发作,且表现为屡 愈屡发,延续数年至数十年,每次发作时间数周至数月不等。 (2)部位:胃溃疡的疼痛多在上腹部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则位于上腹 部偏右或脐周。如溃疡较深或于胃、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时,腰背部常出现放射痛。 (3)性质:常为持续性钝痛如胀痛、灼痛、饥饿样不适等。急性发作时可有 剧痛如绞拧或刀割样。每次持续时间一般为1~2小时或3~4小时。当溃疡穿透至浆膜层,病变处与周围脏器黏连,即呈持续性剧痛。 (4)范围:疼痛范围一般如手掌大,相应部位的皮肤可有过敏区。 (5)节律: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0.5~2小时出现,至下一餐前消失,即进 餐—疼痛—缓解。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多在餐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后缓解,即疼痛一进餐一缓解,故又称空腹痛,也可出现夜间痛。 (6)季节性:溃疡的好发季节为秋末冬初或冬春之交,与寒冷有明显关系。 (7)诱因及缓解:过度紧张、劳累、焦虑、忧郁、生冷饮食及烟酒等均可诱 致疼痛发作。休息、服制酸药或稍进食物可缓解。 2.其他伴随症状常有餐后腹胀、返酸、嗳气、流涎、恶心、呕吐、食欲不 振、便秘或体重下降等。 (二)体征 1.全身情况:患者多体型瘦长、腹上角锐。出血时可见皮肤及粘膜苍白。 2.腹部体征:溃疡活动期时,上腹部常有压痛点,与疼痛部位一致,并可在 背部10~12胸椎段有椎旁压痛,胃溃疡偏左侧,十二指肠偏右侧;缓解期则不明显。后壁溃疡穿孔,可有明显背部压痛。 二、急性腹膜炎 腹膜受到细菌感染或化学物质(如胃液、肠液、胰液、胆汁等)的刺激时,所致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腹膜炎(acute peritonitis)。按发病的来源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绝大多数腹膜炎为继发性,常继发于腹内脏器的穿孔、脏器炎症的直接蔓延,或外伤及手术的感染。原发性腹膜炎系指病原菌从腹外病灶经血液或淋巴播散至腹腔引起腹膜炎。常见于抵抗力低下的病人,如患有肾病综合征或肝硬化者。 另外,按炎症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按炎症开始时的性质可分为无菌性及感染性。 (一)症状因其病因不同而腹膜炎的症状各异,可突然发生,或逐渐出现。 1. 腹痛:其程度与发病的原因、炎症的轻重、年龄、身体素质等有关。

诊断学常见症状绝对考题

常见症状 发热 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________ ;中等度热_______ ;高热_________ ; 超高热_________ 。 2 .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 两大类,而 以______ 为多见。 3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 _______ 和_______ 两大类。 4 .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 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 。 5 .各种病原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 等可引起感染性发热。可以 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 .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 _______ 、______ 、_______ 、 ______ 。 7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 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 。 8 .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可引起非感染性发热,这包括: ①________ 损害;②___________ 引起内脏器官或肢体坏死; ③___________ 。 9 .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 __________ 。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代谢障碍。④ __________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失常。⑥_________ 10 .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 _______ ?,②_____ ; ③______ 。 11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 12 .稽热型常见于 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_ 等疾病。 13 .弛张热型常见于 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 等疾病。 14 .间歇热型可见于 ________ 、 _________ 等疾病。 15 .波状热型常见于 ________ 。 16 .回归热型可见于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等。 二、判断题 1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 热型变得不规则。() 2 .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无关。() 3 .请对下列热型进行判断 ①弛张热型()②稽留热型()

常见疾病症状以及常用药物大全

常见疾病症状以及常用药物大全 一、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一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症状:长期或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和(或)喘息症状为主。并发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肺原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红霉素片、青霉素、头孢安苄、必嗽平。中药:二陈丸、人参保肺丸、补肺丸。副作用:(1)消化系统方面: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纳差、大便稀等;(2)神经系统方面:轻度头晕、失眠、四肢颤抖等;(3)泌尿系统方面:小便慢;肺结核:民间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症状:低热、午后发热、盗汗、乏力、体重减轻、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部隐痛等。并发症:咯血、自发性气胸、肺部继发感染支气管结核、肺气肿。常用的药物:西药: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氨水杨酸。中药:养阴清肺丸、百合固金丸。副作用:有耳鸣、耳聋、眩晕等第Ⅷ对脑神经的损害,肾功损害,及过敏反应。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本病由于支气管痉挛、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而引起通气堵塞。症状:发作性伴有啸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咯痰。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

必嗽平、氯化胺、氨茶碱。中药:玉屏风散、六君子丸、百合固金丸、七胃都气丸。副作用:胃肠反应、药疹、皮肤过敏,心悸、震颤、头痛、恶心、失眠、低血钾等。支气管扩张: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也是支气管长期慢性发炎后管壁损害而发生变形、扩张的一种疾病。症状:慢性咳嗽咯脓痰(痰量每日可达100毫升以上)痰量可随体位变化而增多,咯痰后病人自觉舒服,痰液引流不畅时可有胸闷。并发症:肺不张、支气管残端瘘,脓胸及出血等。常用的药物:西药:必咳平、复方新诺明、罗红霉素。中药:玉屏风散、六君子丸、百合固金丸、七胃都气丸。副作用:呕吐、头痛失眠;易激动、心悸。严重者可出现室性早搏、惊厥昏迷,甚至室性心动过道、呼吸心跳停止致死。肺气肿: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种末细、支气管官腔狭窄,造成肺泡内积聚多量气体,肺泡明显膨胀,肺组织部分失去呼吸功能的疾病。症状:慢性咳嗽、咯痰基础上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不能平卧、只能端坐呼吸。并发症: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肺原性心脏病。常用的药物:西药:氨茶碱、胆茶碱、:羟丙茶碱、丙酸倍氯松、舒喘灵。中药:固本咳喘丸、七胃都气丸、止咳化痰颗粒。副作用: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胀感。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部的原发性病变而引起的肺循环受阻所导致的心 脏病。症状:呼吸困难、咳喘、心悸、剧烈胸痛窒息。并发

发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 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 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 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 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 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 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

小儿发热的诊断与治疗 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许许多多疾病的一个共同表现。小儿发热是现今儿科疾病中非常常见的问题,在门诊一半以上患儿以发热就诊,很多家长对这些并不特别熟悉,下面就为大家讲有关小儿发烧的一些知识。 发热是婴幼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疾病在一开始时就表现为发热。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时常看到有些家长用手摸一摸孩子的头,摸一摸孩子的手心,感到皮肤发烫,就认为孩子是发烧了。许多家长马上就给孩子用上退热药,甚至一次应用两种退热药。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发热是指体温的异常升高。正常小儿腋下体温为36℃~37℃,如超过37.4℃可以认为是发热。发热分度:腋温37.5~38 ℃为低热,38.1~39 ℃为中度发热,39.1~40.5 ℃为高热,>40.5 ℃为超高热;腋温低于35 ℃为体温过低。 但是,小儿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常常可以出现一些波动。比如在傍晚时,小儿的体温往往比清晨高一些。小儿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原因,也会使体温升高一些,这里插一句,尤其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差,过度捂被可孩子成高热,而引起各器官/系统损害,而寒冷后可引起寒冷损伤综合征,应注意冷暖适宜。 只要小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的症状和体征,体温不超过37.4℃,一般不应该考虑是病态,这时应多饮水,注意测体温。 当然孩子发热后应带患儿到专业医师进行诊治,医师要分析发热的原因,判断是感染所致的发热,还是其它因素所引起的发热。并且要注意观察发热的热型和伴随的其它症状,以便及早做出正确诊断。 当然家属应问如果家距离医院较远,家属应如何做 1、体温38℃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 注意:婴幼儿发烧别捂汗体表散热是关键 1.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认为发烧的时候应该盖上被子捂一身汗,但是这种土方法并不适用于婴幼儿,甚至还是适得其反。 婴幼儿绝对不能用捂的办法(退烧),因为儿童是通过体表散热的,所以一定要让他的衣物宽松,而且不能穿得过多,如果穿得太多可能导致体温短时间内急剧上升,甚至可以引起高热惊厥 2.不能见火就灭,如低热时系患儿调动机体抵抗力来对抗疾病,应物理降温. 3.任何药物起效有一定时间,有的家长应用退热药不到1小时,患儿体温未降,马上再给一次退热药是错误的,退热药一般应间隔4-6小时,如体温未下降,应给与物理降温及对饮水,如大量/

各年龄段常见疾病及症状分类

各年龄段常见疾病及症状分类 婴幼儿期0—3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免疫力低下引起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烧、咳嗽、咽喉肿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也容易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症状。头发稀疏发黄,干枯无光泽;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爱哭闹;出牙迟、学步晚;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等表现。 容易出现的疾病: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脑膜炎、败血症、肠炎、厌食症等。 儿童期4—12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咳嗽、发烧、咽喉肿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流眼泪;挑食厌食、腹胀或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多动或精神萎靡、面黄肌瘦;蛀牙货牙齿生长缓慢;注意力不集中或记忆力差;头发黄或干枯无光泽,身材矮小、多汗等表现。 容易出现的疾病:咽炎、扁桃体炎、肺炎、气管及支气管炎、肠炎、厌食症、发育不良等。 青春期12—18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颜面痤疮粉刺、面色萎黄或苍白;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身材瘦小或肥胖,情绪变化大。也常出现季节性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鼻塞、流鼻涕及胃胀、胃痛及消化不良症状;也容易出现面部黄疸、不思饮食、神疲乏力、全身低热、肋下疼痛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皮肤

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等病变。 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经期不规律、痛经及经血不畅有血块等症状。 容易出现的疾病:鼻咽炎、近视、胃炎、肠炎、痤疮、生长发育迟缓;及传染性疾病,如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性感冒等。 青年期18—28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便血或黑大便;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口苦口臭;面色萎黄或苍白、四肢乏力、身体瘦弱或肥胖;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心烦口干、记忆力减退;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鼻塞流涕、打喷嚏、面颊胀痛;眼睛干涩有分泌物。及上腹闷胀、不思饮食、肋下疼痛、身体黄疸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 男性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少纳差、早泄遗精等;尿路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刺激征;尿道红肿有分泌物等症状。 女性容易出现:经期不规律、经血紫暗有血块、量多或量少、痛经;白带异常、味腥臭、阴部瘙痒;下腹疼痛坠胀;乳房闷胀有包块等。 容易出现的疾病: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鼻咽炎、肝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生理或病理性痛经、月经失调等。 成年期28—50岁 容易出现的症状: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或便秘、便血或黑大便;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口苦口臭、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肥胖或消瘦、肤质油腻粗糙无光泽;头发干枯脱落、头屑增多;头痛头晕、失眠多梦、心烦口

发热鉴别诊断

发热鉴别诊断 一急性发热 (一)感染性发热 1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本组疾病占急性呼吸道疾病的70%-80%。由鼻病毒、流感病毒后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其临床特点为多种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多较轻而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症状较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和X线检查及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等近年由于诊断技术的进展,可用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诊断方法可确定病原。常见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腺咽结膜热;疱疹性咽峡炎;细支气管炎;肺炎等。须与呼吸道细菌性感染鉴别。 2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e-atory 、、syndrome,SARS)该病于2002年11月首发在我国广东省,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具有明显传染性的肺炎,重症患者易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死亡。对于有SARS 流行病学依据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肺部体征,并有肺部X线CT等异常影像改变,能排除其他疾病诊断者,可以做出SARS临床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若分泌物SARS冠状病毒RNA(SARS COV RNA)检测阳性,或血清SARS COV抗体阳转或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则可确定诊断。SARS COV分离是确立病原学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分离只允许在防护严密的p3实验室进行,且体外细胞培养分离方法复杂且烦琐,不适合临床实验室作为诊断的手段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任何一项,均可诊断为重症SARS:①呼吸困难,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min且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胸片显示多叶病变或病灶总面积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3以上;48h内病灶面积增大>50%且在正位胸片上占双肺总面积的1/4以上。②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氧合指数<40 kPa(300mm-Hg)③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3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依据: ①流行病学资料除新疆、西藏、青海台湾省及自治区外,其他省市均有报告。高度散发有明显季节性。多数地区(野鼠型)在10-12月为大流行高峰,部分地区在5-7月小流行褐家鼠型发病≥高峰在3-5月。有直接或间接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接触史;②临床特点,具有发热出血、肾损害三大主症及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X③白细胞计数增高可有类白血病反应,病后五1~2d出现异形淋巴细胞(≥7%),血小板减少蛋白尿且短期急剧增加,若有膜状物可明确诊断;④HFRS抗体IgM1:20阳性,用于早期诊断病后1-2d出现,4-5d阳性率达89%~98%。双份血清HFRS抗体IgG恢复期比早期有4倍以上增长也可确诊。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散发,见于青少年特点是发热、咽峡炎、颈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单核细胞增高并伴有异形淋巴细胞(>10%)嗜异性凝集试验1:64阳性,抗EBV IgM阳性,可明确诊断 5流行性乙型脑炎有严格季节性,绝大多数病例集中在7、89月。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近年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率较前增高可能与儿童普遍接受预防接种有关。特点为起病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异常等。结合流行季节,一般诊断较易不典型者依

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

一、发生机制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上限。人体正常体温范围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正常人上午体温较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女性在月经周期中、排卵后体温较高。发热的主要机制为:外致热原(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等)和某些体内产物(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尿酸结晶等)等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免疫系统的一些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内生性致热原,主要是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包括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等。这些内生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然后机体出现骨骼肌收缩、寒战,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出现发热。发热可以增强机体吞噬细胞的活动及肝脏的解毒功能。但严重发热可对器官和组织造成严重的损害,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因心率快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体温在42℃以上可使一些酶的活力丧失,使大脑皮层产生不可逆的损害,最后导致昏迷,直至死亡。二、常见病因发热的病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感染性发热更为常见。(一)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或局灶性感染性疾病均可导致发热。(二)非感染性发热包括多种不同的疾病: 1.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热、成人Still病等。 2.恶性肿瘤:包括各种恶性实体瘤(以消化道肿瘤、肝癌、肾癌、前列腺癌等多见)及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3.无菌性组织坏死:如心肌梗死、肺栓塞、脾梗死、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所致组织损伤、内出血、急性溶血等。 4.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包括甲状腺危象)、嗜铬细胞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丘脑病变等。 6.物理因素:如中暑、放射线病等。7.其他: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体温调节,可产生功能性发热,包括感染后发热和功能性低热。三、临床表现 1.发热的分度按发热的高低(以口腔测量为准)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2.发热的诱因、起病缓急、病程、加重或缓解因素急性起病,病程少于两周者为急性发热,主要由感染引起;两周以上体温超过38℃为长期发热,常由感染、肿瘤和结缔组织病引起,但仍以感染为主要原因;体温在38℃以内的非生理性发热,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低热,可见于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低热。 3.热型对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常见的热型包括:(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伤寒、肺炎球菌肺炎等;(2)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达2℃以上,最低体温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和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持续数小时后,骤降至正常。经过1天或数天后又骤然升高,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数天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数天后又骤升,持续数天后又骤降,如此反复。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热等;(6)不规则热:发热无明显规律。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四、伴随症状与体征 1.伴有寒战病程中只有一次寒战,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病程中反复于发热前出现寒战,见于疟疾、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和恶性淋巴瘤。 2.伴出血现象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钩端螺旋体病、炭疽、鼠疫等。 3.伴明显头痛:见于颅内感染、颅内出血等。 4.伴有胸痛: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胸膜炎、肺脓肿等。也可见于心包炎、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 5.伴有腹痛:见于各种原因的消化道感染,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肝脓肿、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腹膜炎,以及腹部恶性实体肿瘤和恶性淋巴瘤。 6.伴尿痛、尿频、尿急: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心脏检查 一、视诊、触诊、叩诊心脏 【学习要求】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的内容与方法 ?掌握正常心脏视诊、触诊、叩诊 ?掌握心脏视诊、触诊、叩诊异常情况的临床意义 【内容精要】 基本概念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震颤:为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心包摩擦感:在心前区以胸骨左缘第4肋间为主,于心动周期的收缩和舒张期可触及双相的粗糙摩擦感。见于急性心包炎。 ?靴型心:左心室增大时,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型。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二尖瓣型心:当左心房与肺动脉段增大时,胸骨左缘第2、3肋间浊音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型如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心。 一、视诊 ?心前区隆起 胸骨下段及胸骨左缘3、4、5肋骨与肋间的局部隆起,为心脏增大,尤其是右室肥厚挤压胸廓所致。常见于先心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或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直径2.0~2.5cm。 ?心尖搏动移位: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当左、右心室均增大时,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但常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称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重度右室肥大致心脏顺钟向转位,使左心室向后移位也可引起负性心尖搏动。 ?心前区异常搏动: ?剑突下搏动: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能为腹主动脉搏动产生。鉴别搏动来自右心室或腹主动脉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深吸气后搏动增强为右心室搏动,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二是用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而腹主动脉搏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心底部异常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肺动脉高压;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 ?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多见于右心室搏出的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右心室肥大。 二、触诊 ?心尖搏动:用触诊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比视诊更为准确。触诊感知的心尖搏动冲击胸壁的时间即心室收缩期的开始,有助于确定S1。心尖区抬举性搏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震颤:震颤是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与在猫喉部摸到的呼吸震颤类似,又称猫喘。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的体征。一般情况下触诊有震颤者,多数也可以听到杂音。临床上凡触及震颤均可认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常见于某些先心病及狭窄性瓣膜病变。而瓣膜关闭不全时较少有震颤,仅在房室瓣重度关闭不全时可扪及震颤。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时期常见病变 胸骨右缘第 2肋间收缩期主动脉瓣狭窄(风湿性、先天性、老年性) 胸骨左缘第 2肋间收缩期肺动脉瓣狭窄(先天性) 胸骨左缘 3、4肋间收缩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 胸骨左缘第 2肋间连续性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 心尖区舒张期二尖瓣狭窄(风湿性) 心尖区收缩期重度二尖瓣狭窄(风湿性与非风湿性)

症状学

第一篇症状诊断 第一章 常见症状 症状 广义----包括体征(医师客观检查到的病态) 狭义----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 即疾病造成机体功能障碍或器质性变化的临床表现。 第一节 发热 发热 体温超过正常 病因 感染性(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 非感染性(坏死物质吸收、抗原---抗体反应、体温中枢功能失常、、、) 不明原因发热 机制 ① 体温调定点上升:外致热源(细菌、病毒、真菌、无菌坏死物) 内生致热原(单核细胞、巨嗜细胞、中性粒细胞—IL-1.IL-6、IFN等)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骨骼肌收缩、寒颤——产热增多 皮肤血管、竖毛肌收缩——排汗减少——散热减少。 ②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中暑、中毒等); ③产热过多(甲亢)或散热过少(广泛性皮肤病、心衰); 分度:低热:37.5°c----38°c 中热:38.1°c---39°c 高热:39.1°c---41°c 超高热:超过 42°c 热型:稽留热:体温39---40°c以上,24h波动不超过1°c(肺炎、伤寒) 驰张热: 体温超过39°c,24h波动小于1°c,但高于正常(败血症、风湿热) 间歇热:高热无热交替出现(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回归热:高热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日后,有规律交换。(霍奇金) 波状热:体温渐升至39°c以上,后渐降至正常,反复多次。(布病) 不规则热:结核、风湿热。 伴随症状:伴寒颤:急性化脓性炎症(肺炎、胆囊炎、肾盂肾炎)

伴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疾患。 咳嗽:肺、支气管炎症。 腹泻:肠炎。 尿频、尿急:泌尿系统感染。 皮疹:出疹性疾病、结缔组织病。 第2节 疼痛 损害型刺激作用于机体——复杂感觉,常伴不愉快情绪体验和防御,是机体避险信号。 分类:皮肤痛:锐痛,双重痛感,定位明确。 内脏痛:钝痛、绞痛,定位不明确。 牵涉痛::内脏器官病变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过敏或痛觉。即患病器官的传入神经纤维与被牵涉皮肤部位的传入神经纤维由同一后根进入脊髓。 1、 头痛 病因:颅内病变(感染、血管病、占位、外伤、、、) 颅外病变(颈椎、三叉神经、五官病变) 全身性疾病(感染、心血管病、高血压、一氧化碳中毒、尿毒症、、、) 1 伴随症状 发热(感染、中暑、脑出血) 剧呕(颅内压升高) 眩晕(小脑、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脑膜刺激征(脑膜炎、蛛膜下出血) 意识障碍(颅内感染、脑血管意外) 癫痫发作(脑血管畸形、寄生虫、肿瘤) 视力障碍(青光眼、肿瘤) 2、 胸痛 病因 胸壁疾病(皮肤、肌肉炎症、肋软骨炎、骨折、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心血管病(冠心病、肺梗、心包、心肌炎、血管瘤) 呼吸系统病(炎症、结核累及胸膜、Ca、气胸) 其他 食管炎、纵隔肿瘤(气肿)、膈下脓肿 最重要的是鉴别心脏、肺疾患,青年人若出现胸闷、胸痛、无咳、痰、喘、热等症状,排除心脏疾患,须考虑气胸。肺梗死:呼困、咯血、胸痛。 表1-2 胸痛常见病因的鉴别 特点 胸壁疾病 胸膜病变 心绞痛、心梗 食管、纵

77 眼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眼的症状和体征 眼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眼科疾病论坛 在此论述眼的一些较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眼球突出参见第92节,斜视参见第273节,眼球震颤和眼外肌运动参见第178节神经眼科疾病和第82节前庭器的临床评估。 出血 结膜下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通常在轻微外伤,过劳,喷嚏或咳嗽后出现,偶为自发的。结膜下出血会使病人惊慌,但除少数因伴有血液病外,均无病理意义。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结膜下的血液外渗,2周内可自行吸收。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血管收缩剂和绷带包扎对加速出血吸收皆无多大价值,使病人消除疑虑就是适当的治疗。 玻璃体积血是血液渗入玻璃体,检眼镜检查时呈黑色反射。玻璃体积血可发生在下列情况中: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裂孔或眼外伤。后五种情况还可发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吸收很慢。视网膜血管引起的局限性出血常可用光凝控制。血管性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由眼科医师定期观察实属重要。

视网膜出血在表浅神经纤维层者呈火焰状,如高血压或静脉阻塞中所见;出血在深层者则呈圆形(点状和斑状),见于糖尿病和脓毒性梗塞中。所有视网膜出血都反映全身性血管疾病,故有重要意义。 飘浮物 一眼或两眼前看到飘浮物(斑点)是成年人常有的主诉。当眼不动时,在白色背景下通常最易发现飘浮物在缓慢移动。随着眼的运动,飘浮物在视野中保持相应的位置。这些飘浮物是玻璃体凝胶收缩及其从视网膜表面分离的结果(玻璃体后脱离)。此引起肉眼可见的玻璃体纤维的不透明集合物,能见其在玻璃体内飘浮。因为玻璃体凝胶紧密附着于视神经,故飘浮物通常在此区较显。虽然飘浮物通常无意义,但在少数病人可能表明视网膜有裂孔。飘浮物在高度近视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不为病人所注意。 少量玻璃体积血或玻璃体炎(玻璃体内炎症)亦可出现飘浮物。视网膜脱离的先兆可有一阵"火花"或闪光并可出现飘浮物,只有当视网膜真正和他下面的组织(视网膜色素上皮)分离后才会在视野中产生帷幕状的视觉缺损区。 虽然飘浮物不常伴有严重的疾病,但应在作用短暂的散瞳剂或睫状肌麻痹剂(例如1%环戊通1滴,5~10分钟重复1次;如需充分散大瞳孔,而病人无高血压和未口服β受体阻滞剂者,则滴用2.5%去氧肾上腺素1滴,5~10分钟重复1次)散大瞳孔下仔细检查整个视

诊断学 症状学 发热

【发热】 →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正常人体温: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 →体温特点:(1)体温有个体差异。 (2)日变化:下午体温高于早上,剧烈运动、劳动、进食后体温可略升高,但波动小于1℃。 (3)妇女月经前、妊娠期体温稍高。 (4)老年人体温稍低于青壮年(因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低)。 (5)在高温环境下体温可略高。 →临床体温升高 一、问诊要点:是否发热?分度?起病情况?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诊治过程?药物热? 伴随症状? 一般状况? 传染病接触史? 二、发热机制: Ps.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不能通过BBB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嗜酸性粒细胞,使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引起发热。Ps.EP一方面可以通过BBB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setpoint上升,体温调节中枢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排汗,散热减少。

三、病因与分类: 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 急慢性、局部或全身性的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血清病、溶血反应等。 ps.药物热:由用药所致的发热,是临床常见的药源性疾病,药物过敏反应是最普遍的机制。药物热与一般感染性发热不同,特征为:如果首次用药,发热可经7~10天左右的致敏期后发生;再次用药发生的药物热发生快,易联想到与用药有关;一般是持续的高热,常达39℃~40℃。但患者一般情况尚好,与热度不成比例;应用各种退热措施(如退热药)效果不好;但停用致敏药物,有时即使不采取抗过敏措施,体温也能自行下降。 3、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Ps.结缔组织疾病:泛指结缔组织受累的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及干燥综合征等。结缔组织病具有某些临床、病理学及免疫学方面的共同特征,如多系统受累(即皮肤、关节、肌肉、心、肾、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等可同时受累),病程长,病情复杂,可伴发热、关节痛、血管炎、血沉增快、γ球蛋白增高等。广义的结缔组织病还包括一组遗传性的结缔组织病,即由于先天性的缺陷使结缔组织中某种成分(如胶原、弹性蛋白或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或降解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异常及病毒感染等有一定关系,是多因性疾病。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发现多数结缔组织病均伴有免疫学的异常,如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体液免疫功能亢进,多数结缔组织病有自身抗体存在,故也将这组病归入自身免疫性疾病。 4、血栓及栓塞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脾梗死、肢体坏死等。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 组织坏死产物的吸收,所致无菌性炎症而引起发热,称为吸收热。 5、恶性肿瘤:各种恶性肿瘤都可能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而恶性淋巴瘤为高热。 6、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 7、物理及化学性损害:如中暑、大手术后、内出血、骨折、大面积烧伤及重度安眠药中毒等。 8、颅内疾病:如脑出血、脑震荡、脑挫伤,为中枢性发热。癫痫持续状态可引起发热,为产热过多所致。 9、皮肤病变:皮肤广泛病变致皮肤散热减少而引起发热,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等。 慢性心力衰竭使皮肤散热减少也可引起发热。 10、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痛风和重度脱水等。 11、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多为低热, 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于功能性发热。 (1)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小,多在0.5℃内。 (2)感染治愈后低热:原感染已愈,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低热不退。需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潜在的病灶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3)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季自动退热,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且多于营养不良或脑发育不全者出现。 (4)生理性低热:如精神紧张、剧烈运动后、月经前、妊娠初期可出现。 四、临床表现: 1 2、发热的临床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