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放疗的靶区设置和勾画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33
乳腺癌放疗靶区勾画
乳腺癌放疗靶区勾画指南
1、引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乳腺癌放疗靶区勾画的具体指导,帮助医生准确勾画乳腺癌患者的放疗靶区,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放射治疗给非靶区带来的副作用。
2、乳腺癌放疗靶区的定义
乳腺癌放疗靶区包括乳腺原发肿瘤区域、淋巴结区域及疾病潜在转移区域。
3、乳腺癌放疗靶区勾画指南
3.1 乳腺原发肿瘤区域的勾画
3.1.1 确定原发肿瘤的位置
3.1.2 勾画乳腺原发肿瘤区域的切面
3.1.3 勾画乳腺原发肿瘤区域的脏器限制
3.1.4 勾画乳腺原发肿瘤区域的周围安全边界
3.2 淋巴结区域的勾画
3.2.1 乳腺癌淋巴引流途径
3.2.2 依据肿瘤特性进行淋巴结勾画
3.2.3 勾画腋下淋巴结区域
3.2.4 勾画纵隔和锁骨上淋巴结区域
3.3 疾病潜在转移区域的勾画
3.3.1 了解患者的病理特点
3.3.2 根据病理特点勾画疾病潜在转移区域
4、附件
本文档附带乳腺癌放疗靶区勾画的示例图和案例分析。
5、法律名词及注释
5.1 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的物理效应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
其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5.2 靶区:指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特定区域。
5.3 副作用:放射治疗给非靶区造成的不良反应,包括疼痛、皮肤炎症等。
5.4 原发肿瘤:指癌症最初发生的部位。
5.5 病理特点:指乳腺癌组织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及分子学
表现。
6、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乳腺癌放疗靶区勾画的详细指南,希望能帮助医生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准确勾画靶区,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瘤床靶区的确定
杨毅,张凯恋,张芬,林菲,
(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
关于术后瘤床靶区的勾画,目前无公认的标准术后瘤床靶区的勾画也存在不同的勾画方法和标准。
1:手术切口确认法:一般是在手术切口外扩 2cm~3cm为廇床补量靶区。
该方法根据患者和手术医生术后对术前病灶位置的记忆和指认,手术前的皮肤标记,手术疤痕位置,术前的乳腺钼靶X线、CT、MRI或超声等检查都为瘤床靶区勾画的确定提供依据的方法,往往因为检查和治疗体位不一致、记忆和指认的偏差、肿瘤深部位置与皮肤体表标记,手术疤痕位置等差异会造成瘤床靶区的过大、过小、甚至偏移,导致瘤床靶体积受照过多、过少甚至漏照,造成放射性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率的增加。
2:术中银夹标记法:外科指南推荐使用术中在手术区域的浅、深、内外侧、头尾侧放置6枚银夹,术腔中不同边界处的银夹代表了术后瘤床靶区的不同边界。
CT 扫描时所显示的银夹标记的瘤床范围定义为高危临床靶区(CTV2),银夹所标记的范围外扩1.5~2.Ocm定义为瘤床靶区(CTVTb),PTV2为CTVTb各边界外扩0.5cm。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