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素描校本课程教材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8.32 MB
- 文档页数:85
---课程名称:校本课程素描授课年级:五年级授课班级:二班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时间: 2023年10月25日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明暗、透视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素描的基本技巧- 观察与表现物体的能力教学难点:- 线条与明暗的运用- 透视关系的把握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素描工具(铅笔、橡皮、画纸)- 示范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美术作品欣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感受线条、色彩、构图等元素。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素描吗?它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授1. 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介绍素描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铅笔、橡皮、画纸等。
3. 讲解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明暗、透视等。
三、示范演示1. 教师现场示范素描的基本步骤,包括构图、线条勾勒、明暗处理等。
2. 教师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四、实践练习1. 学生按照示范步骤,进行素描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供个性化指导。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素描技能。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素描基本技巧。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素描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二、深化练习1. 教师提出更高难度的素描练习要求,如光影效果、空间感等。
2. 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
三、个别辅导1.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别辅导。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2. 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强调素描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素描基础教案(共5则)第一篇:素描基础教案素描入门——带你走进神秘的黑白世界【课题】素描入门【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向同学们传递三个方面的知识点:一、复习和巩固上节课的构图和透视知识(主要指: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二、了解和掌握素描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三、讲解素描的明暗关系;(主要指:三大面、五小调子)【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根据同学们之前的学习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具体性质设定了一下几个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启发”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以学生为本,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插入生动有趣的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改以往的被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做到爱学习、乐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素描的概念及简单的构图技巧和透视方法。
【教学难点】素描的明暗关系;(主要指:三大面、五小调子)。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材、幻灯片等【学具准备】教材、铅笔、素描纸、橡皮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评点作业,选取其中的典型作业做范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素描的基本知识。
二、讲授新课:(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素描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些图片是那一种艺术形式,他们的有什么共同点?”)一、素描的认识:1、什么是素描:由铅笔、木炭、钢笔、圆珠笔、毛笔等,以线条来刻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做素描。
简而言之,素描就是单色造型。
素描的种类有很多:如:白描、钢笔线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等(图片欣赏)2、素描的地位:素描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素描也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等,这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中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主要是指形体、结构、比例、空间的基本塑造及其相互间关系正确与否;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语言,更多的是指节奏、韵律、意趣、个人感受及点、线、面等有机组合形式的呈现是否完善。
基础的素描教学,要求在以上两方面都得到行之有效的训练。
通过素描教学,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客观对象,使学生具备审美意识、创造性思维及感悟能力和鲜明的艺术表现能力,为艺术语言的拓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丰富的绘画表达语言,达到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训练学生对构图、形体、结构、空间、色彩、光感、质感、量感等视知觉要素方面的敏感感受与把握。
3.在临摹训练中让学生们掌握对构图、形体把握、空间塑造的能力,在写生训练中掌握技术性表现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造型能力素质,锻炼学生们独立思考、观察的能力。
4.注重理性认识、结构认识、形式法则的认识。
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素描的造型过程中去发现设计,为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三、最低课时安排
《素描》课程最低总计学习课时为64课时。
各章节最低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四、教学内容
我们对本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会提供PPT,并在PPT中标明知识点讲述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PPT。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教程素描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系造型基础教研室编写目录序言 (3)一、从定义开始认识素描: (4)二、从历史认识素描: (5)三、从用途认识素描: (6)(一)研究客观: (6)(二)真实再现: (7)(三)创造构想: (7)(四)表达意象: (7)(五)艺术作品: (7)(六)形象思维: (8)(七)基础训练: (8)四、从手法上认识素描: (8)(一)结构素描: (8)(二)光影素描: (9)(三)全因素素描: (9)(四)超级写实素描: (10)(五)表现素描: (11)(六)抽象素描: (11)(七)意象素描: (11)第一单元客观真实再现性训练 (12)一、透视: (12)(一)透视的常用名词解释: (13)(二)透视的种类; (14)二、形体结构: (15)(一)概述: (15)(二)形体结构的衍生规律: (16)三、全因素素描: (18)(一)概述 (18)(二)调子 (18)第二单元视觉形式表现性训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视觉形式要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抽象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简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平面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美术社团校本课程——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水彩画、折纸、粘贴画年级:3—8年级学科:中小学美术编者:目录第一章素描基础教程(一、二、三)………………………………第二章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第三章素描静物教学教案……………………………………第四章水粉画教学教案………………………………………第五章折纸………………………………………第六章粘贴画………………………………………第七章国画教学(树)……………………………………素描基础教程(一)--序言及学习须知学画画关键有3点,就是动手、动手、动手。
素描的概念(兼思想教育、热身)素描从广义上讲,顾名思义,包含有“朴素的描写”之意。
它是用铅笔、毛笔、钢笔、碳笔,甚至是现在流行的手写版的画笔等工具做单色的描绘。
但从狭义上讲,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建筑、雕塑等)的基础训练学科。
是通过线条、色块的深浅把我们所画的物象的体积的感觉和空间的感觉真实的表现在平面的纸上。
学习美术必须打好素描基础。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
艺术使人产生美感,只有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训练,才是我们需要的。
在素描的基础联系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日积月累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以情动人、以美悦人。
相信大家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做到心专、脑动、眼准、手勤,持之以恒必将会有令人惊喜的收获。
一、画素描需要的工具及如何使用1、用笔的要求铅笔:美术铅笔的铅芯有不同等级的软硬区别.硬的以"H"为代表,如:1H、2H、3H、4H等,前边数字越大,硬度越强,即色度越淡;软的以"B"为代表,如:1B、2B、3B、4B、5B、6B等,数字越大软度越强,色度越黑;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形,软硬适中.对於初学绘画的可从HB到4B中选择三种类型就可以了。
炭笔:炭笔的用法和铅笔相似,炭笔的色泽深黑,有较强的表现能力,是画素描的理想工具,用於画人物肖像尤佳.但画重了很难擦掉。
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素描画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素描画作为一种基础的绘画技法,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满足小学生对素描画的研究需求,特开设了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素描画。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描技巧和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原理和表现形式。
通过研究素描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和审美鉴赏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研究素描的定义和起源- 理解素描的基本原理和技法2. 线条和构图技巧- 掌握不同线条的用法和效果- 研究不同构图方法和构图要素3. 素描的表现形式- 研究如何用素描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纹理- 练简单物体的素描绘制4. 真实观察与艺术表现-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节把握能力- 研究如何通过素描表达自己的艺术创意和情感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式,包括:- 解说教学:通过讲解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素描画的基本知识。
- 示范教学:通过示范和讲解实际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素描的具体技法和表现形式。
- 实践练:通过实际绘画练,锻炼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
五、评估方法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绘画作品评价:评估学生的绘画作品质量、创意和表现力。
- 实际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际绘画操作中的技法掌握和表现能力。
- 研究笔记评估: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六、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素描画的基础上培养出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提高审美观和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观察和表达的实践,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细节把握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专业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教材《素描基础》的第一章“素描概述”和第二章“线条与明暗”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素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表现手法;线条的运用技巧、明暗关系的处理以及基本造型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素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明暗关系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线条的运用技巧、明暗关系的处理。
教学重点:素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表现手法;基本造型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素描教材、画纸、画笔、橡皮、画架、多媒体设备。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橡皮、画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素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吗?它们属于哪种类型的素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表现手法,让学生对素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实践演示(10分钟)演示线条的运用技巧、明暗关系的处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素描的表现方法。
4. 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线条和明暗关系的练习。
5.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素描基本概念、分类及其表现手法。
2. 线条运用技巧、明暗关系处理。
3. 例题解题思路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线条和明暗关系,描绘一个静物。
2. 答案:(1)线条流畅、明暗关系清晰。
(2)物体结构准确、空间感强。
(3)作品具有艺术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线条和明暗关系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素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一、课程简介写实素描是绘画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本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观察物体,分析物体的结构,运用线条、阴影、透视等手法,将物体真实地表现出来。
二、教学目标1. 学习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透视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掌握写实素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完成一幅简单的写实素描作品。
三、教学内容1. 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素描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3. 线条的练习和运用。
4. 阴影的原理和运用。
5. 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运用。
6. 写实素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7. 作品的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素描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步骤。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作品的绘制过程。
3.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素描的技巧。
4. 讨论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和作品评价。
五、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数量。
2. 学生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新性。
3. 学生对素描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作品评价和欣赏的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有足够的自然光线,或提供适当的照明设备。
2. 教学材料准备:素描纸、铅笔、橡皮、炭笔、画笔、固定液等。
3. 教学示范作品准备:准备一些写实素描的作品,用于示范和分析。
4. 教学辅助工具:尺子、圆规、透视线规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素描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素描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2. 第二周:线条的练习和运用,阴影的原理和运用。
3. 第三周: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运用,写实素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4. 第四周:作品的评价和欣赏,学生实践绘制简单物体。
5. 第五周:学生实践绘制复杂物体,教师辅导和评价。
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安全,使用铅笔、炭笔等工具时要注意手部安全。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写实素描校本教案第一章:写实素描基础知识1.1 素描概念:介绍素描的定义、分类和作用。
1.2 写实素描要求:阐述写实素描的基本要求,包括线条、比例、构图等。
1.3 绘画工具与材料:介绍常见的绘画工具与材料,如铅笔、炭笔、橡皮等。
1.4 观察方法与实践:讲解观察方法,进行简单的几何体练习。
第二章:写实素描基本技巧2.1 线条运用:学习线条的种类、用法,如直线、曲线、弧线等。
2.2 阴影与光影:讲解光影原理,学习阴影的绘制技巧。
2.3 质感表现:学习如何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如木头、金属、布料等。
2.4 透视原理:介绍透视的基本概念,学习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的绘制方法。
第三章:石膏几何体训练3.1 石膏几何体概述:介绍石膏几何体的种类和训练意义。
3.2 单体石膏几何体:练习绘制不同种类的石膏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等。
3.3 组合石膏几何体:练习绘制组合石膏几何体,培养空间感和构图能力。
3.4 创意石膏几何体: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绘制具有个人特色的石膏几何体。
第四章:静物素描训练4.1 静物素描概述:介绍静物素描的意义和训练目标。
4.2 单个静物:练习绘制不同种类的静物,如水果、蔬菜、日常生活用品等。
4.3 组合静物:练习绘制组合静物,注意静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构图。
4.4 创意静物: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绘制具有个人特色的静物组合。
第五章:人物头像素描训练5.1 人物头像素描概述:介绍人物头像素描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5.2 人物面部结构:讲解人物面部结构,包括五官、脸型、表情等。
5.3 单个人物头像:练习绘制不同性别、年龄、表情的人物头像。
5.4 多人头像:练习绘制多人头像,注意人物之间的神态和关系。
第六章:人物半身像素描训练6.1 人物半身像素描概述:介绍人物半身像素描的意义和训练目标。
6.2 人物半身结构:讲解人物半身结构,包括身躯、手臂、腿部等。
6.3 单个人物半身像:练习绘制不同性别、年龄、姿态的人物半身像。
素描基础杨思高级中学戴晓晴前言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在中学阶段是最主要的美术技术课之一,尤其对于高中的学生,不论是美术爱好者,仍是未来准备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都起着超级重要的作用。
通过素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及动腕表现能力等等,因此素描基础对于将要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讲是开始的第一步,必然要站正、走稳,后面的路才能够走得顺利通畅,而要打好素描基础,就必需有一套严格的训练活动计划,从练习用线到摹仿再到写生,通过结构素描到明暗素描等一系列的规范训练,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素描基础知识第一节工具及其利用方式第二节线条的运用及层次、虚实等转变第三节构图与观察方式第二章静物结构素描的作画步骤及表现方式第一节定点定位与大体轮廓第二节物体的形体结构与比例关系第三节对物体结构的分析与理解第三章静物素描述生中的构图及透视规律第一节不等边三角形构图第二节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第四章石膏五官素描第一节石膏五官的摹仿第二节石膏五官的写生第三节写生的步骤及光和明暗的转变第五章石膏头像素描第一节石膏头像素描摹仿第二节石膏头像素描写生第一章素描基础知识一、绘画工具及其利用方式纸——铅画纸或绘画纸橡皮——最好用可塑软橡皮笔——绘画铅笔(HB——6B)其他——美工刀、画钉等二、线条的运用及虚实转变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三、构图与观察方式学生针对自己选择的范画,按步骤进行构图、画形、明暗等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 a. 构图(太满或过小,重心偏左或偏右等问题)。
b. 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高低或大小、远近距离等问题)。
第二章静物结构素描的作画步骤及表现方式c. 明暗对比(过于灰或明暗交壤限不清楚)d. 整体完成作品(局部做画问题)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水平(初中学过的素描内容)以结构素描的形式摹仿不同的素描范画(老师提前准备好的难易不同的素描作品),了解他们的绘画基础后,按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也使学生之间有了彼此的比较和增进作用。
莱西城关中学美术学科选修课程新课程标准美术校本课程——素描几何体、静物、头像;彩画学科:素描编者:周丽凤、胡海林目录第一章素描几何体教学教案⋯⋯⋯⋯⋯⋯⋯⋯⋯⋯⋯⋯⋯第二章素描静物教学教案⋯⋯⋯⋯⋯⋯⋯⋯⋯⋯⋯⋯⋯⋯第三章素描头像教学教案⋯⋯⋯⋯⋯⋯⋯⋯⋯⋯⋯⋯⋯⋯第四章水粉画教学教案⋯⋯⋯⋯⋯⋯⋯⋯⋯⋯⋯⋯⋯⋯⋯第一章素描几何模型教学教案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科教学使学生懂得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
掌握写生的观察方法、作画步骤、和技巧。
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和分析,透视现象和原理。
三、知识要点1.观察方法:“素描画的不是形体,而是对形体的观察。
”素描大师揭示了这个观念问题,即素描不是再现形体,而是表现形体,表现对形体的看法,是代表着作者对物象的观察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
(1)概括地观察:把复杂的物象概括在简单的几何形里,把不规则的边线概括成直线,感受物象的整体大形。
(2)立体地观察:素描是一种造型艺术,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或多维的立体形象,正确分析立体物象的边线透视方向,表现在平面上时要理解其中的空间关系。
(3)联系地观察:每组物象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都有着内在的联系,物体相邻近的边线,对应的边线都需要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才能分辨,比较就是联系地看。
只有反复地比较才能准确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2.透视原理:(1) 透视现象是我们学习素描必须搞明白的内容,基本上可分为:1 平行透视,2成角透视,3投影透视,4倒影透视(这里利用板书、画透视图来说明基本原理)(2) 强调写生中的光影、黑、白、灰色调规律及画面中的表现没有光,事物无法呈现视觉形象,有光就有影,光和影构成的明暗关系成为色调深浅变化的依据,光影素描本源于西方的写实绘画,它把物象各个转折面以不同角度接受光源,形成了深浅不同的色阶,分为:亮色调——直接受光部分;灰色调——侧面受光部分,较弱的亮部。
明暗交界线——受光与背光的交界地带。
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接受邻近物体的反射形成。
投影——物体遮挡光线的部分。
统称为“五调”。
3.写生中物体的分解当看到组合石膏几何体的时候,我们须把这个组合体分解一下,如圆锥组合几何体我们把它分解成圆锥和圆柱这两个几何体来画,四棱锥组合体把它分解成四棱锥和长方体来画,等等。
这样有助于我们把复杂的形体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画准每个几何体。
四、插入视频教学资料五、教学过程例如:一组石膏几何体写生方法步骤1.起稿:画面中物象摆放合理并富于美感。
轮廓准确,内外关照。
把握好整体构图,包括比例,特征还需要经常退远看。
2.塑造形体:应在整体—局部—整体的循环中把握调整大的形体关系及大体明暗,一般来说就是先找明暗交界线,然后画出背光面。
3.深入阶段是一幅用时最长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一方面把塑造全面推向具体化,另一方面要画出丰富明暗调子,使整个画面具有旋律感。
在这个阶段不仅要画所表现对象的立体感,还要画出对象的质感以及对象所处空间。
4.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局部的深入刻画可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
整体调整是保持画面即有丰富的层次变化又不零碎。
六、课题作业1. 简单几何形体单个及组合的结构分析规格:4开纸数量:2--4 张2. 单体自然物象的结构分析规格:4开纸数量:1--2 张学时:6--10 学时6--12七、优秀作品赏析第二章素描静物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介绍素描的基本概念,了解素描这个重要画种的发展。
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等等。
使学生透彻的理解本门课程的具体含义,为接下来的素描静物实践训练作理论指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介绍素描的含义。
2.掌握素描的材料和功用。
3.理解素描在艺术和社会领域中的地位与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作业练习实践法、直观演示法(画稿示范、作品赏析)第一部分素描静物写生的基础知识(一)何谓素描1.素描(Drawing ),运用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写法亦称素描。
2.用线条描写或单色、不加彩色的绘画。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研究绘画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3.素描是对物体用黑白灰三色将物体的亮面,阴影,投影画出来。
在二维平面的纸上,勾勒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物体。
(二)素描的重要性1.素描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2.素描是其它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
3.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为复制或摹写的基础,但以它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特的。
虽然各种艺术不一定都要先绘出素描稿,但素描却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
(三)素描工具1.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铅笔、钢笔、炭笔、毛笔等。
2.素描作品尺寸与工具有很大关系:大幅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铅笔适合较小尺寸绘画;而钢笔画的作品尺寸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四)素描的基本要求1.首先要构图完整,画面没有凌乱的感觉,同时形体要准确。
2.基本色调要准确到位,这里的色调包括光影和物体的固有色。
3.要注意物体质感和份量感的表现。
质感即物质感,就是物体材料的属性,比如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是金属的,玻璃的,还是陶瓷的等等;份量感就是物体在视觉上产生的重量,而不是物体本身的重量。
4.空间感的塑造是绘画的重点。
空间感就是说整个画面的深度,这就包括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视觉距离,物体和背景的视觉距离。
(五)素描经常出现的几个错误1.“灰”:画面发灰就是指在塑造明暗时没有把黑白色调拉开,“黑的不黑、白的不白”,用一种色调或相近的色调画了所有的物体,就容易出现灰的状况。
2.“花”:发花的原因是所有的物体在刻画的时候,都用了很深和很浅的同样色调去表现,缺乏过度的中间色调,只单个描绘物体,没考虑物体之间的明暗差异,或者该虚的暗部没有“藏”起来。
3.“脏”:脏往往是因为在修改的过程中,遗留下来不干净的色块和色斑,没有统一到全幅画面的整体中去。
4.“腻”:腻的主要原因是在刻画过程中对素描的“黑白灰三大关系” 、明暗交界线的理解不够透彻,没有表现出来这些素描的要素。
(六)常用的素描用语1.明度:色相明亮或沉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体在量或尺寸方面的关系。
3.构图:各部分物体在画面之中的协调安排。
4.线条:描述前进或后退的形状之变化方面的一条或多条断续线或连续线。
5.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在素描静物中,可以简单理解为“物体中凸起来或凹下去的地方” 。
6.三大关系:又称“三大面” ,黑、白、灰7.五大调子:高光、亮灰、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8.立体感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特质。
第二部分素描静物写生的方法步骤(一)素描习作方法与步骤的理论阐述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打轮廓、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
1. 观察首先应该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几乎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一点。
而许多初学画的同学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样认为画的成败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毛病。
有什么样的观察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结果。
因此,在素描习作中就不仅仅是要求训练具有自如的动手绘画功夫和准确敏锐的眼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训练有素的整体意识——整体的观察方法。
整体的观察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对素描习作练习所要表现的对象整体面貌有一个全面的感受认识。
2. 构图当我们把观察对象感受转换为具象画面时,就需要通过构图在素描纸上将它们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恰当的布局安排组合。
确定出最佳的构图方案并开始动笔起稿定位的时候,一定要看出并找到所要表现对象的上下左右(或三角形构图法)形体最突出部位点,然后根据你所感受观察到的对象基本大形特征的这四个部位点(或者三个点),在画面的上下左右(或上左右三点),用笔轻淡笔触长直线构图确定下来。
3.打轮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形,在画纸上多采用比较长的直线,概括地画出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
为了能更好的捕捉到正确的大形,有时可以借助类似几何形的概括方法去认识把握,使你能单纯的看到并画出对象整个形体的最基本特征,例如确定出对象的基本形是由呈什么形状的:是圆的、方的、三角规则还是不规则的等等什么形构成的,它的大动态又是如何的等等。
在大的基本形体、比例、动态关系确定出来以后,一定要将画面放置到远处进行检查修改,力争做到生动准确。
4.塑造大关系整体地铺设大的黑白灰素描关系,把全幅画面当成一个整体,所有物体的所有暗部,进行铺绘,并有区别的画出最黑(如最黑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次黑、深灰、浅灰⋯等层次。
对于初学者来说,忌讳单个物体进行局部刻画,要养成整体观察和把握整组静物的习惯。
5.深入刻划在这个阶段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是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深人; 第二是怎样深入。
“画眼”和“最精彩的部分”,是深入刻画时,重点刻画和深入的入手点。
从整体感受中获得的最突出、清晰、对比强烈,一下子就抓住并跳人你眼帘进人视觉,使你产生强烈表现欲望的部位开始,让这一个或者几个部位成为整幅画面的“领头羊”,刻画走在前边,其它次重点部位依次展开来。
深入刻划的过程,不仅是要求将塑造大关系时,表现出的概括的体面关系,逐渐由各种形状细小的转折体面来衔接过渡,使相对简单的形体本身与相互之间的来龙去脉关系丰富具体化;同时,也要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来描绘表现出对象特有的气质性格、质感、份量感、光感与空间感。
6.整理完成整理完成的过程也就是调整大关系的阶段, 它是我们进行素描习作的最后一个程序。
在前边作画的过程中,尽管我们也不断地强调整体意识,但因为每个过程中有其具体地重点倾向和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在深入刻画阶段,由于能更好更具体详细地塑造出对象,理解分析的因素自然比较多,所以难免会暴露出顾此失彼或影响整体感的问题和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在素描完成前对整个画面做一次从局部到整体的全面检查与调整。
首先,为了保证有清理的头脑和良好敏锐的感觉以便顺利地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最好能暂时离开画面几分钟到室外看看远处.放松一下大脑并使眼睛得到休息.。
因为长时间地观察.理解分析与作画会使感觉和思维判断能力因疲劳而迟钝麻木,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是很难发现问题而进行调整工作的。
(二)素描习作写生的具体步骤1. 《有倒着的罐子的静物》写生步骤过程过程步骤一:观察过程步骤二:构图和打轮廓过程步骤三:塑造黑白灰大关系过程步骤四:深入刻画过程步骤五:调整完成与原实物比较图2. 《有玻璃杯的静物》素描写生步骤图3. 《衬布上的苹果》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4. 单个静物(苹果)的画法6. 视频:素描静物写生步骤图(见附件)(三)实践写生或作业布置1. 课堂完成一幅素描静物写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