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济南市名师推荐阅读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6
2024教师阅读书目:
2024年教师阅读书目可以包括以下几本:
1.《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从成人和全人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价值
的问题,让我们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家国和社会的一系列本质关系,并在如何实施五育并举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2.《未来教育重塑研究》: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变革方向,对于
教师们了解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应对变革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这本书汇集了国际教育的新理念和实践案例,有
助于教师们拓宽视野,了解国际教育的最新动态和趋势。
4.《泥土集:顾明远教育论文和随笔》:这本书是顾明远先生的教育论文和随笔集,
对于教师们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提升自身教育素养很有帮助。
5.《教育的第三只眼》: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审视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引导教师们用
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教育。
6.《新儿童研究(第一辑)》:这本书专注于儿童研究,对于教师们了解儿童心理和
行为特点,以及设计适合儿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很有帮助。
7.《新中国教育学家肖像》:这本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杰出的教育学家,对于
教师们了解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很有帮助。
8.《教学论与生活》:这本书从生活出发,探讨教学论与生活的关系,引导教师们思
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小学语文教师必读书目推荐一、教育名著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8月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推荐书目撰稿人:录入人: srl 录入时间:2010-3-18 点击数:1511次2010年上半年1、《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初版)推荐理由:《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有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
2、《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王尚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初版)推荐理由:此书在充分论证语文课程复合性(即语文课程是汉语和文学的复合)语文教学活动对话性的基础上,界定了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的不同内涵,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汉语教学与文学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3、《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王先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8出版)推荐理由:《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根据作者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文本解读”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作者在《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中与学生讨论文学文本细读的原则、方法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细读的习惯和能力,学会用文学专业的方式面对文学文本,感受它,领会它,理解它,独立地对它作出判断。
4、《名作重读》钱理群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1出版)推荐理由:《名作重读》是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感于语文教学与学术界不该发生的隔膜,试图打破长期存在的学术研究与中学教学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连续两年为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开辟“名作重读”栏目,撰写了一系列重读鲁迅、重读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或教学参考性的文章。
文章连载时引起较大反响,该栏目在年度读者评选中,被评为年度优秀栏目。
2010年下半年1、《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帕克·J·帕尔默、吴国珍、余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0出版)推荐理由:《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教授。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5篇《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通过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述,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以下是WTT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济南的冬天》一等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②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③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课前准备老舍是我国现代作家,课前布置学生去查阅有关老舍的资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阅有关济南的资料,深入了解济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开阔视野。
教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暖,感受《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
教学设计整体感悟①导人新课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
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
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知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学生交流自己查的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
(让学生了解这些,是为了理解为什么作者对济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为什么那么浓。
)③感知内容:在听读前,检查预习,教师正音,学生掌握字词:镶、响晴、温晴、安适、肌肤、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也可放录音),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出示问题组。
小学专家型教师推荐阅读书目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中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中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张鸿苓,陈金明,张定远,苏立康.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朱绍禹.语文教育科研导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魏本亚.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李海林,王荣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吕叔湘.吕叔湘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杨再隋.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章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张田若,陈良璜,李卫民.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刘淼.作文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江明.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钟晓雨.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语文学习》编辑部.语文教学争鸣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曹海明.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吴忠豪.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小学教学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钱理群.名作重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赵年秀.新课程视界下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 2007.06.周韩林,徐承芸.小学语文名师经典案例,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 2008.04. 吕映,李菁.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7.04. 温立三.语文课程的当代视野,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7.09.王丽.名家谈语文学习,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08.何克抗.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赵绍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郑州市:郑州大学出版社 , 2007.07.沈培坤.语文“双轨”教学研究与实践,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06.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7.08.郑国民.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广州市: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06.陈太胜.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广州市: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06.陈雪虎.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广州市: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06.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广州市: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06.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6. 闫苹,周鸯.语文比较教育,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06.07.熊生贵.新课程:做行动研究者让写作达成诗意人生,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05.10.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广州市: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05 .窦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09.田本娜.我与小学语文教学,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6.张永德.香港小学文学教学研究,广州市:广东教育出版社 , 2006.潘纪平,邹元湘.近20年语文教改理论与新课程标准(上、下),武汉市:湖北教育出版社 , 2004.07.聂在富.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6.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6.崔岳.走进语文课程·崔岳小学语文教育文集,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5. 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北京市: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5.11.李争平,丁志鹏.小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04.08.薛剑刚.小学语文心育艺术,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 200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04.06. 俞冬伟,励汾水.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04.06.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李含荣.小学语文教学技能,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5.05.方斐卿.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透视,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05.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05.08. 薛炳群.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 2005.08.冯国瑞.小学语文教材教法,郑州市:郑州大学出版社 , 2004.01.周立群,庞车养.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4.05.辛涛.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北京市:北京教育出版社 , 2001.龙文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读本,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6.谢嘉平.小学语文教学新路,北京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谭文丽,文莉.我的新课程故事小学语文教学趣谈,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05.01.夏虹,孙涛.新课程:怎样进行小学语文学习评价与测试,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05.01.沈大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5.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1. 王关兴.阅读·求知·发展小学生发展性阅读教育研究,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小学语文教学疑难答问,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3.林治金.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04.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08.周一贯.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经典设计,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4.10. 王敏.小学语文课件制作范例教程,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4.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靳健.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傅先蓉.小学语文教学建模,南宁市: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03.张云鹰.新小学语文活动课程设计,广州市: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03.06.郑明江.小学语文新课堂课堂教学案例,广州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10.叶存铃.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北京市:语文出版社 , 2001.丁有宽.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99.徐林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北京市:语文出版社 , 2000.吴履平.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1.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20年,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2.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7.雷铃.名师教学机智例谈·语文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于永正.个性化备课经验·语文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王云峰,马长燕.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语文教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济南市2012年初三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按要求默写。
(共7分,每小题1分)A.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B.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C.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D. ,何人不起故园情。
E.鸡声茅店月,。
F.一鼓作气,,。
G.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2.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绮.丽( qǐ ) 窥伺.(cì) 涟漪.( yī ) 相形见绌.(zhuō)B.荒谬.(niù) 拮.据(jié) 阴霾.(mái) 义愤填膺.(yīnɡ)C.沉湎.(miǎn) 告罄.(qìnɡ) 羸.弱(léi) 根深蒂.固( dì )D.恣睢.(suī)嗔.视(z hēn) 冗.杂(rǒnɡ) 叱咤.风云(chà)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荡然无存大庭广众无动于忠巧妙绝伦B.迥乎不同日薄西山恪尽职守春华秋实C.吹毛求疵顶礼摩拜通霄达旦望眼欲穿D.骇人听闻随声附合更胜一筹因地治宜4.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共4分,每小题2分)中国的方块字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奇特魅力的国度。
我常常为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
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
它们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
你看吧,每个词都有不同的风韵。
“太阳”这个词,使你感受到热和力,而“月亮”却洒落清丽的光辉。
“冷霜”这个词,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而“雨丝”却。
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在瞬间走进我们的心田,然后又从心间流出,在记忆中留下无穷的回味。
A.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B.“每个词都有不同的风韵”,请结合语境,将“雨丝”一词带给你的联想和感受,写在下面横线上。
“冷霜”这个词,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而“雨丝”却。
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推荐书目撰稿人:录入人: srl 录入时间:2010-3-18 点击数:1511次2010年上半年1、《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初版)推荐理由:《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有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
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
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
2、《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王尚文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初版)推荐理由:此书在充分论证语文课程复合性(即语文课程是汉语和文学的复合)语文教学活动对话性的基础上,界定了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的不同内涵,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汉语教学与文学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3、《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王先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8出版)推荐理由:《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根据作者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文本解读”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作者在《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中与学生讨论文学文本细读的原则、方法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细读的习惯和能力,学会用文学专业的方式面对文学文本,感受它,领会它,理解它,独立地对它作出判断。
4、《名作重读》钱理群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1出版)推荐理由:《名作重读》是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感于语文教学与学术界不该发生的隔膜,试图打破长期存在的学术研究与中学教学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连续两年为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开辟“名作重读”栏目,撰写了一系列重读鲁迅、重读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或教学参考性的文章。
文章连载时引起较大反响,该栏目在年度读者评选中,被评为年度优秀栏目。
2010年下半年1、《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帕克·J·帕尔默、吴国珍、余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0出版)推荐理由:《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教授。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齐鲁教师读书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7.12•【字号】鲁教师函[2012]10号•【施行日期】2012.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齐鲁教师读书计划的通知(鲁教师函(2012)10号)各市教育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倡导广大中小学教师热爱读书,终身学习,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根据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现状,我厅制定了《齐鲁教师读书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二日齐鲁教师读书计划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的通知》(鲁教师字〔2011〕3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普通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实施齐鲁教师读书计划。
一、目的意义实施齐鲁教师读书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有效载体。
实施读书计划,旨在引导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不断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职业道德,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中小学教师、校长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读书计划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和完善读书计划的组织管理及保障机制,督促引导教师开展读书活动。
全省普通中小学校要把读书计划列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精心组织,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落实。
二、实施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制定本地区和学校2012至2015年“读书计划”规划和活动方案。
教师要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
各市和各学校要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和教师队伍现状,确定教师读书的框架体系。
济南2024中考语文还乡记阅读理解示例文章篇一:《济南2024中考语文〈还乡记〉阅读理解》嘿,你有没有想过,一篇阅读理解就像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就拿济南2024中考语文里的《还乡记》来说吧。
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篇阅读理解的时候,就像探险家发现了新的宝藏地图一样兴奋。
这篇《还乡记》啊,里面满满的都是故事。
它可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文字堆砌,而是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在你眼前慢慢展开。
我有个同学,叫小李。
他在做这篇阅读理解的时候,那表情简直绝了。
他一开始皱着眉头,就像面对着一个超级难解的谜题。
他嘟囔着:“这文章到底想说啥呀?”我凑过去看了看,跟他说:“你看啊,这就像是一个人在给你讲他回家的故事呢。
”小李眼睛一亮,说:“哦,你这么一说好像有点感觉了。
”《还乡记》里面的描写可细致了。
就像是作者拿着一把超级精细的小刷子,把每一个细节都刷得清清楚楚。
从故乡的小路,那小路就像一条蜿蜒的蛇,曲曲折折地通向远方。
到故乡的老房子,那老房子就像是一位年迈的老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这些描写啊,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对故乡的回忆或者想象。
我和小李继续研究这篇文章。
他突然说:“你看这里的人物对话,感觉特别真实。
”可不是嘛。
里面人物之间的互动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一样自然。
比如说,文中有个游子回到故乡,遇到了儿时的伙伴。
伙伴笑着说:“哟,你可算回来了,咱们都等你好久了。
”游子回答道:“是啊,我这一路可不容易,心里一直想着咱这老家呢。
”这种对话就像是从我们身边采撷的一样,充满了浓浓的乡情。
那这篇阅读理解里的题目呢?有的就像是隐藏在草丛里的小陷阱。
有一道题是问文中某个描写故乡景色的段落有什么作用。
这就像是让你在一幅大拼图里找到一块小拼图的位置一样。
你得从整体去看,又得仔细琢磨这一块的独特之处。
我想啊,这就是考验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呢。
我还跟小李讨论,这篇《还乡记》是不是也在暗示着我们什么。
小李说:“我觉得它是在告诉我们,故乡就像我们的根,不管走多远,都要回来看看。
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书目山东,作为我国文化大省,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山东的历史与文化,体验山东的地域特色,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别具特色的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
以下是该丛书的部分书目推荐。
一、《孔子的故事》孔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颂。
本书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孔子的生平事迹,让读者在了解这位圣人的同时,感受山东儒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泰山传说》泰山,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本书收录了泰山地区流传广泛的民间故事,让读者在欣赏泰山壮丽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泰山文化的内涵。
三、《黄河古韵》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山东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书通过讲述黄河沿岸的民间故事,展现了黄河文化的古朴与韵味。
四、《曲阜三孔》曲阜,孔子故里,拥有举世闻名的三孔(孔庙、孔林、孔府)。
本书以三孔为背景,讲述了与孔子及其家族相关的历史故事,带领读者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青岛老街》青岛,一座充满异国风情的海滨城市,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老街。
本书通过讲述青岛老街的故事,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
六、《潍坊风筝》潍坊,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其风筝制作技艺已有千年历史。
本书介绍了潍坊风筝的起源、发展及其背后的故事,让读者领略山东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七、《淄博陶瓷》淄博,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其陶瓷制作技艺源远流长。
本书讲述了淄博陶瓷的发展历程、制作工艺以及与陶瓷相关的传说故事,展现了淄博陶瓷文化的瑰丽。
总结:以上是山东文化体验廊道故事丛书中的一部分书目,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您可以深入了解山东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山东聊城初中7年级必读书目【引言】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成为了我们获取知识、提升自我、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初中生来说,阅读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山东聊城初中7年级的同学们,为了更好地丰富你们的课余生活,提高语文素养,学校为大家精选了一组必读书目。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些书籍,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开启愉快的阅读之旅。
【列出山东聊城初中7年级必读书目】1.《西游记》吴承恩2.《骆驼祥子》老舍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4.《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5.《格列佛游记》江奈生·斯威夫特6.《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7.《朝花夕拾》鲁迅8.《湘行散记》沈从文9.《围城》钱钟书10.《平凡的世界》路遥【每本书的简要介绍和推荐理由】1.《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神奇故事,展现了我国古代神话的瑰丽画卷,寓意着信仰、勇气、智慧与团结。
2.《骆驼祥子》:通过描绘北京拉车夫祥子的生活,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命运,深刻剖析了社会现实。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展现了苏联青年在革命年代里的奋发向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4.《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英国人鲁滨逊在荒岛求生的传奇经历,传达了自力更生、勇敢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
5.《格列佛游记》: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奇遇,讽刺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寓意着人性的善恶与制度的优劣。
6.《海底两万里》:跟随潜水艇尼摩船长,畅游神秘的海底世界,感受科幻小说带来的无尽想象。
7.《朝花夕拾》:鲁迅的回忆录体散文集,通过童年生活的点滴,展现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寄托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8.《湘行散记》:沈从文的散文集,描绘了湘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原始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9.《围城》:以幽默讽刺的笔调,描绘了一群知识分子在战乱时期的生活,探讨了婚姻、事业、人生等诸多话题。
山东省泰安市七年级必读课外书目1、《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流传世界各国的一本儿童名著,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于1886年,书的原名是《Houre》,翻译是“心”。
它的英译本是《Heart》,译意也是“心”。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
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
2、《昆虫记》《昆虫记》作者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译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中国读者首次领略《昆虫记》的真实面目。
3、《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
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
4、《骆驼祥子》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
1930年老舍踏上了归程,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
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
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成为这个衰朽社会的殉葬品。
5、《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漂流记》作者是英国作家笛福,小说描述了英国人鲁滨孙在海难中幸存,漂流荒岛27年,凭着自己的智慧、勇气、顽强的毅力和勤劳的双手生存了下来,后来他与野人“星期五”为伴,帮助一名遇水手叛乱的船长,夺回船只,重返故土的故事。
专题在文艺中追寻济南文/蓝诗雪八本书,一座城了解一座城市,去读一读与这座城市相关的书籍,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济南,一座4600年的家园,有一脉相传的文化;济南,一座山水魅力之城,百泉径流、千山竞秀;济南,自古是诗城,诗词佳作如汗牛充栋,数不胜数……济南,就是这样一座极其特别的城市,无数人在这里流连忘返,无数人对她心心相印、日日牵挂。
济南,究竟为何有这样的魔力?打开下面的八本书,让我们一起走进泉城济南,感受这座城市的风情、这里人的自尊、这方水土的魅力。
Eight Books and A City这是一本吟诵泉城济南山川风物和人文历史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这位来自江南水乡的游子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他爱济南的山、爱济南的水、爱济南的文化、爱济南的人。
所以文章中见山见水见人文,有血有肉有温度。
厚重大气,汪洋姿肆,既有北国的雄浑,也有南国的温润。
读之,不仅能享受文字的隽永之美,还可领略济南的蝶变。
作者:朱文兴《在这 泉喷涌的地方》群专题在文艺中追寻济南这是一幅济南风情画。
包括民俗、风情、市井、饮食、轶事5部分内容。
其中,民俗描写了岁时节令、市井琐闻、风物民情;饮食介绍了老济南当年喜闻乐见的小吃及食风;风情和市井描写了当年老济南的四合院、戏院、采莲船及戏曲等;轶事则写了济南文人名士和传奇人物的趣闻轶事。
翻看此书,方觉沧海桑田,浮生如梦,那些曾经的风土人情、人物轶事并未随时间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老济南的那些事儿》作者: 张稚庐城市的变迁总会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产生一种莫名的怀恋,时不时地想起某条老街上熟识的叫卖声、某个泉井里冰镇西瓜的滋味,某处司空见惯的地标。
本书恰好为这种怀念提供了载体。
读者不仅能看到很多已消失的老街故宅、泉水院落的影像,还能了解到很多老房子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就像作者在序中所写:“只希望,多少年以后,那些在楼房中长大的孩子,能够从这本书,看到昔日的祖宅,听到长辈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济南城记》作者:雍坚在火车的鸣笛声中,济南这座古老的城市开风气之先,走向了近代化的大道。
关于在济南市“名优工程”培养人选中
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教体)局、高新区社会事务局,直属有关学校:为做好我市首期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和第二期济南名师
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名优工程”)人选培养工作,促进“名优工程”培养人选专业成长,提升人文素养,在全市教育系统营造书
香氛围,根据《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人选培养管理办法》(济教高字[2011]8 号)和《济南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培养管理办法》(济教高字[2011]7 号)要求,结合我市“名优工程”建设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名优工程”培养人选中开展读书活动,现将有
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我市“名优工程”培养人选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队伍,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创设读书、研究的浓厚氛围,- 2 -
促进培养人选的专业成长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市教育事业
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以扩大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提
高阅读能力、打造专家队伍为目标,以专业阅读为重点,坚持共
性阅读与个性阅读相结合,专业阅读与人文阅读相结合,读书活
动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培养人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文化内涵,享受阅读幸福,提升人文素养,促进专业提升,推动我市教育专家队伍的健康成长。
三、活动时间和主要内容
读书活动是“名优工程”人选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活动时
间与工程培养周期相对应,周期内每年确定一个阅读主题,分阶段、有重点开展活动。
培养人选要坚持读书,注重重点阅读与个性阅读相结合,必
读与选读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每个阅读主题的必读书籍不少于1 本,多读不限;选读书籍自定。
今年阅读主题:精读教育经典,提升职业品质。
(附《2012
年推荐阅读书目》,根据需要每年动态推荐)
四、实施办法和具体措施
(一)启动“名优工程”培养人选读书活动,培养人选制定
年度个人读书计划。
(二)定期在协作组或工作室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每学期至
少组织两次读书汇报会;在个人工作室网页上设立学习专栏,及- 3 -
时分享读书心得(每月至少一次);每年撰写至少一万字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撰写情况列入“名优工程”年度考核内容。
(三)读书心得体会等有关文章择优汇编成册,编辑《首期
济南优秀教育管理者建设工程人选读书活动汇编》、《第二期济
南名师建设工程人选读书活动汇编》,每年各出一期。
(四)向相关教育网站和教育刊物推荐优秀作品。
(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组织主题论坛、学习沙龙,活
动展示等多种形式,为培养人选学习交流搭建平台,表彰先进,推广经验,扩大其辐射带动作用。
(六)以考代评,培养人选参加读书活动情况纳入“名优工程”中期和届满考核。
五、组织保障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为“名优工程”培养人选培养期内的学习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以此带动培养人选的全面提高。
市教育局“名优工程”项目实施办公室总体负责,推动读书活动的实施,不定期督促检查活动开展情况。
以优秀教育管理者协作组和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各项具体工作,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积极组织、督促和协调相关工作。
(二)培养人选要有坚持读书学习的恒心和毅力,结合读书
计划,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参加各项读书活动,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读书活动要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论坛、演讲、读书心得、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展示。
- 4 -
(三)“名优工程”培养人选的读书活动情况纳入“名优工程”中期和届满考核。
不参加或未完成读书任务,视作未完成培
养任务。
(四)为保证读书活动的顺利实施,在培养周期内,各级教
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工程专项经费中列出一定费用,用于购买必要书籍和刊物、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各单位要为读书活动的开展提供时间、条件等方面的必要支持。
附件:2012 年推荐阅读书目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2012 年推荐阅读书目
(一)必读书目
《给教师的100 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名校解密:陶继新对话名校长》,陶继新著
(二)选读书目
教育理论类
《学习论》,施良方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梅汝莉著,开明出版社
《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与教的心理学》,皮连生著
《教学原理》,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当代德育新理论丛书德育政策论》,张晓东著,人民教育
出版社
《学会对话:校长和教师的行动指南》,[加]卡罗林·希尔
兹等著,文彬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听评课》,沈毅崔允漷著,华师大出版社
《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献给当代的教师、校长和家长》,[英]马克·沃恩编著,沈兰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 6 -
教育管理类
《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谢安邦、张东海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代中学名校长办学理念与实践》,向显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习型学校的创建》,张兆芹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风景这边独好——知名中学启示录》,王坤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品牌学校的六大核心要素》,管向群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好校长是这样炼成的》,[英]托尼·布什等主编,林丽琳译,福建教育出版社
《如何管理你的学校》,[英]托尼·布什等主编,许可译,福建教育出版社
“守望者的凝思:读懂学校、读懂校长”系列论丛,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校公共关系管理》,张东娇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做有策略的校长经典寓言与学校管理智慧》,宋运来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师专业成长类
《20 世纪教育名家书系》,顾明远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余文森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心灵的觉醒:理解教师叙事探究》,吴国珍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7 -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教育讲演录》,陶继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没有教科书:给孩子无限可能的澳洲教育》,李晓雯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研训教一体”的实践研究》,凤光宇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为什么是他们来自名师的教育智慧》,杨卫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的幸福资本——成长为优秀教师的8 种特质》,雷玲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教育的脊梁——著名教育家成功之路》,丁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命与使命同行——走近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新闻办公室组编,教育科学出版社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