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7年度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水产加工副产物蛋白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汕尾市五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汕尾市五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汕尾市现代畜牧产业研究院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张业辉(副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项目的整体构思并主持项目的实施与推广)2.尹寿伟(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纳米抗菌性蛋白膜的制备、性质分析及机理研究)3.黄君铭(经济师、汕尾市五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胶原蛋白短肽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4.黄利华(副教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蛋白、短肽的品质控制和安全性评价研究)5. 彭述辉(教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蛋白的品质控制、安全性评价及推广应用)6.张友胜(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鱼蛋白短肽类临床营养品的产业化开发和鱼肉新鲜研究)7.刘凯(研究实习员、汕尾市现代畜牧产业研究院、水产加工高脂肪副产物的品质控制及应用)8.汪婧瑜(研究实习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海洋胶原蛋白螯合肽的制备及性质研究)9.程镜蓉(助理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式传统食品制作技术的升级与改造)10.王思远(助理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高静压对蛋白的品质影响及分析)11.钟伟锐(技术员、汕尾市五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胶原蛋白短肽的产业化开发和应用)12.张丽(技术员、汕尾市五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胶原蛋白短肽的品质控制与安全性研究)13.刘学铭(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小分子肽作为保鲜剂的研究和应用)14.陈智毅(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式传统食品制作技术的升级与产品研发)项目简介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将目光集中到过去难以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资源上,而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如何高效和规模化高值利用农副产物,一直是研究和产业领域关注的热点。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身份认证压缩感知技术及其在智能安防工程领域的产业化主要完成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州杰赛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指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星光楼宇设备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赵慧民(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发明专利、论文和软件著作权)2. 傅仁轩(高级工程师、广州杰赛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杰赛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产业化)3. 梁鹏(副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发明专利)4. 李军(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发明专利)5. 林智勇(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发明专利)6. 陈龙飞(职称、广州杰赛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杰赛科技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 蒋业文(职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 詹瑾(讲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论文)9. 魏文国(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论文)10. 陈荣军(副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发明专利)11. 张彦(职称、佛山指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指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发明专利、产业化)12. 张兵(职称、佛山市星光楼宇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星光楼宇设备有限公司、完成单位、软件著作权、产业化)项目简介目前,基于身份认证的智能管理系统大多是多种访问控制相结合的实现方式。
但由于实体服务的异构性、大规模性、动态可用性和资源受限性,其产业化应用无论是机制或者是模型方面都存在信息交互的鲁棒性和安全性问题。
为此,本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应用专项等支持下,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了“指纹+人脸”身份认证在智能管理中的安全性应用研究。
项目引领和推动了生物身份在智能管理终端和网络安全性传输的产品化,打破了国内外基于密码和授权认证的局限性,解决了认证技术要求实时性、灵活性、高精度和真实性问题。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基于汉语加工机制的语言障碍精准评测及康复应用主要完成单位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三好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陈卓铭(教授、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项目负责人,负责课题思路提出及统筹工作,主要是关于声调及双语心理研究,神经网络文档设计,康复系统设计及临床推广等方面。
发表SCI4篇,其中纳入代表性论文1篇,影响因子为6.042。
以独立发明人发明实用型专利1项,参与到63项软件研发与设计,建立暨南大学三好研究所。
对项目中技术创新点的第1和第3项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旁证资料参见代表性论文3、专利7)2. 莫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主要负责语义加工与整合的神经机制及理论研究,以及以此指导康复方案的设计,对项目中技术创新点的第1项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最具有代表的两篇发表在PNAS 上,最高影响因子为9.771。
旁证资料参见代表性论文3、5、6)3.王穗苹(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主要负责汉语高级语言理解、语言整合的认知及其神经机制研究,并指导自闭症、失语症等疾病语言障碍矫治与康复方案的设计。
对项目中技术创新点的第1项做出了突出贡献,旁证资料参见代表性论文1、4、7、8、10)4.贺前华(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负责语音信号增强、音频信号的特征分析及建模等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语音精确测评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对多项语音评测技术进行创新或改进,获得授权发明专利项4项,对项目中技术创新点的第2项做出了突出贡献,旁证资料参见专利1、2、3、4,代表性论文9)5.樊金成(高级工程师、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硬件生产,协助学术推广,市场推广及营销,以及项目技术的产业化。
对项目中技术创新点的第3项做出了突出贡献,旁证资料参见专利5、6)6. 王瑞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主要负责汉语言语产生中的词汇提取过程、语言单元的形成机制以及双语感知差异内容研究,并应用于失语症等康复方案的设计。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亚热带地区可持续城市设计关键技术Key Technology of Sustainable Urban Design in Subtropical Region主要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孙一民(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项目主持、技术路线设定的工作。
)2.林隽(教授级高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3.周剑云(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4.张明(教授、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5.肖毅强(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6.张春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7.夏晟(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8.王静(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9.王成芳(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10.苏平(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11.黄烨勍(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12.邬尚霖(讲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13.徐涛(讲师、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在本项目中担任可持续性城市设计技术指导下的应用研究工作。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项目名称县级医院“大病不出县”模式实践与应用主要完成单位1.高州市人民医院2.中山大学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4.广东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王茂生(主任医师、高州市人民医院,全面主持项目研究,对研究界定“大病”范畴和创建“4个主体运行机制”、“5项效能评价体系”、“大病不出县'模式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1、3、4、6、7的第一作者。
)2.匡莉(教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课题设计、实证示范研究,是代表性论文6、7、9的第二作者。
)3.林巧文(主治医师、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课题设计、实证研究和论文、技术总结报告的撰写,在“大病”范畴的研究界定、县级医院3类运行方式、4种主体运行机制、“四优一平”5项效能评价指标的创建中作出了创造性贡献,是代表性论文1、2、3、4、8的通讯作者,是代表性论文5的第一作者,合著论文7。
)4.李耀泽(副主任医师、高州市人民医院,负责项目协调推进、实证应用,合著代表性论文1、7。
)5.陈淑华(经济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资料统计分析,论文、技术总结报告撰写,是代表性论文7的通讯作者,合著代表性论文1、2。
)6.亓玉台(广东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负责项目实证研究,是代表性论文2第一作者,合著论文6、7、8。
)7.车斯尧(主任医师、高州市人民医院,负责项目协调推进,合著代表性论文2。
)8.吴春林(医师、高州市人民医院,负责项目协调推进。
)项目简介县级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现"大病不出县"国家医改目标的战略需要,是落实国家分级诊疗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县域居民医疗现实问题的迫切需求,是县级医院履职尽责创新发展的实践需要。
然而,我国县级医院在如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并实现"大病不出县"的改革上缺乏系统探索和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