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725.50 KB
- 文档页数:48
坚持这十招可防治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人体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种慢性疾病。
该病患者的骨骼外形与正常人一样,但其骨骼内部矿物质(主要是钙)的含量会明显减少,易使其骨质变得疏松、脆弱。
所以该病患者会经常出现全身乏力、腰背酸痛、骨骼变形甚至骨折的现象。
骨质疏松症患者多为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这与他们年龄的增长和体内雌激素分泌量的减少有关。
由于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极大,因此对该病应进行积极的防治。
为此,专家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做到以下这十招,就能防治骨质疏松症。
一、要多晒太阳:阳光能促进人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而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因此,多晒太阳是最好的补钙方法。
二、要多参加体育活动: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加骨骼的承受力和血流量,并能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使骨骼变得强壮结实。
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不可刻意加大自己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免造成骨骼的损伤。
适合这类人群的运动项目有散步、打太极拳、游泳和骑自行车等。
三、要多吃富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食物是人体内钙的主要来源。
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多吃一些富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
富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及水产品,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肉类和蛋类。
四、要戒烟限酒:临床研究发现,有吸烟、酗酒史的妇女,其绝经期要比无吸烟、酗酒史的妇女平均早5年。
绝经期后妇女体内的雌激素分泌量会减少,而雌激素的快速减少可导致女性骨骼中钙的大量流失,从而易使其患骨质疏松症。
另外,吸烟和酗酒还会影响新骨组织的生长以及骨细胞的生成和代谢。
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戒烟限酒,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五、要慎用药物:人上了年纪用药就会增多,而有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抗癌药和类固醇等药物都有影响骨质代谢的作用。
因此,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应谨慎使用上述药物。
六、可适当地服用保健品:老年人和绝经期后的妇女可适当地服用一些具有补钙作用的保健品,如密钙息、福善美等,以增加骨骼的强度。
骨质疏松的日常注意事项和治疗摘要:骨质疏松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骨骼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
它是由于骨组织的重塑失衡,导致骨密度减少和骨质变薄,使得骨骼更易受损和骨折。
本文旨在提供详尽的信息,包括骨质疏松的日常注意事项和有效治疗方法,通过专业知识与普及科学的结合,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骨质疏松的管理至关重要,这也是本文所强调的重点。
一、骨质疏松的定义和原因(一)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二)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个体在骨骼健康方面的基础,不同个体由于遗传背景的不同,其对于骨质疏松的易感性也各异。
雌激素水平下降(特别是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尤其是在女性更年期后,是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雌激素在维持骨骼密度和结构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其减少会导致骨骼失衡,增加骨折的风险。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尤其是皮质类固醇,也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类药物可能影响骨组织的代谢,加速骨质流失,从而导致骨密度下降。
缺乏钙和维生素D:缺乏钙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两者是维持骨骼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和缺乏运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吸烟、酗酒和缺乏运动都可能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吸烟和酗酒不仅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还可能干扰骨细胞的正常功能。
缺乏运动则导致骨骼负荷不足,无法刺激骨组织的生长和维护。
二、日常注意事项饮食平衡: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基础。
此外,增加摄入富含维生素K、镁和锌的食物也有助于骨骼健康。
维生素K在促进骨钙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镁和锌也与骨骼结构和代谢密切相关。
生活方式改变:改善生活方式对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
除了戒烟、限制酒精、适量运动外,保持适当体重也是重要的因素。
健康讲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骨质疏松症预防的紧迫性•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的重要健康问题•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1.73亿,是世界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最多的国家。
• 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
60岁以上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 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常见部位是骨椎、髋部和前臂远端。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很大,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 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费用高昂,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和经济负担。
•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可防、可治的。
尽早预防可以避免骨质疏松及其骨折。
即使发生过骨折,只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再次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
•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甲亢旁 Cushing综合征性腺功能减退症甲亢催乳素瘤和高催乳素血症Ⅰ型糖尿病生长激素缺乏症)血液病(浆细胞病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和淋巴瘤镰状细胞贫血和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青少年骨质疏松症、青壮年成人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必要性和有利性•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低落是引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 由于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绝经后妇女特别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尤其在绝经后5年中,有显著的骨量丢失,每年骨量丢失常为2%~5%,每年骨量丢失超过3%,称为快速骨量丢失。
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和防治措施一、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不可控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丢失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大大增加骨折的风险,年龄越大越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2.性别: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骨吸收增加,骨量丢失增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3.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个体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可控因素:1.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不运动、饮食不均衡、过度减肥、饮酒过量、吸烟、过量咖啡因的摄入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2.失用因素:外伤等原因导致长期卧床制动者,可使肌肉强度减弱,骨量减少,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3.疾病:疾病也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例如糖尿病、甲亢、甲旁亢、性腺功能减退症、浆细胞病、结缔组织病、慢性肾衰竭等疾病都会影响骨骼健康。
4.药物:一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例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抗惊厥药物、肝素、甲氨蝶呤、环孢素、芳香化酶抑制剂等都会影响骨骼健康。
二、哪种情况提示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排除其它代谢性骨病,符合以下三条中之一者即提示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了:1.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2.DXA测量的中轴骨(腰椎/股骨颈/全髋)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的T值≤-2.53.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2.5注:脆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
三、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治疗,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
第一、基础措施1.病因治疗:尽可能去除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2.改善生活方式①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建议摄入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并每日摄入牛奶300mL或相当量的奶制品②适量的负重体育锻炼,如:有氧运动(跳舞、游泳和慢跑)和负重训练(举重和体操),可以促进骨组织的生长和发育。
《防治骨质疏松》教案1. 课程概述1.1 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骨质疏松的定义、症状、原因和影响。
- 让学生掌握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 提高学生对骨质疏松防治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1.2 适用对象- 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群。
- 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如患有家族史、吸烟、过量饮酒等。
1.3 课程时长- 总共90分钟,包括讲座、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
2. 教学内容2.1 骨质疏松基本知识- 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的疾病,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 症状: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缩短、骨折等症状。
- 原因:年龄增长、遗传因素、营养不良、钙和维生素D缺乏、生活方式(吸烟、过量饮酒)等。
2.2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预防: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检查骨密度。
- 治疗:药物治疗(如双磷酸盐类、激素替代疗法等),钙和维生素D补充,康复训练。
3. 教学方法- 讲座:讲解骨质疏松的基本知识和防治方法。
-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分享个人经验。
-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骨密度测试,学习骨质疏松自我评估技巧。
4. 教学资源- 投影仪、PPT课件。
- 宣传册、海报。
- 骨密度测试仪器(如手指骨密度仪)。
5. 教学步骤5.1 开场讲座(20分钟)- 介绍骨质疏松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症状、原因等。
- 强调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性。
5.2 互动讨论(20分钟)- 将参与者分成小组,讨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
- 每组分享讨论结果,总结出实用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5.3 实践活动(25分钟)- 使用骨密度测试仪器进行简单的骨密度测试。
- 教授参与者如何进行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如使用FRAX工具。
5.4 治疗和康复(25分钟)- 讲解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 强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提高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防治指南GloriaZhang(MD,MPH),病理医生,专注于乳腺和妇科肿瘤。
目前就职于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
骨质疏松是很普遍的问题。
据估计,大约有1000万美国人患有骨质疏症,另夕卜有3400万人骨密度低下。
每年有大约两百万例跟骨质疏松有关的骨折,其中70%发生在女性。
骨质疏松的后果也远比人们想象的严重20%的老年人在骨折后的一年内死亡,50%的人从此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幸运的是,尔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如果已经患有骨质疏松,早期发现和适当治疗可以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展,预防骨折。
这一期文章,以克利夫兰诊所的《骨质疏松患者指南》为基础,参考补充了其它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增加你对骨质疏松的了解,帮助你和医生一起选择最适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我们的骨头我们的骨头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壳,包裹着里面的骨小梁(一种海绵状的骨组织)。
健康骨骼的内部结构类似海绵,除了支持身体和保护重要器官之外,骨头还储存钙等矿物质。
骨骼是我们身体里最大的钙仓,90%以上的钙储存在这里。
我们的骨头处在不断的重塑的过程中,分解旧的住成新的,来供应身体的需要,修复受损的部分,保持骨骼的强壮。
在25到30岁之前,新生的骨组织超过分解掉的骨组织。
而在更年期妇女中,骨骼的分解则超过了生成,导致骨质丢失。
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骨质更是加速地丢失。
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让我们的骨骼变得脆弱的疾病。
虽然我们不知道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知道它的发展进程。
当骨质疏松症发生时,骨骼的内部结构变得脆弱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被削弱很容易导致突然和意外的骨折。
下面这张图中的圆圈里,从左到右,依次为正常,骨密度低下,骨质疏松和严重骨质疏松的骨头。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女性骨质丢失的速度在绝经期后加快。
虽然50岁以上的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最大,但是这种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这些都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Norm*!B CRS•年龄•性别,尤其是绝经期后的白人和亚洲女性•体型瘦小•骨质疏松症家族史•绝经期过早(45岁以下)•神经性厌食症或贪食症•低钙饮食•使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和抗惊厥药,一些治疗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药物•男性睾酮水平低下•缺乏运动•吸烟•过度使用酒精(每天超过三杯酒,啤酒或白酒)•其它疾病,比如肠道问题,肾脏问题,激素问题,肾结石,肝病•器官移植接受者可以看到:即便没有田可疾病,身材娇小,不爱运动,不肯晒太阳的亚洲女性已经是高风险人群。
中医养生秘方预防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特点是骨骼疏松、易骨折。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肝肾虚损、脾虚湿困、气血不足等密切相关。
传统中医药学认为,通过调整身体阴阳平衡、补益气血,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一、养生秘方一:中药调理骨骼中医药中有一些药材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例如,生地黄、枸杞子、茶叶、黄芪等具有滋阴补肾、养血益气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
此外,淮山、山药、枣子、芡实等被中医认为有温补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适宜常食。
关于如何制作中医药的具体方法和用量,请根据中医医师的指导来进行。
二、养生秘方二:食疗调理骨骼1. 增加钙摄入:骨质疏松症患者应摄入足够的钙。
常见的钙来源有牛奶、豆制品、海产品等。
此外,江珧糕、鱼头豆腐汤等传统中医食疗方也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摄入钙的同时,应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利于钙的吸收利用。
2. 补气养血:常见的补气养血食疗方有当归炖鸡、冬虫夏草鸽子汤等,可以通过调养身体,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
但是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具体选择。
三、养生秘方三:适量运动强身适量的运动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久坐不动容易导致气滞血瘀,而适当的运动可以活血化瘀、运行气血。
常见的适宜运动方式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这些都是以柔和、舒展为主的运动方式,可以调养身体,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
四、养生秘方四:调整生活习惯除了药物和食物的调理,调整生活习惯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方式。
1.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具有积极的影响。
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2. 避免酗酒和吸烟:酗酒和吸烟会对骨骼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因此,应当尽量避免酗酒和吸烟。
5. 均衡摄入营养: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避免高盐、高脂肪、高糖等食物摄入过多,以免给身体带来负担,加重骨质疏松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