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诊断与鉴别
- 格式:ppt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22
昏迷的鉴别诊断与处置引言昏迷是指病人失去知觉,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效交流的状态,通常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
昏迷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颅内出血、中毒、缺氧、癫痫等。
在应急情况下,合理的昏迷鉴别诊断和速度快的处置是十分关键的。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指根据昏迷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来找出可能的诊断,并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加以确认。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
病人可能表现出头痛、恶心、呕吐,瞳孔可能会出现散大或不等,甚至会出现静脉曲张。
中毒中毒是导致昏迷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中毒可以是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重金属中毒、食物中毒等。
中毒的表现取决于中毒的原因,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等。
脑病变脑病变包括脑出血、缺氧、中风等疾病。
病人可能会表现出一侧性肢体无力、失语、颈部僵硬以及头痛等症状。
处置方法一旦确定了昏迷的原因,相应的处置措施就要采取。
以下列出了一些在处置昏迷病人时颇有帮助的方法。
快速初步检查到达病人现场后,医务人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初步检查。
这包括评估病人的意识程度、检查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病人的状态,迅速了解病人的背景信息。
维持呼吸及循环维持呼吸和循环是病人处于昏迷状态下最紧要的事情。
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迅速地采取初始呼吸和循环支持措施。
如果病人的呼吸和循环机能已严重损害,需要进行呼吸机治疗或透析。
病因治疗昏迷的病因治疗可能因情况而异,例如,对于中毒患者,洗胃和吸附剂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对于脑出血患者,则需要缓解颅内压。
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快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帮助病人恢复。
昏迷的鉴别诊断和处置需要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以便尽快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务人员应该迅速而准确地评估病情,并能够快速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以创造最佳的治疗结果。
昏迷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处于睡眠状态,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差,如不继续对答,又进入睡眠。
(2)昏睡状态: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作简单模糊的回答,很快入睡。
我们搜集整理。
(3)谵妄状态:意识水平有明显波动,症状昼轻夜重。
定向力和自知力均有障碍,注意力涣散,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伴有明显的错觉和幻觉,多数为恐怖性,以致患者情绪惊恐,易于激惹,在幻觉与妄想的支配下可产生冲动性行为或自伤及伤人。
(4)意识模糊:或称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较明显的是错觉,幻觉少见,情感反应与错觉有关。
(5)去皮质综合征:(缺氧或其他原因引起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皮层功能丧失而皮层下机能存在)表现为:①意识丧失,醒觉存在(无自主运动和语言,但能睁、闭双眼或凝视,貌似清醒;
②仍保持有觉醒与睡眠的周期规律。
③皮层下功能存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掌颌反射均存在,偶尔出现无意识咀嚼、吞咽和自发性强哭强笑及痛、温觉刺激的原始反应。
④去皮层强直状态(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病理征阳性)。
(6)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全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丧失而倒地。
一般突然发生,持
续时间短暂,很快恢复。
昏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周德生一、昏迷的概念昏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级中枢结构与功能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的严重的意识障碍,是高级神经活动的极度抑制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无反应性,同时可伴运动、感觉、反射功能障碍及大、小便失禁等。
由于起病急,病因复杂,病情发展快,危险性大,治疗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病死率较高。
根据近代神经生理学观点,人的意识活动包括“觉醒状态”和“意识内容”两部分。
“觉醒状态”是指人脑的一种生理过程,即与睡眠呈周期性交替的清醒状态。
“意识内容”包括人的知觉、思维、记忆、定向、情感、意志活动等心理过程。
清醒时意识清晰水平的维持和意识内容的正常进行,主要取决于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而后者又取决于脑内特异性,特别是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的活动。
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包括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及上行网状抑制系统,在维持及调节大脑皮质兴奋性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是主要结构,犹如意识的天然“开关”系统,能激活大脑皮质,使人保持觉醒状态。
因而人类觉醒状态的保持或意识活动的进行,需要有正常的大脑皮质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正常的皮质活动影响网状结构的功能,而正常的皮质活动也需要有正常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支持。
昏迷是脑功能高度抑制或损害的病理状态,涉及觉醒程度下降和意识内容改变两方面。
意识内容取决于大脑半球的完整性,局限性大脑半球损害产生相应的神经缺损表现,逐渐进展的弥漫性皮质损害导致意识内容的相应缩小,一般不直接引起觉醒状态障碍或昏迷。
除非是急性、双侧、广泛的皮质或半球的损害,才会导致昏迷。
觉醒状态取决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正常功能,只有损害具有相应的速度和广度,才会使其破坏,导致昏迷。
二、昏迷的诊断患者的诊断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等,由于昏迷的病人起病急,须尽快治疗,因此,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诊断资料的采集,从中选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判断病因、病情,初步定位定性,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案。
昏迷(神志丧失,意识丧失)昏迷,也称神志丧失或意识丧失,是一种严重的健康状况,通常由各种原因引起。
在昏迷状态下,患者失去了对外界的反应和意识,无法进行自我保护和协调运动。
昏迷可能是疾病或意外事件的直接结果,如颅脑外伤、中风、癫痫、药物中毒等。
在医疗领域,昏迷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挑战,需要及时干预和细致的护理。
昏迷的分类根据昏迷的原因和程度,可以将昏迷分为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来进行分类: - 轻度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有部分反应,但意识模糊,无法做出有意义的回应。
- 中度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弱,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回应。
- 深度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处于完全意识丧失的状态。
昏迷的症状除了意识丧失外,昏迷患者还可能表现出一系列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率异常、瞳孔扩大或收缩、肌肉强直等。
这些症状往往反映了不同原因引起的昏迷类型,病情较为严重时还可能伴随有生命体征的衰竭。
昏迷的诊断对于昏迷患者,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
医生通常会通过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昏迷的原因。
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MRI也常常用于确诊可能的头部损伤或其他潜在疾病。
昏迷的治疗针对昏迷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引起昏迷的原因。
有些引起昏迷的疾病或损伤需要药物干预,如脑出血、脑水肿等;而对于其他原因,如低血糖、中毒等,需要紧急处理。
在处理昏迷患者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并保持循环的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
昏迷的预后昏迷患者的预后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引起昏迷的原因、患者年龄、病史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恢复意识,而有些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护理甚至有可能终身昏迷。
对于昏迷患者及其家人来说,及时的支持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昏迷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了解昏迷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医疗机构也需要不断提高对昏迷患者的医疗水平和护理质量,以提高昏迷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