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
返回目录
8. (2023·广州段考)化学指导我们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认 识世界。 (1) 某兴趣小组表演了一个魔术,道具如图甲所示,该魔术中可观察 到脱脂棉团由白色变为 红色 ,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 氨分子
在不断运动,溶于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
D. 粒子不运动
12345678
返回目录
2. 我国科学家通过操纵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在铜表面成功地用
101个铁原子“写”下“原子”二字(如图所示),这也是迄今为止最
小的汉字。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B )
A. 该技术使人类能够观测到原子、分子的真实存在
B. 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 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第5题 (1) 图甲:用A、B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水和空
气,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活塞慢慢推入,
发现吸取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更容易推入。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 气
体分子间间隔大,液体分子间间隔小 。
12345678
返回目录
(2) 图乙:先向烧杯D中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 不变色,再向烧杯C中加入3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 杯。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D中溶液变红 。
返回目录
7. (2023·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段考)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 的是( D ) A. 久置的米酒变酸——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 香水必须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