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2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

澄政发〔2011〕11号

江阴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蓝天工程)的实施意见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临港新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苏政发〔2010〕87号)、无锡市人民政府《关于更大力度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蓝天工程)计划》(锡政办发〔2010〕185号文)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转型发展步伐,切实改善我市空气环境质量,建立健全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实现幸福江阴“处处都有好环境”的目标,特制订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省、无锡市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城市市区和不开发区为重点区域,以能源、交通、钢铁、化工行业整治和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油气回收为重点领域,以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监测、监控能力为保障,加快构建联防联控体系,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确保大气环境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原则

(一)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坚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确定空气质量保障重点控制区域、重点控制领域和重点控制污染物,优先实

施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污染防治措施,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严格标准,完善政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解析及影响研究,提高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征因子的排放标准及相关标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构建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尽快制订出台一批地方性政策和管理措施。

(三)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坚持源头控制、预防为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着手,着眼大气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发展趋势,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全面抓好碳减排工作,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争取在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四)联防联动,齐抓共管。建立全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实施、统一评估;建立政府统一监管、部门联动配合、社会积极参与、责任明确、分工合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格局。

三、主要目标

(一)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到2012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09年分别下降10%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下降,至2012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9年下降15%。

(二)到2012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均值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0%以上,酸雨发生率逐年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

(三)到2012年,市区及乡镇(街道)建成区范围内全面建成清洁能源区,全市原煤消费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在2009年的基础上

下降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在2009年底的基础上累计下降12%。原煤消费总量控制在上级部门要求的范围内。

(四)高水平编制完成并全面实施《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建设和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监控体系。

四、主要任务和分工

(一)编制并实施《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与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江阴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为我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本思路和完备保障。在汇总调查、研究分析近5年气象、污染源、空气质量等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地区、重点污染源和重点项目加强监测。着力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扬尘等大气污染问题,进一步研究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臭氧(O3)、挥发性有机物(VOCS)、灰霾污染问题,建立我市大气污染数据模型,同时借助国内外的先进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综合分析提出对策,最终形成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具体措施。2011年着手开始规划编制工作并全面推行实施。

牵头部门:市环保局,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规划局、市城管局、市气象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大力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和不开发区建设战略。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碳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制造、新传感器、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重点打造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5个“百亿级新兴战略性产业园区”。同时根据《江

阴市南部地区不开发区域产业发展暨结构调整规划》及《关于加快推进不开发区域建设的意见》(澄委发〔2010〕35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不开发区建设战略。至2012年,全市工业中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提高到47%左右,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1%以上。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

2.加强节能减排和落后产能淘汰。严格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大力组织实施以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为重点的节能改造。加强节能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案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有关精神,组织实施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整治整合计划,深入推进“三高两低”企业整治,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工艺和产品,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加快城区“退城进园”工作进度,引导工业向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集中,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布局。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

3.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江阴市产业导向,抓紧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一律暂停审批、核准、备案,全市范围内除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外,一律不得新建火力发电机组。清洁能源区和热电厂供热范围内一律不得新增燃煤设施。

牵头单位:市经信委,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各镇(街道),开发区,临港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