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关爱在身边 浙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29.30 MB
- 文档页数:25
《家人关爱我成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人长辈的辛勤养育和教导,萌发感激与报答之情。
2、明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家人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学会关心体贴家人,孝敬长辈。
3、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与报答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家人对自己的关爱,并懂得回报家人的爱,为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难点:1、能从平凡的小事中体验到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2、学会感恩,回报家人的爱,并付诸于行动。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揭示爱的话题首先,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这是一群非常可爱的小宝宝的照片。
不过呀,他现在已经长大了你们猜猜是班中哪位小朋友?想不到吧!小时侯的我们与现在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啊!提问:你知道自己刚出生时的体重是多少,身高是多少,现在呢?[课件出示]我们每个小朋友从妈妈肚里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再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直到现在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3000多天,这么多的日日夜夜,是谁陪伴着我们,照顾着我们?正是在家人无私的关爱下,你才茁壮成长。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在家人关爱下的成长历程吧!(出示课题)二、联系实际,感悟爱的点滴我们的成长是一本厚厚的书,那是家人和我们一起写成的。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书中的故事。
(一)回忆温馨一刻1、欣赏一组照片师解说:你的降生,让你的家人在喜悦的同时,也开始了进入了为你付出的时光。
喂你吃饭、逗你玩耍、扶你走路,教你学说话,……牵着你的小手把你送进学校。
2、照片记录着我们温馨的回忆,你有这样的照片吗?把家人关爱你的感人故事说给同学听吧。
(二)寻找身边的点滴关爱1、除了相片,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也藏在为你做的点点滴滴中,看到老师穿的这双鞋了吗?这是我妈妈帮我买的。
她看到老师的鞋柜里都是高跟鞋,怕我上课站立的时间长,累着了,所以给我买了这双鞋。
每次穿这双鞋,老师就觉得格外地舒适,知道为什么吗?(有妈妈的一份爱)2、细心的孩子们,你从你的身上穿的,口中吃的,手上用的东西中,发现了家人对你的关爱了吗?提示:(1)谁送你上学?又接你放学?晚上谁为你检查作业?谁为你洗衣?(2)小吃饭时,有家人为你夹菜的起立。
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家人关爱我成长》赛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家人关爱我成长》是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题。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感受到家庭温暖,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人的关爱行为,以及自己如何回应家人的关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感受,但对家人关爱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但未必能够用语言和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家人关爱的行为,并引导他们学会回应家人的关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人关爱的表现,理解家人关爱自己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家人关爱的能力,学会用语言和实际行动回应家人的关爱。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人的感恩之心,增强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人关爱的行为,感受到家庭温暖。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回应家人的关爱,培养家庭情感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和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真实感受家人的关爱。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增强学生的家庭情感。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回应家人的关爱,培养家庭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和故事素材。
2.准备教学PPT,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
3.准备分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家人的关爱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了解到家人关爱的行为,并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如何回应家人的关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并学会用语言和实际行动回应家人的关爱。
4.巩固(5分钟)利用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家人关爱的理解和回应能力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