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史第七章
- 格式:pps
- 大小:10.18 MB
- 文档页数:85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总结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1.现代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即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2.现代设计是20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与传统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是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的密切关系,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3.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
4.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
在荷兰,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
5.丹麦人一向把设计的对象看成“工具”。
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人创造的物质存在都是工具。
6.丹麦设计的统一性和功能、外型的高度同一性,来自这个国家的具体条件。
7.法国的现代设计是基于法国设计传统的,即设计是为富裕的上层人的活动,设计的内容是豪华、奢侈的产品,设计不应该是民主的、大众的,而应该是权贵的、高尚的。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于“工艺美术”运动1、工业革命产生的两个基本要素:1对旧传统的摒弃;2.对机械生产的肯定2、1851年世界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令人震惊的是水晶宫。
这座用钢材和玻璃建成的圆拱型大厦,实际上是放大了的温室。
约瑟夫·伯克斯顿。
3、莫里斯设计的红屋具有浓厚的歌德风格。
4、1882年,由阿瑟.马克穆多为首组成了世纪行会;1888年一批英国的设计家在莫里斯的精神感召下,组织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从而有计划的举办外国设计展览,以促进英国本身设计水准。
同年,手工艺行会,由杰出的设计家查尔斯·阿什比。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1、新艺术与工艺美术的不同是: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德风格,把哥德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
相同之处是:1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对,2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3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4都放弃对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动植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5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一节关于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2)第二节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3)第三节设计与艺术、科学的关系 (5)第四节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 (5)第二章现代设计的滥殇时期 (7)第一节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 (7)第二节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 (7)第三节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7)第三章现代设计的肇始时期——“新艺术运动” (9)第一节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 (9)第二节“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10)第三节新艺术运动在美国 (11)第四节自成体系的北欧设计 (12)第四章现代设计的演进时期——现代主义设计 (12)第一节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形式及特征 (12)第二节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 (13)第三节荷兰风格派运动 (14)第四节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15)第五节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它国家的表现 (17)第五章现代设计演进中的装饰艺术运动 (22)第一节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 (22)第二节装饰艺术在法国的表现 (23)第三节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表现 (25)第四节装饰艺术运动在其它国家的表现 (27)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包豪斯 (27)第一节包豪斯的历史 (27)第二节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29)第三节包豪斯的设计成就 (31)第四节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31)第七章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设计 (32)第一节德国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 (32)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的设计 (35)第三节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38)第四节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 (39)第五节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41)第六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 (42)第八章现代主义设计的持续与反叛时期——20世纪60、70年代的设计 (45)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 (45)第二节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45)第三节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 (47)第四节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 (48)第九章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 (50)第一节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50)第二节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53)第三节后代现代主义与工业产品设计 (55)第四节后现代主义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 (59)第一章绪论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全面梗概:这段设计史,是同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文化意识及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该时期设计艺术种类的变化、设计范畴的扩大、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现代设计史》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目的:《现代设计史》课程旨在建立对中、西方设计历史及各时期设计风格样式、设计流派、设计现象的认识与理解,了解其卓越的设计意匠和创造方法,把握艺术设计发展的独特规律,建立艺术设计的历史观照视野和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对设计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从而指导当下和未来的设计实践。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艺术设计发展演变的文化和审美背景,使学生对设计史的脉络有总体的认知和把握,掌握设计史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各时期的重要设计运动、风格和特征、设计师及其代表作品。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中国陶瓷工艺内容:1.1 原始社会的彩陶工艺1.2 魏晋隋唐时期的陶瓷工艺1.3 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工艺要求: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基本发展脉络,认识各时期代表性陶瓷工艺的技术特点、装饰纹样,理解其艺术特征。
第二章中国青铜工艺内容:2.1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工艺2.2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工艺要求:了解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艺术的工艺特点、造型、装饰纹样,重点理解装饰纹样的文化和审美内涵。
第三章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内容:3.1 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3.2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3.3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要求:了解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掌握约翰∙拉斯金与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工艺美术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四章新艺术运动内容: 4.1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4.2 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师4.3维也纳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4.4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要求:基本了解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掌握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作品,以及维也纳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第五章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发展内容: 5.1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5.2 德国工业同盟5.3 荷兰风格派运动5.4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要求: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掌握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的主要艺术观点和代表设计作品。
针对书目《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版(第二版)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考核要求与知识点:本章作为课程的导论部分,目的在于呈现当代设计发展的一般状况因此本章的考核要求定位在:非重点。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考核要求与知识点: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设计风格、设计师、代表作品。
考核知识点:2.1 水晶宫博览会、普金、拉斯金、哥特式风格2.2 威廉·莫里斯和他的设计作品、红屋、拉斐尔前派2.3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考核要求与知识点: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新艺术运动的特征、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以及代表设计师、设计作品以及风格特征。
考核知识点:3.1新艺术的主要特征和产生背景3.2 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团体和设计师以及代表作品新艺术之家、赫克托·吉玛德、巴黎地铁站入口设计、亨利·凡·德·威尔德、维克多·霍塔、霍塔旅馆、安东尼·高蒂、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察尔斯·马金托什、格拉斯哥四人集团、奥地利分离派、奥托·华格纳、约瑟夫·霍夫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柏利·比亚兹莱、阿尔封索·穆卡、艾米里·盖勒、朱里斯·谢列特、尤金·格拉谢特3.3 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考核要求与知识点: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装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4.1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风格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2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
4.3 装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艾林·格雷、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塔玛拉·德·兰比卡、让·杜南、拉里克、卡桑德尔、克莱斯勒大厦、4.4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
世界现代设计史目录章节前言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法国的“新艺术”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贡献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和安东尼·高蒂的贡献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和察尔斯·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四人设计集团奥在利“分离派”与德国的“青年风格”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第四章“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概况和特点法国“装饰艺术”运动的发展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第五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基础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第六章包豪斯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早期的包豪斯一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荷兰“风格派”的影响新的联合:莫霍里-纳吉与阿尔柏斯的贡献包豪斯的公共形象迪索时期的包豪斯新大师的出现泛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痛苦的结局——米斯时期第七章工业设计的兴起美国的工业设计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第八章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第九章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第十章世界现代设计(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日本的现代设计的发展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设计第十一章世界现代设计(二)德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荷兰的现代设计发展情况西班牙现代设计瑞士的现代设计美国的现代设计第十二章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一、包豪斯的历史二、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体系三、包豪斯的设计成就四、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包豪斯复习现代主义教育体系--包豪斯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一、德国1930s ~1950s 的工业设计二、美国二战及战后的设计三、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四、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五、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六、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本章主要内容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二战(1939年-1945年)背景:二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慘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参战国: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7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集团。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莫索里尼裕仁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一、德国1930s ~1950s 的工业设计1.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动(1)战争期间:纳粹政府宣扬“强大民族论”措施:①打击包豪斯的现代主义,复兴新古典主义;②为了全民统一化,大力推行标准化运动。
设计:标准化符合包豪斯设计的理性主义内涵,利于批量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水平、产品质量,与民族严谨、理性的精神吻合,延续了30年代设计的冷漠、理性、科学的特征。
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一、德国1930s ~1950s 的工业设计2.纳粹时期的设计(二战期间)汽车设计-理性设计甲克虫(典范)、阿德勒车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甲克虫阿德勒设计强调实用功能和几何性原则,忽略消费者对于象征性、趣味性等的追求,设计则难于成功。
“一辆车美的标准并不取决于它的装饰配件,而是取决于它的功能,少空话,多符合功能。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3.乌尔姆设计学院和战后德国设计风格的形成背景:战后德国人开始重振设计事业和设计教育业,希望通过严格的设计教育来提高德国产品设计水平,振兴战后凋敝的国民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取得新的主导地位。
学院由舒尔于德国乌尔姆1950年创建,旨在继承发扬包豪斯精神,培养掌握工业设计实践和专业知识的人才。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1)比尔时期-“战后包豪斯”遵循包豪斯的理论学说,教学过程关注探索产品的形式与其功能和技术方式之间的关系。
(2)马尔多那多-开创现代设计理性、科学研究的开端培养目标:科学型的设计师教学:单纯的注重形式教学->与设计相关的人文及科技领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3)乌尔姆设计风格压抑个性强调设计的企业性格、工业性格、批量生产的特点。
产品风格:严峻、简洁、富有条理局限:过分强调功能,导致设计单一化,阻碍设计理论的发展,即遵循人性与感性的自由设计思想。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4.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布劳恩公司设计学院与生产企业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化设计的典型。
设计目的:将技术转化成产品以及使产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设计是人体工学、功能和美学的等值。
”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代表人物:兰姆斯设计主张:功能单元组合设计设计方法:系统设计表现形式:(1)以一个主功能单元为基础,根据需要配置各种辅助配件;(2)每个单元都具有独立功能,单元组合成具有复合功能的产品。
1962年1968年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二、美国二战及战后的设计竭力将现代主义设计发展成国际主义风格。
1.欧洲设计师的大量移居和战争期间的设计设计活动:一是试图建立类似德国包豪斯的设计学院,二是探索美国本土文化特色、适应时代的设计风格。
平面设计:从事各种为战争服务的视觉传达设计。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1942年卡洛的设计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1960年1939年卡洛的设计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阿塞顿作品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考弗作品1941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2.美国二战后工业设计的飞速发展欧洲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对美国设计的影响深远1940s ~1950s 经济在战后飞速发展(1)汽车设计与“计划废止制”流线型设计形成潮流,产生设计样式追随销售的趋势。
“计划废止制”目的: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促使消费者不断购买新产品。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2.美国二战后工业设计的飞速发展手段:①功能性废止:不断开发更多、更新功能的新产品②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式样③质量性废止:在设计中预先限定产品使用寿命“计划废止制”的缺陷:导致了极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强调样式的设计偏离了功能主义的轨道。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别克系列19271938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梦之车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金莺鸟Ⅰ1952金莺鸟Ⅱ1956金莺鸟Ⅲ1958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2)家具、室内设计与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设计风格:弹性结构、可移动组合①依姆斯Charles Emas ,1907-1978关注新材料的应用与新造型的可能性1948年依姆斯夫妇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低价家具设计国际比赛”设计的DAX 椅子,获奖。
分离椅子的靠背和座位的设计。
依姆斯夫妇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建筑采用易装配框架,整个框架只花16小时即完成,被设计界作为现代房屋的典型代表。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机械化和批量生产已成为制造业的主流,而新材料则推动了现代设计的发展。
大多数材料上的革新出自美国。
1)、冲压成型。
这种成形技术产生了“机壳”的概念,在20世纪20—30年代,它成为从汽车到电熨斗的许多技术型消费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福特公司在冲压成形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2)、技术镀铬。
在小型消费品的金属表面镀铬,这既是一种防锈措施,也是将批量生产的消费品转变成一件装饰品的手段。
镀铬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设计之中。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3)、无缝钢管。
材料质量轻、强度大,并且有强烈的现代感。
各种钢管椅成了现代设计的典范,象征着利用新材料创造一种新颖而轻巧的家具美学,并打破了沿袭已久的家具设计传统。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4)、塑料。
塑料是作为一些昂贵材料如牛角、象牙和玉石等的代用品而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
最早出现的塑料是赛璐珞,1860后就在美国得到商业性应用。
1909年美国人发明了酚醛塑料,最初用于生产电器零件。
20世纪30年代,塑料在设计中大显身手,照相机、办公机器和收音机等新产品采用塑料外壳。
这一方面是由于塑料易于成形和脱模,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新产品尚未建立起自己的视觉特征,有利于探索新材料的造型特点。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②诺尔集团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萨里宁(Eero Saarinen )设计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萨里宁(Eero Saarinen )设计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哈瑞‧贝尔托亚(Harry Bertoia 1915~1978)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哈瑞‧贝尔托亚(Harry Bertoia 1915~1978)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③米勒公司设计理念:A.设计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或缺;B.设计要符合经济法则;C.产品必须诚实;D.充分尊重设计师的主动权,相信好的产品必然会有市场。
设计师:罗德(Gilbert Rhode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罗德设计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3)波音707飞机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运用人机工程学在设计中的运用是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波音飞机堪称人机学运用于大型工业设计项目的成功典范。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3.二战后美国设计教育的发展目标:为市场培养人才,重视实际技能、市场意识、消费意识、消费心理的研究。
办学:与企业联合办学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三、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意大利设计得益于马歇尔计划引入美国工业生产模式。
设计风格:意大利线条(吸收流线式样)尼佐里设计始软终硬、柔媚与硬气合而为一。
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庞蒂设计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Cassina设计现代设计史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卡斯蒂格里奥尼兄弟设计现代设计史 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Cabriolet Cabriolet 玛莎拉蒂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意大利设计战后重建(1945-1960)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工业时代机械产品必须拥有明确的实用和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