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的类型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导读]构造地质图:构造分区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构造地质图:构造地质图是为了表达矿床的生成与沉积作用、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等的关系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同或不同的构造特点的图件,是编制构造岩相图或岩相古地理图的底图,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成矿规律图的底图,特别是中比例尺图纸。
一、以同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为底图,综合利用区域褶皱、断裂、岩浆岩分布图及岩石成份分布等资料及物化探资料,采用地质历史发展与地质力学相配合的分析方法进行编制。
二、褶皱构造:在填绘有岩性分布及岩层产状要素的地图上,其褶皱形态已明显表示出来,无需再用特定的构造符号加以表示。
在不够清晰醒目时,则以不同图例的梭形线条表示背斜或向斜的轴线。
褶曲轴线的颜色要以同旋回期的颜色来表达。
在资料允许的条件下,地层产状要素可以用稀密度不同的彩色等高线来表示不同的倾斜度,同时表明产状要素符号。
三、断裂构造包括深断裂、大断裂、构造缝合线,一般断层及由广泛发育的小型错动和裂隙组成的强裂隙带等。
这些构造也是经常控制岩浆岩、金属矿田或矿床分布的重要空间,因此在图上均应表示。
(一)深断裂和大断裂皆属发育时间长,可经几个地址时期,在空间上又延长极远且可穿过几个构造层的强烈错断地带。
一般在地台上复有盖层的地区,对深、大断裂的确定,根据某些人的意见,深断裂属于切割基底,包括华力西以前各个时期形成的基底大断裂。
而大断裂则属于并不切入基底而只切穿盖层的断层,不论其长度有多大,皆名之为大断裂。
由于二者有时隐伏,有时出露,其生成时代亦不尽相同。
因此在图上应以特定的色调和线条分别表示。
由于隐伏断裂曾被厚度不等的沉积物所掩盖,因此需用间接手段进行推测。
推测隐伏深断裂带的标志:地貌特征、中或新生代盆地线状排列或连串的重迭凹地、岩层的挠折、同时沉降的褶皱轴(褶皱系统的横向或斜交沉降带)、连串的岩浆岩体、强烈的蚀变带、现状排列的岩墙、单位裂隙度的显著增高,这些标志的一种或几种交替成单个线状排列,此外,物探异常以及隐伏断裂带两侧分布的沉积岩相、沉积物厚度、构造线、构造类型、岩浆活动类型的不同或显著不同。
中国各类地质高清大图(共101张)世界地质图亚洲地质图中国地质图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地下水化学图松辽平原农业水文地质区划图东北地区地下热水分布图黄淮海平原浅层淡水水文地质图黄淮海平原深层淡水水文地质图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图江汉平原水文地质图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图黄河中游黄土地区水文地质图西北干旱地区水文地质图西北干旱地区浅水化学图青藏高原冻土地区水文地质图北京市水文地质图天津市水文地质图河北省水文地质图山西省水文地质图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图河套平原盐碱土改良水文地质图辽宁省水文地质图吉林省水文地质图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图陕西省水文地质图关中盆地水文地质图甘肃省水文地质图甘肃东部黄土区农田灌溉水文地质图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青海省水文地质图柴达木自流盆地水文地质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地质图上海市水文地质图江苏省水文地质图山东省水文地质图浙江省水文地质图江西省水文地质图江西省地下热水分布图福建省水文地质图福建省地下热水分布图台湾水文地质图河南省水文地质图湖北省水文地质图湖南省水文地质图广东省水文地质图雷琼自流盆地水文地质图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四川省水文地质图四川自流盆地地下水化学图贵州省水文地质图云南省水文地质图西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中国卫星地图中国地势图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中国干湿分区图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中国水系分布图中国地理分区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重要自然地理界线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图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中国自然植被分布图。
三大岩类填图的思路、方法及野外观察的主要内容一、填图(区域地质调查)1、基本含义区域地质调查也称区域地质测量或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区调、区测或填图。
2、特点区域地质填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基础地质工作。
具有多学科、多专业、综合性强、服务领域广等特点。
3、目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服务于人类社会对于利用资源、改善环境、减轻灾害的需求。
区域地质调查不仅为地质矿产普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资料,而且为国民经济各部门、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国土规划、国防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区域地质资料及相应的地质科学依据4、任务通过地面地质填图(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同位素测年等),查明图幅内的地层、岩石(沉、火、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是所有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和地球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
调查的总体目标任务•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或《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及其它有关规范、指南,采用数字填图方法,综合应用区域地、物、化、遥资料,进行区域地质调查预期成果:•1.提交分幅(25万、5万可联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和地质图•2.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2006)》的要求,提交数字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数据资料、最终成果空间数据库和报告文字数据。
5、地质图类型地质图(基础图件)按用途或专业扩展为:地质矿产图、工程地质图、环境地质图、基岩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灾害地质图、旅游地质图等等2)按照精度的不同通常分为:–1:100万(小比例尺国际分幅经6纬4°)–1 : 50万–1 : 25万(1 : 20万、1 : 10万(中比例尺)–1 : 5万(大比例尺)–1 : 2.5万大、中比例尺或区域地质调查选区一般应符合下列原则:1、国民经济建设或国防建设需要的地区;2、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并已具备前期地质工作相适应的研究程度;3、自然经济地理条件较好,或已有中、近期国家建设的发展计划,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地区;–1 :1万及其他不同的精度(1 :5000、1 :2000)地质图的表象图框外内容基础地质调查研究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和先行步骤,是推动地质科学技术进二、区域地质调查—属基础地质研究基础地质研究意义步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地质勘查常⽤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1-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 958-89)~为适应地质⼯作改⾰深化和加快地质制图⼯作规范化、标准化和计算机使⽤的需要,制定了这⼀套标准的符号和花纹,以利地质⼯作或其它技术、科学、经济领域等部门使⽤。
1主题内容与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50000区域地质图件(包括详图、平⾯图、地质柱状图、地质横切剖⾯图、矿产图、成矿规律及预测图等)上,地层年代单位符号、岩⽯和矿物符号、各类矿产的矿床、矿点符号等的表⽰⽅法总则。
本标准适⽤于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填图及室内编图。
对其它⽐例尺的地质图件表⽰符号和花纹也可参照使⽤。
本标准不包括城市地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作的特殊要求内容和以岩⽯地层单位制图即组图上的岩⽯地层单位符号。
2表⽰⽅法的原则2.1为了地质制图不同⽬的的需要,应在相应的地质图件上,表⽰需要的花纹和符号。
2.2表⽰岩⽯和矿物花纹采⽤⿊⾊(或着⾊)或漏空花纹符号,但其花纹符号的原意不变。
2.3岩⽯和矿物花纹的表现形式与岩⽯的分类命名紧密相关,往往侧重岩⽯中的某些特征。
本标准只列岀较常见的各类不同的岩⽯分类主要岩⽯类型。
2.4在制定岩⽯和矿物花纹符号时,遵守下列原则:241注意各种符号的系统性、通⽤性,在同⼀图件上,⼀种符号只能代表⼀种内容含意。
2.4.2对长期习惯通⽤的符号,如⽆原则性错误,尽量保留,但对长期以讹传讹的符号,经查证重新拟定其含意。
2.4.3设计的各种花纹尽量作到含意确切,简单清晰,便于绘制。
2.5使⽤本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时,可在本标准规定的原则范围内,根据具体情况,改⾰、创新、设计花纹符号,但绝不能改变已设计的花纹符号之含意。
2.6本标准年代地层单位中的长城(Ch)、蓟县(Jx)、青⽩⼝(Qn)三个系的符号,不同于国际上公认系的符号标准。
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02-22发布1989-10-01实施第⼀篇地质图件上使⽤的图例3 地质体单位符号3.1.4.1 Q 第四系3.1年代地层单位符号3.1.1 宇(Eonothem) 3.1.4.2 R 第三系3.1.2 界的符号 3.1.4.3 K ⽩垩系3.121 Cz 新⽣界 3.1.4.4 J 侏罗系3.122 Mz 中⽣界 3.1.4.5 T 三叠系3.1.2.3 Pz 古⽣界 3.1.4.6 P ⼆叠系3.1.2.4 Pt 元古界 3.1.4.7 C ⽯炭系3.1.2.5 Ar 太古界 3.1.4.8 D 泥盆系3.1.2.6 AnC 前寒武 3.1.4.9 S 志留系3.1.2.7 AnZ 前震旦 3.1.4.10 O 奥陶系3.1.2.8 M 3.1.4.11 C 寒武系3.1.3 亚界的符号 3.1.4.12 Z 震旦系3.1.3.1 PZ2 上古⽣界 3.1.4.13 Qn 青⽩⼝系3.1.3.2 Pz1 下古⽣界 3.1.4.14 Jx 蓟县系3.1.3.3 Pt 3 上元古界 3.1.4.15 Ch 长城系3.1.3.4 Pt 2 中元古界 3.1.5 亚系的符号3.1.3.5 Pt1 下元古界 3.1.5.1 N 上第三系3.1.3.6 Ar2 上太古界 3.1.5.2 E 下第三系3.1.3.7 A「1 下太古界 3.1.6 统的符号3.1.4 系的符号 3.1.6.1 Qh 全新统QP3上更新统3.162 Qp 更新统QP2 中更新统3.1.6.21 D3 上泥盆统或泥盆系上统QP1 下更新统 3.1.6.22 D2 中泥盆统或泥盆系中统N2 上新统 3.1.6.23 D1 下泥盆统或泥盆系下统3.163 上第三系N1 中新统 3.1.6.24 S3 上志留统或志留系上统3.1.6.5 E3 渐新统 3.1.6.25 S2 中志留统或志留系中统3.1.6.6 E2 始新统、下第三系 3.1.6.26 S1 下志留统或志留系下统3.167 E1 古新统 3.1.6.27 。
、地质图的种类很多。
主要用来表示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条件的地质图,称为普通地质图,简称为地质图。
此外,还有许多用来表示某一项地质条件,或服务于某项国民经济的专门性地质图。
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平面图是反映一表地质条件的图。
是最基本的图件。
地质剖面图是配合平面图,反映一些重要部位的地质条件,它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现象的反映比平面图更清晰、更直观。
柱状图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各地质年代的地层特征、厚度和接触关系的图件。
2、地质图的编制多以实测资料为基础,有一定的制图规范和标准。
目前所使用的地层分级系统、表示地层年代的色标和符号,以及表示各类岩体的色标和代号,多是国际通用的。
客观需要促使地质图向专门化、部门化方向发展。
种类也越分越细,除普通基础性地质图外,还有第四纪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岩相图、古地理图、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矿产分布图等。
目前狭义的地质图多指基础性普通地质图。
回答人的补充2009-09-21 17:13
,1、地质构造图:反映一个区域或构造单元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历史的地质图件。
简称构造图。
通常以地质图为基础编制,突出反映各种构造类型的性质、空间展布形态及其形成顺序以及同构造类型之间的交切关系。
2、地形图: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大地构造图:是表示一个大区域乃至一个或几个大陆、大洋主要构造特征的地质图件,如亚洲大地构造图。
图件主要标示不同性质构造单元和各种类型的构造,以及分隔它们的构造界线,如缝合带、主干断裂带、岩浆活动带等。
为了显示整个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常常用不同的颜色和花纹分别表示形成于不同时代和不同成因的构造单元、构造类型和构造边界。
如果图件所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小,则称为区域构造图。
水文地质图:反映某地区的地下水分布﹑埋藏﹑形成﹑转化及其动态特征的地质图件(主要表示地下水类型、产状、性质及其储量分布状况等的地图)。
是某地区水文地质调查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示形式。
水文地质图按其表示的内容和应用目的﹐可概括为3类﹕反映某一区域内总的水文地质规律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图。
以区域内的地质﹑地形﹑气候和水文等因素的内在联系为基础﹐综合反映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水质﹑水量﹑动态变化等特征﹐以及区域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条件。
工程地质图:按比例尺表示工程地质条件在一定区域或建筑区内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
是结合地质工程建筑需要的指标测制或编绘的地图。
通常包括工程地质平面图﹑剖面图﹑地层柱状图和某些专门性图件﹐有时还有立体投影图。
它以工程地质测绘所得图件为基础﹐并充实以必要的勘探﹑试验和长期观测
所获得的资料编绘而成。
它同工程地质报告书一起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综合性文件﹐是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
构造—岩相图:是表示不同构造单元和与之相伴的不同岩相或岩相组合的时空分布及其内部构造要素特征的图件。
由于岩相比岩性能更好地反映沉积成因和形成的地质环境,故编制构造—岩相图更有助于区域构造演化或大地构造特征的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