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
纳
一、整数
- 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大小比较
-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
二、小数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图形与几何
- 点、线、线段和射线的基本概念
- 角的基本概念
- 直线、曲线、折线和封闭曲线的区别
- 简单图形的认识和绘制:直线、折线、封闭曲线、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四、三角形
- 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的区别
- 三角形的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
五、长度、面积和体积
- 长度的比较和单位的换算
- 长度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面积的认识和计算
- 体积的认识和计算
六、时间与空间
- 时、刻、秒的认识和运用
- 时间的计算: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的时间长度
- 方向与位置的概念
- 空间的认识和观察
七、数据和图表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表格和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 直方图和条形图的认识和绘制
八、应用题
- 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知识点和考点的归纳。
将这些知识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
请注意,以上总结的内容基于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教材知识点还请以教材为准。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4.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6.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3。
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7.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1/12,12是1/12的倒数。
8.小数的倒数: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
则是4/1。
9.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所以0.25的倒数4,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10.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1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3.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
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4.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第11讲六年级暑期数论中的计数六年级秋季数论中的规律六年级秋季进位制进阶六年级寒假数论模块综合选讲(一)六年级春季数论模块综合选讲(二)掌握进位制间的相互转化,利用n进制解决数论相关问题漫画释义知识站牌1.掌握进制间的互化,尤其是特殊进制间的简便互化;2.掌握用进位制的思想解决问题;3.探索其他进制下小数的意义.二进制在计算机中的运用由于人的双手有十个手指,人类发明了十进位制记数法.然而,十进位制和电子计算机却没有天然的联系,所以在计算机的理论和应用中难以畅通无阻.究竟为什么十进位制和计算机没有天然的联系?和计算机联系最自然的计数方法又是什么呢?这要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说起.计算机的运行要靠电流,对于一个电路节点而言,电流通过的状态只有两个:通电和断电.计算机信息存储用硬磁盘和软磁盘,对于磁盘上的每一个记录点而言,也只有两个状态:磁化和未磁化.近年来用光盘记录信息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光盘上每一个信息点的物理状态有两个:凹和凸,分别起着聚光和散光的作用.由此可见,计算机所使用的各种介质所能表现的都是两种状态,如果要记录十进位制的一位数,至少要有四个记录点(可有十六个信息状态),但此时又有六个信息状态闲置,这势必造成资源和资金的大量浪费.因此,十进位制不适合于作为计算机工作的数字进位制.那么该用什么样的进位制呢?人们从十进位制的发明中得到启示:既然每种介质都是具有两个状态的,最自然的进位制当然是二进位制.二进位制所需要的计数的基本符号只要两个,即0和1.可以用1表示通电,0表示断电;或1表示磁化,0表示未磁化;或1表示凹点,0表示凸点.总之,二进位制的一个数位正好对应计算机介质的一个信息记录点.用计算机科学的语言,二进位制的一个数位称为一个比特(bit ),8个比特称为一个字节(byte ).那么生活中常用的十进制数在计算机中是怎么用二进制表示呢?一、进制的认识我们常用的进制为十进制,特点是“逢十进一”。
小学数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必背内容汇总以下是小学数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的必背内容汇总:第一单元:集合与逻辑-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全集与子集的关系- 集合间的逻辑关系(交集、并集、差集)第二单元:整数的运算-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整数加减乘除的性质与规律第三单元:分数- 分数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法-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分数的乘法与除法运算- 分数的化简与扩展第四单元:小数- 小数的基本概念与读写方法-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小数乘以整数的运算- 较大数和较小数的比较第五单元:比例- 比例的基本概念与表达方法- 比例与比值的关系- 特殊比例:速度、密度、利润等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 研究各类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理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认识圆、半圆、扇形的特征第七单元:三角形- 了解三角形的直角、钝角和锐角- 掌握利用三角形性质进行直角三角形的判断- 解决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问题第八单元:量- 掌握长度、重量、容量和面积的度量和单位- 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运用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解答第九单元:图形的变换- 记忆平移、翻转和旋转图形的方法与规律- 利用变换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第十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研究如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掌握绘制直方图、折线图等数据图表的方法以上是小学数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全册必背内容的汇总。
通过努力记忆和理解这些内容,将会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祝学习顺利!。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共有十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如下:1. 第一单元: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口诀表:认识并背诵乘法口诀表2. 第二单元:整数- 正数、负数: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正数相加、正数和负数相加、负数相加- 整数的乘法:相乘的规律3. 第三单元:图形与坐标- 点、线、面: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 线段的长度: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 坐标系: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4.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平移、翻转、旋转:了解图形的基本变换操作-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认识图形的对称性5. 第五单元:小数- 小数的认识: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带小数点的乘法和除法计算6. 第六单元:百分数- 百分数的认识: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读法- 百分数的表示和转化: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 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7. 第七单元:平方与平方根- 平方数:认识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概念- 计算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 开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8. 第八单元: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长方体的面积: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计算总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9. 第九单元:圆- 圆的认识:了解圆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10. 第十单元:时间- 时钟的认识: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时钟的读法:读时、读分、读秒- 时钟的计算:计算时间差、计算时间段11. 第十一单元:数据的处理- 统计图表:了解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制作和分析-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5 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也直观地认识过圆的基础上学习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的认识等知识,这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认识平面图形的单元。
研究曲线图形时,无论是思想还是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都有显著的变化和提升。
通过对圆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的一些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化曲为直”“等积变换”“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把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学习。
主题图呈现了自然界和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圆,为学习提供了生活素材,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
再让学生通过剪、折、画、量等活动认识圆。
而在教学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都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化曲为直”将圆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推导得出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圆的认识以及圆的周长、面积计算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是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习本单元内容,不仅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圆,而且为后面学习圆柱、圆锥的知识打好基础。
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一般图形(物体)周长的技能,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知道圆的特征。
但是在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时,跟前面用到的方法有显著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
由此,教学将从对直线图形的研究过渡到对曲线图形的研究,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与挑战。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独立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并适当加以指导和启发。
1.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能力。
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拼一拼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2.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如求圆的周长,“绕一圈量”“放在直尺上滚”时,教师在对“绕”“滚”的方法进行指导的同时,要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想法,讨论比较这些方法的异同,使学生明白这些方法都是将一个未曾学过的曲线图形的长度转化为可以直接测量的线段的长度,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素材-必背知
识点汇总
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读法和写法
- 学会大数计数法:亿、万、千、百、十。
- 学会数字读法:根据数字的位置和位值来读数。
- 学会数字的书写:正确书写数字,注重笔画的顺序和连续性。
2. 数与数的关系
- 研究数字的比较:使用大小关系符号(<, >, =)比较数的大小。
- 研究奇偶数的判断:具体指出直观的判断方法和规律。
3. 数量的初步估算
- 了解估算的概念:根据已有的数值和具体的问题情境,对未
知数值进行近似估算。
4. 计算题和应用题
- 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
- 用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二、图形与几何
1. 三角形和四边形
- 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定义。
-可以正确识别和命名简单的三角形和四边形。
2. 直线、曲线和封闭图形
- 辨认直线和曲线的特点。
- 了解封闭图形的概念。
3. 图形的比较
- 学会按照大小、长度、边数等条件比较图形。
三、数据和概率
1. 数据的获取和整理
- 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 用表格和图形展示数据。
2. 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 学会根据数据所呈现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预测。
3. 数据的应用
- 研究通过数据进行决策和解决问题。
四、应用题
- 综合应用各种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的必背知识点汇总。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和概率等方面,对学生学好数学课程有很大帮助。
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文背诵知识点整理本文档旨在整理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文背诵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一课:整数1.1 整数的概念与正负该课程主要介绍了整数的概念、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区别,以及整数之间的比较和运算规则。
- 整数是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所组成的数集。
- 正整数是大于0的整数,负整数是小于0的整数。
- 整数可以通过数轴进行表示,数轴的原点表示0,正数在右边,负数在左边。
- 整数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正整数大于负整数,而负整数小于正整数。
- 整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同号相加为正,异号相减取绝对值并按照同号的规则执行。
1.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该课程介绍了整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整数之间的加法运算规则,同号相加为正,异号相加按照同号的规则执行。
- 整数之间的减法运算规则,减去一个整数等于加上这个整数的相反数。
1.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该课程介绍了整数之间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整数之间的乘法运算规则,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 整数之间的除法运算规则,同号相除为正,异号相除为负。
第二课:小数2.1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该课程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统称。
- 小数可以通过十分位、百分位等进行表示。
2.2 小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该课程介绍了小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和运算规则。
- 小数之间可以通过数值进行比较,数值大的小数更大。
- 小数之间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按照十分位、百分位等对齐后进行计算。
- 小数之间的乘法运算规则,先按照实数相乘的方法计算,最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 小数之间的除法运算规则,先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或缩小成整数,再进行整数的除法运算。
以上是部编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课文背诵的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二)、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三)、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四)、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找单位“1”: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或“占”、“是”、“比”的后面2、求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3、写数量关系式技巧:(1)“的”相当于“×”“占”、“是”、“比”相当于“ = ”(2)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三、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全册重点课文背诵数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修科目,而在小学阶段就要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中学时期的数学研究打下基础。
在六年级数学上,部编版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课文,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研究这些课文的过程中,重点课文的背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巩固记忆。
下面是全册重点课文的介绍:第一章整数1.1 什么是整数本节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整数,研究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并且介绍了零的概念。
1.2 整数的比较本节讲解了整数的比较,让学生掌握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章分数2.1 分数的概念本节主要介绍了分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2.2 分数的加减本节教授了分数的加减,让学生了解分数加减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研究中更好地应用分数。
第三章小数3.1 小数的概念本节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关系,以及小数的表示方法。
3.2 小数的加减本节讲授了小数的加减,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第四章几何图形4.1 点、线、面本节让学生了解几何图形中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等,并且通过实际图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4.2 输出几何图形本节要求学生学会输出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几何图形,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掌握制作几何图形的方法。
以上是全册数学课本的重点课文及其介绍,通过背诵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概念,为中学时期的数学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
(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
(整数和分母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
(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
(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
(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b≠0)。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a×b=c,当b =1时,c=a 。
在进行因数与积的大小比较时,要注意因数为0时的特殊情况。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
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
(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
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
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对应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
3.什么是速度?速度是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单位时间指的是1小时1分钟1秒等这样的大小为1的时间单位,每分钟、每小时、每秒钟等。
4.求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多:(甲-乙)÷乙少:(乙-甲)÷乙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1.什么是数对?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数对的作用: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2.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先找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
描绘路线图的关键是选好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确定方向和路程。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两地的位置具有相对性在叙述两地的位置关系时,观测点不同,叙述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度数和距离正好相等。
相对位置:东--西;南--北;南偏东--北偏西。
第三单元分数的除法一、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 (a≠0 b≠0)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 当b=1时,c=a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1.混合运算用梯等式计算,等号写在第一个数字的左下角。
2.运算顺序:①连除: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
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a±b)÷c=(a÷c)±(b÷c)第四单元比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连比如:3:4:5读作:3比4比5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例:12∶20= =12÷20= =0.6 12∶20读作:12比20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
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5.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6.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不能为0)商不变性质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不能为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是一个数比:前项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甲=乙×几分之几乙=甲÷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甲÷乙(2)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5.画线段图:(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第五单元圆一、圆的特征1.圆是平面内封闭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2.圆的特征:外形美观,易滚动。
3.圆心O:圆中心的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圆多次对折之后,折痕的相交于圆的中心即圆心。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直径d: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同圆或等圆内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或 r=d÷24.等圆:半径相等的圆叫做同心圆,等圆通过平移可以完全重合。
同心圆:圆心重合、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5.圆是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半圆、扇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角。
有二条对称轴的图形:长方形有三条对称轴的图形:等边三角形有四条对称轴的图形:正方形有无条对称轴的图形:圆,圆环6.画圆(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2)画圆步骤:定半径、定圆心、旋转一周。
二、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周长用字母C表示。
1.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2.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即:圆周率π = 周长÷直径≈3.14所以,圆的周长(c)=直径(d)×圆周率(π)—周长公式:c=πd, c=2πr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3.14是近似值。
3.周长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也扩大多少倍,周长扩大的倍数与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相同。
4.半圆周长=圆周长一半+直径= πr+d三、圆的面积s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如图把一个圆沿直径等分成若干份,剪开拼成长方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的周长的一半(πr)×圆的半径(r)S圆 =πr×r=πr22.几种图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的周长最短,而长方形的周长最长;反之,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则最大,而长方形的面积则最小。
周长相同时,圆面积最大,利用这一特点,篮子、盘子做成圆形。
3.圆面积的变化的规律:半径扩大多少倍,直径、周长也同时扩大多少倍,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直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
4.环形面积 =大圆–小圆=πR2-πr2扇形面积=πr2×n÷360(n表示扇形圆心角的度数)5.跑道:每条跑道的周长等于两半圆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条直跑道的和。
因为两条直跑道长度相等,所以,起跑线不同,相邻两条跑道起跑线也不同,间隔的距离是:2×π×跑道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