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含控制容积)
- 格式:ppt
- 大小:6.44 MB
- 文档页数:60
第四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1、重点内容: ① 掌握导热问题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② 利用热平衡法和泰勒级数展开法建立节点的离散方程。
2、掌握内容:数值解法的实质。
3、了解内容:了解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两种差分格式及其稳定性。
由前述3可知,求解导热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导热微分方程在定解条件下的积分求解,从而获得分析解。
但是,对于工程中几何形状及定解条件比较复杂的导热问题,从数学上目前无法得出其分析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物理问题进行离散求解的数值方法发展得十分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并形成为传热学的一个分支——计算传热学(数值传热学),这些数值解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有限差分法 (2)有限元方法 (3)边界元方法数值解法能解决的问题原则上是一切导热问题,特别是分析解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几何形状、边界条件复杂、物性不均、多维导热问题。
分析解法与数值解法的异同点:1、 相同点:根本目的是相同的,即确定① t=f(x ,y ,z);② ),,,(τz y x g Q =。
2、 不同点:数值解法求解的是区域或时间空间坐标系中离散点的温度分布代替连续的温度场;分析解法求解的是连续的温度场的分布特征,而不是分散点的数值。
§4—1 数值求解的基本思路及稳态导热内节点离散方程的建立一、 解法的基本概念1、 实质对物理问题进行数值解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把原来在时间、空间坐标系中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导热物体的温度场等,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求解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来的关于这些值的代数方程,来获得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的值。
该方法称为数值解法。
这些离散点上被求物理量值的集合称为该物理量的数值解。
2、基本思路:数值解法的求解过程可用框图4-1表示。
由此可见:1)物理模型简化成数学模型是基础; 2)建立节点离散方程是关键;3)一般情况微分方程中,某一变量在某一坐标方向所需边界条件的个数等于该变量在该坐标方向最高阶导数的阶数。
5 热传导问题的数值方法5.1一维稳态导热一维稳态导热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控制方程可表示为:0)(=+s dxdT k dx d (5-1) 式中k 为导热系数,T 是温度,s 是单位容积的热产生率。
首先选定控制体和网格,如图5.1所示,并对方程(5-1)在所选定的控制体进行积分,即得:0)()(=+-⎰dx s dxdTk dx dT k e w w e (5-2)图5.1 控制体和网格然后进行离散化。
如果用分线段性分布来计算方程(5-2)中的微商dxdT,那么最终的方程为:0)()()()(=∆+---x s x T T k x T T k wW P w e P E e δδ (5-3)假设源项s 在任一控制体中之值可以表示为温度的线性函数,即P P c T s s s +=,则导出的离散化方程为:b T a T a T a W W E E P P ++= (5-4)式中x s b xs a a a x k a x k a c P W E P w wW ee E ∆=∆-+=δ=δ=)()( (5-5) 式(5-4)就是一维稳态导热方程的离散形式,系数a E 和a W 分别代表了节点P 与E 间及W 与P 间导热阻力的倒数,它们的大小反映了节点W 和E 处的温度对P 点的影响程度。
式中的k e 和k w 是控制容积中的e 和w 界面上的当量导热系数。
进行计算时,物理参数值存储在节点的位置上。
为了确定k e 和k w ,还需规定由节点上的物理量来计算相应界面上的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由两种,即算术平均法与调和平均法。
1、算术平均法假定k 与x 呈线性关系,由P 与E 点的导数系数确定e k 的公式为:eeE e e P e x x k x x k k )()()()(δδ+δδ=-+ (5-6)2、调和平均法利用传热学的基本公式可以导出确定界面上当量导热系数的调和平均公式。
控制容积中P 和E 的导热系数不相等,但界面上热流密度应该连续,则由Fourier 定律可得:()()()()EePePE EeeE PePe e k x k x T T k x T T k x T T q +-+-δ+δ-=δ-=δ-=(5-7)而()Pe PE e k x T T q δ-=则()()()Ee Pe eek x k x k x +-+=δδδ (5-8)这就是确定界面上当量导热系数的调和平均公式,它反映了串联过程热阻的迭加原则。
传热学:第四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求解第四章 导热问题的数值求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性能的不断改善,以及相关的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和应用程序的开发,传热学数值计算方法作为数值求解传热问题的有效工具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求解传热学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且在计算复杂传热问题中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因而成为传热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数值传热的相关内容也很自然地成为工程类学生学习传热学课程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为了使学生能简要地掌握传热学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在这里我们以导热问题为例对传热学数值计算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4-1导热问题数值解概述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我们对较为简单的导热问题,如一维、二维简单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的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以及一些特殊导热问题,象通过肋片的导热和忽略内阻的集总导热系统,进行了分析求解。
然而对于一些更为复杂的导热问题,如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以及物性变化较大的情况,分析求解往往很复杂或者根本不可能。
此时求解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利用数值分析的办法获得数值解。
数值求解通常是对微分方程直接进行数值积分或者把微分方程转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组再求解。
这里要介绍的是后一种方法。
如何实现从微分方程到代数方程的转化又可以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等。
作为一本入门的教材,这里仅向读者简要地介绍用有限差分析方法从微分方程确立代数方程的处理过程。
有限差分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原来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中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速度和热流等),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数值集合来近似表示。
有限差分的数学基础是用差商代替微商(导数),而几何意义是用函数在某区域内的平均变化率代替函数的真实变化率。
在图4-1中可以看出有限差分表示的温度场与真实温度场的区别。
图中用T 0、T 1、T 2…表示连续的温度场T ;Δx 为步长,它将区域的x 方向划分为有限个数的区域,Δx 0、Δx 1、Δx 2…,它们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