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机理吸收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32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第九章气体吸收1-1 吸收过程概述与气液平衡关系1-1 在25℃及总压为101.3kPa的条件下,氨水溶液的相平衡关系为p*=93.90x kPa。
试求(1) 100g水中溶解1g的氨时溶液上方氨气的平衡分压和溶解度系数H;(2) 相平衡常数m。
1-2 已知在20℃和101.3kPa下,测得氨在水中的溶解度数据为:溶液上方氨平衡分压为0.8kPa时,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为1g (NH3)/1000g(H2O)。
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力下,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及溶解度系数H。
1-3 在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30℃的条件下,含有15%(体积%)SO2的混合空气与含有0.2%(体积%)SO2的水溶液接触,试判断SO2的传递方向。
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平衡常数m=47.9。
1-2 传质机理1-4 组分A通过厚度为的气膜扩散到催化剂表面时,立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B离开催化剂表面向气相扩散。
试推导稳态扩散条件下组分A、B的扩散通量及。
1-5 假定某一块地板上洒有一层厚度为1mm的水,水温为297K,欲将这层水在297K的静止空气中蒸干,试求所需时间为若干。
已知气相总压为101.3kPa,空气湿含量为0.002kg/(kg 干空气),297K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2.38 kPa。
假设水的蒸发扩散距离为5mm。
1-3 吸收速率1-6 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CO2。
已知25℃时C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为1.66×105kPa,现空气中CO2的体积分率为0.06。
操作条件为25℃、506.6kPa,吸收液中CO2的组成为。
试求塔底处吸收总推动力∆p、∆c、∆ X和∆ Y。
1-7 在101.3kPa及20℃的条件下,在填料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汽。
若在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甲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1.995kmol/(m3·kPa)。
塔内某截面处甲醇的气相分压为6kPa,液相组成为2.5 kmol/m3,液膜吸收系数k L=2.08×10-5m/s,气相总吸收系数K G=1.122×105 kmol/(m2·s·kPa)。
第五章吸收5.1 概述5.1.1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传质分离过程:利用物系中不同组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造成一个两相物系,使其中某一组分或某些组分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即进行相际传质,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平衡分配不同,则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传质分离过程为特征的基本单元操作:气体吸收, 液体蒸馏, 固体干燥, 液-液萃取, 结晶, 吸附, 膜分离等。
本章介绍气体吸收。
5.1.2相组成表示法1.质量分数与摩尔分率(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质量分数:是指在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占混合物总质量的分率。
摩尔分率:摩尔分率是指在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数n A占混合物总摩尔数n的分率。
气相:液相:质量分数与摩尔分率的关系为:=2.质量比与摩尔比质量比:是指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质量与惰性组分B(不参加传质的组分)的质量之比。
摩尔比:是指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摩尔数与惰性组分B(不参加传质的组分)的摩尔数之比。
质量分数与质量比的关系为摩尔分率与摩尔比的关系为3.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定义为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
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摩尔数。
质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为摩尔浓度与摩尔分率的关系为4.气体的总压与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的分压压力不太高(通常小于500kPa),温度不太低时,总压与某组分的分压之间的关系为摩尔比与分压之间的关系为摩尔浓度与分压之间的关系为5.1.3气体吸收过程吸收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各组分在某种溶剂(吸收剂)中溶解度(或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
一个完整的吸收分离流程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
能耗主要在解吸过程。
5.1.4气体吸收过程的应用(1)分离混合气体以获得一定的组分或产物;(2)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或精制气体;(3)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4)工业废气的治理;实际吸收过程往往同时兼有净化和回收等多重目的。
5.1.5吸收剂的选用在选择吸收剂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溶解度;(2)选择性;(3)溶解度对操作条件的敏感性;(4)挥发度;(5)黏性;(6)化学稳定性;(7)腐蚀性;(8)其它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