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47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 概述8-1 化工生产中的传质过程均相物系的分离(提纯,回收)1.吸收2.气体的减湿3.液-液萃取4.固-液萃取(浸沥,浸取)5.结晶6.吸附(脱附)7.干燥 8精馏 目的:湿分离或混合8-2 相组成的表示法1. 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mm a A A =mm a B B =mm a C C =……….......+++=C B A m m m mA,B 两组分 a a -1 nn x A A =nn x B B =nn x C C =…….......+++=C B A n n n n .......1+++=C B A x x x互换 A A AA A m m a m m x ==BB B m m a x =…….∑=++=iii B B A A m a m m m a m m a n ...... ()....,,C B A i =故 ∑==iii AA A A m a m a nn xi iiAA A m xm a a ∑=2.质量比和摩尔比质量比 B A m m a /=摩尔比 B A n n X =()a a a -=1 ()x x X -=1)X X x -=13.浓度质量浓度 V m C A A = 3/m kg摩尔浓度 V n C A A = 3/m k m o l均相混合物的密度ρ即为各组分质量浓度的总和(体积与混合物相等)∑=++=iB A CC C ........ρρA V m a V m C A A A ===C x V n x V n C A A A A ===混合气体 RTp V n C A A A ==RTp MVn M Vm C AAAA A A ===气体总摩尔浓度 RTp Vn C ==摩尔分率与分压分率相等 pp nn y A A A ==气体混合物摩尔比可用分压比表示 BB A A BB A A BA Mp M p Mn M n n n Y ===第二节 扩散原理8-3 基本概念和费克定律分子扩散: 扩散速率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费克定律: 对双组分物系下表达为: dzdl D J A ABA -=A J —分子A 的扩散通量 s m kmol ⋅2/ 方向与浓度样应相反 AB D —比例系数 组分A 在介质B 中的扩散系数 s m /2A c —组分A 浓度,3/m kmoldz dc A —组分A 的浓度梯度 4/m kmol RTp c A A =得 dzdp RTD J AAB A -=定义A J 通过得截面是“分子对称”得,即有一个A 分子通过某一截面,就有一个B 分子反方向通过这一截面,填补原A 分子得空部位,这种分子对称面为固定时,较为简便。
最新化⼯原理第8章吸收作业传质速率⽅程姓名:;学号:;班级:第8章吸收(传质速率⽅程)⼀、填空题:1. 化⼯⽣产中吸收可应⽤在1、______,2、__________,3、_____。
2. 吸收质是指________;⽽吸收剂则是指___________;惰性组分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所⽰为同⼀温度下A.B.C三种⽓体在⽔中的溶解度曲线。
由图可知,它们溶解度⼤⼩的次序是______;同⼀平衡分压下,它们的液相平衡浓度⼤⼩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4.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E____,相平衡常数m____,溶解度系数H____。
5. 吸收中,温度不变,压⼒增⼤,可使相平衡常数_______(增⼤,减⼩,不变),传质推动⼒_____(增⼤,减⼩,不变)6.实验室⽤⽔逆流吸收空⽓中的CO2,当⽔量和空⽓量⼀定时,增加CO2,则⼊塔⽓体浓度________,出塔⽓体浓度______,出塔液体浓度________. 2.吸收总推动⼒⽤⽓相浓度差表⽰时,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差。
7. 当平衡线为直线时,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为yxy11kkmK+=,m表⽰_____,当_______项可忽略时,表⽰该吸收过程为⽓膜控制。
8.对于难溶⽓体,吸收时属于______控制的吸收,强化吸收的⼿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1.某系统温度为10℃,总压101.3kPa ,试求此条件下在与空⽓充分接触后的⽔中,每⽴⽅⽶⽔溶解了多少克氧⽓?(10℃时,氧⽓在⽔中的亨利系数E 为3.31×106kPa 。
)2.在总压101.3kPa ,温度30℃的条件下, SO 2摩尔分率为0.3的混合⽓体与SO 2摩尔分率为0.01的⽔溶液相接触,试问:从液相分析SO 2的传质⽅向;从⽓相分析,其它条件不变,温度降到0℃时SO 2的传质⽅向;其它条件不变,从⽓相分析,总压提⾼到202.6kPa 时SO 2的传质⽅向,并计算以液相摩尔分率差及⽓相摩尔率差表⽰的传质推动⼒。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概述8-1 物质传递过程(传质过程)传质过程• 相内传质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相内传质过程:物质在一个物相内部从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向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转移的过程。
实例:煤气、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等等。
相际传质过程:物质由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的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是分离均相混合物必须经历的过程,其作为化工单元操作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蒸馏、吸收、萃取等等。
几种典型的相际传质过程●吸收:物质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如图8-1所示A图8-1 吸收传质过程●蒸馏:不同物质在汽液两相间的相互转移,如图8-2所示。
相界面AB图8-2 蒸馏传质过程●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液-固萃取液-液萃取:物质从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
例如用四氯化碳从水溶液中萃取碘。
液-固萃取:物质从固相向液相转移。
●干燥:液体(通常为水)由固相向气相转移其它相际传质过程:如结晶、吸附、气体的增湿、减湿等等。
传质过程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过程比较有相似之处,但比后二者复杂。
例如与传热过程比较,主要差别为: (1)平衡差别传热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物体(或流体)的温度差,平衡时两物体的温度相等;传质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相的浓度差,平衡时两相的浓度不相等。
例如1atm,20ºC 下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平衡时液相的浓度为0.582 kmol/m3 ,气相的浓度为3.28×10 - 4kmol/m3 ,两者相差5个数量级。
(2)推动力差别传热推动力为温度差,单位为ºC ,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单一;而传质过程推动力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无(例如可用气相分压、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等表示),不同的表示方法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均不相同。
8-2浓度及相组成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 质量分数:用w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w A = (8-1)● 质量分数:用x 或y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x A = (8-2)2. 质量比与摩尔比 ● 质量比:混合物中一个组分的质量对另一个组分的质量之比,用w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