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雏鸡白痢症状
少数在胚胎期就感染的雏鸡在出壳后3天内未见明显 症状便很快死亡。 在卵内感染: 出壳后感染的雏鸡:
• 潜伏期4~5天 ,一般7~10天后雏鸡群病雏逐渐增多,在 第二、三周达高峰,21-30日龄发病数逐渐减少。 • 最急性:无症状迅速死亡 • 慢性: –一般性症状: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翅下垂, 离群独自缩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怕冷,拥挤一起, 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
3.血清型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2500多个血清型,我国 发现的血清型约近200个。 常见危害人畜的非宿主适应血清型只有20多 种,加上宿主适应血清型,约30余种。 主要有: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 沙门氏菌等
4.致病性
本属细菌常常侵害幼龄畜禽,发生急性败血症,胃肠炎或其 他疾病的继发感染;在成年畜禽中,往往以散发形式出现。 沙门氏菌均为寄生性细菌,根据其致病范围的不同,目前, 一般可分为三类: A.专门对人致病的沙门氏菌:如,伤寒沙门氏菌、甲型、乙 型、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仙台沙门氏菌等。 B.专门对动物致病的沙门氏菌:很少传染于人,如,马流产 沙门氏菌、雏白痢沙门氏菌等。 C.引起人类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如,鼠伤寒沙门氏菌、猪 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纽波特沙门氏菌等。 沙门氏菌能产生耐热毒素,75℃1小时仍有毒力,可使人发生 食物中毒。
1.急性败血型病变: 2.亚急性和慢性型病变:
1.急性败血型病变
• 耳、腹、四肢内侧皮肤出现出血斑点; • 脾脏肿大、色暗带蓝、坚度如橡皮,切面蓝红色, 脾髓质不软化; •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有不同程度 的增大,软而红,类似大理石状; • 肝、肾不同程度肿大、充血、出血,有时肝实质 见糠麸状,极为细小的黄灰色坏死小点; • 全身粘膜和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肠胃 黏膜可见急性卡他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