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患病犬、猫,隐性感染犬、猫和康复犬、猫均带菌排菌,长的达数周甚 至数月。
【剖检变化】
最急性死亡的病例可能见不到病变。病程稍长的可见到尸体 消瘦,脱水,黏膜苍白;肝、脾、肾等实质器官有出血点 (斑),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散在坏死灶,肺水肿有硬 感;明显的黏液性、出血性肠炎变化主要在小肠后段、盲肠 和结肠,肠内容物含有黏液、脱落的肠黏膜呈稀薄状,重的 混有血液,肠黏膜岀血、坏死,肠黏膜有大面积脱落;肠系 膜及周围淋巴结肿胀出血,切面多汁。
⑷ 出 现 便 血 的 病 例 , 可 口 服 肾 上 腺 色 月 宗 ( 安 络 血 ) 5 - l O m g , 每 日 2~4次。以上均为对症治疗,可较好地缓解病情。
(5)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是抗菌药物治疗,常用甲氧节氨嚥嗟, 按每千克体重0.004-0.008g,或磺胺甲基异恶哩(或磺胺鳴 嗟)0.02~0.04g,分2次喂服,连用5~7日;也可按每千克体重口 服新霉素(片)6~10mg,每日1次,连服5~7日。
沙门氏菌能在环境中存活和增殖是本病传播的主要因素。菌 对热和大多消毒药很敏感,60Y5分钟可杀死肉类的细菌;酸、 碱、甲醛和石炭酸复合物是常用的消毒药。菌在饲料和尘埃 中存活时间较长,在粪便、皮毛中可长期存活,在土壤中可 存活数月,在含有机物的土壤中存活更适应。
【流行病学】
病的感染动物十分广泛,病菌分布极广,患病的、带菌的和 鼠类寄主都是本病发生流行的疫源,感染犬、猫长期或间歇 性地随粪排菌,污染饲料、水、土壤、垫料、用具和环境, 并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 传染,而同窝新生仔犬、猫的感染源则多是带菌母犬、猫。
(4)涂片镜检
取发热期血液、肝、脾等病料或纯培养物做涂(抹)片染色镜 检,可见到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荚膜的直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