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内审检查表(新)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6
审核员:日期:批准:日期:下面是赠送的几篇网络励志文章需要的便宜可以好好阅读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4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
”这是我妈常说的一句话,每当我面临困难及有畏难情绪的时候,我妈就用这句话来鼓励我。
一定有很多人想说:“这还在北京混个什么劲儿啊!”但他每天都乐呵呵的,就算把快递送错了也乐呵呵的。
某天,他突然递给我一堆其他公司的快递单跟我说:“我开了家快递公司,你看得上我就用我家的吧。
”我有点惊愕,有一种“哎呦喂,张老板好,今天还能三蹦子顺我吗”的感慨。
之后我却很少见他来,我以为是他孩子出生了休假去了。
再然后,我就只能见到单子见不到他了。
某天,我问起他们公司的快递员,小伙子说老板去上海了,在上海开了家新公司。
我很杞人忧天地问他:“那上海的市场不激烈吗?新快递怎么驻足啊!”小伙子嘿嘿一笑说:“我们老板肯定有办法呗!他都过去好几个月了,据说干得很不错呢!”“那老婆孩子呢?孩子不是刚生还很小吗?”“过去了,一起去上海了!”那个瞬间,我回头看了一眼办公室里坐着的各种愁眉苦脸的同事,并且举起手机黑屏幕照了一下我自己的脸,一股“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的气息冉冉升起。
并不是说都跳槽出去开公司才厉害,在公司瞪着眼睛看屏幕就是没发展,我是想说,只有勇气才能让自己作出改变。
№:5《拒绝平庸》里有一句话: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嫉妒别人的成功?正是因为知道做成一件事不容易又不愿意去做,然后又对自己的懒惰和无能产生愤怒,只能靠嫉妒和诋毁来平衡。
其实走出去不一定非要走到什么地方去,而是更强调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
有人问我那你常说要坚持,天天跑出去怎么坚持?其实要坚持的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个地方,如果你觉得一个地方让你活得特别难受,工作得特别憋屈,除了吐槽和压抑没别的想法,那就要考虑走出去。
就像歌词里说的:“梦想失败了,那就换一个梦想。
”不能说外面都是大好前程,但肯定你会认识新的人,有新的机会,甚至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内审检查表研发部(ISO9001:2015) 内部审核检查表
审核部门:研发部审核员。
日期:
审核内容现场记录
1.是否按照《开发任务书》立项新产品开发?
2.是否填写《新产品设计输入/评审表》进行新产品策划?
3.如何管理开发项目的不同阶段?
4.是否填写《新产品开发进度表》跟踪开发进程?
5.是否进行新产品开发项目评审并填写《设计评审记录表》?
6.如何管理制作开发样机?是否填写《电路板打样记录序表》?是否有《请购单》申购物料?
7.是否对开发样机进行检测?是否填写《样品测试报告》?
8.研发部是否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的样机进行验证?
9.完成开发产品是否填写《设计确认报告》?
10.开发项目完成后如何输出?是否形成文件?
11.如何评审、确认开发过程中的更改?
1.是否在试产前将《样品测试报告》分发到相关部门?
2.试产前是否进行会议沟通?是否有会议记录?
3.是否根据新产品试产编制作业指导书?
4.新产品试产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理?是否有相应程序?
5.是否填写《FQC检验报告》?
6.是否有《试产总结报告》?
1.是否有组织结构图?
2.工作职责是怎样的?
3.各岗位人员是否清楚本岗位职责和权限?
1.内、外部沟通形式、记录。
2.内、外部沟通效果如何?
是否提供相关产品的正式作业文件?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指导书、排拉流程图、工时表、生产和服务程管理程序、BOM控制序、技术图纸、产品检测规范。
1.工作记录中是否发生重大不符合?
2.如何采取纠正及预防措施?
3.发现潜在不符合时如何处理?
4.如何跟踪纠正、预防措施?。
审核时间陪同人员
骨口. 序
号审核内容审核结果判定备注
1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岗位、职责和权限是否有清晰定义?
2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是否有对质量管理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识别和管理?
3 2.风险应对措施有无实施和评价其有效性?
4
7.1.2人员
1.是否对外包服务人员和服务提供方的能力做管理?
5 2.特殊岗位和关键岗位等人员配置是否符合策划要求?(确认在职人员
安排是否符合组织架构设定)
6 7.1.3 :基础设施4.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有用到哪些软件?这些软件是否有管理?有无相应的管理制度?(监视和测量软件、分析软件、ERP 系统等)
7
7.1.4:过程运行环境1.组织针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和服务不合格有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防呆、奖惩制度等)
8 2.组织采取过哪些缓解紧张情绪,预防职业倦怠、保证工作情绪等活动
以减少因心理的不利因素?
9 3.现场确认7S状况。
10
7.1.6 :组织的知识1.是否有对开发过程和结果做一定的经验总结,以便于下次开发时可以进行利用?
11 2.是否有通过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经常性问题进行识别,并做出相应的措
施?这些措施有无纳入到相关的作业标准中?
12
7.3 :意识
1.各岗位员工是否了解公司的质量方针以及相关的质量目标?
13 2.各岗位员工是否了解各自岗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这
些影响的方法?
14 7.4 :沟通 1.部门需要沟通的内容有哪些
(包括内部和外部)?方式有哪
些?是否有保留必要的形成文件信息?
受审部门研发部审核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