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____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古希腊美术在欧洲美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古希腊美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雕刻和神庙建筑上,对于雕刻来说,你头脑中的古希腊雕刻是哪一件呢?(学生回答)二、讲授新课:(一)古希腊雕刻:欣赏《断臂的维纳斯》提问,这件作品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1.s型曲线美。
她亭亭玉立,各部分的起伏变化富有音乐的节奏感。
不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身体的转姿有一种流畅含蓄的诗意,妩媚而又庄重,像一座纪念碑,令人有崇高之感2.残缺美。
胳膊残缺,尽管也有不少人试图给她添上双臂,但最后都发现不过是画蛇添足,所以她一直保持着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使她更加含蓄,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像,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
3、气质美她被认为迄今被发现的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
她神态平静,不露笑容,高贵而又典雅。
4、比例美古希腊人为了雕出最完美的形象,总结出了人体美的理想比例规范:脚的长度是手掌宽度的3倍;小腿为脚长的2倍;头与身之比为1:7,后来改订为1:8。
继续欣赏《萨默斯雷斯的胜利女神》、《命运三女神》。
学习古希腊有名的俩个雕塑家菲狄亚斯和米隆,介绍分析《掷铁饼者》。
(看视频,了解古希腊雕刻题材除了以神话外还有运动员。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二)古罗美术古罗马美术继承了古希腊美术传统,在建筑、雕塑、绘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古希腊美术的宁静、优雅及理性化的完美不同,古罗马美术更趋向于表现与世争胜的世俗气质。
欣赏雕塑:《奥利略骑马像》、《卡拉卡拉大帝》领会古罗马雕塑更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建筑:古罗马建筑在继承古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拱券结构和混凝土工程技术。
欣赏: 《古罗马大角斗场》《凯旋门》特点:高大、坚固、实用、美观(三)文艺复兴美术14世纪下半期至16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在肯定“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改变自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后,封建社会中宗教教会和神学对人们生活、思想的统治。
第10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目标:了解作为西方美术重要起源的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点,由此进而了解古罗马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
西方古典美术这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构成
了西方美术最基本的形态。
教学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塑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继承古希腊、罗马美术传统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发展了什么。
新课自主预习
一、古希腊美术(高贵、典雅)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美术在西方美术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古希腊美术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和中。
1、雕刻:古希腊雕刻家以为原型,将赋予雕像,
使雕刻的神像具有人的生动与神的完美。
希腊雕像是与完
美结合的典范。
古希腊两位伟大的雕刻家,善于表现运动中的人体;的作品高贵肃穆,体现出内在的美。
2、建筑:古希腊建筑师善于将融进建筑形式的设计中。
发展出三种
典型的柱式分别是、、。
二、古罗马美术(与世争胜)
与古希腊美术的宁静、优雅及理想化的完美不同,古罗马美术更趋向于表现
的世俗气质。
古希腊建筑是西方建筑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列举课本上介绍的两座古罗马建筑
、。
三、文艺复兴美术(以人为本、颂美人性、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
14世纪下半期-----16世纪末,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其核心思想在于。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指的是、、。
(内容极其简单,自己看书填写,切莫抄袭)。
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作品展示直观点题随着音乐和动画的播放,PPT直接展示三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美术作品图片。
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三个雕像代表了西方文化史上的三个典型时期。
谁能说出这三幅作品的名字?学生对维纳斯和大卫比较熟悉,很容易就叫出了它们的名字。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三件作品分别是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
大家看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不同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的美术特点。
生:感觉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具体哪里不一样说不出来,或是说的不是很到位。
通过直观的作品展示直接点题,并且后面还可以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找到它们的区别。
二、自主探究——生成知识师: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古希腊为什么会成为欧洲文化、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为什么会取得这么高的成就?请同学们试着从它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这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古希腊地图展示:通过图片直观的理解古希腊的地理位置,而师:希腊三面临海,境内多天然良港,这就为航海和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
而航海贸易就需要有强健的体魄和勇敢的精神。
古希腊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他们崇尚运动,是奥林匹克的发源地。
而内陆多山,土地贫瘠但是却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物资材料。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是奴隶联邦制,这样就会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出现——自由民。
(简单介绍一下自由民的出现原因和作用)自由民创作了浪漫的神话故事,是古希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
课件展示:古奥运会运动场景图片,[视频欣赏]:古希腊简介(有关人体美的认识)[课件出示图片]:人体雕像《断臂维纳斯》不同角度的图片,视频冲力强,图片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小组探讨维纳斯的美?引导学生总结出古希腊美术的特点:高贵典雅。
师:《断臂维纳斯》美在哪里?师:古希腊人认为“数”是万物之源,美的形象可归结为不同的数字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10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罗马美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2.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其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3.能够辨别不同时期和风格的艺术作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2.文艺复兴美术与古希腊、罗马美术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古希腊美术古希腊雕塑和绘画是西方美术史上的伟大里程碑,其特点是典雅、自然和理性。
古希腊大量运用神话、历史和传说作为艺术创作的题材,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教学安排:•讲解古希腊雕塑和绘画的时代特点、表现手法和艺术作品;•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讲解来理解和感悟古希腊美术的特点。
2. 罗马美术罗马美术受到古希腊美术的影响比较大,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和雕塑上。
罗马人将希腊美术的精华吸收并吸取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教学安排:•讲解罗马美术的时代特点、表现手法和艺术作品;•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讲解来理解和感悟罗马美术的特点。
3. 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文化时期,文艺复兴美术是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新古典主义美术风格。
它以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为源头,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创新,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艺术风格。
教学安排:•讲解文艺复兴美术的时代特点、表现手法和艺术作品;•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讲解来理解和感悟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
4. 美术鉴赏通过学习和观赏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的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识别不同主题、风格和时期的艺术作品。
教学安排:•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讲解和观赏,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和时期的艺术作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图片展示法: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展示和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古希腊、罗马美术和文艺复兴美术的艺术特点;2.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经典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3.进行实际创作:通过让学生模仿古希腊雕塑、罗马建筑和文艺复兴画派的作品,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联系历史知识,熟悉关于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指导思想等内容。
2.搜集关于美术三杰的代表作品。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和研究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美术的突出成就。
2.认识和了解达·芬奇美术作品的画种、题材、作品内涵、造型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体验并评述其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美感。
3.加深对欧洲文艺复兴这一伟大历史时期的认识,体会美术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达·芬奇的作品,要求对作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教学难点:
学生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先进思想——人文主义的了解。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生自主学习检测:
请学生结合历史课内容,谈谈文艺复兴(时间、发源地和中心、先进思想)
三、学生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看法。
达·芬奇(1452年-1519年)
《最后的晚餐》(壁画1495年-1497年米兰圣马利亚·格拉契修道院)
讲述:
互动:展示不同宗教画家的《最后的晚餐》,学生比较分析。
小组讨论质疑:(1)这幅画采用了怎样的构图?
(2)画家对人物的心理是如何表现的?
(3)你们能找出犹大在哪里吗?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
(4)这幅作品体现了什么主题思想?
学生讨论:请学生总结
教师讲解:
四、教师总结提升:
五、课后拓展:
教学反思:。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中美术第10课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美术学案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作品中倾注了自己满腔悲剧性的激情。
这种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应。
这些都使他的艺术创作成为西方美术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3、拉斐尔:拉斐尔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时期艺坛三杰。
他的作品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在拉斐尔所处的年代,流行一种新柏拉图主义的哲学思潮,既主张美是不生不灭的永恒,也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美的创造。
而在人文主义大师们的艺术创造中,更为重视的是对生活美的发现,他们在艺术描绘的一切美中都具有现实美感。
在拉斐尔过去创造的圣母中,总是极力追求美丽、幸福、完好无缺、更多地具有母亲和情人的精神气质和形象。
拉斐尔极善运用曲线塑造形象,人物的组合、体态、衣着、褶纹都以长短不等的各种曲线构成,给观赏者以丰满、柔润与高度和谐的完美之感。
二、古代希腊小资料古代希腊这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它的地理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中500个大小岛屿和小亚细亚沿岸。
由于半岛境内多山,缺少大河与平原,土地贫瘠,所以农业发展不如埃及和两河流域。
但半岛和一些岛屿有丰富的大理石、陶土和银矿等手工业原料,加上巴尔干半岛南部三面临海,有曲折的海岸线和良港,所以有利于发展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
凭着航海和对外交通的天然条件,这里很早就和东方各先进地区有了商业和文化的往来。
与东方各国不同的是,古希腊没有组成统一的、政权高度集中的奴隶制君主专制国家,只是在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先后建立起了各式各样的城邦,数以百计的城邦构成古代希腊文明的总称。
最新整理高中美术教案《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教学设计《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感受希腊美术在雕刻和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对后来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深远影响。
2.通过欣赏、讨论希腊美术的雕塑和建筑,初步掌握欣赏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基本方法。
3.提高美术素养,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物雕刻的写实与理想化的结合,追求和谐的理想美(强调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以人体为美的审美风尚;神庙建筑的重要基础是柱式,古希腊人创造的三种柱式。
难点:了解古希腊人的社会风尚和审美取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法、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第一届奥运会是在什么地点举办的呢?“教师出示课件讲解有关奥运会相关知识:奥运会全称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
(二)探究式学习1.了解历史背景展示希腊的地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寻找并发现问题。
(地理环境、气候)教师根据地图讲解古希腊历史背景: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它当时的势力范围,远远超出现在希腊的地理范围,影响到欧、亚、非三洲。
古希腊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爱琴文化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约公元前1100年),但它最繁荣的时期是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期,史称“古典时期“。
古希腊是奴隶制民主制的国家。
看古希腊地理位置,三面环海,地中海,爱琴海。
2.展示有关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希腊的历史史实,并总结:古希腊人: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艺术是生活的一部分;从善体育运动。
结合教材,学生思考问题“古希腊分为几个时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刻与建筑,就产生在“古典时期“及其以后的“希腊化时期“。
(三)作品欣赏1.展示雕塑作品:《三女神》、《掷铁饼者》、《维纳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小组讨论问题:这些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理想与现实结合、人神合一、“和谐的理想美“)2.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古典时期的雕塑作品:《三女神》、《掷铁饼者》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对作品间进行比较有何艺术特色。
美术评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老师执教的《漂亮的花边》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
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
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
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梅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梅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恐龙玩具是学生自带的、大量恐龙图片和恐龙资料则来自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漂亮的花边》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梅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将全体学生分成四个团队即机灵小队、佳绩小队、拼搏小队和高峰小队,通过设计小组问答竞赛、画恐龙竞赛等环节四个小队之间互相竞争,组队内学生间互助互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省高中美术鉴赏《第十课古希腊、罗马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学教师要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本课做了以下分析:这课是整个欧洲绘画的起源,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编者意图主要是对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重要历史时期创作特点的介绍。
在整本教材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分为三部分:1、高贵典雅的古希腊美术2、于世争胜的古罗马美术3、颂美人性的文艺复兴美术。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学生目标:学习掌握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
教师目标:初步使学生掌握西方古典美术这三大历史时期的创作特点。
重点:了解古希腊、罗马美术的基本特点,文艺复兴美术是怎样继承和发展的。
难点: 怎样使学生能对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有敏锐的判断力。
二、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现存基础(我们学校地处农村80%——90%是农村孩子,美术基础很弱)。
并且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及合作学习的意识。
所以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1、观察比较归纳法2、讨论合作探究法3、练习法
教学方法:1、情景举例法2、观察法、发现法。
3、演示法。
三、教法分析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有关挂图、图片、光盘等教学辅助手段。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学案,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
题材这个来导入新课我首先通过学生不理解的古希腊雕塑为何是裸
体而中国没有这个现象来讲起,了解作品以古希腊神话故事作为。
因为了解作品的背景和创造意图会使学生更加的全面的理解作品,学生听完故事以后,非常有兴趣,我进一步欣赏作品,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工具,尽情欣赏几位大师作品。
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具体分为两个步骤:
(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组讨论:1组区别3种古希腊柱头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组;古希腊和罗马雕塑各有什么不同(从人物身份特点到雕塑手法)(初中数学题,一位女青年知道上身高度下身高度,问穿多高的高跟鞋显得身材更苗条?目的就是运用黄金比例0.618)
3组:文艺复兴时期雕塑所体现的人文特点有哪些(从探索精神、从透视法、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学习了什么)?
4组:分析拉斐尔《圣母子》她感动人们的原因在哪里?
(二)、班上交流实时指点
学生总结完以后,我们进行师生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补充。
重要的地方加以强调,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形成的原因。
和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区别
(三)学案导学
我们已经进行了1年的学案导学的实践,用学案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围绕重点、难点展开题目
五、接下来进行课堂小结,再次强调本课重难点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区别。
并布置下一节课内容。
通过以上方方式,既能解决课堂重难点,又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在板书方面我尽量做到简洁、鲜明、条理、重点突出。
导入我用了5分钟,学生讨论我用了10分钟。
师生互动用10分钟。
学案导学10 分钟。
讲解纠错5分钟。
小节布置研究性学习和下一节课内容5分钟。
在哪里。
再次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