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教材
- 格式:pptx
- 大小:612.61 KB
- 文档页数:54
第五章薪酬管理目录第一节薪酬制度的设计第一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第二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第三单元工资奖金制度的调整第二节工作岗位评价第一单元工作岗位评价的基本步骤第二单元工作岗位评价指标与标准第三单元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第三节人工成本核算第四节员工福利管理第一单元福利总额预算计划第二单元各类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核算精讲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员工薪酬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薪酬制度是否科学合理,给予员工的报酬是否让员工满意,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因此,各类企业都十分关注员工薪酬问题。
尽管如此,企业仍然听到许多关于薪酬方面的抱怨,而员工对于薪酬的满意度也未达到企业期望的水平,其原因就在于人的工作动机、需求、个性是各不相同的。
现在,仍然有一些企业领导者未能深入探索薪酬的本质,从而使薪酬没有起到辅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作用。
第一节薪酬制度的设计第一单元薪酬管理制度的制定依据【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薪酬的内涵,薪酬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制定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
【知识要求】一、薪酬的内涵(X)(一)薪酬的概念薪酬(Compensation)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
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
薪酬有不同表现形式: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内在的与外在的,等等(如图5—1所示)。
(二)薪资的概念薪资即薪金、工资的简称。
薪金(Salary)通常是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年薪,我们国内常使用“薪水”一词。
工资(Wages)通常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
如计时工资(小时、日、周工资)或计件工资。
(三)与薪酬相关的其他概念1.报酬(Reward)。
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
2.收入(Earnings)。
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和加班费等项目的总和。
适合人力资源经理的薪酬管理书籍
适合人力资源经理的薪酬管理书籍有很多,以下是部分推荐:
- 《经理人参阅: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本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指南,该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涉及人力资源战略、员工招聘、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
-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这是一本由Gary Dessler编写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经典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
- 《员工管理必读12篇》:该书从员工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
-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并不是一本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书籍,但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同样非常有价值。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经理更好地理解薪酬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提升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3. 了解薪酬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4. 学习薪酬管理的流程和操作。
5. 培养解决薪酬管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薪酬管理概述薪酬管理的定义和作用薪酬管理的重要性2. 薪酬体系设计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薪酬体系的设计步骤3. 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的设计方法薪酬结构的设计策略4. 薪酬管理流程薪酬管理的流程和操作薪酬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5. 薪酬管理案例分析薪酬管理成功案例分析薪酬管理失败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薪酬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薪酬管理的成功和失败案例。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设计一个薪酬体系并进行展示。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薪酬管理成功和失败案例。
3. 投影仪和投影幕:用于展示案例和教学内容。
4.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和重点标注。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和展示薪酬体系的情况。
3.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相关的练习和作业情况。
4. 知识测试:对学生进行薪酬管理知识的测试。
六、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薪酬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分析薪酬管理的成功和失败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薪酬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思考和交流。
4. 小组展示:学生分组设计一个薪酬体系并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第1课时:介绍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第2课时:讲解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第3课时:介绍薪酬结构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第4课时:讲解薪酬管理流程和操作。
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3. 理解薪酬结构、薪酬水平和薪酬构成等基本要素。
4. 学习薪酬管理的实务操作和技巧。
5. 培养学员对企业薪酬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薪酬管理概述:薪酬的定义、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2. 薪酬体系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步骤。
3. 薪酬结构:薪酬等级、薪酬带、薪酬跨度。
4. 薪酬水平:市场薪酬水平、企业薪酬水平、个人薪酬水平。
5. 薪酬构成:基本薪酬、绩效薪酬、激励薪酬、福利薪酬。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和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薪酬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4. 角色扮演法:模拟薪酬管理的实务操作。
5. 反馈与评价法:学员互相评价和教师点评。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教材。
2. 案例材料:精选的企业薪酬管理案例。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白板、笔记本电脑等。
4. 实训材料:模拟薪酬管理的实务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言:介绍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和教学目标。
2. 基本概念:讲解薪酬管理的定义和相关术语。
3. 薪酬体系设计:讲解设计原则和步骤,分析案例。
4. 薪酬结构:讲解薪酬结构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
5. 薪酬水平:讲解薪酬水平的确定方法和调整策略。
6. 薪酬构成:讲解各种薪酬构成的特点和作用。
7. 实务操作:模拟薪酬管理的实务操作,讲解操作技巧。
8.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和案例。
9. 小组讨论:讨论薪酬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六、教学评估1. 评估内容:评估学员对薪酬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评估方法:课堂提问、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3. 评估标准:根据学员的参与度、思考深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七、作业与练习2. 练习:提供一些关于薪酬管理的实际问题,要求学员进行解答。
薪酬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薪酬管理基础理论1、薪酬分为经济类报酬和非经济类报酬。
经济类报酬是指员工的工资、津贴、奖金等;非经济类报酬是指员工获得的成就感、满足感或良好的工作氛围等。
本书薪酬指经济类报酬。
(狭义概念)2、亚当。
斯密是第一个对薪酬进行分析的学者。
薪酬是在财产所有者与劳动相分离的情况下,作为非财产所有者的劳动者的报酬。
薪酬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财产所有者即雇主与劳动者的力量对比。
3、李嘉图认为薪酬具有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自然价格是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裔所需生活资料的价格。
市场价格是由劳动市场上供求关系确定的实际支付的价格。
4、穆勒提出了一种薪酬基金论,认为薪酬是雇主拥有的、确定短期内无法改变的基金,它的数量取决于劳动供求关系(由劳动人口数与资本数量决定)。
5、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认为工资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是劳动力市场中根据劳动力生产费用和劳动供求关系而形成的。
6、社会主义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工资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原则,借助于商品、货币和市场等范畴来运行。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所以工资分配应以企业为单位,企业有工资决定与分配的自主权。
(3)决定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的因素是由企业的有效劳动量与个人劳动贡献双重因素决定。
(4)工资水平取决定于劳动力市场劳动供求状况与经济效益。
(5)建立工资谈判机制,工资水平及其增长、工资构成等由劳动力市场主体双方谈判决定。
7、薪酬理论最初是由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
配第提出的。
薪酬理论的主要观点:产业工人的薪酬应该等同或略高于能维持生存的水平。
8、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这一概念是由克拉克提出的。
9、供求均衡论的创始人是马歇尔。
10、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是建立了短期薪酬决定模型。
11、绩效薪酬的激励理论。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马斯洛首先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后来阿尔德佛和麦克利兰发展了这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