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颂歌2
- 格式:docx
- 大小:12.17 KB
- 文档页数:1
祖国颂歌曲赏析
《祖国颂》是一首气势恢宏的大型合唱作品,全曲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领唱、合唱的形式,旋律舒展开朗,热情赞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第二部分旋律抒情宽广,描绘了祖国各地繁荣昌盛的景象;第三部分为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意境更为瑰丽,显示出伟大祖国的前进步伐和人民的豪迈气概。
这首歌曲以典型的大型合唱形式,唱出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取得成就,整首歌情绪高涨,震撼人心,感染力强,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由衷赞叹。
在建国初期,我们的前辈曾用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当年那种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战天斗天地建设祖国的气概,唱出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
值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更要用激昂、甜美、振奋、自豪的充沛感情,再次用这首歌,歌颂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不可阻挡的奋进和顶天立地的强大。
总之,《祖国颂》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歌曲,通过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祖国壮丽山河和人民的豪迈气概。
感恩祖国,传承美德——《祖国颂歌》教案分享2教案分享祖国是我们成长的土地,我们应该珍爱她,感恩她。
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来自哪里。
因此,我们需要传承祖国的美德,在将来建设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开展了《祖国颂歌》主题教育活动。
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祖国的伟大和珍贵。
2)传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2.教学内容:1)《祖国颂歌》诗歌朗诵。
2)配乐和人声合成的音乐。
3)舞蹈编排。
3.教学过程:1)学生听老师朗诵诗歌并模仿。
2)制作音乐,老师与学生一起作曲和演奏。
3)编排舞蹈,并进行排练和练习。
4)整合三个环节,排练表演。
二、实施结果1.教学效果:1)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有了不同的视角和更加深入的认识。
2)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学生的表演技巧得到了提高,表现更加自信和大方。
2.教学体会: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唤起爱国情感。
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表现出自己的风采。
通过教育实践,学生们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事迹,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珍贵。
同时,学生们也实现了与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提高了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
朗诵诗歌的声音和音乐的旋律,多次排练后,学生们已经能够更加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悟和内心情感。
三、教育启示教育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宗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文化,是做好“两个教育”、培育未来人才的重要手段。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注入新鲜血液,丰富和创新教育模式,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学生们感受到新鲜和充满活力的教育内容。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
我们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学习态度。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祖国颂歌》教案【③篇】.一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学会歌曲《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复习乐谱知识。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在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达到会背的目的。
2、难点:在学唱这首歌时,要有唱谱练习。
第一,用首调唱名法,了解D大调的音位。
第二,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
教学过程:1、学生伴着歌曲的录音走进教室,体验歌曲的进行节奏和雄壮的风格。
2、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唱这首歌曲。
(1-2遍)3、教师进行乐谱分析(如果学生音乐基础好,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分析),并做练习。
(1)调式、调性(D大调)和唱名(2)节拍及其特点(四二拍子、弱起小节、附点音符)(3)典型节奏型(4)旋律进行特点(5)音乐结构,乐段和乐句(6)词曲关系4、教师引导学生唱歌谱,然后边听录音(或跟琴)边唱乐谱,直到唱熟5再听一遍录音,在课堂上讨论歌曲的演唱风格,包括力度、速度、节拍、节奏,旋律线等。
同时,说出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三段体,以及它们所造成的“陈述--对比--再现”的艺术效果。
6、按照讨论出的音乐演唱风格,以自然、明亮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
小结:今天我们再次学唱了《歌唱祖国》这首颂歌,进一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热情带入学习等各方面中。
二歌曲《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
教学目标:欣赏《祖国颂》《祝福祖国》《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祖国歌》,体验出每一首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不同方式;认识旋律线;了解民间曲调和前辈的歌。
教学重点:辨别不同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感受不同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的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教学难点:(1)、本课音乐材料比较多,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各项任务;画旋律线,填写表格,制作小插图。
祖国颂歌词
导读:本文祖国颂歌词,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祖国颂歌词,欢迎大家查看。
祖国颂歌词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祖国颂歌词】太阳跳出了东海
太阳跳出了东海跳出了东海
大地一片光彩
大地一片光彩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
河流停止了咆哮停止了咆哮
山岳敞开了胸怀
山岳敞开了胸怀敞开了胸怀
哎 .. 哎... 哎.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
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我们伟大的祖国
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
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
我们伟大的祖国
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我们伟大的祖国
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江南丰收有稻米江北满仓是小麦, 高粱红啊棉花白
密麻麻牛羊盖地天山外
密麻麻牛羊盖地天山外
铁水汹涌红似火高炉耸立一排排克拉玛依荒原上
你看那石油滚滚流成海.
你看那石油滚滚流成海.
长江大桥破天险
康藏高原把路开
万里山川工程大
哪怕它黄河之水天上来
哪怕它黄河之水天上来
啊太阳跳出了东海大地一片光彩, 河流停止了咆哮山岳敞开了胸怀, 山岳敞开了胸怀..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
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 我们伟大的祖国
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我们伟大的祖国
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教学内容:1、欣赏《红旗颂》第一段。
2、唱歌《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作品《红旗颂》一段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体验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祖国的美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旋律,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
2、教师弹唱《歌唱祖国》,学生分段学唱,进行识谱练习。
3、教师讲解《歌唱祖国》作品作者与创作背景,并拓展欣赏《红旗颂》,在反复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熟悉作品的主题旋律。
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首歌曲的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2、学唱歌曲《歌唱祖国》,能够准确把握节奏,节拍,音准等音乐要素;较好的表现出歌曲的进行曲风格与力度的变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形式。
2、掌握《歌唱祖国》的附点节奏和弱起小节。
难点:学习并背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播放我校合唱团今年在育才中学参加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合唱艺术节比赛荣获一等奖的作品《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让同学们再次目睹学长们赛场上别样的青春风采,感受他们真切而诚挚的爱国情怀,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新课教学(一)欣赏《红旗颂》1、出示一组升旗仪式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国旗上的五星象征着什么?国旗有什么历史意义?由此引入《红旗颂》的第一部分。
2、听乐赏画,欣赏《红旗颂》的第一部分:引子及主题旋律,谈谈音乐所描绘的音乐意境?3、再次欣赏《红旗颂》的引子及主题旋律,请学生思考: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并轻声的哼唱主题旋律,感受节拍的特点。
4、学习4/4拍,掌握拍子的强弱规律。
5、随老师的钢琴伴奏学唱主题旋律,并按图示划拍。
祖国颂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勤劳而坚强;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1949年,一位伟人挥动着巨臂,一声宣告,驱散了神州五千年的阴霾;1978年,一位巨人以超人的胆识,审时度势,将尘封的国门向世界洞开!1997年,她迎来了紫荆花的清香,1999年,她又增添了水莲花的芬芳!走过世纪的风雨,万里长城像巨龙在云中穿梭,跨过岁月的长河,珠穆朗玛峰像雄鹰傲立世界最高坡。
我们的共和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威武强大。
写给祖国母亲的歌金秋的风送袅袅暗香而来霜中的菊献片片芳菲一季吻夕阳余辉爱溢出温柔的眼眸望四野安详激情飞上诗句听黄河汩汩载无数苦难历史观河沙沉沉积淀多少回忆满目疮痍是你旧时的容颜儿时的艰辛留下了不灭的烙印风霜雪雨半个世纪的搏击渊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的足迹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时光的琴弦弹唱着今日辉煌的旋律沁园春〃国庆万里晴空,壮丽山河,赤旗飘扬。
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改革开放谱新章。
新中国,如世界巨龙,屹立东方。
今朝如此辉煌,赖党政国策指方向。
忆峥嵘岁月,生灵涂炭;黎民多难,长夜茫茫。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换得新生红太阳。
当珍惜,永葆河山赤,地久天长。
我们爱你啊中国!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
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啊—我们爱你啊,中国!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飘渺,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我们爱你—龙井茶的清香,茅台酒的纯美;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的天宫巧夺。
我们爱你—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世界屋脊上布达拉宫的巍峨;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大草原的羊群、戈壁滩的骆驼。
我们爱你—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开革开放谱写的新歌,神州万里涌动的滚滚春潮祖国大地燃起的希望之火,我们爱你—奋斗书写的史册,汗水浇灌的硕果,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奋发,我们开拓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我们爱你啊,中国!少年中国说…清,一九00年二月‟梁启超(节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音乐教案设计页年级七学科音乐备课人李丽节次 3 时间9月7日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一)——欣赏《红旗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乐曲《红旗颂》;认识作曲家吕其明;2、能力目标: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速度、力度等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诞生的历程,感受祖国崛起世界民族之林的前进步伐,激发学生对红旗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难点1、能分辨“歌唱性红旗颂”和“进行曲式红旗颂”的异同点2、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开心一刻学跳民族舞1、欣赏《爱我中华》音乐,交流队歌曲的感受。
师简单介绍歌曲背景:这首歌曲创作与1991年,是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而作的会歌,是一首歌颂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欢乐颂歌,表达了中华儿女爱中华的真挚情感。
2、生讨论歌曲配上哪种舞蹈可以更好地体现音乐、表现感情。
师简单介绍中国的各种民族舞蹈:中国民族舞蹈是指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
一般表现为自娱性和表演性、舞蹈性与歌唱性想结合的统一形式。
其主要形式有:秧歌、踏歌、腰鼓舞、龙舞、狮子舞等。
引导学生配合音乐学跳秧歌舞,备有腰鼓的学校也可跳腰鼓舞。
3、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秧歌舞基本舞步,分小组练习,(教师可准备红绸、扇子、手帕等让学生选择使用。
)4.各组交流表演,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互评。
之后集体跟音乐舞蹈。
二、新课教学——欣赏交响乐《红旗颂》(一)播放音乐片段(《锈红旗》、《歌唱祖国》、、《红旗飘飘》《五星红旗》),让学生谈感受:师:刚才看完视频片段有什么感受?你们都想到了什么?(举活动目的1、了解中国各民族在喜庆的气氛中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2、通过舞蹈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表达内心的情感,激发爱国情怀。
手回答)师总结:从这些视频片段中我们看到了我们中国人对红旗的眷恋和热爱,也看到了中国前进的步伐。
然而有这么一首乐曲,光这一首乐曲就把中国的发展历程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灿烂阳光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语言文化目标:学生通过学唱歌曲,能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懂得吃苦耐劳,能怀抱感恩之心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思维目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3.审美创造目标:学生能够用二声部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教学法、聆听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演唱歌曲时做到二声部之间的声部均衡、和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教师播放新中国成立视频片段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视频片段,并提问学生:视频中是什么画面,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我们的党和祖国历经了许多风雨,走过了许多苦难的岁月,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使得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而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灿烂阳光下的鲜艳花朵,祖国的繁荣富强需要我们的力量。
今天我们来学习印青先生谱曲的一首歌曲《在灿烂阳光下》。
(二)初步感知同学们先完整地聆听歌曲,听完以后回答老师两个问题: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有几个声部在演唱?学生自由回答:情绪:热情饱满;速度:中速;两个声部在演唱。
(三)学唱歌曲1.教师完整地给学生范唱,让学生再一次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2.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演唱歌曲,唱歌前准备发声练习。
教师提醒学生在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嗓音,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唱歌。
3.学生跟着琴演唱曲谱,女生演唱第一声部,男生演唱第二声部。
4.学生朗读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5.学生把歌词带入曲谱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6.教师提问学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演唱歌曲时要关注歌曲合唱的前半部分,其中第一声部为衬托性声部,声音要轻柔、连贯,第二声部为主旋律声部,声音可稍突出些;后半部分则两声部都要饱满有力。
《祖国颂歌》教学设计(二)引言概述:《祖国颂歌》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爱国情怀的歌曲,是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的歌颂。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音乐素养。
本文对《祖国颂歌》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歌曲选取、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歌曲选取1. 选择背景意义深远的歌曲:《祖国颂歌》这首歌曲是中国音乐界的经典之作,选取这首歌曲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2. 符合学生音乐水平和表演能力:在选择歌曲时,要考虑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表演能力,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演唱这首歌曲。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 理解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背景。
3.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听、唱、读、写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准确表达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四、教学步骤1. 欣赏导入:通过播放录音或演唱,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产生兴趣。
2. 歌曲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调、节奏、歌词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表达方式和内涵。
3. 歌曲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小点1:解读歌词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小点2:分析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小点3:讨论歌曲中的情感转折和高潮部分。
小点4:学生对歌曲中个别词语或句子的解读和理解。
小点5:与国内外其他爱国歌曲进行对比分析。
4. 歌曲演唱:安排学生分组演唱,同时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加强技巧训练,提高演唱质量。
小点1: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声乐技巧。
小点2:练习正音和韵律的把握。
小点3:对难度较大的乐句进行重点训练。
小点4:培养学生的合唱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点5:演绎歌曲的情感和形象。
5. 创意展示:引导学生通过合唱、舞蹈、音乐剧等形式,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体现个性和创意。
初中音乐《祖国颂歌》教学设计
课题:祖国颂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1.管弦乐曲《红旗颂》。
2. 歌曲《红旗飘飘》。
3. 歌曲《国旗颂》。
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
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
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
2.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
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
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8.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
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
(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13.欣赏歌曲《国旗颂》。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
15.反馈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绣红旗》红旗飘飘》《国旗颂》
曲名
速度
节拍
力度
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