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中国政法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试科目,招生人数,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
- 格式:pdf
- 大小:210.07 KB
- 文档页数:1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招生目录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介绍学院的发展历史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中国政法大学法科强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校非法学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排头兵与孵化器,目前已成为国内政治学、公共管理和国际关系学科领域的一方重镇。
政管学院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一年历程,但其学术积淀和办学经历却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学院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积累时期(1952—1985)。
中国政法大学的前身——北京政法学院,是由原北京大学的法律系、政治系,原清华大学的政治系,原燕京大学政治学和原辅仁大学社会学系的部分师生为主体组建而成的。
成立之初,我校聚集了一大批政治学者和教师,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有来自北京大学的钱端升、楼邦彦、吴恩裕、龚祥瑞,来自清华大学的曾炳均、杜汝辑等人,这些杰出人才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
1959年学校在法律专业外增设政治理论教育专业,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之初,组建了马列基础理论部,负责全校政治公共课教学。
正因为有如上教学、科研队伍的存在和学术积累,所以我校于1983年在全国政治学恢复之初就早于很多学校拥有了政治学理论硕士点。
第二阶段是初创时期(1985—1988)。
1985年,学校进行教学体制改革,正式成立了法律系、经济法系和政治系,从而标志着我院(系)的诞生。
新成立的政治系由刘圣恩担任首任系主任,设置了政治学与政治教育两个专业,成立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政治学、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七个教研室。
在此时期,云光教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理论方面,杜汝辑先生在西方政治哲学研究方面,为我校政治学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培养了我校第一批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形成了我校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和西方政治思想与文化研究的两大特色。
第三阶段是稳步发展时期(1988—1998)。
1988年第二届系领导班子在常绍舜系主任的带领下,调整了专业方向,1989年将“政治教育专业”改为“行政管理专业”,1995年又新设企业管理专业,并将政治系就此更名为“政治与管理系”。
法大考研复试班-中国政法大学外国哲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
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
文革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
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进修生院三院办学格局。
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
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外国哲学是哲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
外国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西方哲学史,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研究(主要对古希腊时期的各个哲学流派和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研究,诸如爱利亚学派、智者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学派等);中世纪哲学研究(主要研究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以及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和命题);近代哲学研究(主要研究英国经验论、大陆的唯理论、法国的百科全书派以及德国古典哲学思想,比如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康德和黑格尔等等),另外还主要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等。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外国语(七选一,详见目录说明)③730 哲学综合④832 西方哲学史复试时间地点除以下说明外,其他学院(专业)复试时间为3月23日-26日:1、商学院各专业、外国语学院各专业复试时间另行通知(预计3月27日之后)。
中国政法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术型硕士生招生专业共计66个,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专业共计6个,部分专业可在多个学院招生,详见表1、表2。
各专业初试科目、拟招生人数等详见表3。
表3中外国语考试科目“七选一”表示“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0德语、241法语、242西班牙语、243意大利语任选其一”。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英语科目为“204英语二”,其他六个外语科目同上。
表3中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仅供报考时参考,最终招生人数以实际录取为准。
“拟招生总人数”包含统考、联考及接收推荐免试生人数,不包含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援藏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支教团计划等各类专项计划。
各专业拟接收推免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60%左右。
最终接收推免生人数以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中确认录取人数为准。
表1 招生专业(学术学位)
表2 招生专业(专业学位)
表3 各专业初试考试科目及拟招生人数
2016年8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专业介绍: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 1204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应具有平衡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的公共精神,具有高度的公民责任感和务实的科学态度,熟练掌握与运用公共行政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具有理解公共问题的全局性视野和解决公共问题的专业思维方法,具有广博的学术视野和较高的语言水准,对公共行政实务操作或理论研究有迅速适应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根据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 公共行政理论2.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3.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4. 公共管理与政府改革5. 公民社会与地方治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准学制为三年。
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为课程学习时间,第三学年为科研时间,主要用于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研究生在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应修满规定学分。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成绩特别优秀的,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三年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可以先离开学校,以后可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申请返校完成学业,最长可延长至四年。
在规定的最长期限内不能完成全部学业的,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发给结业证书,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4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跨学科和以同等学历考取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不少于3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
(一)学位公共课(计10学分)1.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108学时4学分2. 第一外国语72学时4学分3. 专业外语36学时2学分(二)学位专业课(计12学分)1. 公共行政专题研究54学时3学分2. 政府经济学专题研究54学时3学分3. 公共政策分析专题研究54学时3学分4.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专题研究54学时3学分(三)选修课(计10学分,其中本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1. 公共行政经典著作选读36学时2学分2. 社会保障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3. 比较公共行政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4. 组织理论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5. 行政伦理学36学时2学分6. 非营利组织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7. 比较公务员制度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8.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6学时2学分9. 市政管理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10. 政府绩效管理36学时2学分11. 社区治理与中国36学时2学分12. 宪政原理36学时2学分13. 组织与人格(组织行为研究)36学时2学分14. 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36学时2学分15. 公共管理前沿问题研究36学时2学分16. 公共危机管理36学时2学分17. 公共选择理论36学时2学分18. 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设36学时2学分19. 公共管理案例研究36学时2学分20. 制度分析36学时2学分21. 行政程序研究18学时1学分22. 中国行政改革研究36学时2学分23. 公共治理理论与实践36学时2学分24. 政府公共关系专题研究36学时2学分第二外国语为非指定选修课36学时2学分(四)读书报告(计2学分)在学期间应在本专业或本学科范围内至少做读书报告2次。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招生目录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介绍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05年6月,其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马列主义理论部,以及2002年成立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学院有博士生导师6人(含兼职),硕士生导师23人。
学院设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研究所、伦理学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五个教学科研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方面承担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为我校人才培养起思想导航和信念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培养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开放的视野和为社会服务的公共意识,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本、硕、博多层次人才。
学院现有1个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7个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共党史;1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学院有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我院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勤恳敬业的师资队伍。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抗美教授兼任院长,并兼中国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人才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高校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研究,承担过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研究项目、北京市教育工委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负责人)等课题,在青少年创造力国际比较、大学生成长的法制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有较高成就。
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院学位委员会主席卫灵教授,兼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系北京市“两课”学术带头人,主持过司法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教工委学科带头人项目、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重大课题等项目,在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思想、国际关系特别是中印关系、大国关系等领域有专长。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人文学院中国哲学招生目录人文学院中国哲学介绍人文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设有哲学、中文和艺术3个教研室,历史和逻辑2个研究所,涵括文、史、哲、艺四个一级学科门类。
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2个本科专业分别于2002年、2003年开始招生。
现有哲学、中国史两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美学和中国近现代史7个硕士点;另在法学理论专业下设有法治文化、法律语言、法律逻辑、法治文学等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学院以“法大人文、人文法大”为办学理念,除加强专业教学,努力做到与其他著名高校的专业教学看齐,还重视在全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承担了大量全校性的通识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识教育逐步成为学院发展特色。
由我院教师为主体组建的“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咨询中心”,成为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阵地。
在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上,重视人文学科与法学学科的深度结合,法治文化、法律逻辑、法律语言、法律与宗教等新兴交叉学科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近年来,学院相继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与文化研究中心、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中心、艺术与法律研究中心、艺术经纪研究中心等5个非在编教研机构,进一步搭建专业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学院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15人(含终身教授1人),副教授22人,有7名教师具有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资格。
学院不仅有一批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师,在诸多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还有一批在艺术界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师,在中国书画的创作与研究方面成绩斐然。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和法治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和法学知识、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式与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为社会输送了优秀毕业生。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简介中外政治制度硕士专业课一览表课程编号 20104201课程名称(中文)政治学理论研究专题课程名称(英文) The study on political theory学分:3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内容简介:把对现实政治实践问题的解答寓于政治学基础理论框架的构建之中。
既阐述政治学基础理论问题,又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的政治生活领域需要注重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对政治学基础理论中最主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论阐释,而是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生活领域的时代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切近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实际,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适用学科及层次:中外政治制度硕士研究生选用教材:《现代政治学分析基础》作者:杨弘、刘彤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5月课程编号20104202课程名称(中文)中国政治制度研究课程名称(英文) A Study on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s学分:3先修课程: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内容简介:学习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梳理中国古代至近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分析各个时期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及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关系。
重点探究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有鲜明特点和重大影响的政治制度形态。
介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学术成果及学术观点,探讨中国政治制度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适用学科及层次:中外政治制度硕士研究生选用教材:自编讲义课程编号 20104203课程名称(中文)中外政党制度课程名称(英文)Political Party System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学分:3先修课程: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内容简介: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普遍的政治形式,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是现代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的政党制度和当代中国的政党制度;外国近现代的政党制度和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比较中西政党制度的异同。
2016中国政法国际政治考研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复试名单、经验分享中国政法国际政治考研招生简章欢迎报考中国政法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法学学科在2009年获批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3年,“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进入全国首批“2011计划”。
学校直属于教育部,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3年,地处北京市海淀区,系我国首批法学硕士、博士授予点,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规模名列全国第一。
学校拥有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共有博士生导师近200名,硕士生导师600余名。
已培养各类研究生万余名,在国家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校研究生近7000人,其中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近1000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始终坚持“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注重研究生在价值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培养培育,在全国各级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以及各大型国企和金融机构,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近千个;设置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等项目,鼓励、支持研究生在项目研究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每年派出大批研究生出国(境)游学、攻读学位,或与国(境)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一直致力于适应国家与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全新需求,以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重心,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为重点,把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以法学教育为特色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生院。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105-世界经济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030201-政治学理论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08-政治学综合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政治学综合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030202-中外政治制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08-政治学综合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政治学综合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09-科社类综合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外语科社综合含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030206-国际政治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10-国际类综合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国际类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030207-国际关系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10-国际类综合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国际类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030208- 外交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10-国际类综合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国际类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0302Z1-中国政治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08-政治学综合中国政府与政治,外语政治学综合含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0302Z2-国际政治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10-国际类综合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国际类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简介国际关系学院中外政治制度专业:中外政治制度于198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其所属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
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招生考研招生目录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代码、名称招生人数推免生招生人数备注复试科目命题范围001法学院91371.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招收单独考试考生。
2.在同等条件下,军事法学专业优先招收现役军人。
法哲学法理学原理030101法学理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或242西班牙语或243意大利语③701法学综合一④801法学综合二15601法哲学02法学方法论03法社会学04比较法05法律语言与逻辑04经济开放与风险研究二、2015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理论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业务课管理综合总分法学院505090340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初试科目命题范围科目代码科目名称命题范围240德语大学德语教学大纲241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242西班牙语掌握2500个以上西班牙语词汇;掌握基本的西班牙语语法和表达习惯;初步了解西班牙语国家的文化知识。
243意大利语欧洲语言参考框架A2水平701法学综合一法理学(40分):法理学导论。
宪法学(40分):中国宪法。
国际法学(40分):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含WTO]、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转让、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公法(国际公法基本理论);国际私法(国际私法理论与制度、法律适用、国际民事诉讼、国际商事仲裁)。
行政法学(30分):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801法学综合二民法学(50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法总论、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刑法学(50分):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25分):刑事诉讼法学(含刑事证据);民事诉讼法学(25分):中国民事诉讼法。
三、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学理论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中国政法法硕考试科目
政治理论:主要涉及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内容,是法硕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
英语一:主要考察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课:主要涉及法学理论、法律史、法律实务等内容,是法硕考试的核心科目之一。
法硕联考综合课:主要涉及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内容,是对法学知识的综合考察,难度较大。
总之,中国政法大学的法硕考试科目比较广泛,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和全面的知识储备。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大家好,我是育明教育的武老师。
今天给大家讲下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这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多,考研有一定的难度,大家一定要谨慎报考。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考研每年的报录比在10:1-15:1之间,每年的考研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19届的考生如果想要考该专业的话一定要提早的进行复习的准备。
下面是18年的录取分数线,总分还是比较高的,主要是因为考研的竞争很大,想要脱颖而出还是初试要够高才行政治外语业务课总分招生人数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30206国际政治6055903605人方向及考试科目如下030206国际政治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01国际政治与外交理论101政治外语(七选一)744政治学综合一845政治学综合三02区域一体化03国际安全04欧美政治05国际政治经济学外语:201英语202俄语203日语240德语241法语242西班牙语243意大利语可以看到国际政治专业可以考的外语还是比较多的,学小语种的同学如果想要跨考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初试自命题考试范围科目代码初试自题科目名称命题范围240德语德语专业教学大纲241法语大学法语教学大纲242西班牙语参考欧框B1(笔试)标准243意大利语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B1标准744政治学综合一政治学原理(100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
845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史(1945年之后)(50分)、国际关系理论(50分)、当代中国外交(50分)。
参考书推荐《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学原理》第二版,王惠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国际关系学》(必读),蔡拓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必读),唐贤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必读),朱立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最后附上历年真题给大家做个自测真题(2015)政治学综合一政治学理论(100分)一、简答题(40分)1、政治参与的方式有哪些2、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3、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区别4、分析量化研究几种方法的特点二、论述题(60分)1、政治文化理论和制度主义理论的概念,以及两者各自区别及各自的优势2、政治心理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影响的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50分)一、简答题(20分)1、宪法规定的国务院的地位和性质2、人民政协和人大的监督的重要区别区别二、论述题(30分)1、特别行政区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政治学综合三国际关系史(1945年之前)(50分)一、简答题(20分)1、简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和乌约的影响2、简述英国的“光辉孤立”政策二、论述题(30分)1、一场战争发生的因素有很多,肯尼斯·沃尔兹认为可以从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次分析。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招生目录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介绍一、学院概况自1952年北京政法学院成立时起即有了国际法学科,当时老一代的国际法学者、如汪暄、朱奇武等为我国的国际法研究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1979年北京政法学院复办以来,国际法学科即成为法大的重要法学专业之一。
而国际法学院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1989年3月12日成立的国际经济法系。
2002年,为了适应我国法学教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政法大学决定在原来国际经济法系的基础上设立国际法学院。
经过多年法大学人的共同努力,国际法学院已经成为我国综合能力最强的国际法研究队伍,具有国内一流的国际法综合研究实力和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我国国际法研究的主要基地之一,国际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具有学科、方向齐全、学縁关系合理和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
由于综合实力突出,法大的国际法学科于1998年被评为司法部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专业选修课包括:国际金融法、海商法、区际法律冲突、日本商法原理、国际人权法、国际法分论、国际侵权法、国际合同法、Law on International Sales and Finance、国际民事诉讼和仲裁程序、日本法概论、比较保险法、国际法案例评析、国际税法、国际投资法、WTO法律制度、欧洲联盟法等。
学院教师主讲的课程《海商法》、《国际法》和《国际私法》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精品课程。
二、人才培养学院本科生培养为法学专业,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为国际法学专业,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个研究方向。
学院教师热爱法学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已培养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毕业生5000多人。
学院重视学生科研活动,加强学生学术组织的建立,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多次聘(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学院兼职教授或为学生做专题讲座,着力创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氖围,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活跃科研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