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区域地理第18章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练习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869.00 KB
- 文档页数:7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新人教版2 目录 CONTENTS 1 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八章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核心考点分层突破课堂巩固跟踪检测[ 考纲展示] 1.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 [ 基础梳理] ] 1..世界海陆分布 (1) 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 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 B 非洲与亚洲 C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乌拉尔山脉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特别提示亚洲虽然东西跨度大,但并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因为所有经线都过南极洲,所以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10S ~80N) 。
(3) 大陆大洋分布规律①的从全球来看,地球面积的 71% 为海洋,29% 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征 (1) 填写海底地形类型(2) 海底各地形的特点海底地形特点大陆架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洋盆面积大,深度大,有分布海岭生长边界,新洋壳诞生处大洋底部部海沟和大洋板块碰撞区,消亡边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 200 锰结核大陆板块4. 海陆变迁迁( 板块构造)(1) 六大板块:A 板块,B 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F 亚欧板块。
(2)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 两大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南极洲印度洋板块交界地中海喜马拉雅七大洲区域定位、地球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大,山地、高原面积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使大陆性显著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于北部和南部;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不断增强强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东部有世界著名的东非裂谷带纬度的对称分布与起伏和缓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原气候北美洲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山地区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少大洲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西洋水汽深入;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降水少大洲区域定位地形特征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洋洲 ( 澳大利亚亚) 分三大地形区:西部低矮的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大陆东侧降水较多,使气候呈狭长分布;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冰川广布布平均海拔高,冰雪对阳光反射强烈,是酷寒的原因之一(2015 高考安徽卷) 下图为25N ~32N ❶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世界地理考纲导向思维导图考情导引1.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以范围大小不一的区域图为背景,以热点问题或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体现综合性特征。
考查形式选择题、综合题并重,分值为8~24分。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考点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命题角度陆地和海洋[经典例题](2018·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建了85%模块的建造。
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思维建模]1. 文字信息获取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是主要目标市场。
2. 图像信息获取3. 推理分析市场竞争力需要先明确市场在哪,再分析比较优势。
据图文材料可知,该项目的市场在________和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市场距离________;传统运输需要经过________运河,进入________洋航线,相比之下,开发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航线,运输距离________,可以降低________成本,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降低,同类产品的比较优势明显。
4. 知识调用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世界石油运输航线和交通运输的地理意义。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三单元世界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课件鲁教版主干知识自主排查核心考点分层突破目录 ONTENTS C 课堂巩固跟踪检测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第十三单元世界地理[ 考纲展示] 1.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与陆地地形。
2.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3. 世界居民和国家。
主干知识自主排查[ 基础梳理]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七大洲、四大洋 (1) 大洲名称:A为为;B为为。
(2) 大洋名称:C为为;D为为。
大洋洲南极洲大西洋太平洋(3) 大洲分界线①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里海) ( 黑海) ;;②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红海曼德海峡;④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4) 大陆和大洋分布规律①全球约为;②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以为主。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洋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特征海底地形特点过大陆向海洋延伸部分,水深不超过 200 米,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面积大,深度大,有锰结核分布海岭生长边界,新洋壳诞生处大洋底部海沟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区,消亡边界,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架大陆坡洋盆4. 板块构造理论 (1) 六大板块:A 板块,B 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F 亚欧板块。
南极洲印度洋(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处地壳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 两大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板块交界地中海喜马拉雅二、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1..气温 (1) 气温的时间变化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日变化化约约 14 时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大,沿海地区日较差小日出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北半球大陆上上 7 月,海洋上上 8 月北半球大陆上上 1 月,海洋上上 2 月年变化化南半球大陆上上 1 月,海洋上上 2 月南半球大陆上上 7 月,海洋上上 8 月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2) 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太阳辐射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地形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气温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气温低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 降水 (1) 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有足够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下降到地面 (2) 季节变化类型全年多雨区全年少雨区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区典型分布区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东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3) 空间分布三、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1..世界人口的分布 (1) 人口稠密区:亚洲和、、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
[基础巩固组]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段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北半球夏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风浪最小的海域是( )
A.东海B.印度洋
C.地中海D.南海
3.“一带一路”上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地区是
( ) A.东南亚B.中亚
C.南亚D.西亚
解析:第1题,从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段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是由距海远近造成的,以水分为基础,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第2题,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在北半球夏季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风力微弱,风浪小。
第3题,西亚地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光照充足;临海,有大量海水资源可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先进,资金充足。
答案:1.B 2.C 3.D
(2017·台州模拟)下面四幅图为四条河流入海口位置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 )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
5.海轮从甲图中河口驶往丁图中河口,其最短航线经过( )
A.直布罗陀海峡B.麦哲伦海峡
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甲图中河流为亚马孙河;乙图中河流为黄河;丙图中河流为密西西比河;丁图中河流为尼罗河;因此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西南方向。
第5题,海轮从甲图中河口驶往丁图中河口的最短航线需经过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4.B 5.A
(2017·重庆模拟)下图为世界六大洲林地、耕地和草地等三种农业用地占本洲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例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地类型依次是( )
A.林地、耕地、草地B.耕地、林地、草地
C.耕地、草地、林地D.草地、耕地、林地
7.在南美洲③所示的农业用地比重最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开阔B.山地面积广大
C.河流少水量小D.气候温暖湿润
解析:第6题,欧洲、北美洲有大面积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在
这三个大洲林地面积比重大,则③代表林地;非洲以热带草原为主,草地面积比重大,故②代表草地;①代表耕地。
第7题,南美洲气候湿热,利于林木生长;同时湿热的雨林区不利于人类生存,而耕地面积比重小。
答案:6.C 7.D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岛屿面积1.0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有280万,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 256米,山区多火山活动。
蓝山山脉在该区域气候上有着重要作用,东坡水热条件较西坡优越。
岛上的咖啡园里出产世界上最昂贵的蓝山咖啡。
材料二该岛屿示意图。
(1)描述该岛的地形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蓝山山脉东坡的咖啡林多选择在阳坡的山腰部位,并放宽行距,并且要预先营造防护林,分析咖啡林如此布局的原因。
(3)分析该地区生产优质咖啡的自然原因。
答案:(1)根据图中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可以判断当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高周低。
由北部河流短小而南部河流较长可以判断南部地形坡度小,北部坡度大。
(2)东坡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山腰部位降水丰富,选择在阳坡并放宽行距可以充分利用光照;预先营造防护林可以减小风速。
(3)该岛距赤道较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高温潮湿(多雨)、云雾多(光照少);受火山活动影响,火山灰覆盖,土壤肥沃;且地势起伏大,山坡排水良好。
[能力提升组]
(2017·银川二模)下图中的a、b、c图各自代表是印度洋(30°E~90°E)、大西洋(70°W~10°W)、太平洋(140°E~160°W)中某一大洋的海底电缆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海底电缆分布的因素是( )
①地壳运动②两岸的经济技术水平③人口的数量和分布④洋流方向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a图中北部海底电缆连接了( )
A.北美东部和欧洲B.北美西部和亚洲
C.非洲和印度D.东亚和印度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知,三幅图代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电缆分布状况,再结合图中轮廓可知,a、b、c分别是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底电缆分布状况。
海底电缆是用于通讯联系的,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多的区域联系多。
据此可判断答案。
第2题,读图并结合大陆轮廓判断,图示北部为大西洋海域,主要连接了北美东部和欧洲,故选A项。
答案:1.B 2.A
(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盟二模)2015年1月14日,法国驻华使馆宣布留尼汪和法属波利尼西亚对中国游客实行免签。
塔希提岛形状从空中鸟瞰似尾鱼,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最大岛屿,和留尼汪岛一样,均主要由岩浆岩组成,旅游旺季均为每年5~10月,下图为两岛屿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题。
3.关于两岛屿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降水均南多北少
②河流均短促
③5~10月相对其他月份更凉爽少雨,有利于旅游
④两岛屿最高峰可能均是火山
⑤留尼汪岛位于塔希提岛东南方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据图示可知,留尼汪岛位于塔希提岛的西南方,则⑤错误。
结合选项可判断,B正确。
答案:B
(2017·绵阳模拟)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B.东西
C.西北—东南D.南北
5.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
A.由南向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D.由东向西减少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越靠南,纬度越低,山脉的位置越靠西,故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
第5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影响,由于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山脉西侧(迎风坡)降水较多,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答案:4.A 5.B
(2017·河南六校联考)下图为海洋与陆地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表示陆地或海洋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表示全球海洋气温日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推测影响气温年较差最主要的一组因素是( )
A.纬度差异和海陆分布B.大气环流和洋流分布
C.地表形态和海拔D.人类活动和城市分布
解析:第6题,一般海洋气温日较差小于陆地,且气温日较差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则图中③④分别表示的是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日较差。
第7题,①②两条线表示的是气温年较差,大体上由低纬向高纬度递增,则与纬度差异有关;另外,图中显示南北半球的气温年较差也有差异,主要是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答案:6.D 7.A
8.(2017·聊城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甲国有“欧洲能源接口”之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的输油(气)管道大多通过该国进入欧洲。
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橘、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
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 350万。
(1)描述X半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比较A、B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4)说明A市发展石油化工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从降水量、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进行说明。
第(2)题,结合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分析两市气温日较差的异同点。
第(3)题,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甲国农业生产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4)题,从原料供应、市场、运输、工业基础和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降水量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2)相同点:气温日较差夏秋季节大于冬春季节。
原因: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晴天多,日较差大;冬春季节,受暖湿西风控制,阴雨天多,日较差小。
不同点:B城市的日较差大于A城市。
原因:A城市临海,海拔低,日较差小;B城市位于内陆,海拔高,日较差大。
(3)沿海地区地势低平,降水较多,热量较充足,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适合发展园艺业。
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降水少,草场广阔,地广人稀,适宜发展放牧业。
(4)靠近波斯湾和俄罗斯石油产区;接近欧洲市场;便利的管道运输和海运条件等;工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