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适合纹样》教学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743.53 KB
- 文档页数:10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适合纹样丨浙美版(2012)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纹样装饰物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学会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并能运用到实际物品装饰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2. 纹样在实际物品装饰中的应用。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适合纹样的特点、设计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适合纹样的设计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知识设计适合纹样,并运用到实际物品装饰中。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交流,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适合纹样的概念。
2.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3. 纹样在实际物品装饰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纹样,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创新意识。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纹样装饰,提高审美水平。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展示等环节,使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运用纹样装饰物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适合纹样》3苏少版一、课程目标1.了解苏少版的艺术作品和创作风格。
2.学习掌握苏少版所用的纹样构思方法和技巧。
3.利用苏少版的创作风格,完成适合自己的纹样设计。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第18课适合纹样》第3部分,主要探讨苏少版的纹样构思方法和技巧。
1. 苏少版简介苏少版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杰出画家之一,他的艺术作品以笔墨清新、线条流利、造型简约、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
他的创作风格受到传统中国文化和西方绘画的熏陶,独树一帜,成为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代表性人物。
2. 纹样构思方法和技巧苏少版的纹样设计大多数来源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他将这些感性的素材转换为脑内的形式,再通过手的运用,将其释放出来。
具体方法为:以一种单纯的、往复性的构图线条为基础,再通过重复、变换、组合等手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样。
苏少版先运用黑色墨线勾勒出纹样的轮廓,再在轮廓中运用浅色水墨填充细节,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3. 纹样设计作业展示在学习苏少版的纹样构思方法和技巧后,要求学生们设计一种符合自己风格和个性的纹样,并以水墨画或彩绘的形式呈现。
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了互相评价和探讨。
老师也给予了学生们专业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作。
三、教学重点1.了解苏少版的艺术作品和创作风格。
2.学习掌握苏少版所用的纹样构思方法和技巧。
3.利用苏少版的创作风格,完成适合自己的纹样设计。
四、课后作业1.思考苏少版的艺术风格和构思方法,写一篇作文;2.设计一幅适合自己的纹样,并以水墨画或彩绘的形式呈现。
五、教学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苏少版的纹样构思方法和技巧,通过学习苏少版的艺术作品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们掌握了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互相探讨,使学生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设计风格和个性,开拓了他们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将不断完善自己的纹样设计技巧,提高自己的艺术创作水平。
《适合纹样》教案舟山小学林黎萍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种类及构成特点。
2.学习用颜色绘制的方式制作适合纹样,并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3.通过学习,感受适合纹样的艺术特色,发现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艺术的生命力和实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外形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就是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等。
在确立了外形之后,定出骨架线,再在骨架上具体表现纹样的动势走向。
这种纹样还可用来装饰我们的生活,如有适合纹样装饰的地面装饰品、靠垫、桌布、瓷盘、茶杯垫、手帕、方巾等。
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可以用花卉、人物、动物、风景等来设计。
从方形和圆形适合纹样的图像形式来分析,一般有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要设计一个漂亮的适合纹样,不仅图纹形态要美,色彩搭配也很重要。
学生已学过冷暖色调,教师只须借用作品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便可。
教材中有相应的图形介绍,教师可以作为教学参考,引导学生欣赏感知。
本教学内容安排为: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设计适合纹样。
绘画材料可以是油画棒等。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构成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适合纹样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范作。
教学过程1.欣赏揭题。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有适合纹样的物品。
引导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美化生活的作用。
在教师展示部分图像后请学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并请学生简单说说自己对纹样结构特点的认识。
板书课题—适合纹样。
2.讨论研究。
(1)适合纹样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学生欣赏分析教材中的范图,教师归纳适合纹样的结构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2)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图案内容,内容选择:花卉、人物、动物、风景、几何形状等。
(3)教师多媒体展示克里姆特画作的台灯、米罗画作的笔记本和布满金灿灿向日葵(凡高名作)的阳伞。
师:当名作穿越时空,被转换成另外形式。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适合纹样-装饰纹样》辽海版一. 教材分析《第9课适合纹样-装饰纹样》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纹样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中的适合纹样可能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纹样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还不够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
2.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的适合纹样作品,让学生感受其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2.讲解法: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适合纹样,提高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创作心得,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教具:课件、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3.参考资料:适合纹样作品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适合纹样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对适合纹样有什么了解?”2.呈现(10分钟)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通过示例演示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适合纹样。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教师总结优点和不足,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化学生对适合纹样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适合纹样在其他领域的运用,如服装、家居等。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3 适合纹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3 适合纹样》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适合纹样的知识,创作出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适合纹样的概念、设计方法和实践案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纹样的认识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适合纹样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适合纹样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2.难点:如何将适合纹样应用到实际作品中,创作出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设计方法和实践案例。
2.示范法:教师演示适合纹样的设计过程。
3.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适合纹样作品。
4.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合作,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3.参考作品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适合纹样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适合纹样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和应用。
3. 操练(10分钟)教师演示适合纹样的设计过程,讲解设计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步骤,动手实践,创作简单的适合纹样。
4. 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适合纹样作品。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适合纹样丨浙美版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图案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适合纹样作品。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提高学生对美术与生活相结合的认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学会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1.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的掌握。
2. 创新设计适合纹样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发现适合纹样的实例。
2. 向学生介绍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适合纹样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通过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向学生展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 分析适合纹样的构成要素,如线条、色彩、图案等。
3. 讲解适合纹样的创作技巧,如变形、夸张、组合等。
三、示范演示(5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设计一个简单的适合纹样,讲解设计思路和步骤。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体会适合纹样的设计过程。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主题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
2. 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图案等元素,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适合纹样作品。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全班同学展示。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发现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
板书设计:1. 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
初中适合纹样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纹样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1. 纹样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绘制方法。
2. 创新设计和绘制纹样的技巧。
教学难点:1. 纹样的绘制技巧和创意设计。
2. 传统文化在纹样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纹样相关的图片、案例和教学视频。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毛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纹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纹样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纹样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绘制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纹样的绘制技巧。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纹样主题,如“花鸟纹样”。
2. 学生根据主题,独立创作一幅纹样作品。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二、创新设计(10分钟)1. 教师提出一个创新设计的要求,如“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纹样设计”。
2. 学生根据要求,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纹样作品。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继续绘制纹样作品,重点关注创新设计和细节处理。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纹样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绘制方法有了深入了解,能够在创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锻炼,绘画技能有所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纹样设计,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适合纹样教案教案:适合纹样教学目标:1. 了解纹样的概念和分类。
2. 能够识别并描述一些常见的适合纹样。
3. 能够根据不同材料和用途选择适合的纹样。
教学重点:1. 纹样的分类和特点。
2. 常见适合纹样的识别和描述。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不同材料和用途选择适合的纹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纹样是指用一些图案或符号等形成的重复或对称的图案。
2.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纹样:花纹、格子、条纹等,并让学生发现纹样的特点和用途。
二、讲解课程内容(10分钟)1. 纹样的分类:纹样可以根据形状、材料和用途等进行分类。
2. 形状分类:花纹、格子、条纹等。
3. 材料分类:纹样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纹理和纹线等进行分类。
4. 用途分类:纹样可以根据不同用途的需求进行分类,如服装纹样、家居纹样等。
三、示范与实践(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适合纹样的图片,并让学生根据课前所学的分类方法进行描绘和描述。
2. 给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一种材料和用途,然后根据课上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个适合的纹样。
四、合作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纹样展示给其他同学,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思考纹样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如材料的特点、用途的需求等。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和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纹样设计的其他应用场景和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让学生找一种材料和用途的示例,并详细描述其适合的纹样,并说明选择纹样的原因和依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话题和示范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纹样的概念和分类,并能够根据不同材料和用途选择适合的纹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适合纹样教案【篇一:《纹样的魅力》教案】《纹样的魅力》教案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几组常见的传统纹样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欣赏、引导学生接触并了解传统纹样及其独有的审美情趣,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解读传统纹样,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使之融入自己的生活。
学习传统纹样不仅是为了继承传统,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应用。
教学目标:1、学习中国传统纹样,感受传统的魅力,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投入到创意生活的活动中去。
2、学习图案纹样的组成形式,掌握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去美化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思想感情,学习劳动人民质朴的审美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美源于生活,并更多地去了解和发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自由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来构思设计适合纹样和二方连续纹样。
教学方法:欣赏、启发引导、讲解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作精巧,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遍布中国工艺美术之中,有其特殊的文化特色,只有了解传统图案纹样的风格特点及形成因素,才能对其继承和创新,并应用到现代图案中,进一步提高现代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纹样的魅力》。
(二)新课:1、新石器时代:在原始社会的彩陶纹样中,鱼纹运用十分广泛,这些纹样生动地表现鱼的形态特征,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2、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在青铜器、漆器、织绣等方面使用了纹样进行装饰,以祈求吉祥或象征权威。
3、欣赏不同的纹样。
4、纹样的概念和种类:纹样是指器物上的装饰花纹的总称。
装饰纹样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纹样组织形式,一般分为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三大类。
5、单独纹样:单独纹样是具有独立完整性的纹样形式。
除了自身具有独立的装饰价值外,它还是构成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基础。
教案名称:大学纹样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纹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提高对纹样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纹样进行创意设计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纹样之美,增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教学内容:1. 纹样的概念与分类2. 纹样的应用领域3. 纹样的设计方法与技巧4. 生活中的纹样之美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纹样设计》、《纹样应用》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等。
3.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杂志、网络资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纹样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纹样,激发学生对纹样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纹样有什么认识?纹样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纹样的概念与分类(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纹样的概念:纹样是指具有一定规律和寓意的图形、图案或花纹。
2. 讲解纹样的分类:几何纹样、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
3. 展示不同分类的纹样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纹样的特点。
三、纹样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教师介绍纹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服装、家居、建筑、工艺品等。
2. 展示相关领域的纹样图片,让学生了解纹样在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魅力。
四、纹样的设计方法与技巧(30分钟)1. 教师讲解纹样的设计方法:变化、组合、重复、对比等。
2. 演示纹样设计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3. 学生分组进行纹样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五、生活中的纹样之美(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纹样,鼓励学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纹样之美。
2. 学生分享自己发现的纹样,让大家共同欣赏和学习。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纹样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展示自己的纹样设计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纹样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纹样进行创意设计和应用的能力。
2024年苏少版美术教学教案适合纹样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和运用适合纹样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1.2 教学内容1.2.1 适合纹样的概念:介绍适合纹样的定义和特点。
1.2.2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1.2.3 适合纹样的应用:探讨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适合纹样,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教案、课件、教材、范例作品等。
3.2 学生准备:带齐美术学习用具,如画纸、画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例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
4.2 讲解演示: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4.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制作属于自己的适合纹样作品。
4.4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第五章:教学反思与拓展5.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适合纹样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如服装、家居等。
第六章:评价与反馈6.2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交流设计心得,相互学习、借鉴。
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建议。
7.2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设计方法,创作一幅新的作品。
第八章:课后辅导8.1 解答疑问: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2 作品修改:指导学生根据评价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九章:教学评价9.1 过程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9课适合纹样》辽海版一. 教材分析《第9课适合纹样》是辽海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学会运用重复、对称、对比等设计原理,创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纹样作品。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适合纹样的定义、特点、设计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对美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在纹样设计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和创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纹样设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学会运用重复、对称、对比等设计原理进行纹样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学会运用设计原理进行纹样创作。
2.难点:如何运用设计原理创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纹样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
2.示范法:展示优秀纹样作品,分析设计原理。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纹样作品。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铅笔等)。
3.参考资料(如纹样设计书籍、网络资源等)。
4.作品展示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衣物、家居、工艺品等,引导学生关注纹样设计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如重复、对称、对比等。
展示优秀纹样作品,分析设计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纹样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原理,发挥自己的创意。
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适合纹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9课适合纹样》是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适合纹样的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案例,以及详细的步骤说明,便于学生理解和实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基础,对纹样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适合纹样的概念和设计方法,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和感受适合纹样的美,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适合纹样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适合纹样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2.难点:如何运用适合纹样知识,创作出具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适合纹样的特点。
2.演示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适合纹样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辽海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适合纹样》2.实物:图片、样本等3.工具材料:画纸、彩笔、水粉等4.投影仪、电脑等辅助教学设备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衣物、家具、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其中的适合纹样。
让学生谈谈对适合纹样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适合纹样的特点,如形状、颜色、排列等。
同时,教师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如重复、对称、对比等。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纹样美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及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纹样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纹样进行个性化创作。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认同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纹样美术概述:纹样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发展历程。
2. 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纹样在服饰、家居、建筑、广告等领域的运用。
3. 纹样设计技法:对称、均衡、重复、对比、和谐等设计原则。
4. 民族纹样与创意设计:分析民族纹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
5. 纹样作品欣赏与评价:学习欣赏纹样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纹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纹样的美。
2. 介绍纹样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与演示1. 讲解纹样美术的历史演变、特点及设计原则。
2. 演示纹样设计的基本技法,如对称、均衡、重复等。
3. 分析民族纹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
(三)实践与创作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纹样设计。
2. 引导学生运用对称、均衡、重复等设计原则,创作具有创意的纹样作品。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纹样设计的重要性。
2.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分享学习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纹样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纹样设计中的创意能力和审美素养。
3. 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纹样美术》2. 多媒体课件:纹样作品、设计案例、民族纹样等。
3. 实物教具:纹样设计工具、纸张等。
六、教学时间本课程共10周,每周2学时,共计20学时。
七、教学建议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纹样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作品。
•创造多彩纹样感悟生活之美
《适合纹样》初稿
教材分析:
《适合纹样》属于设计应用类型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适合
纹样,感悟适合纹样的美丽,并尝试设计适合纹样。
教材的前几课也都是围绕学生熟悉的生
活场景进行教学,本课教学内容一一纹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贴近学生生活,是继学生感悟生活之后的提升,创作生活中的美丽。
学生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对纹样已经有部分了解,如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并知道纹样有规律
的重复排列表现了美术的节奏美、韵律美;同时,学生能够用点线面设计出简单的纹样。
另外,学生的直观思维占主要,教学设计越贴近生活、学生越容易接受。
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中,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师选择直观感知、探究
感悟、创造活动等教学方法教学此课。
教学中,以感知纹样的美丽一一探究纹样的特征一一
学习纹样的设计一一尝试纹样的创作为教学主线,设计了欣赏导入、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尝试设计、大胆创作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自然承接。
将欣赏与体验、体验与尝试结合在一起,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适合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2•操作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设计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感受生活中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
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并能自己设计适合纹样。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教学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范例、绘画工具
学生用具:绘画工具、作业纸、圆规、小尺、书
教学过程:
一、通过欣赏,感悟纹样的魅力。
1•教师:老师搜集到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说一说你的第一感受。
(多
媒体播放图1-12 )。
(欣赏时,学生忍不住发生阵阵惊叹声哇”太漂亮了”,并讲述自己的切身感受:发现
生活中的纹样都很漂亮、生活中的色彩很丰富、生活中美很多、美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菜肴拼盘、体操等形式)
图4 图5 图6
图1 图2 图3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2•揭题:漂亮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
只要我们善
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纹样的世界,感受纹样的精彩魅力。
(板书:纹样)
【设计意图】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纹样,如餐具上、瓷砖上、窗帘上……因为它的普遍,常常被学生的眼睛忽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以欣赏生活中的纹样导入,
优美的音乐伴奏中,生活中的纹样图片交替播放,轻松的氛围使学生自然地走进艺术
殿堂。
通过视觉盛宴,直观地感受生活美,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
能力。
二、通过比较,发现纹样的特征。
1 •教师:(出示两只纸盘,如图13-14 ),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只纸盘中的纹样,你
认为哪种纹样比较适合装饰在圆形的盘中?
图13 图14
图15
2 •教师:很多同学们选择了鱼形图案装饰的纸盘,认为装饰图案与盘子的圆形比较适
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适合纹样:美丽的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
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些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
(补充板书:适合)
(幻灯片出示图15)
【设计意图】了解适合纹样特点这个环节中,如果只是枯燥的概念阐述,不利于学生
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采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比较,发现适合纹样的独特
之处,直观轻松的掌握适合纹样的重要特点——纹样与外形相适合,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学
效果。
同学们利用自己学过的构图知识进行了两张纹样图案的比较,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美术鉴赏能力。
三、通过探究,寻找设计的规律。
1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不同的适合纹样(图16-24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答题竞赛,每组思考一个问题,若能帮助其他小组,还可以另外加分。
①第一小组思考:适合纹样有哪些外形?
②第二小组思考: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设计装饰?
③第三小组思考:发现了哪些图案规律及设计方法?
图16 图17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2 •每组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并积极帮助其他小组思考问题,加上教师的适当提示,共同总结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及规律:(同学们认真投入地欣赏,有的同学还用笔在记录着
小组思考的相关内容,欣赏完后,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
①外形各种各样,以三角形、方形、菱形等简单几何形为多。
②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点线面的组合等。
③两种不同形式:(多媒体出示图25-29 )
◊适合纹样有规律,同样的设计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表现了美术的韵律美
与节奏美。
(适合纹样的骨架可分为离心式、旋转式、向心式、综合式等。
)
◊适合纹样也有不对称的均衡式。
向心式
图25 图26 图27
图28 图29
【设计意图】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规律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难点。
教师的独白式”教学,只能使学生设计单一呆板,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出答案,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本环节我
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共同参与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欣赏、讨
论、交流的过程,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氛围,在自己和同伴的共同探讨中,轻松简单地掌握了适合纹样的特点及设计规则。
四、通过尝试,学习纹样的绘制。
1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想法,设计一张适合纹样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简单的部分由学生在投影仪上进行操作,遇到困难时,教师适当伸出援助之手,进行部分示范。
)2•同学们和教师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出设计步骤:
①首先要选择一个外形,一般选择几何形体。
②接下来设计图案(设计的图案要适合你选择的图形)。
对称式:先画出基本骨架线,再进行图案的设计。
均衡式:将图案根据装饰形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提示并适当示范图案细节设计:设计时主体图案构图饱满、
巧妙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纹样可进行适当变形夸张。
)
③将设计的图案涂上颜色。
(小提示:合理运用色彩搭配。
)
3•欣赏同龄学生作品,交流欣赏感受,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
【设计意图】教师的示范在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教师的单一示范,容易限制学生的创作思维。
和学生共同探讨绘画步骤,在学生感到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提高
示范的有效性。
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动手尝试的创作欲望。
五、通过实践,体验创作的乐趣。
1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根据形状,设计相适应的图案,并搭配上适当的色彩。
2 •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根据需要给予适当适时的指导。
【设计意图】播放轻音乐,为学生创造出适合大胆想象的轻松氛围,对学生的创作进行适当简洁的指导,让学生的创作思维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徜徉。
六、通过展评,总结学习的经验。
1 •以设计博览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附:部分学生作品图30-38 )
2 •课后拓展:为一次性纸盘设计适合纹样。
【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多角度评价,使学生的创作成果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让
每位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再加上拓展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美的感知能力,学会将美术与
生活紧密联系。
图30学生作品图31学生作品图32学生作品
教学随笔:
本课教学设计,我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学习的过程中 营造轻松的交流
氛围,采用
愉快式教学”生活化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和组织形式,如 通过欣赏作品感悟生活中的美、 通过比较纸盘的不同纹样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通过小组竞 赛探讨适合纹样的形式美 ……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 通过自己的发现、与同伴的共同 探索等过程,自主发现学习适合纹样的特点以及创作适合纹样的方法。
在 开放式”教学的同时,不忽略双基教学,邀请学生共同参与示范的过程,
让学生从动 手尝试中探究出纹样形式美的基本元素,
如点线面的巧妙组合、 色彩的适当搭配等, 让学生 快乐地用美术元素去创造出生活中的美:
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朵、简单的点、线在手中 都可以变成美丽的纹样,让学生感受到 美源于生活”这样的真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
及创作能力。
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令我刮目相看,如图 30学生作品,学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
家中的钢琴及音乐的旋律, 黑白纹样的边缘似钢琴的琴键,
纹样简洁却很有特色, 将生活与 美术紧密相连。
如图 38作品,学生将点、线、面的作用发挥的极好,将已有的美术经验恰 当的进行运用。
在教学中也有困惑:教学中,欣赏了大量生活中的纹样、作品中的纹样、学生的作品
等,是否也产生视觉疲劳?反思后,觉得自己选图、示范还不够典型,
只看有代表性的图
片、只做有必要的示范”,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不断探索、改进。
图34学生作品 图35学生作品
图36学生作品
图37学生作品 图38学生作品
图33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