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美术教案-适合纹样苏少版
- 格式:docx
- 大小:24.24 KB
- 文档页数:4
美术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8课适合纹样10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学会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并运用到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培养学生对纹样的感知能力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适合纹样的概念:了解适合纹样是一种装饰性图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对称性。
2. 适合纹样的分类: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3.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观察、分析、实践。
4. 适合纹样的应用:生活中的装饰、艺术品、工艺品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并运用到生活中。
2. 教学难点:如何使设计的纹样具有美感和实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教学光盘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适合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设计方法及应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并实践制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适合纹样2. 内容:适合纹样的概念适合纹样的分类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适合纹样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设计一个简单的适合纹样,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2. 家庭作业:收集身边的适合纹样,分析其特点并拍照记录。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各具特色的纹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美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提高了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适合纹样应用的了解,激发学生将美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创新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一、观察与启发在教授适合纹样设计方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适合纹样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纹样的特点。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适合纹样|苏少版 (20)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及设计方法,并能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意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热爱和尊重,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适合纹样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空间内,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纹样。
适合纹样的特点:讲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如对称性、规律性、美观性等。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如重复、变化、组合等。
适合纹样的应用:展示适合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装饰品、工艺品、建筑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及设计方法,并能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意设计。
难点: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特别是变化和组合的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适合纹样的图片、PPT、视频等。
学具:纸、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适合纹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授:讲解适合纹样的特点及设计方法,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和制作。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适合纹样内容:适合纹样的概念适合纹样的特点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适合纹样的应用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幅适合纹样的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变化和组合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观性。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适合纹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作品的设计是否具有创意和美观性。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何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关键。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重复、变化和组合三种。
重复是适合纹样设计中最基本的方法,通过重复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适合纹样》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适合纹样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2.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创作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使之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适合纹样图片、课件、示范作品。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适合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适合纹样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适合纹样的作品。
2.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适合纹样,进行分析和欣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创作方法,让学生对适合纹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创作出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对适合纹样的认识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
适合纹样是一种常见的美术表现形式,它以简洁、优美的线条和图案,展现了美术的魅力。
在《第18课适合纹样》的教学中,掌握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是关键。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适合纹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感受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美感。
2. 培养学生运用对称和均衡的形式创作纹样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适合纹样》是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的内容,教材以生活中的适合纹样为原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适合纹样,感受适合纹样带来的美感,学会运用对称和均衡的形式创作纹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学会创作简单的适合纹样。
难点:如何设计出既有创意又美观的适合纹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范作、绘画工具。
学具:绘画工具、彩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生活中常见的适合纹样,如衣服、餐具、家具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适合纹样的美感。
2. 讲授新课(1)介绍适合纹样的概念:即一个图形或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形成一种装饰效果的纹样。
(2)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对称和均衡。
对称是指图形或图案在某个轴线或点上对称,均衡是指图形或图案各部分大小、形状、颜色等相对平衡。
(3)分析教材中的范作,讲解适合纹样的创作步骤:选定主题——设计纹样——剪贴组合。
3.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创作一个简单的适合纹样,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纹样的设计、剪贴技巧等。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合作完成一个适合纹样的设计,可以选用对称或均衡的形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5. 展示评价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适合纹样概念:重复排列的装饰纹样设计方法:对称、均衡创作步骤:选定主题——设计纹样——剪贴组合七、作业设计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生活中的适合纹样,下节课分享交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适合纹样的概念,学会了创作简单的适合纹样。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适合纹样|苏少版 (11)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知识与技能: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其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2. 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适合纹样。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其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1. 适合纹样的概念:介绍适合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3. 适合纹样的应用:探讨适合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创作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适合纹样。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纸张、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适合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概念和特点。
2. 新授: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通过教学视频加深理解。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适合纹样2. 重点内容:适合纹样的概念、设计方法、应用技巧。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旨在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要求学生:1. 设计与制作:独立创作一个适合纹样,要求创意独特,色彩搭配和谐。
2. 写作:写一篇关于适合纹样的短文,包括其概念、设计方法和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3. 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对适合纹样的兴趣和参与度如何,如何提高。
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激发其对传统美术的热爱和尊重。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创作能力,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适合纹样。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适合纹样|苏少版 (9)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尊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1. 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2. 适合纹样的分类和运用3. 适合纹样的创作方法和技巧4. 适合纹样的应用实例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能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美术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适合纹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适合纹样图片、PPT、教材、黑板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适合纹样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适合纹样的特点和美感。
2. 新课导入:介绍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让学生对适合纹样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适合纹样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板书设计1. 课题:适合纹样2. 教学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内容: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分类和运用、创作方法和技巧、应用实例。
4.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作业设计1. 让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2. 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实例,增进对我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尊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适合纹样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适合纹样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通过展示适合纹样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适合纹样|苏少版 (19)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概念,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适合纹样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学会如何从生活中发现适合纹样,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适合纹样的概念:介绍适合纹样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2.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设计技巧。
3. 适合纹样的应用实例:分析适合纹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家居、广告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适合纹样,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适合纹样设计案例、适合纹样设计素材。
2. 学具:纸、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适合纹样的设计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适合纹样的特点和设计方法。
2. 新授: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
3. 实践:分组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
板书设计1.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适合纹样|苏少版 (19)2. 内容:适合纹样的概念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适合纹样的应用实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适合纹样,并说明设计理由。
2. 作业要求:设计作品需符合适合纹样的设计原则,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2.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适合纹样设计的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8 适合纹样|苏少版 (22)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1. 知识与技能: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掌握其设计原则,并能运用所学进行创意设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美术的热爱,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设计方法。
内容包括:1. 适合纹样的定义:在特定形状内进行的装饰性图案设计。
2. 适合纹样的特点:形式多样、结构严谨、富有装饰性。
3. 适合纹样的分类:几何形、自然形、文字形等。
4.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简化、夸张、添加、变形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适合纹样的设计原则和创意方法。
难点:如何巧妙地将纹样与载体形状相结合,创作出既美观又和谐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示范视频、实物展示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设计方法。
3. 示范:教师现场演示适合纹样的设计过程,学生观察学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设计方法进行设计,以清晰的图表和简洁的文字,直观呈现课程内容。
作业设计作业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必做: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适合纹样的设计作品。
选做: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将设计的纹样应用于生活用品,如布艺、陶瓷等。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进行创意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使作品更具个性和艺术魅力。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适合纹样苏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教育学生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
3. 适合纹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设计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意设计,使之具有美观性和实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适合纹样实物或图片。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适合纹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适合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适合纹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适合纹样的魅力。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5. 交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适合纹样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 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3. 适合纹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适合纹样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顺畅。
2. 学生对适合纹样的掌握程度,以及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表现。
3. 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适合纹样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适合纹样的特点和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适合纹样,如云纹、莲花纹等,让学生初步感受适合纹样的魅力。
第18课适合纹样(教学设计)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纹样。
2.掌握常见的纹样类型。
3.了解纹样的使用场所。
4.创造自己的适合纹样。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需要理解各种纹样的特点和使用场所。
2.学生需要能够设计自己的纹样,需要有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纹样纹样是指在服装、器物、建筑等物品上,用线条或几何形体等单元有规律地重复排列形成的图案,使产品变得更加美观和富有装饰效果。
2. 常见的纹样类型•几何形状纹样,如三角形、矩形、圆形。
•线条型纹样,通常呈现出直线和曲线的组合。
•花卉型纹样,如玫瑰、牡丹、郁金香等。
•动物型纹样,如蝴蝶、鹰、狮子等。
•民族型纹样,如传统的汉字、水墨画等。
3. 纹样的使用场所纹样常见于绘画、服装、建筑、家具、器物等领域。
不同领域的纹样有其特定的使用场所,如:•绘画:可以出现在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各种类型的绘画作品中。
•服装:常见于衣物、鞋帽、袜子、带子等,可以增加服饰的美观和特色。
•建筑:用于墙面、屋顶、柱子等,可强化建筑的风格和表现出特定文化特征。
•家具:常见于木质家具上,如桌椅、屏风、床等,可以提高家具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器物:如陶瓷、玻璃器皿等,可增加器物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4. 创造自己的适合纹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适合自己的纹样,学生需要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创造自己的作品。
四、教学步骤1. 介绍纹样的定义和种类。
通过图片、纸样、实物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纹样并解释其定义和常见的种类。
2. 观察实物,分析其纹样特点和使用场所。
在教室或学校周边找寻有纹样的实物,如传统建筑物、服装、领带、桌布、图案卡片等,让学生观察其纹样特点和使用场所,引导学生能够从实物中体会纹样的美感和实用性。
3. 进行手工创作学生开始设计自己的纹样,可在不同材料上进行绘画,如纸张、布料、木板等,进行随意创作,不受任何限制,但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思考作品在何种场合、何种物品、何种颜色和材质下使用最佳等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让学生学会如何设计和创作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教授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创作适合纹样。
4. 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学会设计和制作适合纹样。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如何教授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通过幻灯片和讲解,介绍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4. 实践:教授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如何创作适合纹样。
5. 创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和制作适合纹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适合纹样2. 板书内容:a. 概念和特点b. 生活中的应用c. 设计方法和技巧d. 创作过程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个适合纹样,要求具有创意和美感。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适合纹样的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对适合纹样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八、课后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让学生掌握了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以及设计和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18适合纹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8适合纹样》是苏少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和分析各种适合纹样,并运用适合纹样的知识进行创作。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纹样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适合纹样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逐步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能够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2.难点:如何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使作品具有美观性和创意性。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适合纹样的知识。
2.示范法:教师通过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适合纹样的创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图片素材、绘画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纹样,如衣服、餐具、家具等,引导学生关注纹样的美感。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纹样有什么特点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适合纹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图片素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适合纹样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如:“适合纹样是指在一个特定形状的空间内,按照一定的规律和形式,进行纹样设计的一种艺术形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适合纹样进行创作。
第18课适合纹样 - 苏少2011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了解各种适合作为纹样的图形素材。
2.能够通过将已有的素材进行组合拼接,创新出新的纹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各种适合作为纹样的图形素材。
2.学习如何进行创新,将已有的素材进行组合拼接,创新出新的纹样。
教学难点1.如何发散思维,创新出新的纹样。
2.如何进行组合拼接,达到美观、流畅、协调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内容1.纹样的概念和种类。
2.各种适合作为纹样的图形素材。
3.如何进行创新,将已有的素材进行组合拼接,创新出新的纹样。
教学步骤1.教师介绍纹样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了解。
2.教师出示各种适合作为纹样的图形素材,在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示范教学。
3.学生理解并模仿教师的示范,开始进行创新,将已有的素材进行组合拼接。
4.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创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5.对于一些出色的创意作品,让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让更多的同学借鉴学习。
四、课堂实践1.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活动,每个小组手中持有图形素材,进行组合拼接创作。
2.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互相评级的基础上,确定出优秀的作品,进行评选和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发现不足,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到班级艺术展上进行展示。
五、教学评价评价标准1.能够较好地欣赏各种优秀的纹样,对不同的纹样进行分类和总结。
2.能够掌握将已有的素材进行组合拼接的方法,创新并创造出具有富有创意的纹样。
3.能够进行艺术品的评价和欣赏,较好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
评价方式1.教师通过日常考察、实现作业等方式进行考核。
2.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考核和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评价和提高自己。
3.定期的班级艺术展,让学生在展示中展现自我,通过展示得到大家的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体会本次教学体会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在思维发散、组合创新、审美评价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和提高。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学会运用重复、对称、均衡等手法设计适合纹样,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18 适合纹样|苏少版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和设计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创作出具有创意的适合纹样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纹样与具体的物体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适合纹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适合纹样实例,如衣物、家居用品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学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3. 实践操作(15分钟)(1)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创作主题。
(2)学生运用重复、对称、均衡等手法,设计出具有创意的适合纹样。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4. 作品展示(5分钟)(1)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适合纹样1. 概念:与物体形状相适合的纹样。
2. 特点:重复、对称、均衡。
3. 设计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适合纹样。
(2)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创作主题。
(3)运用重复、对称、均衡等手法,设计具有创意的适合纹样。
七、作业设计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富有创意的适合纹样作品,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适合纹样-苏少版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纹样,什么是苏少版纹样;•让学生了解苏州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让学生学会制作苏少版纹样,提高手工技巧;•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则。
2. 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苏少版纹样的制作方法;•学生能够根据选择的颜色,合理地进行色彩搭配;•学生能够在制作纹样的过程中,学会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和流程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州传统纹样的制作”。
2.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三个部分:导入、讲解和实践。
(1)导入•1.老师切入当地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苏州的特点和特殊的文化价值;•2.老师出示苏州传统文化中的纹样,询问学生对纹样的认知及看法,以达到让学生对苏州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2)讲解•1.老师介绍苏少版纹样的制作方法;•2.老师详细分析纹样的特点和韵味,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材料的选择和配色的效果。
(3)实践•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选用纸张和刻刀等素材制作苏少版纹样;•2.学生在制作纹样的过程中,应学会观察、分析和思考,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
三、教学策略和方法1. 教学策略•1.情感导入策略:通过介绍苏州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纹样的美感,引导学生对文化的重视,以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2.体验式学习策略: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纹样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纹样制作的技术和特点。
2. 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的方式,把复杂的制作过程和技术细节讲解清楚,为学生制作提供指导;•2.实践法:让学生实践纹样制作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制作方法和技术要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评估和反思1. 教学评估本次教学的评估方式分为两个方面:学生作业和教师课后评估。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在制作苏少版纹样后,拿出优秀作品与同学分享,并将卡片悬挂在教室展示区域;•教师课后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点评,评估学生制作网样的技术水平和合理的色彩搭配能力。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学会运用重复、对称、对比等设计手法创作适合纹样。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图案纹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适合纹样及其特点2. 学习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3. 创作具有个性的适合纹样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手法创作出独特的适合纹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2. 学具:同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案纹样,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及设计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创作适合纹样。
3. 示范:教师示范创作适合纹样的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独立创作适合纹样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适合纹样概念2. 适合纹样特点3. 设计方法:重复、对称、对比等4. 创作步骤:选材、设计、描绘、剪贴、组合七、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设计手法,为家庭用品(如毛巾、杯子、衣物等)创作适合纹样。
2. 下周课堂展示并交流作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意识。
重点关注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准备1. 电脑: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和设计方法。
2. 投影仪:将电脑中的教学资源投射到屏幕上,方便全班学生观看。
3. 画纸:提供给学生进行创作,尺寸宜大,便于学生发挥创意。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8课适合纹样|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适合纹样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对纹样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适合纹样的概念和特点2. 适合纹样的分类和常见形式3. 适合纹样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4. 适合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适合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范画、绘画工具等。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适合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适合纹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让学生对适合纹样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演示:通过示范适合纹样的创新设计方法,让学生掌握设计技巧。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适合纹样的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评价:对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板书设计1. 适合纹样2. 副美术创作的好帮手3. 内容:适合纹样的概念、特点、分类、应用、创新设计方法等。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幅适合纹样的作品。
2. 要求:作品需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观度,能够体现适合纹样的特点。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创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第18课适合纹样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欣赏、讨论、操作和绘画等手段,了解适合纹样的特点。
(2)操作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勾画出自己喜欢的适合纹样。
(3)情感目标: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以及对生活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欣赏、交流、操作,设计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适合纹样。
三、教学难点
纹样适合外形;找准中心,定骨架。
四、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色彩知识,如色彩的冷色与暖色,在平时的作业中,教师也已经渗透了一些和谐色和对比色的知识。
学生对这类设计课,似乎不是很感兴趣,觉得有可能些枯燥。
四年级的学生对点线面的运用也有了一些基础,但是对于多样化的组合,产生美丽的纹样,可能还有一些困难。
五、教学媒体和资源选择
白板、实物投影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外形的纸片,各种绘画工具……
学生:直尺、铅笔
六、教学实施过程
A、导入
1、提出适合
今天,王老师带来了一个白色瓷盘,我想让它变得更漂亮,同学们有什么好主意?
生:水粉颜料画,剪贴……
师:王老师想到了窗花。
这个窗花是什么形状的?盘子呢?用它来装饰这个盘子中,适合吗?
2、体会适合
王老师这里,还有很多的纹样,你能为它们找到最适合的外形吗?
(课件出示,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3、揭示课题
你们说,这些图案放在这些外形里适合吗?
同学真是太聪明了!像这些图案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适合纹样。
(板书出示)
B、欣赏感知
1、体会适合纹样的应用,激发设计愿望
想知道适合纹样一般都用在哪里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出示适合纹样的应用图片。
(课件出示)
师:你还在哪见过适合纹样?
生:回答
C、探讨设计方法
1、创设设计情景
看来,在生活中,到处可见适合纹样的身影啊!同学们,这些适合纹样漂亮吗,想自己设计一个吗?六一节快到了,如果用适合纹样去布置舞台,一定会非常漂亮。
过渡:怎样来设计适合纹样呢?先让我们欣赏一下他人的作品。
2、了解组织形式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的图案在组织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讨论
师:是对称的。
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对称的适合纹样。
如何保证纹样的对称呢?
3、定好骨架
我们需要做好设计的第一步------定好骨架。
a比较:我这儿有两张适合纹样,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一些呀?(课件出示)
b生交流
师:定好骨架,首先要找准中心。
再者要分的相对均匀。
(板书)
c.教师示范定骨架:圆的骨架图(实物投影)
我这里有一个圆,王老师想这样给它定骨架。
(教师操作)骨架完成了,还可以
有其他的定法吗?
如果是方形、椭圆形、三角形我们该怎样定骨架呢?请同学们从材料袋中,拿出你最喜欢的图形,试着给它定好骨架。
d.展示学生的骨架图
4、填充图案
1)明确填充图案的种类
骨架定好后,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了?
同学们,想一想,用于填充的图案可以有哪些呢?
生:回答
教师小结:可以是用点、线、面装饰的抽象图案,也可以是用植物、动物纹、人物等装饰的具象图案。
5、上色彩---追求多种变现方式
好了,图案填好了,最后一步是……?对了,是上色彩。
D、教师示范
让我继续完成刚才的设计。
(线的粗细结合;角度位置)
让我们来看一看完整的纹样。
E、欣赏感知
1.欣赏优秀适合纹样
怎么样,漂亮吗?想不想,看更漂亮的?
让我们去看一下。
2.欣赏同龄人作品,激发创作愿望
今天,王老师还带来了其他同学的作品,你们想不想看呀?(课件出示)
生:欣赏
和他们来个比赛,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信心!
F、学生创作
1、创作准备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一个对称式的适合纹样。
G、交流评价
王老师,发现你们班有很多设计天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的杰作。
学生展示
1、自己说说设计过程。
师:你设计的最得意的地方是哪里?说说看你是怎么设计的?
2、大家评
你们来说说,他设计的怎么样?
师:引导从整个纹样上,说说给你总体感觉;从设计的图案上(图案很精美);从色彩上,大量运用了和谐色,给人很舒适的感觉,大量运用对比色,色彩很鲜艳明亮;作品的设计非常的有形式感,点线面合理的运用,从中我感到了节奏;从效果上,很有青花瓷的味道,很有中国特色……
引导还可以给设计师提个小建议。
教师总结:
同学们设计的作品真的是太精彩了!有你们的杰作,六一节的舞台一定会绚丽多彩。
H、课后拓展
同学们,今天我们设计了对称式的适合纹样。
你们知道吗,适合纹样还有其他形式的呢?(课件展示)瞧!他们的纹样是不对称的,我们把它叫做均衡,同学们,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从剩下的外形中,尝试设计一下均衡式的适合纹样,用它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和房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