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与环烷烃
- 格式:doc
- 大小:1020.50 KB
- 文档页数:11
烷烃与环烷烃区别
一、结构不同
1、烷烃:是开链的饱和链烃(saturated group),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2、环烷烃:含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
有单环脂环和稠环脂环。
含有1个脂环且环上无取代烷基的环烷烃,分子通式为CnH₂n。
二、范围不同
烷烃包括环烷烃,环烷烃是烷烃的一种。
三、性质不同
1、烷烃:低沸点(boiling point)的烷烃为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高沸点烷烃为黏稠油状液体,无味;烷烃的物理性质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烷烃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即第七主族元素)取代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halogenation)。
2、环烷烃:环烷烃有很高的发热量,凝固点低,抗爆性介于正构烃和异构烃之间。
化学性质和烷烃相似。
其中以五碳脂环和六碳脂环的性质较稳定。
烷烃、环烷烃烷烃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类有机化合物。
烷烃分⼦⾥的碳原⼦之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直链或含⽀链)外,其余化合价全部为氢原⼦所饱和。
烷烃分⼦中,氢原⼦的数⽬达到最⼤值,它的通式为CnH2n+2。
分⼦中每个碳原⼦都是sp3杂化。
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
烷烃中,每个碳原⼦都是四价的,采⽤sp3杂化轨道,与周围的4个碳或氢原⼦形成牢固的σ键。
连接了1、2、3、4个碳的碳原⼦分别叫做伯、仲、叔、季碳;伯、仲、叔碳上的氢原⼦分别叫做伯、仲、叔氢。
为了使键的排斥⼒最⼩,连接在同⼀个碳上的四个原⼦形成四⾯体(tetrahedro n)。
甲烷是标准的正四⾯体形态,其键⾓为109°28′(准确值:arccos(-1/3))。
理论上说,由于烷烃的稳定结构,所有的烷烃都能稳定存在。
但⾃然界中存在的烷烃最多不超过50个碳,最丰富的烷烃还是甲烷。
由于烷烃中的碳原⼦可以按规律随意排列,所以烷烃的结构可以写出⽆数种。
直链烷烃是最基本的结构,理论上这个链可以⽆限延长。
在直链上有可能⽣出⽀链,这⽆疑增加了烷烃的种类。
所以,从4个碳的烷烃开始,同⼀种烷烃的分⼦式能代表多种结构,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随着碳数的增多,异构体的数⽬会迅速增长烷烃还可能发⽣光学异构现象。
当⼀个碳原⼦连接的四个原⼦团各不相同时,这个碳就叫做⼿性碳,这种物质就具有光学活性。
烷烃失去⼀个氢原⼦剩下的部分叫烷基[1],⼀般⽤R-表⽰。
因此烷烃也可以⽤通式RH来表⽰。
烷烃最早是使⽤习惯命名法来命名的。
但是这种命名法对于碳数多,异构体多的烷烃很难使⽤。
于是有⼈提出衍⽣命名法,将所有的烷烃看作是甲烷的衍⽣物,例如异丁烷叫做2-⼀甲基丙烷。
现在的命名法使⽤IUPAC命名法,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如下:找出最长的碳链当主链,依碳数命名主链,前⼗个以天⼲(甲、⼄、丙、丁、戊、⼰、庚、⾟、壬、癸)代表碳数,碳数多于⼗个时,以中⽂数字命名,如:⼗⼀烷。
烷烃与环烷烃的鉴别
烷烃和环烷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两种结构类型,但在实验
室中常常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化学式来区分。
烷烃的化学式为
CnH2n+2,而环烷烃的化学式为CnH2n。
也就是说,环烷烃相对于烷烃
来说少了两个氢原子。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物理性质来鉴别。
例如,烷烃的沸点
随碳数上升而增加,而环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的环数及分子量有关。
此外,环烷烃的密度比烷烃的密度更高,因为环状分子形成更紧密的
排列,分子间的吸引力更强。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光谱分析来鉴别烷烃和环烷烃。
一般来说,环烷烃的红外光谱中会出现环张缩模式、-CH2-吸收峰和骨架伸缩模式
等特征性吸收峰。
而烷烃的红外光谱中则没有这些峰。
此外,环烷烃
的质谱图中也会出现环张缩子离子的分子峰。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烷烃和环烷烃。
例如,环
烷烃和烯烃经过裂解反应后会生成相应的烷烃。
此外,环烷烃和烷基
锂反应时,通常会发生开环反应,生成亚烷基锂和烷基锂等中间体。
总之,烷烃和环烷烃的鉴别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因此,在实验操作中需要谨慎认真,以确
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烷烃2-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并圈出结构中的异丙基、仲丁基和新戊基。
【解题思路】命名时,首先要确定主链。
命名烷烃时,确定主链的原则是:首先考虑链的长短,长的优先。
若有两条或多条等长的最长链时,则根据侧链的数目来确定主链,多的优先。
若仍无法分出那条链为主链,则依次考虑下面的原则,侧链位次小的优先,各侧链碳原子数多的优先,侧分支少的优先。
主链确定后,要根据最低系列原则对主链进行编号。
最低系列原则的内容是:使取代基的号码尽可能小,若有多个取代基,逐个比较,直至比出高低为止。
最后,根据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基本格式写出全名。
2-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 2,6,6-三甲基-7-叔丁基十一烷2. 3,5-二乙基-4-仲丁基辛烷 【参考答案】2-3.选择题1.下列自由基最稳定的是 ,最不稳定的是 。
【解题思路】,由于 —p 超共轭效应的存在,自由基稳定性顺序是3°>2°> 1° A 属于1°自由基,B.属于3°自由基,C 属于 2°自由基,D.属于2°自由基, [参考答案]:最稳定的自由基是B ,最不稳定的自由基是A2.在光照条件下,2,3-二甲基戊烷进行一氯代反应,可能得到的产物有 种。
A.3 B.4 C.5 D.6【解题思路】2,3-二甲基戊烷分子中有六种不同的氢原子,如下图所示:故可以得到一氯代产物6种, [参考答案]:DCH 3CH(CH 2)4CHCH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2CH-CHCH 2CH 3CH(CH 3)2CH(CH 3)21. 2.3.(CH 3)3CCH 2CH 2CHCH 2CH3CH 2CH 3A.CH 3CHCH 2CH 2CH 2.CH 3B.CH 3CCH 2CH 2CH 3CH 3.C.CH 3CHCH 2CHCH 3.CH 3 D.CH 3CHCHCH 2CH 3.CH 3C HCC 3C HC H 3C H 3C H 31.C H 3C H (C H 2)3C C H CH 2C H 2C H 2C H 3C (C H 3)3H 3C3.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是 。
A.2,2,3-三甲基丁烷B.2,2,3-三甲基戊烷C. 2,3,4-三甲基戊烷D. 3,3-二甲基戊烷 【参考答案】B4.下列化合物含有伯、仲、叔氢原子的是 。
A.2,2,4,4-四甲基戊烷B. 2,3,4-三甲基戊烷C. 2,2,4-三甲基戊烷D. 正庚烷 [参考答案]:B[相关知识点]:伯、仲、叔、季碳原子和伯、仲、叔氢原子的概念。
① 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一级碳原子,用1˚C 表示(或称伯碳),1˚C 上的氢称为一级氢,用1˚H 表示。
② 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二级碳原子,用2˚C 表示(或称仲碳),2˚C 上的氢称为二级氢,用2˚H 表示。
③ 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三级碳原子,用3˚C 表示(或称叔碳),3˚C 上的氢称为三级氢,用3˚H 表示。
④ 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是四级碳原子,用4˚C 表示(或称季碳)5.下列化合物沸点最高的是 ,最低的是 。
A.2-甲基己烷B.3,3-二甲基戊烷C. 癸烷D. 3-甲基辛烷【解题思路】总的来说,影响化合物沸点的因素有以下四种:相对分子质量、碳链的结构——直链与支链问题、分子的极性以及分子中是否存在氢键。
本题各化合物均为烷烃,故影响沸点的因素主要考虑相对分子质量与碳链结构。
沸点高低取决于分子量的高低,同等分子量取决于支链情况,支链多的沸点低。
【参考答案】沸点最高的是C ,最低的是B 。
[相关知识点]有机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对物理性质的影响6.2-甲基丁烷在室温下光照溴代,生成产物相对含量最高的是 。
【解题思路】根据自由基反应特点,各种氢原子的反应活性顺序是3°H >2°H > 1°H , 相对含量高的生成产物对应的氢原子活性更高,为3°H 被取代的产物。
参考答案为:B[相关知识点]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中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2-4.判断下列各组构象是否相同?A.BrCH 2CHCH 2CH 3CH 3B.C.D.CH 3CCH 2CH 3CH 3Br CH 3CHCHCH 3CH 3BrCH 3CHCH 2CH 2CH 3Br1.C 2H 5B C lC 2H 5rC 3和【解题思路】碳-碳单键旋转引起构象的变化,如果一种构象度变为另外一种构象不涉及碳-碳单键旋转,则两种构象为同一构象,反之,如果一种构象变为另外一种构象过程涉及碳-碳单键旋转到则为不同构象。
【参考答案】1相同(均为全交叉构象),2相同(均为全重叠构象),3不同,4相同 2-5.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解题思路】烷烃的卤代反应是自由基反应,包括链引发、链转移、链终止三个阶段。
链引发阶段是产生自由基的阶段。
由于键的均裂需要能量,所以链引发阶段需要加热或光照。
链转移阶段是由一个自由基转变成另一个自由基的阶段,犹如接力赛一样,自由基不断地传递下去,像一环接一环的链,所以称之为链反应。
链终止阶段是消失自由基的阶段。
自由基两两结合成键。
所有的自由基都消失了,自由基反应也就终止了。
【参考答案】链引发、链转移、链终止三个阶段过程如下:链引发;Cl 2 → Cl • + Cl •链转移:CH 3CH 3 • + Cl • → CH 3CH 2•+ HClCH 3CH 2•+ Cl 2 → CH 3CH 2Cl + Cl •链终止:Cl • + Cl •→Cl 2CH 3CH 2•+Cl •→ CH 3CH 2ClCH 3CH 3 + Cl 2热或光CH 3CH 2Cl + HCl2.C O O HH O O C H H O H O H和C O O HC O O H O H O HH H 3.4.B C H 3H和B r B r H H 25HHO H O H H 3和C 2H 5O HO HCH 3CH 2•+CH 3CH 2•→ CH 3CH 2CH 2CH 3【相关知识点】烷烃的卤代反应,自由基反应历程 【相关题目】解释甲烷氯化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1)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可以在室温下和黑暗中可以长期保存而不起反应。
(2)将氯气先用光照,然后再迅速在黑暗中与甲烷混合,可以得到氯化产物。
(3)在黑暗中将甲烷和氯气的混合物加热到250度,可以得到氯化产物。
(4)将氯气光照后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再与甲烷混合,不发生氯化反应。
(5)将甲烷光照后在黑暗中与氯气混合,不发生氯化反应。
2-6.某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
氯化时:①只得到一种一氯代产物;②得到三种一氯代产物;③得到四种一氯代产物;④只得到两种二氯代产物。
分别写出这些烷烃的构造式。
【解题思路】 (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分子式为C 5H 12,(2)根据给出的化学信息,确定突破口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①只得到一种一氯代产物说明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原分子高度对称,应为新戊烷;②得到三种一氯代产物说明分子中有三种氢原子,应为正戊烷; ③得到四种一氯代产物说明分子中有四种氢原子,应为异戊烷;④只得到两种二氯代产物显然只有新戊烷才符合要求。
【参考答案】各构造式如下: ① ② ③ ④【相关题目答案】 2-5(1)甲烷与氯气的反应属于自由基反应,室温和黑暗中,甲烷和氯气都不能产生自由基,故可以长期保存不起反应。
(2)氯气先用光照射产生自由基,迅速在黑暗中与甲烷混合,自由基还来不及自相结合,就与甲烷产生连锁反应得到氯化产物。
(3)加热也能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甲烷产生连锁反应得到氯化产物。
(4)氯气先用光照射产生自由基,在黑暗中与放置一段时间后自相结合成氯气,再与甲烷混合,由于无自由基存在,得不到氯化产物。
(5)甲烷键能较大,光照射不会产生自由基,在黑暗中氯气也不能产生自由基,由于无自由基存在,得不到氯化产物。
5 脂环烃5-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 (2) (3)CH 3CH 2CH 2CH 2CH 3 C C H 3C H 3C H 3C H 3C H 3C H 3C H 3C H C H 2C C H 3C H 3C H 3C H 3B r HB r HC H 3H H C H 3C lC l(4) (5) (6)【参考答案】(1)反-1,2-二溴环戊烷 (2)反-3,5-二甲基环己烯 (3)反-1,2-二氯环己烷(4)【解题思路】螺环烷烃是指单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多环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
螺环的编号是从螺原子上的小环开始顺序编号,由第一个环顺序编到第二个环,命名时先写词头螺,再在方括弧内按编号顺序写出除螺原子外的环碳原子数,数字之间用圆点隔开,最后写出包括螺原子在内的碳原子数的烷烃名称,如有取代基,在编号时应使取代基位号最小,取代基位号及名称列在整个名称的最前面。
参考答案:6-氯-螺[4.5]癸烷【相关知识点】螺环烷烃的命名(5)【解题思路】桥环烷烃是指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烃,共用的碳原子称为桥头碳,两个桥头碳之间可以是碳链,也可以是一个键,称为桥。
将桥环烃变为链形化合物时,要断裂碳链,如需断两次的桥环烃称为二环,断三次的称三环等等,然后将桥头碳之间的碳原子数(不包括桥头碳)由多到少顺序列在方括弧内,数字之间在右下角用圆点隔开,最后写上包括桥头碳在内的桥环烃碳原子总数的烷烃的名称。
如桥环烃上有取代基,则列在整个名称的前面,桥环烃的编号是从第一个桥头碳开始,从最长的桥编到第二个桥头碳,再沿次长的桥回到第一个桥头碳,再按桥渐短的次序将其余的桥编号,如编号可以选择,则使取代基的位号尽可能最小。
参考答案: 4-甲基-1-异丙基二环[3,1,0]己烷 (6)参考答案:2,2,7-三甲基-二环[2,2,1]庚烷 【相关知识点】桥环烷烃的命名5-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型式(1)顺-1-甲基-2-溴环戊烷(2)顺-1,4-二甲基-环己烷(3)反-1,2-二甲基-环丙烷(4)反-1-甲基-3-叔丁基环己烷(优势构象)【参考答案】(1) (2) (3) (4)5-3.选择题C lC H 3H B r H C H 3C H 3HC H 3C H 3HC (C H 3)3C H 3(1)下列二甲基环己烷属于反式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D(2)下列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构象是A.B.C.D.【解题思路】大基团尽可能多在e-键的构象为取代环己烷的稳定构象,参考答案为D (3)下列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A. 十氢萘B. 1,1—二甲基环戊烷C.乙基环戊烷D. 1,2—二甲基环戊烷 【解题思路】环状化合物顺反构型的确定,由于成环碳原子的单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当环上不同的碳原子带有两个或多个基团时,就会产生两个或多个立体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