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所有实验题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冀三科下知识点一、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
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二、塑料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
怎样减少白色污染?1、减少使用塑料袋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优点: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科学实验小学三年级下实验名称: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目的: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实验材料:蚯蚓(3-5条)、纸盒、干土、湿土实验过程:1、纸盒里装上土,一半干土一半湿土,中间要有明显的界限。
2、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
3、纸盒里装上土,两边都是湿土,一端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
4、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爬向哪一边。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湿土没有光的一面。
实验结论: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
实验名称:怎样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实验目的:想办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水、土壤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2、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3、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4、静置一会儿,观察水中的土壤实验现象:土壤分成了两层实验结论: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研究怎样让让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实验材料:空瓶子、水槽、石块、橡皮泥、沙子等实验过程:1、水槽中装一半水,把空瓶子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
2、把空瓶子灌满水,使它沉下去3、把空瓶子里装满石块,使它沉下去4、把空瓶子里装上沙子,使它沉下去5、把橡皮泥裹在小瓶外面,使它沉下去实验现象: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实验结论: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研究怎样让让下沉橡皮泥浮起来实验材料:橡皮泥、水槽、泡沫板、木板、空瓶子等实验过程:1、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使它浮起来。
2、把橡皮泥放在木板上,使它浮起来。
3、把橡皮泥放在泡沫上,使它浮起来。
4、把橡皮泥放在空瓶子里,使它浮起来。
实验现象:下沉橡皮泥浮起来实验结论:借助别的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名称:让小水轮转起来实验目的: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实验材料:滴水器、小水轮实验过程:1、把小水轮安装好2、用大孔的滴水器装满水,让滴水器中的水从低处冲击小水轮叶片的边缘。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演示)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演示)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演示)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班--------小组年月日
物体发生实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班--------小组年月日
导体和绝缘体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哪些物体时导体,哪些物体时绝缘体。
实验方法:将下列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结论: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容易使电通过,是();不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不容易使电通过,叫()。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班--------小组年月日磁极的相互作用实验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班--------小组年月日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一)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第一种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块相同的中间带有小孔的纸板、三个支架方法步骤:1将纸板安在支架上;2将三块直板平行放置,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3、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现象:手电筒的光会通过小孔照到墙上4将中间的直板向右移动10厘米; 5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现象;手电筒的光不会通过三个小孔,照到墙上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种实验材料:蜡烛、吸管方法步骤:通过用直吸管观察蜡烛火焰,把吸管弯折再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通过直吸管可以看到火焰,吸管弯折看不到火焰。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想个办法,不让磁铁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别针。
将磁铁贴在杯子外壁上,慢慢向上推动磁铁,曲别针就会随磁铁向上移动,直到杯口,这样就去取出了曲别针(三)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有哪些优点?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优点:(1)提高行驶速度(2)降低噪音(3)节省能源(4)不污染环境(四)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好处:塑料具有防水、轻便、耐磨、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不足: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五)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物体停止发声时振动停止。
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六)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另一只手戴塑料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
棉布手套透气性好,透水性好;塑料手套透气性差,不透水。
(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因为地球上有空气,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八)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怎样减弱噪音?(减弱噪音的方法)噪声使人烦躁不安,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
方法:(1)可以禁止鸣喇叭(2)摩托车尾部安装消声器(3)室内安装隔音玻璃(4)马路两旁种植树木等(一)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第一种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块相同的中间带有小孔的纸板、三个支架方法步骤:1将纸板安在支架上;2将三块直板平行放置,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3、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现象:手电筒的光会通过小孔照到墙上4将中间的直板向右移动10厘米; 5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蚯蚓的生活环境实验目的: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实验材料:蚯蚓(3-5条)、纸盒、干土、湿土实验过程:1、纸盒里装上土,一半干土一半湿土,中间要有明显的界限.湿土,一端用不透光的纸盒罩住。
2、把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的分界线上,看蚯蚓爬向哪一边。
实验现象:蚯蚓爬向湿土没有光的一面。
实验结论:蚯蚓适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二、实验名称:怎样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实验目的:想办法把土壤中的砂和粘土分开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水、土壤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把土壤慢慢倒入水中。
2、用玻璃棒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3、静置一会儿,观察水中的土壤实验现象:土壤分成了两层实验结论:上层的土壤颗粒小,是粘土;下层的土壤颗粒大,是砂。
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研究怎样让让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实验材料:空瓶子、水槽、石块、橡皮泥、沙子等实验过程:1、水槽中装一半水,把空瓶子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2、把空瓶子灌满水,使它沉下去3、把空瓶子里装满石块,使它沉下去4、把空瓶子里装上沙子,使它沉下去5、把橡皮泥裹在小瓶外面,使它沉下去实验现象:浮在水中的瓶子沉入水底实验结论: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四、实验名称: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研究怎样让让下沉橡皮泥浮起来实验材料:橡皮泥、水槽、泡沫板、木板、空瓶子等实验过程:1、把橡皮泥捏成小船的形状,使它浮起来。
2、把橡皮泥放在木板上,使它浮起来。
3、把橡皮泥放在泡沫上,使它浮起来。
4、把橡皮泥放在空瓶子里,使它浮起来.实验现象:下沉橡皮泥浮起来实验结论:借助别的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五、实验名称:(一)让小水轮转起来实验目的:怎样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实验材料:滴水器、小水轮实验过程:1、把小水轮安装好2、用大孔的滴水器装满水,让滴水器中的水从低处冲击小水轮叶片的边缘。
3、再选用大孔的滴水器,装同样多的水,冲击小水轮叶片相同的部位,从高处冲击小水轮。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完全相同的中间带孔的硬纸片三张,纸屏一个。
实验步骤1、将三张中间带孔的硬纸片、纸屏排在一条直线上,(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2、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有光;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没有光。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名称光的反射实验目的光是否可以被反射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中间带缝的硬纸片1张,平面镜一个,纸和尺子。
实验步骤将中间带缝的硬纸片、平面镜放在纸上,排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硬纸片缝隙一端向平面镜上照射,改变平面镜摆放的角度观察现象,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观察到的现象光的传播路线不一样,被改变了。
实验结论光可以被反射实验名称光的组成实验目的研究光的组成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三棱镜一面,纸屏一面实验步骤将手电筒光照在三棱镜上,慢慢转动三棱镜,直到纸屏上出现七色光带。
观察到的纸屏上出现七色光带现象实验结论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实验名称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研究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器材曲别针塑料尺铁钉铜线气球干木条玻璃片橡皮铝片陶瓷片实验步骤将下列物体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是否发亮。
观察到的现象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容易使电通过,,不能使灯泡发亮的物体不容易使电。
实验结论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使电通过的物体是绝缘体。
实验名称光是否沿直线传播实验目的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器材笔直的塑料软管蜡烛火柴实验步骤用笔直的塑料软管看点燃的蜡烛发出的光;软管折成一定角度时再看蜡烛发出的光观察到的现象软管是直的时候能看到烛光;软管折弯后就看不见烛光了。
实验结论光是否沿直线传播实验名称磁极的相互作用实验目的验证磁极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实验器材玩具小汽车、两个条形磁铁实验步骤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并把两个小汽车靠近时的两端用甲端和乙端表示。
三年级下科学实验实验名称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实验目的借助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找出塑料和木头的特性。
实验器材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塑料尺、一把木头尺实验过程:1、观察、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
塑料尺子木头尺子轻便透明防水耐磨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
木头耐磨实验名称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实验器材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过程:1、把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防止水洒在桌子上)中,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中,在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
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实验名称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并用科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
实验器材每位学生准备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水槽、水实验过程:1、两只手分别戴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
同时把两只手放在强光下晒3分钟左右,体会手的感觉。
摘下手套,观察手(尤其是手指、手心)是否有汗珠。
2、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手套的手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分钟后体会手的感觉,并摘掉手套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实验现象:阳光下戴塑料手套的手感觉很热,手心有汗,戴棉布手套的手感觉不很热,手心基本没有汗;伸入水中的戴塑料手套的手不湿,戴棉布手套的手湿润。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实验名称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实验目的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分组)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学生实验报告单(演示)
科目科学班级三年级实验日期:。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第一课: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
3、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4、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天然材料,另一种叫人造材料。
5、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有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答:我们身边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粘土、沙、石、木头、棉花;人造材料有: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纸等。
6、玻璃使用什么加工的?答:玻璃是由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内融化,经过工人师傅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第二课:塑料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塑料的优点有:轻便、防水、透明、耐磨等。
缺点:埋入土里不容易降解。
3、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有点,又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耐磨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
4、一只手带塑料手套,一只手带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因为塑料手套的透气性差,防水性好,而棉布手套的透气性好,防水性差。
5、你都知道哪些新材料?答:防弹玻璃、记忆金属、人工钻石、变色眼睛第三课:倾听声音1、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答:(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3)怎样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物体发声时会产生振动,共同之处是,物体发声时都会产生振动。
5、物体停止发生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答:物体停止发生时的共同现象是震动停止。
这进一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四课:物体传声1、声音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2、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
河北版(冀教版)科学三至六年级实验目录冀教版科学三至六年级实验目录[河北版]科学三至六年级实验目录分组实验(上册)三年级上册1.记下现在的我2.吹乒乓球3.观察蚯蚓4.观察凤仙花5.研究土壤6.观察水7.改变物体的沉浮8.小水轮转起来9.空气占据空间10.做风车11.纸飞翼四年级上册1.做小吊车2.记忆游戏3.做沙盘4.玩小车5.感受推和拉6.自制重锤7.让小球动起来8.感受摩擦力9.模拟昼夜形成10.观测一天中影子和温度变化五年级上册1.种子萌发的条件2.渗水实验3.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4.研究根的作用5.研究茎的作用6.植物的向光性定向运动7.测量水温变化8.传热比赛9.颜色与吸热10.上升的空气11.风的形成12.热水变凉13.岩石挤压模拟实验14.地震模拟实验15.模拟火山喷发16.制作岩石标本盒六年级上册冀教版科学三至六年级实验目录1.观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2.鸟喙与取食的模拟实验3.做酸奶4.显微镜观察常见细菌5.食物发霉实验6.风动装置的制作7.电磁铁的性质实验8.电磁铁磁力大小实验9.太阳炉的制作10.太阳系模型制作11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12.星空模拟演示实验(上册)三年级上册1.吹乒乓球2.水土流失3.榨果汁4.降落伞的研究四年级上册1.玩滚轮2.观察地球仪3.观察影子和温度变化4.昼夜的形成五年级上册1.种子萌发需要空气2.测量水温3.颜色与吸热4.风的形成六年级上册1.模拟细菌的繁殖实验2.探究植物体能量来源实验3.常见能量控制装置分组实验(下册)三年级下册1.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2.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3.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4.观察物体发声5.做小鼓6.水传声实验7.制作小乐器8.光传播实验9.光的传播10.影子11.改变光的传播路线12.镜子反射光的路线13.制造彩虹14.色光混合实验15.让小灯泡亮起来16.制作开关17.磁铁的性质18.制作小磁针四年级下册1.制作观测仪2.制作简易雨量器3.检测酸雨4.使用天平5.使用量筒6.研究固体液体气体性质实验冀教版科学三至六年级实验目录7.测量固体的体积8.化冰实验9.冰水和水蒸气三者的变化实验10.蒸发的快慢11.凝结12.雨的形成13.种茄子14.植物的生长15.养小鸡16.制作标本18.溶解17.固体液体气体受冷受热的研究19.分离20.物质混合分离实验21.燃烧的秘密22.变色游戏23.生锈五年级下册1.拔图钉实验2.杠杆平衡实验3.轮轴实验4.定滑轮实验5.动滑轮实验6.滑轮组实验7.斜面作用实验8.植物扦插压条嫁接实验9.模拟化石形成实验11.自然力量对山脉影响模拟实验12.沙洲形成实验13.卵石形成模拟实验14.钟乳石形成实验15.金属性质实验演示实验(下册)三年级下册1.制作小磁针2.影子游戏3.透明与不透明四年级下册1.使用天平2.使用量筒3.变色游戏4.生锈5.雨的形成。
三年级下科学实验实验名称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性质实验目的借助感觉器官,通过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找出塑料和木头的特性。
实验器材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塑料尺、一把木头尺实验过程:1、观察、比较塑料尺和木头尺的特点。
2、学生分组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
塑料尺子木头尺子轻便透明防水耐磨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等性质。
木头耐磨实验名称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实验器材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过程:1、把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防止水洒在桌子上)中,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放入水槽中,在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
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实验名称比较塑料与布的性质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认识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并用科学的知识进行解释的能力。
实验器材每位学生准备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水槽、水实验过程:1、两只手分别戴一只塑料手套,一只棉布手套。
同时把两只手放在强光下晒3分钟左右,体会手的感觉。
摘下手套,观察手(尤其是手指、手心)是否有汗珠。
2、将戴有两只不同材料手套的手伸入盛有水的容器中,2分钟后体会手的感觉,并摘掉手套观察两只手是否湿润。
实验现象:阳光下戴塑料手套的手感觉很热,手心有汗,戴棉布手套的手感觉不很热,手心基本没有汗;伸入水中的戴塑料手套的手不湿,戴棉布手套的手湿润。
实验结论及反思评价:塑料不具有透水性和透气性实验名称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实验目的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第一课: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2、石油、木头、棉花、沙子都是天然材料。
3、像玻璃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4、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材料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天然材料,另一种叫人造材料。
5、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有材料制成的,你知道哪些材料?答:我们身边常见的天然材料有:粘土、沙、石、木头、棉花;人造材料有: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纸等。
6、玻璃使用什么加工的?答:玻璃是由含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炉内融化,经过工人师傅成型,冷却后制成的。
第二课:塑料1、塑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人造材料。
塑料还可以代替钢铁做建筑材料。
2、塑料杯遇到热水会变软。
塑料的优点有:轻便、防水、透明、耐磨等。
缺点:埋入土里不容易降解。
3、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有点,又什么不足?答:塑料具有防水、轻便、透明、耐磨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但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污染。
4、一只手带塑料手套,一只手带棉布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答:不一样,因为塑料手套的透气性差,防水性好,而棉布手套的透气性好,防水性差。
5、你都知道哪些新材料?答:防弹玻璃、记忆金属、人工钻石、变色眼睛第三课:倾听声音1、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关于声音,你想知道些什么?答:(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为什么有高有低?(3)怎样让发声物体停止发声?4、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答:物体发声时会产生振动,共同之处是,物体发声时都会产生振动。
5、物体停止发生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答:物体停止发生时的共同现象是震动停止。
这进一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四课:物体传声1、声音能在液体、固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2、我们在地球上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到我们耳朵里。
新冀人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1. 生物的特点是什么?答:生物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2. 非生物的特点是什么?答:非生物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3. 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是什么?答:猫和蒲公英都是生物,都能生长,能繁殖,生长过程需要水和营养。
4. 机器人属于生物吗?说出理由。
答:机器人不属于生物,因为机器人不能生长,不能繁殖,也不需要水和营养。
5. 小草的相同点有哪些?答:都是生物,都属于植物,都有根、jing、叶的结构,其中根和jing都比较柔软。
6. 大树的相同点有哪些?答:都是生物,都属于植物,都有根、jing、叶的结构,其中根和jing都比较硬。
7. 树与草的相同点是什么?答:树和草都是植物,它们都有根、jing、叶、花和种子,它们的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阳光、水和营养物质。
8. 什么叫草质jing?答:草的jing很柔软,叫草质jing9. 什么叫木质jing?答:树的jing与枝干很硬,叫木质jing10. 什么是经济作物?答:经济作物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
经济作物按其用途分为油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11.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答:①采集漂亮的叶子与花;②找一本厚厚的书;③将叶片与花展平后夹在书中;④每隔一天将标本翻个面;⑤将标本固定在硬纸板上;⑥将植物名称、采集地点、采集人、采集时间记录在上面。
12. 玉米都有哪些用途?答:食用、饲料、酿酒、制药、乙醇汽油、工艺品、工业原料。
13. 什么是脊椎动物?答: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14. 什么是恒温动物?答:体温相对恒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
15. 动物的皮肤有哪些特点?答:动物的皮肤,有的裸露,有的有毛发,有的有鳞片,还有的有羽毛。
16. 昆虫的结构特征是什么?答: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2对翅,1对触角。
冀三科下知识点一、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有的物品由(一种)材料制成,有的物品由(几种)材料制成。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用途)。
2、材料的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就不同。
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像土、沙子、石头、木头、棉花、蚕丝、亚麻、竹子、煤、石油都是天然材料。
4、像塑料、尼龙(石油和煤)、玻璃(沙)、陶瓷(黏土)、棉布(棉花)、丝绸(蚕丝)、金属(金属矿石)、合金、人造纤维、石灰、砖瓦、等这种由(天然材料)加工而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5、人造材料都是以天然材料材料为原料制成的。
没有天然材料就没有人造材料。
6、天然纤维材料:棉、麻、丝等。
人造纤维材料:尼龙、涤纶、晴纶棉等。
7、我们穿的衣服中,有一部分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化学纤维是人造材料。
二、塑料1、废旧塑料制品背弃于自然界中,长期不能腐烂,就形成白色污染。
怎样减少白色污染?1、减少使用塑料袋2、减少使用一次性饭盒3、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4、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2、塑料的优点:防水轻便又透明,容易加工有弹性。
保温便宜不生锈,色彩鲜艳不导电。
塑料的缺点:易老化,遇热易变形,不易降解,造成白色污染。
4、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优点?有什么不足?优点: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不足:造成白色污染。
5、你认识哪些新材料?合金、复合玻璃、合成纤维、纳米材料、变色材料等。
6、随着社会的发展,天然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人们利用一些技术设计制造出许多人造材料,包括一些新材料。
7、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混合而成的人造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应用与日常生活和航天领域。
8、田间塑料大棚主要是人们利用了塑料的保温性。
9、汽车的轮胎和皮鞋的鞋底都是由橡胶做的,夏天的拖鞋大部分是塑料做的。
10、通常用塑料做电线的外皮,这说明塑料不能导电。
11、光碟和树脂眼镜的镜片是用塑料制成的。
12、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晶粒微小,强度却很高的纳米材料。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所有实验题
(一)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材料:蜡烛、吸管
方法步骤:通过用直吸管观察蜡烛火焰,把吸管弯折再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通过直吸管可以看到火焰,吸管弯折看不到火焰。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想个办法,不让磁铁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别针。
将磁铁贴在杯子外壁上,慢慢向上推动磁铁,曲别针就会随磁铁向上移动,直到杯口,这样就去取出了曲别针
(三)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有哪些优点?
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
优点:(1)提高行驶速度(2)降低噪音
(3)节省能源(4)不污染环境
(四)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好处:塑料具有防水、轻便、耐磨、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不足: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六)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另一只手戴塑料手套,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
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
棉布手套透气性好,透水性好;
塑料手套透气性差,不透
(九)往水槽中加入多半槽水,在水中摩擦砂纸,把耳朵贴在水槽边,你能听到摩擦砂纸的声音吗?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能听到摩擦砂纸的声音,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十)利用镜子反射光的性质能做到那些事情?
(1)医生利用反光镜看病人耳膜的情况
(2)可以利用潜望镜从海底看海面的情况
(3)可以利用汽车观后镜看车后面的情况
(十一)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
(1)在水中滴几滴油
(2)用喷雾器背对阳光喷水
(3)用三棱镜折射太阳光
(4)用肥皂泡折射太阳光
(5)在雨后的天空中,瀑布面前都可以看到彩虹
(十二)在强光下工作、学习有哪些危害?怎样预防和保护?
在强光下工作、学习会危害眼睛,会危害皮肤,会使人中暑。
我们可以戴太阳镜,打太阳伞。
(十三)电是怎样来到我们家中的?
电是电厂发电后,经过高压输电、变电站改变电压、长途输运,最后才成为我们家中的
(十六)在实验中若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
(1)小灯泡损坏(2)电路不通
(3)电池没电(4)开关没有闭合、
(十七)举例说明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曲别针、铁钉、铜线、铝片是导体。
塑料尺、陶瓷片、气球、干木条、橡皮是绝缘体。
(十八)用旗语传递信息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
优点:能在互相看得见的范围内有效的传递信息。
不足:不太准确,比较麻烦,受距离和时间的限制。
(十九)信息传递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
信息传递经过编码、传送、接收、译码等过程
(二十)从古到今的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喊话、骑马送信、驿站、烽烟、烽火台、信鸽、电报、电话、传真、网络
(二十一)塑料杯遇到热水会怎么样?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有这种现象?
塑料制品遇热有的会变软,有的没有明显变化,有的不发生变化。
根据塑料受热后的性质不同,可以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类。
(二十二)怎样制作小磁针?
材料: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
方法步骤: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二十三)怎样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1)用悬吊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在小磁针的中间系一根细绳,悬吊起来,旋转,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S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
(2)用水浮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
把小磁针放在塑料泡沫上,放在水中,静止后,指南的一端是S极,指北的一端是N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