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株洲市学前教育送教下乡活动签到表12月5日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附件3荣昌区河包镇法华完全小学“送教上门”教案设计学生:__杨丹__学科文化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送教时间2020年5月14日送教教师吕春华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适当的词汇有序地讲述出小兔家窗户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2、在教师示范讲述的帮助下,丰富讲述经验。
3、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述。
4、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2、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述。
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静听,动脑思索为主教学过程:一、老师教孩子观察图片,认识小兔。
根据教师的提问,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发现小兔家的窗发生的变化。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图片一师:图画上都有什么?2、教师告诉孩子:这是小兔,小兔在她家里,窗户坏了,破了个洞。
大风吹来,小兔冷得很,她站在窗户边,不敢出门去玩。
3、教师提示:图画一上还有什么啊?大风吹来了,天气寒冷。
4、小兔敢出门去玩吗?教师引导学生说:不敢,天气太冷了。
5、你怎么知道天气太冷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要知道大风吹来了,下雪了。
6、图上还有什么呢?让学生认识大树!二、老师再引导学生把图一读一遍,让学生明白:图中有小兔的家,窗户,小兔站在窗户边,大树,吹风了,天气冷。
三、教师指导学生认图,知道图中有小兔的家,窗户坏了,小兔站在窗户边,大树,吹风了,天气冷这些内容。
为下面讲故事做铺垫。
教学反思:附件5荣昌区河包镇法华完全小学“送教上门”活动图片图一图二学生监护人签字:送教教师签字:校长签字:附件3荣昌区河包镇法华完全小学“送教上门”教案设计学生:__杨丹___学科文化知识课课时第二课时送教时间2020年5月14日送教教师吕春华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适当的词汇有序地讲述出小兔家窗户的变化。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2、在教师示范讲述的帮助下,丰富讲述经验。
3、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述。
4、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讲述能力。
梅岭镇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教学常规月检月报登记表诏安县林厝小学 校长:林亮生 教导:黄桂坤 本月检查人: 自查 检查时间:2014年3月31日
梅岭镇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4月份教学常规月检月报登记表诏安县林厝小学 校长:林亮生 教导:黄桂坤 本月检查人: 自查 检查时间:2014年4月30日
梅岭镇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5月份教学常规月检月报登记表诏安县林厝小学 校长:林亮生 教导:黄桂坤 本月检查人: 自查 检查时间:2014年5月31日
梅岭镇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6月份教学常规月检月报登记表诏安县林厝小学 校长:林亮生 教导:黄桂坤 本月检查人: 自查 检查时间:2014年6月30日。
XX县幼儿园“送教下乡”活动经历认定资料汇总
送教单位(盖印):
带队领导(署名):
受教单位(盖印):
活动负责(署名):
送教时间:
X X县教育局
XX县教师深造学校
年月日
XX县幼儿园“送教下乡”活动
记录册
送教单位(盖印):
带队领导(署名):
受教单位(盖印):
活动负责(署名):
送教人员:
X X县教育局
XX县教师深造学校
年月日
一、活动日程纪要
时间地址活动内容(包含课题、参加对象等)
(此表由送教人员参加活动时填写)
二、听课记录
教者
园所年纪班
署名
课题课时
教学过程评析
(此表由送教人员听课时填写)
三、评课 / 沟通 / 会谈记录
时间地址主题
参加
对象
记
录
(此表由送教人员评课、会谈时填写)
四、送授课例教学设计领
年纪班课题
域
教
学
目
的
重
点
难
点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此表由送教人员填写)
五、活动状况小结
送教
人员
个人
小结
送教
单位
建议送教单位(盖印)
年月日
受教
单位
建议受教单位(盖印)
年月日。
送教下乡活动记录12月13日,剑河二中送教下乡活动到我校,剑河二中二十多位语文老师集中到我校授课、听课。
现在将活动记录如下:一、听示范课1、我校王爱英老师授课《变色龙》。
班级:九年级一班2、剑河二中王安福老师授课《曹刿论战》。
班级:九年级四班二、评课1、我校王爱英老师说课:一、说教材:《变色龙》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课文通过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案件中反复无常的变化,塑造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沙皇走狗形象,巧妙揭示了俄国警察统治的反动和黑暗。
二、说学情:本文的学习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九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学习,他们对小说的有一定的感知、欣赏能力, 能够自主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对运用动作、神情、对话表演小说的情节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能依据文本评议小说中的人物。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文学作品教学提出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根据课程标准对小说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具体特点,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2.能力目标:学习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来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识沙皇警察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对小说所反映的俄国19世纪社会现实缺乏了解的实际情况我把本文的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对话描写中领会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掌握欣赏小说的方法。
三、说教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本课主要使用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采访法讲故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