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 格式:ppt
- 大小:262.01 KB
- 文档页数:73
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例题及练习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例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A.短期股票投资B. 原材料C.固定资产D.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E.银行存款【例题2】一本书价值100元,与另一本价值90元的书相交换,根据等价交换原则,应补价10元,整个交易金额为100元。
收到补价的企业补价所占比重=补价/交易总量=10/100=10%•=10/(90+10)=10%支付补价的企业补价所占比重=补价/交易总量=10/100=10%•=10/(90+10)=10%•计算结果表明,此笔业务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例题3】(1)某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2)某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3)某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4)某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某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例题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A.以公允价值50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B.以公允价值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批原材料C.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A车床换取B车床,同时收到12万元的补价D.以公允价值30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15万元的补价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1)不涉及补价【例题1】甲木材加工厂决定用一批账面价值为2800元的产品换入乙板材厂的四立方米木材,木材的账面价值为2700元。
该产品和木材的公允价值都是3000元,计税基础也是3000元。
甲木材厂:第一步:计算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第二步:计算换入资产的进项税及换出资产的销项税第三步:计算应确认的损益【例题2】2010年5月1日,甲公司以2009年购入的生产经营用设备交换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甲公司换入的钢材作为原材料用于生产,乙公司换入的设备继续用于生产钢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通过实物或非货币形式进行的资产交换。
在经济活动中,除了货币交易外,人们还可以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交换物品、服务和权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经济行为,它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表现为各种形式,例如物物交换、物服务交换、物权益交换等。
物物交换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换物品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例如我有一台电视机,需要一辆自行车,而你正好有一辆自行车,需要一台电视机,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物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物服务交换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换服务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例如我会修理自行车,而你会修理电视机,我们可以互相交换修理服务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物权益交换是指人们通过互相交换权益来满足各自的需求,例如我有一块土地的使用权,需要一台电视机,而你正好有一台电视机,需要一个土地的使用权,我们可以通过物权益交换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实施方式多种多样。
在农村地区,人们可以通过集市、农贸市场等场所进行物物交换;在城市地区,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二手市场等途径进行物物交换。
物服务交换可以通过互助组织、社区服务中心等渠道实现;物权益交换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所等机构进行。
通过这些不同的实施方式,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需求的满足。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们可以将自己闲置的物品、服务或权益交换成自己需要的物品、服务或权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们可以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物品、服务或权益,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们可以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关系,增加社会的凝聚力和合作性,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和进步。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级会计实务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交易。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的情况,这些非货币性资产可能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
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这些交易,以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和真实。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确定交换对价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可以以合理价格交易的金额,它反映了交易双方在交易时间点上对交换资产的价值认定。
在确定公允价值时,企业可以参考市场价格、专家评估和其他可获得的市场信息,以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和可靠。
其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对原始资产和获得的新资产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对于原始资产,企业需要按照资产的分类加以处理,例如,将实物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将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或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对于获得的新资产,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除了确定公允价值和进行会计处理外,还需要注意相关的税务影响和法律合规性。
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需要确保合规,遵守相关的税法和法律法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纳税风险和法律争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企业并购和重组。
在企业并购和重组过程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以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某公司计划收购一家竞争对手,双方达成一致,在交易中确定以公司股票作为对价进行资产交换。
根据交易协议,被收购企业将以其所持有的一批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公司将发行相应数量的股票给被收购企业作为对价。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确定交易日的股票公允价值,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将被收购资产纳入公司的会计报表。
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和资源共享中。
例如,某公司与一家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同意进行资产交换,以提高资源互补性,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
A、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C、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D、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权益工具答案:B解析:货币性资产的定义――是指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选项ACD均不符合货币性资产规定的条件。
2、甲公司用一项账面余额为600000元,累计摊销为300000元,公允价值为350000元的专利权,与丙公司交换一台账面原始价值为500000元,累计折旧为280000元,公允价值为320000元的机床。
甲公司发生相关税费18000元,收到丙公司支付的补价30000元。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甲企业换入该项设备的入账价值为()元。
A、340 000B、350 000C、338 000D、355 000答案:C解析: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甲公司换入设备的成本=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350000-收到的补价30000+支付的相关税费18000=338000(元),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320000+支付的税费18000=338000(元)。
3、甲公司用账面价值为165万元,公允价值为192万元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和原价为235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0万元,公允价值128万元的设备一台与乙公司交换其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300万元的库存商品一批,乙公司增值税率为17%.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支付的现金31万元,同时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乙公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万元。
A、192和128B、198和132C、150和140D、148.5和121.5答案:B解析: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总额=300+51+10-31=33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所占比例=192/(192+128)=60%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所占比例=128/(192+128)=40%则换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330×60%=198(万元)换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330×40%=132(万元)4、A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与B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资产置换,A公司另向B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资料如下:①A公司换出:固定资产,原值为30万元,已计提折旧4.50万元,公允价值为27万元;②B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8.5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6万元,公允价值为3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其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以一台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
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1200万元,已计提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1 2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 32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乙公司另外向甲公司支付现金50万元。
假定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应就此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损失以负数表示)为( )万元。
A.5B.-2.8C.2.08D.0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涉及少量补价,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B.当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考虑存货)D.收到补价时应确认收益,支付补价时不能确认收益3.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A.以公允价值为 36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 400 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 40 万元B.以账面价值为 28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 万元C.以公允价值为 32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 460 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4.甲公司以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的一辆小轿车,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35万元,累计折旧为20万元;乙公司小轿车的公允价值为30万元,账面原值为35万元,已提折旧3万元。
双方协议,乙公司支付甲公司5万元补价。
甲公司未对该设备提减值准备。
假设交易具有商业实质,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可靠计量,则甲公司确认的损益为( )元。
第九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章内容框架和复习提示一、内容结构框架1.本章主要内容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确认和计量原则商业实质的判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2.本章新变化本章的新变化有: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分为具有商业实质和不具有商业实质,分别采用公允价值入账和账面价值入账。
近年考点年度考点涉及题型2003 确认交易类型,交易与投资单选,计算2004 交易资产入账价值单选2005 会计处理差错综合题2006 无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年份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及账务处理题合计2004年1分--1分2005年1分4分-5分2006年----二、复习提示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居于较重要地位;新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多加注意。
2.本章重点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会计处理。
3.本章复习方法: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资产的换入、换出,应与存货的增加、减少,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投资的增加、减少结合起来复习。
重点与难点讲解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认定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25%)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在理解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时,应注意:(1)区分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①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货币性资产包括两部分,即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的或者是可确定的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
比如应收账款100万元,收取的金额是固定的,属于货币性资产;而存货收取的金额就不是固定的,如果库存商品的成本为100万元,变现时可能收130万元,也可能收50万元,故存货不属于货币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