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养生格言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健康养生格言
1. 早睡早起,身体健康长寿。
2. 吃水果蔬菜,营养充足。
3. 坚持运动,活力满满。
4. 心情愉快,健康由来。
5. 爱笑爱笑,快乐无痛。
6. 心静自然凉,波澜不惊。
7. 饮食有节,保持身材。
8. 水多饭少,保持纤瘦。
9. 心无杂念,身轻如燕。
10. 勿贪食,养胃是王道。
11. 三餐有序,远离消化道。
12. 三餐不可不,七分饱最好。
13. 勤洗手,远离疾病。
14. 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15. 心中常宽和,身体倍地好。
16. 远离烟酒,提神增活力。
17. 冬季保暖,秋冬不发凉。
18. 乐观向前,健康从心。
19. 见好就收,身体倍儿棒。
20. 心静自然凉,波澜不惊。
21. 保持平衡,身心和谐。
22. 少言寡语,身心更舒畅。
23. 自律养生,健康永长久。
24. 欢笑为主,病魔会走。
25. 健康为贵,生命在于无病。
26. 多喝水,身体畅通。
27. 保持心情愉快,远离疾病困扰。
28. 适当放松,灵魂更自在。
29. 冥想养心,身心合一。
30. 知足常乐,健康更重要。
2023年养生的格言2023年养生的格言11、养生乃长寿之伴侣,健康是长寿的朋友。
2、千保健,万保健,心态平衡是关键。
3、吃得巧,睡得好。
4、锻炼要趁小,别等老时恼。
5、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6、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7、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8、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9、饮了空腹茶,疾病身上爬。
10、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11、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12、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13、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14、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乐,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平安!15、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16、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17、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决定健康。
18、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19、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20、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21、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22、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23、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24、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5、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26、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
27、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28、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29、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0、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31、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32、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33、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34、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
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
35、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36、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37、“四不”益寿又延年:不急不恼百年不老,不懒不谗益寿延年。
38、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39、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40、年轻时放弃健康获取财富;()年老时会放弃一切财富去恢复健康。
41、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42、吃好睡好,长生不老。
健康离不开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养生莫善于习动”,“一身动则一身强”,这些格言提示了生命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规律―动则不衰。
劳动、运动和生命息息相关。
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经常运动、活动和锻炼,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
目前,全民健身运动正在风靡全球,在我国各大中城市逐渐普及,正成为一种新时尚。
其中心就是:健康始于健身,通过健身运动,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实践证明,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少疾病、延缓衰老,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任何药物和其他方法不能代替的。
锻炼没有年龄界限,锻炼开始得越早,坚持的时间越长,效果也越好,体质就越强健。
有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常常吃补养药和保健食品,以为这样就可以防病治病,这是个根本的错误看法。
要知道,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养生、保健、运动,这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
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体力劳动日益减少,活动量也越来越少。
现在许多家庭都已经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了,洗衣机、煤气灶、电饭锅、吸尘器,甚至机器人更多地进入家庭,使人的运动越来越少。
在生活中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楼梯的人越来越多,从健康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
它使得身体素质越来越弱,许多“文明病”逐渐增多,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腰腿痛等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患病年龄越来越小。
现在医学己把这些病列为“运动不足病”,认为缺乏运动是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态,应从加强运动锻炼入手,就得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运动,在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中,要尽量多地活动各个部位,如果一味地贪图安逸享受,怕苦怕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懒得动手动脚,久而久之,四肢肌肉就会变得软弱无力,骨骼就会疏松,各器官的功能也会退化减弱,多种生活方式疾病就会緾身。
“用则进,废则退”这就是生物学上的一条重要规律。
美国有一位运动生理学家得出:维护身体健康,要寓运动于日常生活中。
龙源期刊网 动静调适宜养生作者:践之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8期有句养生格言说:“生命在于运动”。
医学之父波克希拉底还说过一句传世名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都强调了运动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运动有益健康,许多专家还列举了大量例证。
动物学家经过调查发现:生活在山野间的大象,经常奔走活动,寿命可活到200多岁;而一旦被人捕获,关进动物园,尽管生活条件比野外优越,却只能活到80多岁;在山林中生活的野兔,平均寿命可活15年,而自幼就养在笼子里的家兔,虽然吃得好,生活舒适,可平均寿命不过4-5岁。
其它野生动物,一般都比圈养之后寿命要长。
其原因是,野生动物为了觅食、生存、自卫,常要东奔西跑,身体得到活动锻炼。
医学家研究认为,适宜的健身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增强抗病能力;经常运动还可以强健脾胃,提高心肺功能。
我国古代医家华佗曾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只要能坚持运动锻炼,就可以促进人体健康。
近日,与一位书法界的朋友交流养生之道,我谈及运动(包括脑运动,常用脑,勤思考)可健身的亲身感受,并将我学得的一点运动养生的知识转述于他。
朋友肯定运动和脑运动的健身之功,却又以其书法家注重的静态养生心得教我。
他说:要善于养生,还不能只强调形体的“动”,忽略了心境的“静”。
应力求动静兼修,把“动”与“静”适当地结合起来。
他的体会是:每当他运笔书写时,心境便自然放松,调息入静。
使行笔动于外而静守于内,动炼形体而静炼精神,由动入静,而又静中制动,形成动静的和谐结合,这样的动静相宜,也就利于养生。
他继而向我畅述:我国古代的养生家、思想家都注重“静神”,即清静以养神。
所谓“清静”,就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
这种宁静的心态,是最利于身体健康的。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专家都非常重视思想平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
生理学家研究证实,人在入静后,生命的中枢大脑又回复到儿童时代的大脑电波状态,使人的衰老生化指标得到“逆转”。
精神内守——《黄帝内经》养生系列“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养生就是保养性命,这就包括了两个方面,养性和养命,合到一起就是平常说的修身养性。
其实大家也知道现在的疾病很多都是身心疾病,健康问题在心里的部分更多,但是多数人更容易注重身体的保养,过分关注于衣食住行个方面的东西,反倒忽略了心灵的保养。
中医和西医有许多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注重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对于心理致病有一整套地理论,认为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无论哪种情绪过激、时间过长都会致病。
中医把病因分为三种: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就是指情志致病,把情志对于人的影响提高到很高的程度。
所以,《黄帝内经》就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所谓“精神内守”,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
“内”针对外而言,“守”是坚守、保持的意思。
“精神内守”,强调了内环境——精神的安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即“病安从来”,意即精神守持于内,人怎么会得病呢?那么,又怎样“精神内守”呢?一是要“不时御神”。
《黄帝内经》在谈到人如何衰老时,明确指出:“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这里的“半百而衰”,即是过早衰老,而引起衰老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不时御神”。
御,驾御、控制的意思。
时,善也,不时御神,即是指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精神。
为贪图一时的快乐,违背生活规律而取乐,则有害于身心健康,促使人体过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于内之所以引起衰老,原因是在于“神者,血气也”,意思是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大量、过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气血损耗,从而产生衰老。
事实证明,一个经常大哭大闹、喜笑过度的人,是不会长寿的。
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时时、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各种事物。
对于任何重大变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顺应事物的自身规律去解决问题。
健康养生名言健康养生的名言篇11.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
不知保养不算巧。
2. 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3. 活动就象灵芝草,不必苦把仙方找。
天天蹦蹦跳,医生永不找。
4. 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老老恒言》5. 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6. 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郁阏,可以养生。
——《类修要诀》7. 器官得不到锻炼,同器官过度紧张一样,都是极其有害的。
──康德8.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9. 每天宜吃的六种食物:生姜、大蒜、蜂蜜、花生、大枣、大葱。
10.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的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金。
──斯宾塞11. 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养生要集》12. 高兴与悲伤,快乐与凄怆,欣慰与苦闷,安详与徬徨,振奋与萎靡,宽松与紧张,愉快与痛苦,喜悦与憎恶,欢欣与惆怅,前者促进健康,后者诱发病恙。
13. 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徐特立14.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15. 年轻时放弃健康获取财富;年老时会放弃一切财富去恢复健康。
16. 安静固然可爱,恬静尤为可贵。
注重养生就要学会:“闹中求安,乐中求恬”。
自然和谐之美的安静,健身不生病;享受天伦之乐的恬静,越活越年轻。
17. 柳颜赵欧四大聖,书法精妙传后人,挥笔潇洒情志浓,泼墨凝思又安神。
动中有静静自安,静中有动动健身。
书法巨匠均长寿,平均终年逾八旬。
18. 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
有动有静,动静相济,一张一松,预防百病;动后血通,血通气行,气行神爽,祛病健康;静后而定,定后而安,安后神怡,无病健体。
19. 疾病是逸乐所应得的利息。
──培根酩酊是暂时性的自杀。
──罗素20. 热水泡脚,舒血通窍。
春日浴足,外阳固脱;夏日浴足,暑温可却:秋日浴足,肺润肠濡;冬日浴足,丹田温热。
健康养生语录精选120句1、房宽地宽,不如心宽。
2、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3、人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视健康。
4、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
5、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
6、智者要事业不忘健康,愚者只顾赶路而不顾一切。
7、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
8、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9、爽口物多终作疾。
10、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11、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12、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殉物,危若冰谷。
13、病加于小愈。
14、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15、名高折人寿,思苦减天年。
16、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
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
17、健康凭健商,锻炼靠毅力。
18、活动就象灵芝草,不必苦把仙方找。
天天蹦蹦跳,医生永不找。
19、若要健,天天练,健康是长寿的伴侣,运动是健康的源泉。
20、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乐,人生最大的幸运是平安!21、物质是健康的基础,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运动是健康源泉,科学是健康的法宝,健商是健康的保证。
22、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23、必须明白是自己创造了自己身体每一个“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
给身体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就会彻底改变自己生活。
24、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
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
25、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26、丝不织不成网,铁不炼不成钢;身体不炼不结实,意志不炼不坚强。
27、运动能代替药物,药物不能代替运动。
运动血脉畅通,增强器官功能,生理功能平衡,防治一切疾病。
龙源期刊网 养生的圭臬,健康的准绳(下)作者:时习之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7期导养得理,可以长寿文章的最后,作者从三方面提出了“导养得理,可以长寿”的观点。
为养生者指出了途径,为长寿者指明了方向。
一、清虚静泰,淡泊名利。
主要论述了以心态为主的心理养生。
文章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疆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泊独著。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大意为:心地平静、安定,很少私念,绝少贪欲,知道名利地位妨碍品德的修养,所以淡然视之而不去谋求,并不是思想贪求而行动上强行禁止;认识到味道荤厚食品会伤害人的生命,所以抛弃它毫不顾惜,并不是内心贪恋而后强行抑制。
外界事物因能使思想受害就认为它不存在,精神情志因醇泊恬静而特别显著。
心胸开朗没有忧患,情绪平静没有杂念。
生活实践证明,平静安定的心态决定“少私寡欲”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平静安定的心态,故会做出“知名位之伤德”、“忽而不营”的不谋求之举。
这与那些表面标榜自己,装模作样贪得无厌的人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另外,平静安定的心态已把物欲杂念排除之外,坦坦无忧愁,就显得特别精力充沛有活力,那些心胸狭小、整日躁动不安,狂喜暴怒,反复无常,私欲膨胀,不择手段,精力就自然失去了活力。
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庄子说:“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宋朝的林逋在《省心录》中也进一步指出:“知足常乐,务贪必扰”。
这“自累”、“自扰”正是对躁动心态的描述。
养生学家葛洪提出:“夫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后可延驻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诅嫉”。
可见,以平静安定、淡泊名利、从容大度、无欲无求的心态去对待客观事物,无疑是一种心理养生的妙方,一付治理躁动的良剂。
只有具备这样心态的人,才能做到“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的“清静无为,怡然自乐”的人生境界。
营养师格言1、少量之酒,健康之友;多量之酒,罪魁祸首。
2、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
3、神疗重于食疗,食疗重于药疗,防病重于治病。
4、欲得长生,肠中当清;欲得不死,脂中无渣。
5、吃饭细嚼慢咽,身心健康平安;吃饭虎咽狼吞,肠胃撑胀伤身。
6、头要常凉,脚要常热,身要常动,心要常静。
7、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
8、寿命的缩短和精力的虚耗成正比;寿命的延长和心情的悲哀成反比。
9、病有五来:吃出来,喝出来,吸出来,懒出来,气出来。
10、大鱼大肉,大烟大酒,体胖血稠,命不长久。
11、放纵食欲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
12、难能之理宜停,难处之人宜厚,难为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
13、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
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
14、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15、饭后(半小时)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后百步走,强似开药铺。
16、治病花钱不要细,别跟自己过不去。
病来身上心放宽,战胜疾病须乐观。
17、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18、心胸里头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心胸里头能拉车,健康长寿一百多。
19、生气四害:血压变高,血脂变稠,血色变紫,血管变细。
引发脑塞,心肌梗死!20、水停百日要生毒,人闲百日要生病。
脑子不用不聪明,身子不练不康宁。
21、要活好,心别小,善制怒,寿无数。
笑口开,病不来,心烦恼,病来了。
22、未来的医生不会开药,而是引导患者关注人本身以及膳食和疾病的预防。
23、细粮四、粗粮六;主食四、副食六;动物四、植物六;一把蔬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
24、人老三不四有:不闲着,不累着,不气着;有老伴,有老友,有老窝,有老底。
25、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粗饭养人,粗活宜身。
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人不怕老,就怕病倒。
26、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大全修身养性是现代很多年轻缺乏的东西,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大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李白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3、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
——释道远4、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新格言5、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申居郧6、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皱眉事:指坏事。
切齿人:指痛恨到极点的人。
自己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就不会有憎恨你的人。
——冯梦龙7、心地善良的人,富于幻想的人比冷酷残忍的人更容易聚合。
——约翰逊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9、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10、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民谚11、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格言联璧》12、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佚名13、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14、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健康,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15、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16、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7、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8、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
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
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9、“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
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十者寿,即:合理膳食者寿,体动心静者寿,清心寡欲者寿,勤于动脑者寿,修身养性者寿,与人为善者寿,谨慎认真者寿,忘病忘忧者寿,听乐观景者寿,老有所为者寿。
22、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保养调理大于治疗语录人最缺之的是自信。
人最大的毛病是懒惰。
人最愚意的是自我干扰。
人最易犯的错误厖.拿健康换取其它身外之物;身体虚弱的人厖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良魂和智慧,腾不出时间来锻炼的人厖迟早会被迫腾出时间来生病。
养生格言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
“医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中医可能引起医学革命,而医学革命可能引起整个科学革命。
”一钱学森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另见于《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
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
"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
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因而,这“治未病”,是指通过一定的防治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属于疾病早期治还见于《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厖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此处“治未病”对医生的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了要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明的医生,要善于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
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综合各家说法,可以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即人体处于没有任何疾病时的健康状态;二是欲病未病态,即体内病理信息隐匿存在的阶段,或已经具有少数先兆症状或体征的小疾小恙状态,但尚不足以诊断为某种疾病;三是已病未传态,即人体某一脏器出现了明显病变,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及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病邪可能传入其他脏腑,但病邪尚局限在某一脏腑未发生传变的状态。
家庭医学2018.03(上)提起养生之道,世人多以药饵、膳食、运动、休养等立论,却少有人提及人生历程中的另一半。
所以,李渔提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确有振聋发聩之感。
李渔,浙江兰溪人,字笠鸿,号笠翁。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李渔留下的文化遗产不止于此,他编撰的《芥子园画谱》,至今仍为国画临摹范本;他设计、建造的“半亩园”园林,如今中国台湾有半亩园饮食公司。
《闲情偶寄》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
分为八部,前两部阐述了李渔的戏剧理论体系,后六部为我们全景式地提供了十七世纪中国人日常生活和世俗风情画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作者广泛的艺术领悟力和无限的生活情趣。
其中颐养部内容更是体现了李渔在养生方面的独到之处。
在李渔那个时代,养生既有科学合理的一面,也有许多愚昧和迷信的东西,如外服丹药、内练导引等等。
李渔指斥这是“借口颐生而流为放辟邪侈”。
李渔认为,人的一生中有一半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白日劳作,正需要夜间睡眠以恢复。
“人本无疾,而劳之以夜,使累夕不得安眠,则眼眶渐落而精气日颓,虽未即病,而病之情形出矣”;“苟劳之以日,而不息之以夜,则旦旦而伐之,其死也可立而待矣。
”可见缺乏睡眠对生命的危害。
睡眠对人的休养生息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拥有良好的睡眠,才会拥有健康的体魄。
但当今社会的种种因素,正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睡眠。
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种种因素常常会导致易惊醒、早醒、爱做梦等睡眠障碍。
而这些症状又会导致人们的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生活紊乱、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长期失眠患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
养生格言80句1.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2. 一日三餐吃饱,保持适度。
3. 温水洗脸,皮肤润泽。
4. 晨起喝一杯温水,清肠胃。
5. 心情愉悦,身体健康。
6. 深呼吸,放松心情。
7. 早睡早起,身体倍儿好。
8. 坐姿端正,保持腰背挺直。
9. 不贪吃,不暴饮。
10. 美食慢慢吃,健康添睿智。
11. 咀嚼细致,减少胃负担。
12. 多喝白开水,排毒养颜。
13. 思想开朗,身体畅达。
14. 心情舒畅,远离烦恼。
15. 营养均衡,食物搭配。
16. 不过度食用油腻食物。
17. 每日适当运动,身体健壮。
18.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19. 坚持每日散步,保持身材。
20. 养成固定作息时间,有助于身体健康。
21. 快乐的心情是最好的药物。
22. 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3. 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提高心脏功能。
24. 多喝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
25. 做适度的瑜伽锻炼,增加柔韧度。
26. 多食用蔬菜水果,增强免疫力。
27. 饭后散步,有助于消化。
28. 多喝绿茶,清除体内毒素。
29. 偶尔进行断食,排除体内垃圾。
30. 少吃煎炸食品,减少脂肪摄入。
31. 分餐品尝食物,让味蕾享受。
32. 适当吃点坚果,补充蛋白质。
33. 多喝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34. 不经常熬夜,保护肝脏。
35. 少喝含糖饮料,避免牙齿问题。
36. 养成愉快的生活习惯,健康有益。
37. 拒绝二手烟,保护呼吸道。
38. 保持室内通风,预防病菌滋生。
39.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远离疾病。
40.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传染病。
4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牙病。
42. 多笑,延长寿命。
43. 改变久坐的习惯,预防腰背痛。
44. 坚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45. 多做爱,增进情感交流。
46. 保持平稳的心态,预防心脏病。
47. 不滥用药物,保护肝脏。
48. 多喝纯净水,清除体内毒素。
49. 学会减压放松,舒缓神经系统。
50. 投纳入良好的音乐,放松心情。
健康格言集锦坚持锻炼,活动适度;戒烟少酒,少车多步;少盐少糖,少肉多素;笑口常开,遇事不怒;与人为善,豁达大度;理想坚定,任云卷舒。
要想身体健壮,运动经常适当;精神愉快开朗,生活有节勿荡。
权力是一时的,财产是后人的,情谊是珍贵的,健康使自己的。
缺少身体活动,是体能的浪费;缺少思想的活动,是心智的浪费人的机器各个部分都是这样,用则灵,不用则退;现代人头脑比我们的祖先发达的多,为什么?用脑多是重要的因素。
旱天未来先修塘,疾病未来先预防。
适度娱乐能放松人的情绪,陶冶人的情操。
要想保持精神健康,不能任凭各种欲望无限增长。
疑心生暗鬼,过虑损精神。
用坚定不移的意志,抵御一切危难。
宽松则心安,心安则体健,体检则延年,相辅相成。
健康向自己要,保健靠自己做,恒心要自己定。
精心处事排干扰,心胸豁达莫烦恼。
勤用脑筋多思考,增强智力缓衰老。
年老者既要追求老来俏,又应要求老来乐,这是外貌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方可延年益寿。
快乐就是健康,忧郁就是疾病,莫为琐事计较,莫为金钱烦恼。
银之价贱于金,金之价贱于德。
受命运摆布的人,常常与眼泪打交道,向命运挑战的人,往往同快乐在一起。
经常倾听自己身体的音符,捕捉变调的旋律,是自我保健的药方。
善于从烦恼中自拔,从欢乐中自制,从疾病中找出自己从哪里“引狼入室”。
涵养是一种惊人的忍耐,也是成熟了的自尊自爱。
悲观是一支黑色的歌,越唱越使人走向沦落;欢乐是一支红色的曲,越唱越使人走向光明。
药物好歹,对症可祛病,心有喜忧,神宁才能入健康之境。
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是人体的两条腿,越有力走得越远。
最容易使人衰竭,最容易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劳动。
与人为善者长寿,愤世嫉俗者早亡。
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以终。
不极饥而食,食不过量;不极渴而饮,饮不过量。
健康的财富寓于健康的身体。
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健康。
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铁不炼不成钢,人不活动不健康。
过午不食益养生作者:张娟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5年第10期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灵抠·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凌晨四时,人体新陈代谢开始加速,至下午四时达到最高峰,此后就较缓慢了。
如果晚上吃东西,给身体加油,食物就会变成废物,变成脂肪。
饱食后的血液集中到消化系统,这时心、脑、肾、肺、肌肉都会缺血,尤其是心脏会缺血,所以有心肌梗塞的人不能吃得太饱,吃得太饱就有可能发生突然死亡。
据统计,约有50%以上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甚至猝死的病人都是因为吃得太饱所致。
《千金方》里有一句名言:“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弘一大师说:“晚食少为养生术。
”晚餐过饱有损人的寿命,而现代人把一天饮食的重点都放在晚餐上,甚至一些人还有吃夜宵的习惯,这对身体有害无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大饮食误区。
晚餐过饱会使人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肥胖症、胆结石、糖尿病等,甚至导致一些中青年白领突发病早逝,可悲可叹。
人体里有一种良性细胞——吞噬细胞,它能够把那些坏死的组织吞噬掉,在人饥饿的时候它的活力是最强的,即使稍微感到饥饿,它的活力也比较强。
而且只有些饿的时候,肝脏、胰脏、胃、肠才容易分泌消化液。
小孩儿生长发育的时候如果吃得太饱,就可能长得很胖,横向发展而不纵向发展,只长宽度不长高度,导致身材矮胖。
因为儿童生长要依靠脑垂体分泌生长素,如果吃得太饱,脑垂体分泌生长素减少,所以长得又矮又胖,且很快就停止生长了,这都是所有为人父母者所不愿看到的。
学生读书时期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想要睡眠香甜,最好晚上少吃或不吃东西。
中医讲究“胃不和则睡不安,肝不和则眠多梦”,胃不调和就睡不安稳,肝有热的时候就会多梦。
如果晚上吃了东西,就需要脾胃消化功能正常工作,而脾胃消化功能正常工作的前提是肝脏调畅气机、分泌胆汁解毒的功能正常。
现代新编健康养生格言健康养生格言【1】1. 强健的体魄,是您最大的财富。
2. 健康是福,健康胜过发财。
3. 勤动少烦恼,足眠不挑食。
4. 人生处处有欢乐。
5. 书画养生不虚言。
6. 积极的休息与工作同等重要。
7. 释放心襟,开阔胸怀,主动交际,缓解压力,掌握幽默的技巧,8. 幽默就是力量。
9. 勤能体健,人不懒惰,襟怀开阔,豁达乐观。
粗细搭配,荤素均匀。
10. 家庭和睦,心情舒畅。
11. 节食少求,多笑少愁,排除杂念,逍遥自由。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2. 不知老之将至。
13.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4. 假如只有一次选择,我选择健康。
15. 金钱不可少,健康价更高。
看淡名和利,快乐任逍遥。
16. 智慧大门敞开,追求高尚情怀。
锻炼意志体魄,幸福健康常在。
17. 有病的皇上,不如健康的庶民。
18. 乐天知命,随遇而安,虚怀若谷,荣辱不争。
19. 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健康就是使你觉得现在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20. 最有益于增进健康的是愉快和满足。
21.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2. 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润滑剂。
23. 生活象面镜,你悲他就哭,你喜他就笑。
健康养生格言【2】1.自然精华,清淑之气。
不在凌晨,而在日出。
天得之以清,地得之以灵。
人得之以寿,物得之以宁。
2.脏腑胃肠,常令宽舒。
其气流行,其血畅通。
各种器官,功能平衡。
身健神安,百病不生。
恣纵口服,煎炸烤烹。
香甜肥腻,悦人口食。
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3.滋味煎其脏腑,芳甘腐其骨髓。
忧怒悖其正气,思虑消其精神;清淡和其脏腑,芬香养其骨髓。
笑乐蓄其正气,寡欲安其精神。
4.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5.老迟为性慢,无病为心宽。
红杏难禁雨,青松耐岁寒。
乌龟之长寿,松柏之延年,因生长得慢,凋谢得慢。
故而,死亡得也慢。
6.纵欲耗精,损伤正气。
思虑烦多,心劳成疾。
安然无恙,居安思危。
健康养生经典语录 11、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玻汉族谚语2、有两种东西丧失之后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青春和健康。
阿拉伯格言3、有健康的人,便有希望;有希望的人,便有了一切。
阿拉伯谚语4、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
欧洲谚语5、健全的身体比皇冠更有价值。
英国谚语6、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7、一个人的身体,决不是个人的,要把它看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凡是有志为社会出力,为国家成大事的青年,一定要十分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
8、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
9、良好的健康状况和高度的身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力劳动的重要条件。
10、运动可以打通经络,强化心脏功能,提高清除体内垃圾的能力。
11、发怒时身体会产生气,所以称之为生气。
但生气并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有些闷在心里的气也会对人体12、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13、可喜不大喜,可忧不大忧。
14、物质的匮乏和丰富都可以使一个人精神备受折磨:过去的社会我们称之为匮乏型的社会,不幸的根源来自于人无法获得充足的能量来维持运转;未来的社会我们称之为过剩型的社会,不幸的根源来自于人贮存的能量无处发泄。
15、金钱买不到健康,买不到温暖的家庭,买不到真挚的友情,买不到舒畅的心情。
16、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
周恩来17、心理健康不是消极的,不是静态的,而是积极的,动态的,应该是有坚强的人格,顽强的'毅力,能吃苦耐劳,在逆境中奋进,苦中求乐,胜不骄,败不馁。
18、忧患而不悲观,成功而不狂妄,视困难为常规,以付出为快乐。
19、人应当经常保持一种怀有希望、愉快、明朗、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从事一些对心身有益的学习和思考,如阅读历史、名人格言、处世箴言或观察自然。
20、让每天有所感悟,有所创新,有所事事。
要主宰生活,不要被生活所主宰。
要懂得生活的艺术才能有艺术的生活。
21、物物而勿物于物。
有为有弗为,知足知不足。
关于精神健康的名⾔1.关于健康的名⾔*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度的⾝体训练,是有效的脑⼒劳动的重要条件。
--(前苏联)杰普莉茨卡娅* 健康就是⾦⼦⼀样的东西。
--(前苏联)⾼尔基* 要从⼩把⾃⼰锻炼得⾝强⼒壮,能吃苦耐劳,不要娇滴滴的,到⼤⾃然⾥去远⾛⾼攀吧! --(意)恩⾥科·费⽶* 保持健康,这是对⾃⼰的义务,甚⾄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美)富兰克林* 健康是⼈⽣第⼀财富。
--(美)爱默⽣* 健康是智慧的条件,是愉快的标志。
--(美)爱默⽣2.关于健康的名⼈名⾔有哪些1、只有⾝体好才能学习好、⼯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
——周恩来2、早睡早起,使⼈健康、富有、明智。
——富兰克林3、有规律的⽣活2113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巴尔扎克4、⼀个⼈需要有5261⼀个⽬标来达到真正健康。
——安德森5、健康不是⾝体状况的问题,⽽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美)艾迪夫⼈6、健康的⾝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4102病的⾝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培根7、健康是这样⼀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年中最好的时光。
——亚当斯8、健康是最好的天赋1653,知⾜为最⼤的财富,信任为最佳的品德。
——释迦牟尼9、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回全的体格。
——朱⽂奴10、快乐最利于健康。
——爱迪⽣11、快乐⾸先在于有健康的⾝体。
——柯蒂斯12、个⼈的⾝体,决不是个⼈的,要把它看作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凡是有志为社会出⼒,为国家成⼤事的青年,⼀定要⼗分珍视⾃⼰的⾝体健康。
——徐特⽴13、保持健答康是做⼈的责任。
——(荷兰)斯宾诺莎3.关于⼼理健康的名⼈名⾔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到此是豪雄。
程颢⼈⽣应该如蜡烛⼀样,从顶燃到底,⼀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写出来的。
⼈的每⼀步⾏动都在书写⾃⼰的历史。
吉鸿昌真正的⼈⽣,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争之后才能实现。
塞涅卡青春虚度⽆所成,⽩⾸衔悲补何及!权德舆⽣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郭⼩川⼈⽣有两出悲剧。
现代养生格言
先修长寿之心,才做长寿之人。
药补不如神补,身闲何若心闲。
带着欢笑入睡,满怀希望起床。
宽容大度胜良药,恬静愉快是良方。
一天哈哈笑,阎王都不要。
要想不老,遇事不恼。
不怕身老,就怕心老。
病中乐盈盈,绝路又逢生。
心气常顺,百病自退。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学问和健康之外无财富,无知和疾病之外无贫穷。
没有一个朋友能够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能够比得上病魔。
精力是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最大的幸福。
有愁皆苦海,无病即神仙。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劳其身者长命,安其乐者短命。
锄头能壮筋骨,汗水能治百病。
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
水停百日生毒,人闲百日生病。
早晨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饭后一百步,强于上药铺;饭前一碗汤,胜过好药方。
运动劲出来,歇着病出来。
静而少动,眼花耳聋;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骨。
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
冻冻晒晒身体强,捂捂盖盖脸发黄。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坐下腰不躬,立起要挺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