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水害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2013年3月矿井水情水害调查分析报告第一章矿井概况及水文地质情况一、目的与任务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进一步查清本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为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探放水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我矿采掘活动的安全。
经矿委研究决定组织技术人员对矿区范围内的水害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
本季度通过对水文地质资料的搜集、我矿老井采空区清查,与历史老窑调查,相邻矿井的采掘情况进行整理上图,特编制本报告。
二、矿井概况1、地理及交通位置山西忻州神达栖凤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宁武县城西北直距约3km处,行政区划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西南与石碣上煤矿相接,东部有宁苛、朔黄铁路通过。
井田东部有水泥路通往宁武县城,交通较为方便。
北纬:39°00′18″─39°02′01″,东经:112°14′57″─112°16′53″。
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宁武轩岗矿区(北部),井田内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地形为西高东低。
井田最高处位于井田西北部,海拔为1798m,最低处位于井田内东部的沟中,海拔为1447m,最大相对高差351m,属中高山区。
区内局部地段被黄土覆盖层受到强烈的侵蚀、切割、多形成土梁、峁地形,一般呈南北向展布,同时发育近东西向冲沟,冲沟两侧分支沟谷发育,沟谷底大部分比较开阔,多呈“U”字型,部分地段狭窄,呈“V”字型出现。
3、地表水区内无大的河流。
矿区内无地表水体,有季节性溪沟,但对矿床充水性影响较小。
4、气象井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全年气温最低在1月份,为-27.2℃;最高34.8℃,在7月份,年平均气温6.2℃。
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为468.1mm,降水量最少在1月份,平均为1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02.3mm,最大在5、6月份,最小在1月份。
霜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无霜期约189天。
2013年4月份水情水害预报总结
榆阳煤矿地质测量部
2013年4月30日
2013年4月份水情水害预报总结
一、回采工作面的水情水害分析:
在2013年4月份回采的工作面为2307综采充填工作面及2310里段综采工作面。
2307综采工作面自2012年11月份开始回采,2013年4月底共回采了44米,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比较正常,由于对工作面采空区进行了充填,工作面采空区顶板下沉量很小,所以工作面涌水量很小,正常涌水量为3m³/h,最大涌水量为4m³/h,出水点主要分布在工作面两个顺槽;2310里段工作面自2012年9月份开始回采,至2013年4月底共回采了1997米,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比较正常,正常涌水量为200m³/h,最大涌水量为220m³/h,出水点主要分布在工作面采空区。
二、掘进工作面的水情水害分析:
掘进工作面为2309运输顺槽及工程巷;2312回风顺槽;2314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为局部煤层顶板滴水及淋水,涌水量不大,正常涌水量为2 m³/h左右,最大涌水量为3 m³/h左右,对安全生产影响不大,施工单位要及时施工水仓,及时安装水泵及排水管路,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三、矿井涌水量分析:
全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820m³/h,最大涌水量为1830m³/h,全矿井无水害威胁。
因为各个综采工作面、各个掘进工作面、全矿井各个涌水点的涌水量与最大涌水量和预报的出入很小,涌水量与最大涌水量都在预报范围之内,因此,设计施工的排水系统及防治水工程都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地质测量部:李平安2013年4月30日。
水害调查报告水害调查报告一、报告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频繁,极端天气事件也随之增多。
水害作为一种极端天气事件,对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进一步了解水害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本报告对全球范围内的水害事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包括全球各大洲的水害事件,以及国际组织对于水害的全球应对措施。
三、调查内容1.全球水害趋势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全球水害事件呈上升趋势。
在2018年,全球因水害引发的灾害人口超过1.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10亿美元。
其中,东亚地区、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水害事件尤为频繁。
2.水害造成的影响水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影响,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水害时常导致土地流失、土壤质量下降、荒漠化程度加剧,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3.水害防治措施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对于水害的防治措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包括河堤加固、堰塞湖疏浚、河流复绿等手段。
(2)加强政策调控。
国家或地区政府应建立完善的防洪和抗旱制度,加强水利工程监管和评估。
(3)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对于水害的认识和知识储备,增强应对水害的能力。
4.国际组织应对水害的措施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对水害的应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国际政策,大力推动全球水利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于水资源短缺地区加强支持力度。
(2)加强国际间科研合作。
通过科学研究为防洪抗旱提供数据支持,为全球水害应对提供技术支持。
(3)发挥国际救援机构的作用。
例如红十字会、联合国等国际救援机构,在水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提供救援和援助。
四、结论针对全球水害趋势加剧和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建议:各国政府加强防洪抗旱制度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公众意识,为应对水害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加强国际间协作,制定完善的全球水害应对措施,为全球应对水害提供技术和物资支持。
第1篇一、前言水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特别是在汛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水害事件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为切实加强水害隐患治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我单位于近期开展了水害隐患治理排查工作。
现将排查情况报告如下:二、排查范围及内容1. 排查范围:本次排查覆盖了我市所有县(市、区)及乡镇,涉及河道、水库、山洪沟、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排水系统、在建水利工程等。
2. 排查内容:主要包括水害隐患点、水害风险等级、水害成因、水害危害程度、治理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
三、排查方法及步骤1. 方法:本次排查采用现场勘查、资料查阅、座谈交流、专家咨询等方法。
2. 步骤:首先,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时间节点等;其次,组织人员对全市范围内的水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再次,对排查出的隐患点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治理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
四、排查结果1. 水害隐患点:本次排查共发现水害隐患点XX处,其中:河道隐患点XX处,水库隐患点XX处,山洪沟隐患点XX处,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XX处,城市排水系统隐患点XX处,在建水利工程隐患点XX处。
2. 水害风险等级:根据排查结果,共划分高风险隐患点XX处,中风险隐患点XX 处,低风险隐患点XX处。
3. 水害成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等。
4. 水害危害程度:根据水害风险等级和危害程度,对水害隐患点进行分类,其中:特别重大危害程度隐患点XX处,重大危害程度隐患点XX处,较大危害程度隐患点XX处,一般危害程度隐患点XX处。
5. 治理措施:针对排查出的水害隐患点,制定以下治理措施:(1)河道隐患点:加强河道清淤疏浚,修复河道护坡,确保河道行洪畅通;(2)水库隐患点:完善水库调度运行制度,加强水库大坝、溢洪道、泄洪洞等设施的检查、维修、养护,确保水库安全运行;(3)山洪沟隐患点:开展山洪沟治理工程,修建拦洪坝、排洪渠等设施,降低山洪灾害风险;(4)地质灾害易发区隐患点: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降低地质灾害风险;(5)城市排水系统隐患点: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防止城市内涝;(6)在建水利工程隐患点:加强在建水利工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工程事故发生。
水污染调研报告
《水污染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生活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水污染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水污染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水污染问题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等多方面原因。
其中工业排放是主要来源之一,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水质。
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农田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随着雨水流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质恶化。
此外,城市生活污水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生活污水处理不彻底,导致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超标排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一是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严惩违法企业,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
二是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废水排放。
三是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鼓励农民科学施肥、合理使用农药。
四是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水平,确保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识到水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也明确了解决水污染问题的紧迫性。
我们希望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都能共同努力,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保护好我们珍贵的水资源。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患调查报告二〇一三年目录第一节矿井及井田概况 (1)第二节矿井排水设施能力现状 (2)第三节井田边界及其水力性质 (2)第四节井田含水层 (2)第五节矿井充水条件 (4)第六节矿井涌水量 (9)第七节井田及周边地区老窑水分布状况 (9)第八节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 (13)第九节水患治理计划 (13)第一节矿井及井田概况一、矿井及井田基本情况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61号《关于晋中市介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文件精神,山西......................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整合主体是山西.......煤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009年11月2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采矿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4988,整合后井田面积2.641 km2,生产规模为....万t/a,批准开采1-11号煤层。
山西......有限公司始建于1978年,1985年投产,批准开采1、2、9、10、11号煤层,开采9、10号煤层,生产能力为6万t/a。
依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整合办核〔2006〕5号)《关于<晋中......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批准山西...............煤业有限公司为整合矿井,由...........煤矿和...........有限公司整合而成,整合后井田面积为2.641 km2, 批采煤层1、2、9、10、11号煤层, 资源整合后生产能力为30万t/a。
在2009年的兼并重组整合过程中,山西...........煤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整合主体是山西............煤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井田面积2.641 km2,生产规模为60万t/a,批准开采1~11号煤层。
矿井设计为斜井-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行人斜井、回风立井均具备安全出口条件。
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度水情水害分析论证报告二〇一三年五月一日分析论证意见1、同意本报告中所论述的矿井水害分析,做好相应的水害治理工作。
2、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进行生产。
各采掘规程中明确水害类型及防治水措施,确保采掘安全。
3、应加强地面沉降观测,防止地面因沉陷出现积水现象。
4、严格落实雨季“三防”相关工作,雨季前按治理计划完成相关工作。
朝阳煤矿2013年度水情水害分析论证人员名单2013年5月1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4)二、防治水工作责任制、机构建设及防治水设备情况 (4)三、水情水害因素分析 (5)(一)地表水 (5)(三)独山湖水体下开采可行性分析 (14)四、水情水害分析预测治理 (15)(一)回采工作面 (15)(二)掘进工作面 (16)五、防治水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17)(一)地面水防治水措施 (17)(二)井下防治水工作落实及措施 (19)六、防治水工作开展情况 (22)山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度水情水害分析论证报告一、矿井概况朝阳煤矿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在滕县煤田最北部,以凫山断层为北边界;南部以北徐楼断层为界与北徐楼煤矿相邻。
井田东西长约12km、南北约1.5km,面积17.2482 km2。
矿井开采煤层共三层:3下煤、12下煤和16煤,目前主采西翼3下煤,煤层平均厚度7.79米,开采深度由-620米至-1050米,东翼12下煤正在开拓,煤层平均厚度1.23米,开采深度由-640米至-860米,16煤未进行开拓开采。
井田地质构造属中等偏复杂型。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3下煤层属裂隙类简单~中等类型;12下煤层属岩溶裂隙类简单类型;16煤层属岩溶裂隙类中等类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二、防治水工作责任制、机构建设及防治水设备情况1、工作责任制、机构建设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认真做好矿井水害的防治工作,杜绝重大水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2013年⽔情⽔害分析报告(1)2(1)(1)(1)⼭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〇⼀三年度⽔情⽔害分析论证报告⼆〇⼀三年五⽉⼀⽇分析论证意见1、同意本报告中所论述的矿井⽔害分析,做好相应的⽔害治理⼯作。
2、严格按照“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原则进⾏⽣产。
各采掘规程中明确⽔害类型及防治⽔措施,确保采掘安全。
3、应加强地⾯沉降观测,防⽌地⾯因沉陷出现积⽔现象。
4、严格落实⾬季“三防”相关⼯作,⾬季前按治理计划完成相关⼯作。
朝阳煤矿2013年度⽔情⽔害分析论证⼈员名单2013年5⽉1⽇⽬录⼀、矿井概况 (4)⼆、防治⽔⼯作责任制、机构建设及防治⽔设备情况 (4)三、⽔情⽔害因素分析 (5)(⼀)地表⽔ (5)(三)独⼭湖⽔体下开采可⾏性分析 (14)四、⽔情⽔害分析预测治理 (15)(⼀)回采⼯作⾯ (15)(⼆)掘进⼯作⾯ (16)五、防治⽔相关⼯作落实情况及采取的主要措施 (17)(⼀)地⾯⽔防治⽔措施 (17)(⼆)井下防治⽔⼯作落实及措施 (19)六、防治⽔⼯作开展情况 (22)⼭东省朝阳矿业有限公司⼆〇⼀三年度⽔情⽔害分析论证报告⼀、矿井概况朝阳煤矿位于滕州市滨湖镇,在滕县煤⽥最北部,以凫⼭断层为北边界;南部以北徐楼断层为界与北徐楼煤矿相邻。
井⽥东西长约12km、南北约1.5km,⾯积17.2482 km2。
矿井开采煤层共三层:3下煤、12下煤和16煤,⽬前主采西翼3下煤,煤层平均厚度7.79⽶,开采深度由-620⽶⾄-1050⽶,东翼12下煤正在开拓,煤层平均厚度1.23⽶,开采深度由-640⽶⾄-860⽶,16煤未进⾏开拓开采。
井⽥地质构造属中等偏复杂型。
井⽥⽔⽂地质条件:3下煤层属裂隙类简单~中等类型;12下煤层属岩溶裂隙类简单类型;16煤层属岩溶裂隙类中等类型。
矿井⽔⽂地质类型按照就⾼不就低的原则,矿井⽔⽂地质类型为中等。
⼆、防治⽔⼯作责任制、机构建设及防治⽔设备情况1、⼯作责任制、机构建设为认真贯彻执⾏“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产⽅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原则,认真做好矿井⽔害的防治⼯作,杜绝重⼤⽔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产。
2013年水害分析报告河南地方煤炭集团西村永发煤业有限公司2012年12月20日2012年水害分析报告一、概况:本区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海拔标高593.2---415.9m,相对高差177.3m。
南北向冲沟较为发育,多呈V字型。
属黄河流域伊河水系,圣水支流小流域,南部的嵩山为黄河和淮河的分水岭。
区内无常年性河流地,仅有季节性河圣水河。
圣水河由南部的圣水村向北西经车元村、李家窑村在矿区附近流过,在芝田镇附近汇入坞罗河最后流入伊洛河,在该矿井附近洪水位标高为292.93---426.43m,平时断流干枯,雨季溪流涓涓,暴雨时节洪水汹涌。
冲沟内有临时性洪水流过。
水文地质情况简单,正常涌水量10m³/h,最大涌水量20m³/h。
目前矿井共划分4个采区进行生产或接替,第一采区位于井筒北部右翼,下山布置,已回采结束。
第二采区位于井筒北部左翼,下山布置,是现生产采区。
第三采区位于井田西部下山布置,第四采区位于井田西部上山布置。
三四采区均为接替采区,尚未施工。
二、编写依据:(一)、《西村永发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地质说明书》;(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三)、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四)、豫煤公司和西村永发煤业有关制度、规定;(五)、《西村永发煤业水文地质报告》;三、临近矿山开采情况:1、现已查明,与本区施工可能有影响的有两个煤矿,即圣水煤矿和西村镇西洼煤矿,由于该区煤层埋藏较浅,距离出露煤层线不太远,因此,还可能有一些比较古老的矿坑接近该地区,这些古老矿坑开采最大深度100m左右,巷道掘进长度一般30—50m,最长150m,因年代久远详情已无法查清。
现把已知的两个煤矿分述如下:2、圣水煤矿:为本矿的西邻。
该矿建井于1974年,1975年投产,开采一1、与一3煤层,1996年底板突水淹井,原一对立井报废,停采一1与一3煤层。
于1996年闭坑转向北部建二1煤生产矿井一对。
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在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普及下,水污染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在我国,水污染也早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根据对一些主要
水源地的调查,我们发现,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相反是逐年加剧的。
首先,我们看到许多的河流和湖泊都出现了明显的污染现象。
以杭州市的西湖为例,几年前虽然也有一些轻微的污染,但大致
上还是保持了清澈的水质。
而现在,由于周边建设规模扩大、人
口增多、工业废水排放等原因,西湖周边的许多溪流和湖泊都受
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明显下降。
其次,城市的地下水也是水污染的严重问题。
在国内的很多城市,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而城市污水的
排放却不断增加,使得地下水的质量逐渐恶化。
经过采样检测,
发现地下水中含有诸多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氨氮、铜、氯
离子等。
这些物质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最后,农业污染也是当前水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农
业现代化、规模化的发展,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量不断增加,使
得很多农业区域的土壤和水体都受到了污染。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农田用水经常被农药、化肥等物质污染,这些有害物质通过地下水、河道等途径,进一步污染了周边的水源地。
综上所述,在我国,水污染的程度和规模仍然十分严重,需要
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加以遏制。
我们需要
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工业、农业等领域的环保监
管和法规制定,加强城市的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努力,才能够保
护好我们的水源地和水资源,保障人民的健康。
山西蕐潤煤業有限公司China Resources shanxi Coal Industry Co.,Ltd 2013年季度水情水害预报审核:科长:编制:编制日期:2013年季度水情水害预报为了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杜绝重大水害事故发生,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矿《2013年生产衔接计划》与水文地质条件,特制定铁鑫煤矿2013年季度水情水害预报。
1、根据《本矿2013年采掘衔接计划》,掘进队本年度形成主斜井主要大巷、副斜井主要大巷、回风斜井主要大巷三个掘进工作面。
K3砂岩含水层:为2号、4号煤层间砂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对矿井开采具有一定的影响,K3层位以上厚层砂岩、粗砂岩,井田内出露较多,但由于其分布位置较高,又多被沟壑所切割,且一般含水性弱,因此不会影响矿井开采。
根据“三下”采煤规程公式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中硬岩石为主,计算出2、4号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37.78m,2#煤层最大值10H=∑M20+li=48.63m,4#煤层最大值10H20+=∑Mli因此K3砂岩在井田的浅埋藏带,风化裂隙发育,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水源,在地表河两侧,河水及潜水将补给含水层,成为矿井开采的主要充水水源,通过开采导水裂隙带与上覆砂岩体发生水力联系及地表河潜水发生水力联系,而对矿井开采产生影响。
根据矿井开拓面积,开采各煤层主要充水水源为顶板砂岩或石灰岩裂隙水,根据生产矿井及邻近生产矿井调查,矿井涌水以顶板淋水为主,并在局部以裂隙缝出水,矿井经过排水渠流到水仓,排水量测量方法以泵量乘以排水时间得,矿井涌水量的变化规律是水量的增大与降雨量有关系,使得矿井涌水量在雨季有所增大。
根据矿井生产能力(60万t/a)预算各煤层涌水量。
2、4#煤层预测的涌水量水文地质比拟法(富水系数法)采用本矿整合前矿井涌水量(50m3/d—120m3/d)来比拟计算扩大生产能力后矿井的涌水量。
贵州鲁能矿业有限公司煤矿2013年水情水害预测分析二0一三年一月2013年度水情水害预测分析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根据贵州鲁能煤矿业有取公司2013年度采掘布置情况,结合相邻矿井采掘情况和老窑调查情况,对我矿2013年水情水害做如下预测分析及治理措施,以达到超前预测,超前防治的目的。
一、相邻矿井水害影响情况根据原水城县玉舍湘玉煤矿、水城县玉舍营松煤矿、水城县玉舍迎松煤矿和水城县玉舍铜厂煤矿提供的资料和我矿两年来所作的调查分析,上述煤矿现已全部关闭,整合后的四营沟煤矿因未进行建井生产,在采掘关系上与我矿均无相互影响。
现对矿井左翼采掘影响较大的主要为迎松煤矿原1012、1031采空区,现已进行探放,对矿井左翼工作面的采掘不会造成太大水害影响,平时主要应做好对采空放水钻孔出水情况的日常监,特别是雨季期间应加密观测次数,水量增大时应及时制定探放措施,工作面掘进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进一步探明采空区边界位置及积水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疏放措施,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
二、老窑井口及采空区调查情况和水害预测原整合前的水城县玉舍湘玉煤矿、水城县玉舍营松煤矿、水城县玉舍迎松煤矿和水城县玉舍铜厂煤矿井口位置已查明,另根据对井田范围内及井田边界外较近区域进行调查查明共发现5处共10个老窑井口,上述井口均已进行封填,无积水或导通地表水现象。
老窑开采情况如下:原水城县玉舍湘玉煤矿:M15煤+1890m以上原井田范围内采完;M18煤+1890m以上原井田范围内采完或有残;其它煤层没有开采,采空区开采面积3.59万㎡,预计积水量为5.02万m³。
原水城县玉舍营构煤矿,M15煤+1850m以上原井田范围内采完;M18煤+1850m以上原井田范围内采完或采残;M20煤+1850m以上原井田范围内采完或采残;M30煤+1850m以上原井田范围内采完或采残;M40煤+1850m以上原井田范围内采完或采残;采空区开采面积4.37万㎡,预计积水量为6.12万m³。
水资源污染调查报告水资源污染调查报告(精选1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资源污染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资源污染调查报告篇1一、问题的提出今年十月份,我们班级根据学校大队部开展的“环保节能”活动,辅导员在班级中组建了个环保考察小队,并交给我们研究的小课题,调查水资源。
接到这个任务,我们都非常感兴趣,积极投入到了研究中。
我们知道,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源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珍惜。
实际上,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张。
所以珍惜水资源迫在眉睫。
节约水要从爱惜水开始。
我们考察小队在讨论活动计划时,都谈论到一个话题:当前水资源污染和浪费的现象非常严重。
浪费现象有:有的人不关水龙头,让白花花的流水白白的浪费掉;有的人水龙头开的过大,水花四溅;还有的人开着水龙头洗东西;有的人把用过的水直接倒掉,水污染的现象有:把生括垃城圾倒入河流中;大量使用洗涤剂、洗洁精等;把废弃物和油污倒入河流中;向河流中排放大量的工业污水致使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产生了疑问: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和影响?作为新世纪的小主人翁,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二、明确分工1、第一阶段:通过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搜集些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每个环保兴趣小组)2、第二阶段: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相关照片,了解当地水资源情况。
(学生姓名等)3、第三阶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周围人们的用水情况和环保意识。
(针对四到六年级)4、第四阶段:根据调查和搜集的资料,形成调查报告,并提出倡议。
(各环保兴趣小组)三、活动过程和结果(一)前期调查由我们考察小队成员动员,全校同学展开了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调查。
关于煤矿水害隐患调查报告一、煤矿水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
1.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了解不清、盲目开采。
一些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引发透水事故。
2.在水体下采煤防治措施不落实。
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有些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未按三下采煤的规定进行试采,超强度开采,煤层连续冒落,导致透水事故。
3.超层越界开采,破坏防、隔水煤柱。
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基本枯竭,为维持生产,违法超(深)层越界开采甚至开采防、隔水煤柱,由于不清楚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也不进行探放水,盲目进入积水老空区,发生突水;还有一些矿井,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弄虚作假,将井下超层越界开采区域和存在水患的采掘工作面进行封闭伪装,掩盖真实采掘活动,逃避监管。
4.防治水技术力量及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
多数老空透水在事故发生前,均有明显的透水预兆,但由于煤矿地质和水文地质人员缺乏,矿井没有防治水害的专业知识,不能识别明显的透水预兆,使本可避免的重特大透水事故在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重复发生。
5.对已有水患未采取有力措施。
有的矿井在水体下或冲积层下采煤留设的防水安全煤柱不合理;有的煤矿对地面的塌陷坑、废弃的小煤矿充填不实,使地表水溃入井下,导致事故发生。
6.雨季暴雨期井上下水情监测不够。
有的煤矿井口标高低于历史最高洪水位;一些煤矿对断层水、底板水、溶洞水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不认真编制防治水措施,导致突水。
7.未进行或者违章探放水。
我国乡镇煤矿经多次治理整顿、资源整合和关闭,许多废弃老窑没有留下详细的地质资料,其开采边界、分布范围、积水空间不清楚,已成为正在开采煤矿的主要水害隐患。
大多数乡镇煤矿没有防治水专业人员和探放水队伍,在掘进和采煤过程中,不进行探放水,或者违章用煤电钻代替专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导致事故发生。
(二)间接原因。
1.防治水工作管理滑坡。
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技术力量限制等,对防治水工作管理松懈、投入不足,没有认真落实水害防治责任制。
水害调查报告水害调查报告一、引言水害是指由于水资源过剩或无法有效排除而导致的自然灾害。
水害灾害多发生在低洼地区,给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害的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改善水害防范措施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和数据收集与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全面了解了水害灾害的原因和发生情况。
三、调查结果1.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结果,水害灾害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的增加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进而导致水害的发生。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许多地区的开发建设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地下水系统的平衡和排水系统的容量,导致洪水无法排出,从而引发水害。
3)生态破坏:在许多地区,过度的采矿、乱砍滥伐和建设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的功能受到了严重损害,进一步导致水害的发生。
2.水害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水害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1)人员伤亡:由于洪水的突发和迅猛,造成了一些人员伤亡的悲剧。
2)农田受灾:洪水淹没了大量的农田,破坏了作物,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
3)基础设施破坏:洪水破坏了道路、桥梁和房屋等基础设施,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四、改善水害防范措施的建议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善水害防范措施的建议:1)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和应对能力。
2)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和监督,合理规划和使用土地资源。
3)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4)增加洪水排涝设施的投资,提高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
5)加强公众的水害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结论水害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和财产的自然灾害,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水害的原因和影响,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善水害防范措施的建议。
绿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织金县金西煤矿水害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3年3月目录第一节矿山地理位臵及矿界范围 (1)第二节矿山地质 (2)第三节水文地质 (4)第四节老窑调查 (10)第五节地面水体调查 (11)第六节地面防治水 (12)第七节井下探防水 (12)第八节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12)第一节矿山地理位臵及矿界范围一、矿井位臵金西煤矿位于织金县白泥乡新寨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0′22〃—105°31′43〃,北纬26°26′18〃—26°27′21〃。
二、矿界范围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扩界后拐点坐标,金西煤矿矿权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组成(见表1)。
矿区走向长度2200米,倾斜宽度约560m,矿区面积约1.242km2。
金西煤矿矿权拐点坐标表三、开采情况1、老窑开采情况,本矿井由原金西煤矿与原马鬃岭煤矿整合而成,整合之前二对矿井生产能力均为9万吨/a,主采煤层为16#煤层,经了解与调查本矿区域内存在大量的采空区,主要分布在16#煤层区域内,开采时间大约在1998年—1999年,停采时间为2008年、开采时间长达10年左右,因此,在采掘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2、目前开采情况,整合后矿井设计能力为30万吨/a,可采煤层分别为6号层、14号层、16号层、17号煤层、23号煤层、27号煤层、29号煤层、34号煤层,共计8层煤,可采储量1486万吨、保有储量886万吨。
自2011年建井以来、还未形成采煤工作面,本矿井采用平硐开拓,目前开采标高为1606水平以上,首采工作面布臵在14#煤层中,接替工作面布臵在远距离开采的6#煤层中,层间距为103米左右。
首采工作面预计在7月份中旬形成,接替工作面预计在10月份底形成,今后的各工作面均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第二节矿山地质一、地形地貌矿区属侵蚀及溶蚀中山山地地形,地势总体北西高南东低,最高山峰为矿界北部边缘山头,海拔+1909.0m,最低处为矿区东部金西煤矿主斜井旁,海拔+1574m,相对高差335m。
钟山区老鹰山镇老厂煤矿矿井水患调查报告二O一二年三月十八日水害调查报告水灾时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水灾发生后,轻重造成淹井、损坏设备设施,重者会造成人员伤亡。
为了彻底搞清我矿水害的来源,加强我矿水害防治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2012年3月10日,由矿长陈州兴带队,总工程师黄明君,采掘工程师赵军等人共同组成了矿井水患调查组,历时7天,从地面到井下,从矿区到周边,走访了知情者,查阅乐有关资料,进行了彻底地水患调查,最后得出结论,除特大暴雨天气洪水溃入井下外,其他水源对我矿井不会构成威胁。
现将调查的结果汇总如下: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含水层含水地层主要是上二迭统宣威组煤系地层中的砂岩。
从岩性结构来看,含水类型为裂隙含水层,为弱含水岩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该地层含浅部风化裂隙水,有泉水点出露,愈往深部含水性愈微弱。
井下煤层巷道中,顶板常见淋水现象。
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残坡积物,厚度一般0-15米左右,透水性强,含水性中等,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2、隔水层主要是含煤岩组及上伏地层中的灰岩和粘土岩、砂岩。
3、地表水矿区内地表水不发育,矿区北西面距矿井约180米左右,河流为小河边小河、河水从西往东流过,为一季节性河流。
河床标高为1770米。
河流有4个地段切割C103c、C104、C105、C 102b、C101d、C101c六层煤、矿界内煤层出露最高标高为1720米低于河床50米,最低标高为1500米;最低开采标高为1620米。
但矿区现井筒开采最深部(最底标高)位置离河床较远,地表水对开采的直接影响不大。
4、地下水主要为煤系地层含水,因未对原民采小窑进行水文地质工作,地下水涌水量及民采小窑积水等水文地质情况不详。
5、矿井涌水量预计1)矿井涌水来源老厂煤矿井下涌水来源,主要为顶板裂隙淋水、老窑水及老空水,其中以顶板裂隙淋水为主,整合前煤矿开采时,测量最大涌水量20m3/h,正常涌水量10 m3/h。
2)矿井涌水量预计a、矿坑涌水量采用水均衡法预测,计算公式为:Q补=αΑ1-3S/t1-3Q储=Uv/t V=S×H式中:Q储—地下水补给量(吨/天);Q补—地下水储存量(吨/天);α—入渗系数;Α1-3—六盘水市气象局1992年—2001年的年平均降水量、雨季月平均降水量、雨季月平均最大降水量(mm);S—井田范围内大气降水在煤系地层中补给面积(m2);t1-3—渗水时间(小时);V—疏干体积(m3);H—垂深(m);T—疏干时间(小时)。
水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一、水污染调查报告
水污染是全球性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本报告是对水污染的调查
报告,旨在了解水污染的程度,以及影响水污染的因素以及水污染的解决
办法。
1.水污染的状况
水污染是指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其质量和标准低于预期,以致不再适
用于一些用途。
根据研究,全球正在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超过三分
之一的全球淡水资源处于污染状态,而中国也不例外。
根据最新发布的水
质报告,总的来说,中国的淡水资源一直在下降,其中重度污染的比例则
不断增加。
2.影响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主要的影响水污染的因素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城市污染、化学
品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
(1)工业污染
(2)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是指农业活动所释放出来的有害物质对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和污水排放。
(3)城市污染
城市污染是指城市污水排放造成的水污染,主要包括建筑物洗涤、洗衣、排水散热等所排放出的有害物质。
矿井水害调查分析及其处置方案
习水县朱家沟煤矿
2013年1月
矿井水害调查分析及其处置方案
一、矿井基本情况
朱家沟煤矿为整合矿井,煤矿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区划隶属习水县隆兴镇管辖,设计规模150Kt/a,矿井始建于2009年9月,2012年9月投产,矿井我“六证”齐全。
朱家沟煤矿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全矿区只设一个水平开采,水平标高为+802m,全矿区为二个采区开采,+802m以上为一采区,+802m以下为二采区,先采一采区,后采二采区。
设计先采C5煤层,再布置下煤层C8、C12开采。
我矿按照批复的《开采方案设计》和《安全专篇》进行建设,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方式,建设有三个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条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均布置于C12煤层中。
C5煤层布置了一个回采工作面,二个掘进工作面。
2012年7月,由于C5煤层首采面10501采面回采及接替面10502运输巷、回风巷掘进施工过程中,区域煤层大面积薄化,造成回采、掘进施工工作困难,无法保证安全生产,我矿及时向县安监局报告,变更采区接替工作面为1805采煤工作面,经同意后,2012年8月我矿委托贵州新思维矿业工程设计评估有限公司完成了《习水县隆兴镇朱家沟煤矿采煤工作面接替(变更)专项设计》编制工作,并在县安监局备案(习煤管通[2012]2号)。
按照设计要求现正在布置一采区1805采煤工作面,C5煤层采区巷道已经封闭。
矿井现生产两个掘进头生产即1805运输巷开口标高+800.05m,设计工程量900m,1805回风巷开口标高+818.50m,设计工程量850m。
二、老窑、采空区分布情况
矿区周围沿煤层露头线一带分布着开采深度或深或浅的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涌水通道。
1、井田浅部内C5煤层已局部采空,其采空最低标高为+925m,采空面积约为0.35km2,老空积水量不详,但对矿井目前C8煤层采掘作业(+818m 标高以下)影响不大。
2、井田浅部内C12煤层已局部采空,其采空最低标高为+920m;采空面积约为0.15km2,老空积水量不详,但对矿井目前C8煤层采掘作业(+818m 标高以下)没有影响。
3、朱家沟煤矿井田内一采区C8煤层已大部采空,其采空最低标高为+825m;采空面积约为0.87km2,积水量不详;
⑴原朱家沟煤矿C8煤层老空区分布情况
北翼:原朱家沟老井C8煤层在井田北翼+823m标高以上为老空区,存在采空区积水。
其北翼+823m标高与+838m标高到井田边界(各施工有一条巷道即805运输平巷(走向长度800m)和805回风平巷(走向长度800m)布置工作面,已采650m,只有150m没有回采矿井就被关闭整合,+845m标高以上为采空区;
南翼:原朱家沟老井(已整合)C8煤层在井田南翼走向长200m即为原朱家沟老井与原临江煤矿老井井界。
+838m标高以上为老空区,存在采空区积水。
⑵原林坪煤矿(已关闭)C8煤层老空区分布情况
因林坪煤矿在现在朱家沟煤矿背影井田范围之外,老空区情况不详。
⑶原临江煤矿(已整合)C8煤层老空区分布情况
原临江煤矿C8煤层标高+797m以上沿走向560m到原临江煤矿与富源煤矿井田边界均为老空区。
三、朱家沟煤矿1805采面临近老空区情况
矿井北翼:朱家沟煤矿1805采面紧邻原朱家沟和林坪煤矿老空区,1805回风(标高+818m)巷沿原朱家沟805运输平巷(标高+823m,走向长度800m)掘进850m后到达矿井边界与原林坪煤矿边界老空区相邻。
矿井南翼:原朱家沟老井C8煤层在井田南翼走向长200m即为原朱家沟老井与原临江煤矿老井井界。
+823与+838m标高之间没有C8煤层没有回采,+838m标高以上为老空区;沿走向200m后为原临江煤矿C8煤层老空区,标高+797m以上沿走向560m到原临江煤矿与富源煤矿井田边界。
朱家沟煤矿矿井南翼没有进行采掘活动。
四、朱家沟煤矿北翼采掘情况及老空区处置情况
1、矿井采掘活动:矿井改变煤层开采顺序后,接替面为1805采面,现矿井采掘活动主要集中在矿井北翼,北翼没有进行采掘活动。
1805回风巷在+818m标高沿老空区边界掘进,老空水对巷道掘进安全威胁特别大。
2、矿井北翼老空水处置情况:
⑴2012年2月1日—5日,在水仓沉淀池(C12煤层,标高+800m)对应顶板开孔,向原朱家沟老井805运输巷(老空巷,标高+823m)施工穿层探放水钻孔2个(1#放水孔倾角78°、方位角228°,孔深20.4m;2#放水孔倾角82°孔深19.8m、方位角232°),2个探放水孔均终孔原朱家沟老井805运输巷(老空巷,标高+823m);从2012年3月5日中班—2012年8月14日中班2个放水孔平均流量约15m3/h,排水193天,累计排老空水69480m3。
⑵2012年8月14日在1805回风石门距离揭C8煤层15m处巷道北帮距底板1m处施工探放水孔揭露原朱家沟老井805运输巷(老空巷,标高+823m),放水孔流量12 m3/h,期间水仓沉淀池处2个放水孔基本没有流水;2012年8月14日—9月30日1805回风石门C8煤层放水孔流量平均为12m3/h;排水47天,累计排老空水13536m3。
⑶2012年10月11日,1805回风巷掘进至25m左右时,在巷道揭露原朱家沟老井(,标高+818m)临时水仓(此时观察805老空巷已没有积水,只有少量老空区沿巷道底板流入临时水仓),老空水巷道从下帮底板处冒出(随即805回风石门C8煤层放水孔干涸),平均涌水量仅为9 m3/h,此涌水点10月份涌水量为6696 m3。
⑷2012年11月,1805回风巷涌水点平均涌水量为7 m3/h,左右,流量比较稳定,从观察和寻访得知原朱家沟老空水已排干涸,现此处涌水为原林坪煤矿老空水;此涌水点11月份涌水量为5670m3。
⑸截止2012年11月份,矿井排泄原朱家沟煤矿和林坪煤矿老空水95382m3,从观察和寻访得知原朱家沟老空水已排干涸,现此处涌水为原林坪煤矿老空水,目前原朱家沟煤矿老空区水害对1805运输巷和回风巷采掘活动安全威胁已基本排除。
⑹由于原林坪煤矿(已关闭)C8煤层老空区分布情况不详,通过寻访原林坪煤矿开采标高已达+750m左右,可能存在越界开采,在现朱家沟矿界附近形成采空区,所以1805运输巷、回风巷掘进至600m左右时除了加强化落实探放水措施外,还必须辅助物探仪探明前方老空水分布情况。
⑺朱家沟煤矿矿井南翼没有进行采掘活动,井下采掘作业时必须编制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探放水措施,特别是探放C8煤层老空水。
五、处置措施
废弃采面或巷道内的积水,会形成规模的采空区积水,当矿坑遇上或接近它时,其将成为矿坑充水的直接充水水源,充水方式为矿坑突水,其来势猛,
时间短,破坏性大,是矿坑充水的一大隐患,必须加强现场预控,保证探放水措施落实到位。
一)组织实施机构
领导小组设在矿办公室,由矿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从矿科级干部等部门抽调,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领导小组职责:负责矿井地表水、矿井水治理管理;资金使用审核、下达、调整;监督工程招标、工程质量、工期进度、资金使用效果绩效评价等。
办公室职责: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组织及协调领导小组与项目指挥部工作联系;落实领导小组决策和决定,督促、检查项目指挥部执行领导小组决策和决定的情况;负责防治水项目的组织实施和阶段性工作检查,管理防治水项目的工程进度和质量,参与防治水项目的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对矿井防治水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质量问题或不合格的工程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返工,保证项目按设计顺利实施;工程完工后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
二)积水区域实现安全开采的防治水技术途径和安全技术措施
1、进行矿区内老空及历史开采的调查,分析积水区域及积水量,划出探水线:在靠近老空、断层等有突水危险的地点附近掘进巷道时,必须配备相应的探水钻,并做到“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以防止发生水灾事故。
2、探水时应对本煤层浅部老窑、采空区进行探放。
3、地表水体、断层、老窑采空区、陷落柱等必须留设安全隔水煤柱。
4、在雨季之前,对直达地面的地表裂隙要采取措施封填密实,防止大量雨水通过裂隙泄入井下;对地表塌陷坑要回填夯实,保证流水坡度,防止积水渗入井下;对回采冒落后,有可能与地表沟通的地段,尽量避开雨季回采。
5、定期清理巷道水沟,保证井下水流畅通和排水设备设施完好。
6、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并及时予以更新。
三)认真落实施工探放水措施
1、编制了物探报告、探放水设计、防治水计划、探放水措施、雨季三防等措施,并对矿井范围及矿井周边的水体及老窑进行了调查。
2、井下施工坚持了“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坚持“有疑必停”的原则。
3、配备了探放水设备FDG-A高密度电法物探仪, LG-75探水钻2台ZY-150探水钻1台。
我矿采用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方法进行防治水。
4、斜井开拓,构筑了排水沟,矿井涌水点通过水沟进入中央水仓用水泵通过排水管排至地面废水处理池。
5、每10天进行一次矿井涌水量观测并完善了水文观测台帐。
朱家沟煤矿生产科
201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