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69 KB
- 文档页数:1
【关键词】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摘要]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ET)检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7月~2006年4月有临床症状并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患者180例。
结果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TET检出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7.0%、特异性为54.4%、准确度为76.7%,并分析患者病变程度、年龄、性别对TET结果的影响。
结论 TET具有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等优点,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广泛运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并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估已明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病情预后。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近年来因冠脉造影技术的发展,运动平板试验作为心血管领域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之一,尽管其评价指标所受的影响较多,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通过选择合适受试人群和完善结果判断标准等,提高临床医师对其生理学原理、方法学及指标评价等的认识,它仍是目前最简易、安全且可靠的检测方法。
因为其无创、经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符合生理负荷的情况且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所以目前在各大医院及基层医院临床上广泛应用。
现对我院180例疑似CHD患者在1~2周内先后进行TET及CAG检查,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2006年4月住院患者中可疑冠心病者180例,男106例(58.9%),女74例(41.1%);年龄33~72岁,平均(57.2±11.8)岁。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周内行TET及CAG试验。
其中典型心绞痛133例,稳定型74例,不稳定型59例;陈旧性心梗36例,不典型胸痛、胸闷、气短、心悸11例。
1.2 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机为美国产TN 210型,运动前3天停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及洋地黄类药物,均在餐前或餐后2 h进行。
采用Bruce方案,运动前首先记录12导联心电图、血压、心率及症状,运动中及运动后连续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
运动平板及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价值及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比较运动平板及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分别接受运动平板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比对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
结果两种方法与冠状造影检测相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测的阳性检出率(94.0%)显著高于运动平板阳性检出率(56.0%)。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经检测对比,运动平板的敏感性为52.7%,特异性为82.3%,准确性为78.4%;动态心电图敏感性为80.4%,特异性为85.6%,准确性为84.6%。
比对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中表现优异,检出率高。
由此可见,该方法适合临床使用推广。
【关键词】:运动平板;动态心电图;冠心病;诊断价值;对比运动平板试验和动态心电图都是诊断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均无创、安全,本文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对照[1]。
本文比较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的诊断价值。
这作如下报告: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该受试者的研究样本,分别接受运动平板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
其中25名男性,25名女性,年龄43至75岁,平均(61.6±2.4)岁。
所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检查方法1.2.1运动平板该测试准备了一个平板运用检测系统,并将改进的Brace 协议应用于所有情况。
1.2.2动态心电图测量前3天,患者停止服用所有影响ST段的药物,准备24小时动态监护系统,记录所有病例24小时心电图信息,并在B19000的帮助下,对所有病例进行短暂的ST段移位。
要求分析的案例。
1.4数据处理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将计数数据表示为百分比(%),并使用X2检验。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冠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89例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一种可靠的方法诊断冠心病(CHD)的心肌缺血,可以显示单个和多个血管狭窄程度、定性、定位和程度的冠心病(CHD)在占主导地位的判断,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冠心病\”黄金标准\”,但有一定风险。
在临床用于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平板运动试验(TET),具有容易接受、简单易行、价格低廉、无创、重复性强及风险低等多优点,但具有一定比例的假陽性及假阴性。
现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近3年来由于胸部疼痛诊所行平板运动测试结果是阳性的,回顾性分析8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基本正常。
进一步评价了平板运动测试辅助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9例患者入选,于2010年7月~2013年7月年因心前区疼痛入院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为阳性;15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或基本正常(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小于30%);完善相关常规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等)基本排除了结构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等。
1.2平板运动试验检查1.2.1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的TMX-425平板运动检测系统。
1.2.2 运动方案按Bruce方案次极量运动负荷试验标准,实验前以记录休息安静时12导联心电图作对照,运动中每隔3min记录心电图1次,运动终止即刻及恢复期每隔2min再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至运动停止后6min结束检查,同时每2min测量右上臂血压。
运动终止指标:①已达到目标心率即(220-年龄)x85%者;②出现明显症状:如胸痛、乏力、气短、跛行症状伴有意义的ST改变;③ST段明显压低,为4mm; ④ST段抬高,为1mm;⑤出现有意义的心律失常和(或)收缩压持续降低10mmHg或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250mmHg或舒张压>115mmHg。
1.2.3 运动试验阳性判断标准①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并持续2min以上;②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③ST段上升(弓背向上型)超过0.2mV者;④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分析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平板运动实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和平板运动实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62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采用平板运动试验方式(440例)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180例)对其进行檢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二者诊断效果。
结果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84.6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符合率为83.33%;平板运动试验灵敏度为72.73%,特异度为40.91%,阳性预测值为55.17%,阴性预测值为60.00%,诊断符合率为56.82%;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平板运动试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平板运动试验对比,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检出率更高,但是平板运动试验更加安全、廉价、实用,二者均可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方式,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诊断。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平板运动实验;冠心病【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and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Methods A total of 620 suspecte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ere taken into study,and they were all examined by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440 cases)and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technique (180 cases).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effects of the two tests. Results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had sensitivity as 91.67%,specificity as 66.67%,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s 84.62%,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s 80%,and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as 83.33%. Th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had sensitivity as 72.73%,specificity as 40.91%,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s55.17%,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s 60%,and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as56.82%.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had obviously higher sensitivity,specificity,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than treadmill exercise test,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readmill exercise test,coronary CT angiography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detec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but the treadmill exercise test is more safe,cheap and practical. Both two tests can be used as a clinical way to diagno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appropriate test should be chose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Key words】Coronary CT angiography;Treadmill exercise test;Coronary artery disease冠心病临床症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为心绞痛。
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行冠脉造影100例结果分析作者:杜天敏孙明霞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0期【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平板试验(TET)阳性患者行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方法分析100例TET阳性患者的CAG结果,计算TET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
结果 100例TET阳性患者中CAG阳性者62例,阴性者38例;其中单支病变22例,双支病变58例, 3支病变20例。
其中胸痛者68例, CAG 阳性者54例,阴性者14例;无胸痛者32例, CAG阳性者8例,阴性者24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44, P【关键词】运动平板实验;冠脉造影;准确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据报道我国未来10年内冠心病的发病率将以50%的速度逐年递增[1]。
运动平板试验(TET)是一种无创性检查, TET阳性可作为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有报道显示TET对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29%和82.09%[2]。
而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即使对于临界病变也能清楚的显示。
本研究对TET阳性患者进一步行CAG检查,分析TE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提高临床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TET阳性并进一步接受CAG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能行TET、对造影剂过敏及有介入治疗禁忌证的患者。
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32~66岁,平均(54.2±6.8)岁;其中有胸痛症状者68例,无胸痛症状者32例。
所有患者TET阳性并在TET检查后1~2周内完成CAG检查。
1. 2 方法1. 2. 1 运动平板试验(TET)所有患者进行TET前3 d停用一切可以引起ST段变化和影响心肌耗氧量的药物,使用国产Contec8000活动平板及改良Bruce方案进行此项检查。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中青年女性诊断冠心病的对比研究平板运动负荷试验(TET)是一种简单易行、相对安全、无创的诊断冠心病的检查方法;冠状动脉造影(CAG)目前仍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TET和CAG检查对中青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各有利弊。
本研究旨在对中青年女性TET 和CAG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在中青年女性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中青年女性冠心病诊断提供更确切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02年6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拟诊为冠心病的中青年女性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35~60岁,平均(47.2±8.1)岁。
除外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
所有患者在入院第1~10天内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2 方法1.2.1 平板运动试验采用美国Maquette系列2000平板机,按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运动试验。
运动终点:①心率达预计心率(心率=220—年龄);②出现典型心绞痛;③心电图出现阳性结果;④出现严重心律失常;⑤收缩压较运动前下降10mmHg或收缩压上升至200mmHg;⑥体力不能耐受继续运动。
阳性诊断标准:①运动中发生典型心绞痛;②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J点后80ms)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mv,持续时间≥2min;③出现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mv;④出现各种严重心律失常;⑤运动中血压下降>10mmHg。
1.2.2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或Sones法,穿刺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多体位、多角度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病变程度由心内科和放射科医师共同采用目测直径法和计算机密度测定法判断。
冠状动脉管径直径狭窄≥50%为阳性,50%~74%为轻度狭窄;≥75%为重度狭窄。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平板运动试验ST改变与冠脉造影分析到目前为止,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估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常用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临床以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主波向上的导联,ST段水平型或上斜型压低≥0.10 mV)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条件。
但是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迅速推广,有报道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或可疑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有病变,甚至本院发现其冠状动脉的内膜光滑、动脉的柔软度好、TIMI 3级,由此,对平板运动试验后出现ST段不同程度的水平型下移的原因,已不能单纯考虑是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而是还有其他原因所致,对此,如何鉴别平板运动试验后出现ST段不同程度的水平型下移的临床意义,值得思考。
以下附2例病例。
1 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女,58岁,因反复心前区闷痛10余天,加重半小时就诊。
拟胸闷查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而收入院。
入院体查:HR 88次/min,R 20次/min,BP 130/80 mm Hg。
白细胞12.7×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糖6.9 mmol/L,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按照Bruce方案进行,分别于运动前、运动中、运动终止即刻、运动后2、4、6、8 min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结果为可疑阳性:运动前心电图为窦性心律,QRS无异常[1],III、avF ST段水平下移0.03~0.05 mV。
运动后2’~6’,ST III、avF、V6均为水平下移0.05 mV。
冠脉造影结果为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呈左冠状动脉右优型,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均未见狭窄及闭塞,前向血流TIMI 3级。
出院诊断:①胃窦炎;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病例2:患者女,52岁,因反复胸闷3年,加重1月入院。
入院诊断:胸闷查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
平板运动试验按照Bruce方案分别于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终止即刻、2、4、6、8 min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
中国医疗前沿China Healthcare Innovation February,2008 Vo l,3No.4
2008年02月第3卷第4期
肝脏及后腹壁等,向前突破肾前筋膜,远处转移常发生于肝、肺、脑等。
SCT对III期和IV期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都较高,本组分别是94%和100%。
SCT具有极高的密度分辨率和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是肾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组S CT表现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总体符合率是93%,比文献结果略高。
综上所述,SCT多期扫描是肾癌术前诊断和术前分期的重要方法。
4结论
在鉴别肾癌的各亚型时,多期增强扫描方式最有价值,且S 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良好。
参考文献[1]杨新国.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肾癌的价值(附12例报
告)[J].山东医药2005,45(14):51~52
[2]彭令荣.16层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对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初探
[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5):476~480
[3]臧达.螺旋C T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J].国外医学
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27(3):164
[4]陈学军.肾细胞癌的螺旋C T表现及与病理间的关系[J].临床
放射学杂志,5,(5)~
[5]郝楠馨螺旋T扫描在肾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中华
泌尿外科杂志,(6)3~35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王满坤
(铁岭市中心医院电诊科,辽宁铁岭112001)
[摘要]目的为评价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
方法对72例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7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42例,其中,平板运动阴性者共33例,平板运动阳性者共9例,冠脉造影异常者30例,其中,活动平板阴性者共7例,活动平板阳性者共23例。
平板运动试验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6.7%,特异性为78.7%。
结论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辅助检测手段。
[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术心前区疼痛
[中图分类号]R541.4;R816.2[文献标识码]B
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常用方法之一,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无创性辅助检查手段,易接受,但具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
本文对72例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与冠脉造影对照分析,进一步评价活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辅助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具有心前区疼痛史,疑冠心病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的患者72例,其中男41例,占56.9%,女31例,占43.1%。
年龄34~70岁,平均55.6岁。
1.2方法行平板运动试验,试验前3天停用影响ST段和心肌耗氧量的药物,按Bruce方案进行,作亚极量运动试验,运动中及终止后即刻、2min、4min、6min连续进行心电监测,并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及测立体位肱动脉袖带血压,运动前作心电图对照,运动中每3min记录1次心电图及测血压,运动后记录即刻、2min、4min、6min心电图及血压,直至心电图及血压恢复或接近运动前水平。
运动终止指标:(1)达目标心率;(2)S T段下降达0.20mV;(3)出现心绞痛;(4)严重心律失常;(5)心率在1min内减少20次;(6)收缩压下降20mmHg;(7)步态蹒跚;(8)极度疲劳,不能坚持运动者。
判断阳性的标准主要以运动中或运动后以R波为主的导联S 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降(J点后60~80ms)≥0.10mV;原有ST段下降者,运动后应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0.10mV,并持续2min[1]。
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显示:冠脉腔狭窄≥50%者为诊断冠心病的依据。
2结果
2.17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正常者42例,其中,平板运动阴
性者共33例,平板运动阳性者共9例,冠脉造影异常者30例,其中,活动平板阴性者共7例,活动平板阳性者共23例。
2.2平板运动试验与冠脉造影结果比较其敏感性76.7%;特异性78.7%。
3讨论
平板运动试验原理是根据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生理机能早期障碍可由于储备力的代偿而无任何外部表现,如早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这是因为冠状动脉有着强大的代偿能力。
而在运动负荷下,生理机能的储备力相应地动员,以满足承受运动负荷的要求。
病理情况下,生理机能的储备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在一定量的负荷下,一旦储备力全部动员,进入失代偿状态,便会产生相应的表现,心电图也会产生相应的缺血性改变[2]。
本文对72例均有心前区不适、疼痛患者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脉造影,结果示:冠脉造影阳性患者30例,其中平板试验假阴性7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42例,其中平板试验假阳性9例。
产生假阴性的原因考虑为: (1)平时缺乏锻炼,过早停止运动,未达到亚极量运动负荷,使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尚未出现造成;(2)运动前隐瞒服用影响S T段及心肌耗氧量的药物;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小或伴丰富的侧支循环,体表心电图难以表现。
由此可见,平板运动试验是诊断冠心病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手段,但有一定比例的假阴性与假阳性,所以在判断运动试验结果时要慎重,宜结合临床病史、症状、用药情况综合分析,这样才能作出全面客观的诊断,有助于提高平板运动试验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1.
[2]仪忠直,张继伟.实用心电图,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376-377.
作者简介:王满坤,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电诊科。
101
C
:
20024:419421
.C J.
200728: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