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1
UV-200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在开机前,确认仪器样品室内是否有物品挡在光路上,光路上有阻挡物将影响仪器自检查甚至造成仪器故障。
2、接通电源,使仪器预热20min(不包括仪器自检时间)。
3、用【MODE】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准样品浓度值方式(C)和已知样品斜率值(F)方式。
4、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所需要的分析波长。
5、进行样品处理,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上。
6、选择合适的比色皿,手不能接触比色皿的透光面,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比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的比色皿要测皿差。
7、将%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中,在T方式下按“%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
8、将样品推入光路中,按“0A/100%T”键调0A/100%T,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直至显示“”%T或“”A后,将被测样品推入光路,待数据稳定后,读取数据。
1。
UV9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为了保证UV9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以下是使用UV9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
1.开机前准备1.1检查UV9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是否接好,并确保电压稳定。
1.2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待仪器进入待机状态后,等待光谱图出现在显示屏上。
1.3确保所使用的比色皿、吸收光栅和参比光栅均干净无扬尘。
如需要进行清洗,应使用无纤维棉布擦拭。
1.4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测量模式,并将相应的滤光片置于滤光片架上。
2.测量样品2.1使用移液器将待测样品分别加入比色皿中。
注意样品量的控制,避免溢出。
2.2将填充比色皿的液体平整,确保表面平整且无气泡。
2.3将比色皿分别放入样品架中。
注意,在放置比色皿前,应先用样品擦干比色皿外壁的水珠。
2.4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并将参比溶液倒入参比皿中。
2.5将参比皿放入参比架中。
3.设置测量参数3.1调节滤光片架上的波长选择旋钮,选择需要的波长。
3.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吸光度、透射率等)。
3.3 如需要设置基线,点击“baseline”按钮,将当前信号设为基线。
4.开始测量4.1 点击“start”按钮,启动测量过程。
4.2仪器将自动完成光栅扫描、信号采集和数据处理。
4.3待测量完成后,结果将显示在仪器的显示屏上。
5.数据处理和保存5.1如需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使用SW9600软件连接UV9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5.2将测量数据保存到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中,以便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
6.关机6.1测量结束后,点击仪器上的电源开关,将仪器关机。
6.2拔下电源插头,彻底断开仪器与电源的连接。
6.3清理比色皿和光栅等测量部件,确保无残留物和污染。
7.定期维护7.1定期检查UV96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外壳和显示屏的清洁度,并涂抹防尘液。
7.2定期校准仪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制药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保证正确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三、职责:质检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四、正文:1 操作方法:1.1 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在仪器初始化后,按“ENTER”键进入光度测量主界面。
1.2 设定测量模式。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下“SET”键进入测量模式选择界面,选定所需测量模式后按“ENTER”键,则“√”移动到相应模式的后面,此时按“ERTURN”键返回上一级界面。
1.3 设定工作波长。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GOTO”键可进入波长设定界面,在界面的底部提示信息处用0—9和小数点输入波长,输入完后按“ENTER”键返回上一级界面。
(注:输入值范围为190—1100nm,否则无效视为无效数据应重新输入。
)1.4 进行自动校零。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ZERO”键对当前工作波长下的的空白液进行调0.000Abs、100%T1.5 进行测量。
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当调零完毕后,把待册试样拉入光路,按“START”键进入测量界面,再次按“START”键可在当前工作波长下对样品进行测量。
1.6 数据清除。
如数据以村满(共50个数据)或者想清除以测量数据,可在测量结果显示界面下按“CLEAR”键,选择“确认”后,即可清除数据,然后选择“ENTER”键,系统返回上一级界面。
1.7数据打印。
在测量结果显示界面下,可直接按“PRINT”键进行打印设定界面,把光标移到“确认打印”上,按“ENTER”键后系统打印,打印后,系统和屏幕数据将自动清除。
1.8 操作完毕关闭电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维护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保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常使用。
【适用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规程】
1.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开关,预热半小时。
(2)打开工作站电脑,在桌面上打开UVPC 图标。
(3)在 UVPC工具栏中的configure中选择parameter 中进行参数设置。
(4)在 UVPC工具栏中的configure中的PC CONFIGURE中PHOTOMETER。
(5)在 UVPC工具栏中的configure中的UTILITY点ON开始参数检测。
(6)检测完毕显 OK即可开始工作。
(7)检测时应放入空白对照及样品杯。
(8)检测结束后,关闭电源。
2.维护
(1)使用完毕,应及时用适当溶剂清洗石英比色杯,最后用无水乙醇冲洗。
(2)将干燥袋放入比色腔,保持仪器清洁。
3.校准每年由计量部门专人校准,合格后使用。
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线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
它可以帮助科研人员研究物质的光学性质,了解其分子结构和浓度等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1. 准备工作:需要确保紫外线分光光度计和相关配件(如试剂瓶、石英池等)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光源和检测器是否正常,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需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和滤光片。
2. 校准仪器:在使用光度计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首先,调节仪器的零位,确保没有样品时的吸光度为零。
然后,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绘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标准曲线。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校准。
3. 处理样品:将待测样品制备成适当的溶液或悬浮液,确保样品均匀分布。
对于吸光度较高的样品,可以适当稀释以避免超出仪器的检测范围。
4. 测量吸光度:将处理好的样品倒入石英池中,并将其放入光度计的样品槽中。
调节仪器的波长和检测器的光程,确保测量条件的一致性。
启动仪器,开始测量吸光度。
5. 记录数据:在测量过程中,仪器会自动显示样品的吸光度。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选择连续测量或单次测量。
在每次测量后,及时记录吸光度数值。
6. 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可以通过标准曲线或其他方法计算样品的浓度。
同时,还可以对吸光度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索样品的光学性质和化学特性。
7. 清洁和维护: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仪器和配件,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注意保护石英池和光学元件,避免损坏和污染。
总结: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通过合理使用和操作,可以准确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并获取有价值的光学信息。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只有正确使用紫外线分光光度计,才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T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开机⾃检:打开仪器主机电源,仪器开始初始化;约3分钟时间初始化完成。
初始化完成后,仪器进⼊主菜单界⾯。
⼆、进⼊光度测量状态:按键,进⼊光度测量界⾯。
三、进⼊测量界⾯:按键进⼊样品测定界⾯。
四、设置测量波长:按键,输⼊测量的波长,按键确认,仪器将⾃动调整波长。
五、进⼊设置参数:按键进⼊参数设定界⾯,按键使光标移动到“试样设定”,按键确认,进⼊设定界⾯。
六、设定使⽤样品池个数:按键使光标移动到“使⽤样池数”,按键循环选择需要使⽤的样品池个数。
七、样品测量:按键返回到参数设定界⾯,再按键返回到光度测量界⾯。
在1号样品池内放⼊空⽩溶液,2号池内放⼊待测样品。
关闭好样品池盖后按键进⾏空⽩校正,再按键进⾏样品测量。
如果需要测量下⼀个样品,取出⽐⾊⽫,更换为下⼀个测量的样品按键既可读数。
如果需要更换波长,可以直接按键,调整波长。
如果每次使⽤的⽐⾊⽫数量是固定个数,下⼀次使⽤仪器时可以跳过第五、六步骤直接进⼊样品测量。
注意:更换波长后必须重新按进⾏空⽩校正。
⼋、结束测量:测量完成后记录数据, 退出程序或关闭仪器后测量数据将消失。
确保已从样品池中取出所有⽐⾊⽫,清洗⼲净以便下⼀次使⽤。
按键直到返回到仪器主菜单界⾯后再关闭仪器电源.【引⼊】⽔杨酸(2-羟基苯甲酸;2-Hydroxybenzoic acid):存在于⾃然界的柳树⽪、⽩珠树叶及甜桦树中,为⽩⾊结晶性粉末,⽆臭,味先微苦后转⾟。
熔点157-159℃。
⽔杨酸⽔溶液的pH值为2.4。
⽔杨酸与三氯化铁⽔溶液⽣成特殊的紫⾊。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杨酸的含量1.仪器1.1紫外分光光度计(T6)1.2⽯英⽐⾊⽫(1cm):2个1.3容量瓶(100mL):7只1.4吸量管(1 mL、2 mL、5 mL、10mL):各1只2.试剂2.1⽔杨酸标准溶液(1mg/mL);2.2未知液:浓度约为50~55。
3.实验操作3.1吸收池配套性检查⽯英吸收池在220nm装蒸馏⽔,以⼀个吸收池为参⽐,调节为100%,测定另⼀吸收池的透射⽐,其偏差应⼩于0.5%,可配成⼀套使⽤,记录第⼆⽐⾊⽫的吸光度值作为校正值。
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光区域的吸光度的仪器,常用于药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实验室。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下面是一份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仪器检查与准备1. 检查电源与仪器的连接是否正常,确保电源充足并能正常供电。
2. 检查仪器的光源是否正常、灯泡是否需要更换。
3. 检查光栅是否干净,并使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确保没有灰尘或污垢。
4. 打开仪器电源,仪器开始进行自检程序。
等待仪器完全启动并进行校准。
5. 准备好所需的试样溶液,确保溶液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二、参数设置与校准1. 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软件,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所需的参数,包括波长范围、积分时间等。
2. 进行零点校准,将光度计调整到波长范围内的一个较低的波长,确保读数为零,校准仪器的基准。
3. 进行暗电流校准,将光度计调整到波长范围内的一个较高的波长,确保读数为零,校准仪器的背景电流。
4. 进行波长校准,使用标准样品,根据其吸光度峰值波长调整光度计的波长,确保读数与标准样品的吸光度一致。
三、样品测量操作1. 将样品溶液倒入配有盖子的石英比色皿中,确保盖子紧闭。
2. 打开光度计的样品舱盖,将配有样品的石英比色皿放入样品舱,盖上样品舱盖。
3. 在软件上选择实验所需的波长,并设置合适的积分时间。
4. 点击测量按钮,仪器开始进行测量,等待测量完成。
5. 记录测得的吸光度数值,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清洁与关机1. 测量完成后,将石英比色皿取出,清洗干净并晾干。
2. 使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和样品舱,确保没有污垢或水滴残留。
3. 关闭仪器软件,将仪器连接的电源线拔出。
4. 根据仪器的关机程序关机,确保仪器的正常关机并保护其内部组件。
五、仪器维护与保养1. 定期进行光源的更换和光栅的清洁,确保仪器的性能稳定。
2. 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防止溶液溅到仪器内部,避免损坏仪器。
752-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电源线、电源是否正常,使用交流稳定电压。
2、打开电源,预热15min ,让仪器稳定、自检。
3、旋动波长按钮,将波长刻度盘上所选波长对准波长指示线。
4、把配好的参比样品放入比色皿中。
5、打开样品盖,把参比溶液放入样品架的插孔中,关上样品盖。
6、按【100%T】键,显示器显示【T BLA%】,然后显示【T 100%T】,
拉动拉杆,使比色皿处于测量位置,读出显示的测量数据并记录。
7、打开样品盖,取出参比样品。
8、关掉开关,切断电源。
9、每次使用后,应仔细检查样品室是否有溶液溢出,必须随时用
滤纸吸干,以免仪器玷污受损。
10、停止工作时,请用防尘罩罩住仪器,并在罩内放置防潮剂,以
免仪器积灰、受潮。
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1开机预热1.1先打开电脑显示器和主机,再打开仪器的电源,打开桌面上软件UVProbe2.21,单击,出现如下对话框(UV-2550PC Series-Rev.A(FD 00)):仪器进入初始化状态。
1.2初始化大约需要5min,进行一系列的机械和光路的检查和初置,当所有项目初始化完毕后,单击1.3初始化完成后,需预热15min,即可往下操作。
2基线校正2.1选择中的(photometric光度),打开光度模块。
2.2单击光度计键条中的(baseline基线),启动基线校正操作。
2.3当基线参数对话框(baseline Parameters)弹出时:在开始波长和结束波长中分别输入实验所需的波长范围内进行基线校正,点击在Start中输入700,在End700nm开始扫描。
2.4待扫描结束后,点击输出窗口校正信息。
注意在基线校正过程中光度计状态窗口的读数变化,读数变化≤3nm可接受。
当完成基线校正后,可进行以下操作。
3光度测定3.1首先选择测定方式,在主菜单的所示的各键中,选择(photometric 光度)。
3.2 参数的设置(以硝酸盐为例说明):点击菜单栏中的键,出现图(photometric Method Wizard-[Wavelengths]:在)中可供选择在538,WL538.0,点击加入,点下一步,出现图(photometric Method Wizard-[Calibration]):Multi Point,Single Point,K-Factor,wavelength,Ratio,Different)中选择步添加过的波长,例如的单位。
单击下一步;出现下图(标准表):一般选择默认状态,其中表示在重复测定之前进行提示。
再单击下一步;出现下图(样品表):和上面类似,用默认设置即可。
再单击下一步,出现下图(Photometric metricWizard-[File Properties]):在下,单击完成。
(完整版)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法UV2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开机1.打开仪器电源。
2.打开电脑,点击UV Analyst 进⼊光谱分析软件。
3.软件将⾃动搜索仪器端⼝,点击“联机”,软件与仪器联机成功。
⼆、选择测试模式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测试模式。
仪器提供的测试模式有“波长扫描”“时间扫描”“定点测量”“定量测量”“核酸测量”和“蛋⽩质测量”【波长扫描】主要⽤以检测样品对⼀定范围波长光的吸收情况,以便对样品进⾏定性测量。
1.点击左侧主功能栏中的“波长扫描”即可进⼊波长扫描界⾯。
2. 根据实验要求,在“设置”设定检测参数。
3. 在样品室内参⽐及检测光路同时放⼊装有空⽩溶液的⽐⾊⽫。
4. 点击“基线测量”以扣除空⽩的背景吸收。
5. 将检测光路中的空⽩溶液换成待测样品。
6. 点击“扫描”。
以完成样品波长扫描检测。
7. 点击“保存”并选择保存路径即可保存谱图。
注意:在“基线测量”中所选择的基线必须与参数设置中基线⼀致!【时间扫描】是检测样品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吸光度(或透过率)随时间的推移⽽发⽣变化情况。
主要⽤以检测样品的稳定性或进⾏化学动⼒学研究。
1. 点击左侧主功能栏中的“定量测量”即可进⼊定量测量界⾯。
2. 根据实验要求,在“设置”设定检测参数。
3 在样品室内参⽐及检测光路同时放⼊装有空⽩溶液的⽐⾊⽫。
4. 点击“基线测量”以后扣除样品空⽩的背景吸收。
5. 将检测光路中的空⽩溶液换成待测样品。
6. 点击“扫描”。
以完成样品波长扫描检测。
7. 点击“保存”并选择保存路径即可保存谱图。
【定点测量】是检测样品在特定波长中的吸光度(或透过率)。
1. 点击左侧主功能栏中的“定量测量”即可进⼊定量测量界⾯。
2. 根据实验要求,在“设置”设定检测参数。
3. 在样品室内参⽐及检测光路同时放⼊装有空⽩溶液的⽐⾊⽫。
4. 点击“⾃动校零”,以扣除该波长中空⽩溶液的背景吸收。
5. 将检测光路中的空⽩溶液换成待测样品。
160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操作规程接通电源,打开微机,接通分光光度计电源。
双点击微机桌面的相关图标,显示工作界面。
并进入自检状态。
自检结束后,自检界面自动消失。
一.吸收光谱扫描用于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
选择点击工具条中“acquire mode”图标,选择“spectrum”,选择点击”configure”菜单。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parameters”显示参数对话框,在对话框内,选择填上自己需要的参数。
例如:记录范围:波长范围:扫描速度:等。
点击“OK“完成设置。
将两个比色槽中,都放入参比溶液。
点击“baseline”,进行基线扫描。
基线扫描结束后。
将外边比色皿取出,换成待测溶液,点击“start”,则开始扫描记录光谱。
扫描结束,出现文件名字对话框,在对话框内,填上记录曲线的名字。
选择”save”,通道数据被保存,对话框消失。
可继续其他样品测定。
本仪器仅供有十条通道,若连续测定十份样品后,需释放通道,才能继续进行其他样品的测定。
释放通道前,可将数据移存到目标盘自己所建立的文件夹中保存。
点击file,出下拉菜单,选取“save as”则出现保存目标选项,选取自己文件,点击对话框中“save as”,则第一通道(channel 0)数据被保存,依次选取channel 1, channel 2…., 后,点save as,可将所有数据,保存到自己文件夹中。
点击Exit,退出保存程序。
清除通道数据,释放出通道点击文件(file),在下拉菜单中,点击channel,点击“erase”,显示已用通道目录,若选”all”,点OK,则全部通道全部被清除掉,释放出空的通道,可继续用于其他样品的测定。
若需从屏幕中删除不需要的曲线,则在上述操作中,选中这几条channel,点击确定后,则仅所选通道中数据被清除掉,其他曲线仍显示在屏幕上。
数据拷贝data print:选中通道,点击manipulate menu,在下拉菜单中,点击data print ,选中数据,点击OK,出曲线数据,将数据选中,选copy, 在另外打开的origin 或excele 表中,粘贴,则将本曲线数据转移到origin 或excele 中,作图,则得到所做实验的光谱曲线图。
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打开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源,等待仪器稳定。
2. 确保仪器内部清洁,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校准。
3. 准备好所需的样品溶液或溶剂。
二、样品测量
1. 将空白样品放入光路中,进行基准校准。
2. 用无菌吸管将待测样品溶液小心地滴入样品槽中。
3. 将样品槽放入仪器,并记录下初始测量数据。
三、测量参数设置
1. 设置光谱扫描范围,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
2. 确定光程长度并设置光谱扫描速度。
3. 根据样品的特性设置起始波长和结束波长。
四、开始测量
1. 点击“开始测量”按钮,仪器开始进行光谱扫描。
2. 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室环境安静,避免其他干扰。
3. 等待测量完成,记录下最终的光谱数据。
五、数据处理
1. 利用仪器自带的软件或其他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生成光谱图和数据报告,并保存备份。
3. 清洁样品槽和光路,关闭仪器电源,保持仪器整洁。
六、实验记录
1. 记录下实验中的所有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
2. 保存实验数据和光谱图,以备后续分析和验证。
以上即是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在进行实验时务必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目的为保证本中心PerkinElme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常运转,确保其出具数据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规程。
2、职责仪器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此规程执行。
3、适用范围本中心现有PerkinElme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维护。
4、环境条件4、115-35℃、湿度45-80%的条件下使用4、2电压220±10%,频率50Hz±1 Hz单相交流电4、3本仪器旋转在整洁、干燥的房间操作台上,背光避震,无其它仪器干扰,无强电磁干扰源及有毒有害气体。
5、操作步骤5、1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
首先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进入WINDOWS操作环境。
确认样品室无挡光物,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单击“UV express”文件夹选择“Quantification”,由此进入紫外控制程序,出现初始化工作画面,计算机将对仪器进行自检并初始化.5、2蒸馏水调好零点(先比空白对照样,样品管槽为靠外测)。
5、3按样品序号装入比色杯内,放入比色槽,比完后洗干净比色杯并放入装有无水乙醇的杯中盖好。
5、4测量工作结束并保存打印后,用户选择“文件”中的“退出”项退出系统(或单击紫外窗口右上角[X]按钮)。
5、5用完后关闭仪器主机电源,然后正确退出WINDOWS并关闭计算机电源,最后关闭其它设备的电源。
5、6将布盖盖好,做好使用记录。
6、注意事项:稳压、防震、防潮和防热。
定期更换硅胶。
7、期间核查仪器通过检定后半年开展一次期间核查,具体检查方法如下:7、1运用仪器自检程序,检查仪器波长准确度、测试噪声、基线平直度、一小时稳定性,四项指标全部通过自检,表明仪器正常。
7、2将期间核查的情况记录于期间核查记录表中。
批准人:张晶修订人:编制人:张茸茸。
1、用户登录:准备工作:请用RIGOL提供的电源线和数据线正确连接仪器和电脑,如果是UV6000系列请直接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即可;如果是UV3000系列请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后,旋转旋钮选择“远程控制”,按下旋钮,进入远程控制模式,即可连接UltraUV光谱工作站操作。
1.1双击桌面“UltraUV 光谱工作站”图标,进入“用户登录”界面。
1.2 选择“用户登录名”,输入“密码”,点击“确定”进入“配置设备”界面。
注意:如选用默认用户名“Admin”,则密码是123。
您可以通过“用户管理”功能创建和管理用户,为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
如安装的是常规模式,则会跳过登陆界面,直接进入“配置设备”界面。
1.3在“配置设备”界面,选择相应的通讯端口,点击“测试通信”,无误时会提示“测试通讯正常”。
如显示“测试通讯异常”,请检查硬件连接,并尝试其它选项,直到找到正确的通讯端口。
注意:Ultra-3000系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默认使用USB端口通信。
1.4单击“配件”下拉箭头,选择相应型号的配件,包括:单池、八联池。
1.5确定配件型号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设备。
2、联机和自检:2.1 点击左上角“连接仪器”按钮,连接仪器。
2.2单击“自检”,在弹出的自检窗口选择合适的“光谱带宽”,比如2nm,然后点击“开始”进行自检。
2.3 如通过自检则会弹出“自检成功”的对话框,点击“确定”关闭,再关闭“自检窗口”,则完成的连接和自检。
注意:断电开机必须执行“自检”操作。
如果用户没有执行“自检”,则会引起仪器无法定位正确的波长,造成卡死等故障。
3光谱测量1在工作站左下方单击“”,激活光谱测量窗口;2单击“”图标,打开方法设置界面,选择相应的测量方式并进行相关的扫描设置;3方法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或单击“”进入采集界面,在样品设置表格中设置相关项目;4单击“发送方法”,点击“基线校正”图标“”或直接单击“运行”图标“”进行样品的测量,测量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停止或终止操作;5当光谱测量结束后,扫描图谱将在“”模块中显示,图谱显示可以选择叠加、平铺、激活当前三种方式,也可以对选中的图谱进行相关的谱图处理,例如:内插、数据集间运算、转换等等。
依据:《GMP》与药品生产质量检验的要求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计标准操作及维修保养规程,用以保证实验仪器操作的一致性。
范围:紫外分光光度计1、技术参数1.1工作波段:200—8001.2波长精度:±0.51.3杂散光:在于220nm处低于1%1.4分辨率:仪器能分开贡365.02,365.48,366.29 nm三条谱线。
1.5偷光率测量范围:0—200%T(数显100.0相当即于100%T)1.6吸光度测量范围:—0.301—3A(数显1.000相当于1A)1.7透光率精度:±0.5%1.8透光率重现性:0.5%1.9T—A转换精度:±0.001A1.10比色皿误差自动校正精度:±0.1%T1.11环境条件:温度5—35℃湿度≤85%1.12电压:220V2、操作前准备2.1插上电源插头,闭合光源电器箱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2.2选择灯源:a.闭合“钨灯”开关,“钨灯”指示灯亮,钨灯被点燃。
b.闭合“氘灯”开关,扳钮向吓—3秒,灯丝被加热后,立即将开关向上打,“氘灯”指示灯亮,氘灯被引燃后,扳钮自动恢复到中间位置。
2.3光源选择,根据测量的波段范围选择好光源,利用拨杆进行。
2.4将波长指示器置于所需要测的波长。
2.5根据波长选择比色皿,对于350 nm以上的波长,可以用玻璃比色皿;对于350 nm溶液以下的波长一定要用石英,将比色皿放入托架内(其中一个比色皿放标准溶液,其他比色皿放被测溶液),然后盖好。
2.6打开“电源”开关,仪器预热20分钟。
2.7操作过程中出现199.9数字闪烁,表示光能量大强,应首先打开试样室盖(隔断光路),然后减小狭缝或调整光楔(100%T旋钮)。
2.8如果波长读数“零位”走失时,所需波长与计数器显示值位置不对,可用数量零级光谱来校正,方法如下:松开#15(2只)锁紧螺钉,转动#拨杆,使计数器读数为000,再转动#1波长手轮,使输出光强数码显示T值为最大。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维护规程一、操作步骤1、开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仪器进行自检并初始化,每项测试后,在相应的项后显示OK,整个过程需要4分钟左右,仪器必须经过15-30分钟的预热稳定后再开始测量。
2、测量2.1进入光度测量模式在仪器主界面下根据提示按 1 键选择光度测量模式,仪器进入光度测量模式,显示界面为光度测量主界面,按 RETURN 键可返回仪器主界面。
2.2参数设置在光度测量主界面下,按 F1 键进入光度测量参数设置界面,按 RETURN 键返回到光度测量主界面。
在参数设置画面可设置测量的光度方式、测量波长何K系数运算的系数,根据界面下方的提示按相应的数字进行各项参数的设置。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后,按 RETURN 键返回到光度测量主界面。
2.2.1设置光度方式在光度测量模式下,仪器提供Abs(吸光度)和T%(透过率)两种光度方式供选择。
在光度测量参数设置画面按 1 键设置光度方式,每按一次 1 键,Abs(吸光度)和T%(透过率)交替变换。
2.2.2设置测量波长在光度测量参数界面按 2 键可进行测量波长设置。
设置波长界面的底部,输入想要设置的测量波长,用数字键 0 --- 9 和. 键输入需要设置的波长,如果输入错误可按清除键清除当前的输入,输入完成后按确认键;不输入数据按 RETURN 键可直接退出波长设定界面,返回到测量主界面。
2.2.3输入K系数值第 1 页共 3页在光度测量参数界面按 3 键可进行K系数设置,用数字键 0 --- 9 和. 键输入需要设置的K系数,如果输入错误可按清除键清除当前的输入,输入完成后按确认键;不输入数据按 RETURN键可直接退出波长设定界面,返回到测量主界面2.2.4暗电流校正进行暗电流校正可以消除仪器部分噪声,保证样品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一般在仪器环境发生变化时必须进行仪器的暗电流校正,所谓的环境变化主要是指: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安装位置改变、做高吸收度样品时等。
Evolution 3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开机
打开计算机。
确认样品室中无挡光物,打开Evolution 300主机,双击“VISONpro”,待仪器自检完成后进入工作界面,打开样品室预热30min。
2. 光谱测量(Scan)
单击菜单栏“Application”->“Scan”项,打开光谱扫描窗口,设置光谱测量相关参数,完成后单击“Baseline Correction…”,建立相关应用的基线。
单击“Zero-Base”图标,当“Present References”对话框出现时,放入参比样品进行调零。
单击“Run”图标,将样品放入,单击“Proceed”开始扫描。
3. 光度测量(Fixed)
单击菜单栏“Application”->“Fixed”项,打开光度测量窗口,设置光度测量相关参数,完成后单击“Zero-Base”图标,当“Present References”对话框出现时,放入参比样品进行调零。
点击“Run”图标,将样品放入,点击“Proceed”开始扫描。
4. 定量测量(Quant)
单击菜单栏“Application”->点击“Quant”项->点击“Calibrating Method”标签,输入相关参数。
点击“More”按键,打开第二个方法参数窗口,设置相关参数。
点击“Close”按键返回,点击“Description”按键,输入校正方法的描述。
在“Standards”表格中输入各标样的浓度。
单击“Zero-Base”图标,当“Present References”对话框出现时,放入参比样品进行调零。
再依次放入余下标样,点击“Graph”工具栏的“Calibrate”运行按键。
在校正完成之后,测量结果将按照初步拟合,在“Quant Graph”窗口画出拟合的定量曲线。
5. 打印报告
从“Report”菜单选择“AddItem”,添加报告内容,打印报告。
6. 关机
测量工作结束后,退出软件,依次关闭仪器主机的电源,计算机电源,打印机电源。
记录仪器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