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伦史电子教案11
- 格式:ppt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18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五篇材料)第一篇: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新人教版1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思想教育目标:1.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的分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以此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生活发展规律的教育。
2.通过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指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原因,要从手工工场的发展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和代表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指导学生分析,认识英国革命的心然性。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入手,从对英国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意义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的探究,了解各阶段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通过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的讨论分析,认识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进一步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
三、学法指导1.通过引导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社会状况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2.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所引材料进行分析,使他们学会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运用情景导入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剧导入:《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师:堂堂一国之君为何落得如此下场?英国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带着疑问进入本课的学习。
《西伦史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西伦史概述1.1 西伦史的概念解释西伦史是什么,以及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强调西伦史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性1.2 西伦史的发展脉络介绍西伦史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中世纪和现代等不同阶段概述西伦史的重要事件和变迁,例如罗马帝国的建立、文艺复兴等1.3 西伦史的研究方法介绍西伦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比较研究等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研究的重要性第二章:西伦史的重要人物2.1 西伦史的重要人物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例如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君士坦丁等分析这些人物对西伦史的影响和贡献2.2 人物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重要人物的成就和不足,以及他们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三章:西伦史的重要事件3.1 西伦史的重要事件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例如罗马帝国的建立、基督教的传播、法国大革命等分析这些事件对西伦史的影响和意义3.2 事件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重要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四章:西伦史的文化与艺术4.1 西伦史的文化与艺术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文化与艺术成就,例如古希腊的哲学、罗马的建筑、文艺复兴的艺术等分析这些文化与艺术对西伦史的影响和贡献4.2 文化与艺术的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文化与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五章:西伦史的政治与社会5.1 西伦史的政治与社会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政治与社会制度,例如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等分析这些政治与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影响5.2 政治与社会的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政治与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六章:西伦史的经济与贸易6.1 西伦史的经济与贸易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活动,例如罗马帝国的贸易网络、丝绸之路等分析这些经济与贸易对西伦史的影响和贡献6.2 经济与贸易的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经济与贸易的特点和变化,以及它们对地区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七章:西伦史的科技与发明7.1 西伦史的科技与发明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科技发明和创新,例如古希腊的数学、罗马的建筑技术、文艺复兴的科学等分析这些科技与发明对西伦史的影响和贡献7.2 科技与发明的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科技与发明的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现代科技的启示和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八章:西伦史的环境与自然8.1 西伦史的环境与自然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环境状况和自然资源利用,例如古罗马的农业生产、中世纪的森林管理等分析这些环境与自然对西伦史的影响和挑战8.2 环境与自然的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及它们对现代环境保护的启示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九章:西伦史的教育与学术9.1 西伦史的教育与学术介绍介绍西伦史中的教育制度和学术成就,例如古希腊的学园、中世纪的大学等分析这些教育与学术对西伦史的影响和贡献9.2 教育与学术的评价与分析分析西伦史中教育与学术的特点和变迁,以及它们对现代教育和学术的影响引导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性思考第十章:西伦史的总回顾与展望10.1 西伦史的总回顾总结西伦史的主要成就、事件、人物和影响,强调其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性分析西伦史中的连续性和变迁,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0.2 西伦史的展望探讨西伦史对未来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启示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西伦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未来做出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西伦史的概念与研究方法需要重点关注西伦史的基本定义和研究方法,以便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研究框架。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证明了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教学难点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实质;结合地图,把握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学方法自主、互动、探究的教学法教学和信息整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组织学生温故知新:1.请说出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四大古代文明名称和其产生的大致时间以及这些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2:让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14页导入框“木马计”的传说:教师承上启下,讲授:“木马计”就是第一课所学的希腊传说中,厄瑞斯忒的父亲阿伽门农远征特洛伊所使用的。
这里提到的特洛伊战争,就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激烈碰撞。
它反映了当时除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东方文明之外,欧洲的西方文明也已经诞生。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西方文明之源导入。
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板书)学生回忆回答: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原因大致有:第一,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学内容教师首先交代:西方文明包括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爱琴文明的情况:教师运用课件播放《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提问:古代希腊与今天的希腊国家一样吗?它的地理范围怎样?接着看《古代希腊》地图提问:古代希腊文明发源地在哪?强调指出: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是一种海洋文明,被称之为爱琴文明。
11第八次教案2【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脉络,学习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的方法写一段话。
2•弄清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外国历史故事,题目是“第八次”。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想到那些问题呢?2•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学习课文吧!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
⑴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⑶检查自学情况。
a简介“欧洲”、“苏格兰”,这两个都是地名。
“布鲁斯”是人名。
(范读、齐读这3个词语)b出示词语侵略打仗受伤磨坊信心并且招集动员抵抗c自读d指名读2.各自轻声试读课文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4•评价,奖励三、理清课文脉络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起因”、“经过”、“结果”。
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四、指导写字:⑴讨论这课生字识记方法;⑵学生口述,教师范写;⑶学生练写,相互评比。
五、作业: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练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指导:㈠学习第一段。
1•读第1、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鲁斯王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结合上下文理解“抗击”)2•布鲁斯王子为什么么抗击国外劫掠军?说明了什么?抓住“英勇”,强调他的爱国行为。
练读,读出鲁斯王子的英勇。
3•结果怎么样?(写布鲁斯王子带领军队抵抗外国军队,七战七败,自己也受伤,几乎失去信心。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王子没有了信心。
(从“躺在磨坊里,不断地唉声叹气”,可以看出他几乎失去信心)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他几乎失去了信心”指还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课题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课型新授班级九年级()班教务处审批姓名时间:课堂流程环节具体内容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学啥我知情1。
归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曲折性和反复性2.认识和分析《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其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3.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难点: 1.《权利法案》的内容和意义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请把关键词标出来二自主学习三展示交流2.温故而知新【探索新知】一、原因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区域转移到沿岸,促进了英国的发展。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也成长起来.2.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17世纪时,英国国王鼓吹“”,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
3.导火线:人民起义。
二、经过1.爆发:年,国王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内战: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几年后,率领议会军打败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3.共和国: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_______—。
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____________”.4.复辟: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进行反攻倒算。
三、结果1.目的:_____________阅读教材67-69完成学案.20分钟四课堂作业3.展示我精彩4作业当堂清2.时间: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
3.内容4.意义:的统治开始确立起来.四、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 ,确立了的统治,为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合作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巩固训练】1.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
英王鼓吹的思想是().A.君主立宪B.自由平等C.自由民主D.君权神授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
初中历史教案不会写导入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罗马共和制度和帝制制度的基本内容;
2. 掌握罗马政治体制的组织结构和主要职能;
3. 分析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罗马共和制度和帝制制度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罗马政治制度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3. 分析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
(1)罗马共和制度的基本内容:讲解罗马的共和制度是一种由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政治体制,重点介绍元老院、执政官、人民大会等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职能。
(2)罗马帝制制度的基本内容:介绍罗马的帝制制度是一种由皇帝统治的政治体制,重点介绍皇帝的权力和职能,以及元老院、君主议会等机构的作用。
3. 活动设计:
(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罗马共和制度和帝制制度的异同点,收集并呈现学生的见解。
(2)角色扮演: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古罗马的政治场景,加深对罗马政治制度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反馈:
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罗马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和影响,巩固所学内容。
四、作业布置:
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撰写读后感或展开讨论。
五、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反思,留心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况,再次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西伦史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西伦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西伦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西伦史的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
理解西伦史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西伦史的定义和起源。
西伦史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事件。
西伦史的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
西伦史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1.3 教学活动介绍西伦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讲解西伦史的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
分析西伦史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讨论西伦史的代表作品和研究成果。
第二章:西伦史的主要理论2.1 教学目标了解西伦史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理论家。
掌握西伦史的理论核心和主要观点。
理解西伦史理论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西伦史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理论家。
西伦史的理论核心和主要观点。
西伦史理论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2.3 教学活动介绍西伦史的主要理论框架和理论家。
讲解西伦史的理论核心和主要观点。
分析西伦史理论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讨论西伦史理论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三章:西伦史的研究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西伦史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掌握西伦史的研究技巧和分析工具。
理解西伦史研究方法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西伦史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西伦史的研究技巧和分析工具。
西伦史研究方法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3.3 教学活动介绍西伦史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讲解西伦史的研究技巧和分析工具。
分析西伦史研究方法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讨论西伦史研究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四章:西伦史的应用案例分析4.1 教学目标了解西伦史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掌握西伦史分析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巧。
理解西伦史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4.2 教学内容西伦史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西伦史分析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巧。
西伦史在历史学和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4.3 教学活动介绍西伦史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讲解西伦史分析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巧。
《西伦史电子教案》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以电子课件的形式,全面介绍西伦史的相关内容。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伦史的发展脉络,掌握西伦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成就,培养学生的史实观念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伦史的发展脉络;(2)掌握西伦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成就;(3)学会分析史实,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直观展示西伦史的相关内容;(2)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西伦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成就;(3)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西伦史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会尊重不同文化,培养全球视野;(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1. 西伦史的定义与范围;2. 西伦史的发展脉络;3. 西伦史的重要事件;4. 西伦史的重要人物;5. 西伦史的成就与影响。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西伦史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人物和成就;2. 教学难点:西伦史事件的联系与影响、人物的贡献与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西伦史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2. 新课导入:讲解西伦史的定义与范围,明确学习目标;3. 发展脉络:展示西伦史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演变;4. 重要事件:分析西伦史的重要事件,阐述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影响;5. 重要人物:介绍西伦史的重要人物,评价人物的贡献与影响;6. 成就与影响:展示西伦史的成就,探讨其对后世的影响;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课堂互动性。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伦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事件背景、过程和影响。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明白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衣饰、改称号等社会习俗方面的转变。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白照相与电影在中国的出现与进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号和衣饰的改变等大体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了解对社会的影响。
对古今旗袍进行对比,培育对比试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美的鉴赏力通过试探“为何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转变”等问题,培育学生站在历史进展的角度,客观地试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程与方式:搜集老照片、旧衣饰等,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熟悉。
以服装演出和服装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服装的内涵。
以新旧照片的对比、中外男装的对比、古今旗袍的对比等,培育学生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加深熟悉。
放映老电影片断,加深学生对中国电影事业进展状况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加倍深刻的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随着学习的深切和扩展,慢慢熟悉上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必会促令人类的生活发生重大的转变,中国必将要从闭关锁国步入世界的轨道。
中国社会同意西方传入的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号和衣饰受西方影响发生的转变等都反映了时期进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活着界衣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培育学生勇于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形,即明白照相和电影的出现、社会习俗的转变。
难点:通过参与式学习,了解社会的转变与进展。
培育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明白这些转变是历史进展的必然。
教学进程:课前预备指导学生查找有关照相、电影、剪发辫、改称号、衣饰转变的资料。
搜集自己和家庭的新旧照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介绍预备具有鲜明特色的旗袍,由学生练习演出。
导入:利用自制课件为学生展示百年中国的大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