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知识梳理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这些官员称为“洋务派”2、洋务运动的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3、洋务运动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创建近代军事19世纪60年代起口号:自强军事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1861)、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5)、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1866)。
2、创建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口号:求富民用企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1872)和开平煤矿(1876);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1893)和湖北织布局(1893)。
3、新式学校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组建新式洋枪队。
2、19世界70年代起,洋务派筹建新式海军,80年代,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四、洋务运动的影响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评价洋务运动进步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加上统治阶级的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
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A.师此长技、自强B.民主、科学、新青年C.民族、民权、民生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封建经济B 发展资本主义C 维护封建统治D 抵抗外国侵略3.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创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B.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C. 其间兴办了京师同文馆D. 经过洋务运动,使清政府富强起来4.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望破产的是(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B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C 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D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5.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4课洋务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01组合列举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____________,强兵富国,爱护清朝统治。
2.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_为代表,地点以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 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知识点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4.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__”为口号,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近代________工业。
5.在文化教育上,洋务派还兴办________,设立翻译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6.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__”为口号,开办了轮船××局、开平煤矿、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近代________企业。
知识点3建立新式海陆军7.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__________,采纳西式兵操练兵。
8.到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初步建成南洋、北洋和________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________统一和谐指挥。
9.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 __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10.洋务运动的全然目的是爱护和巩固________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变革,而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用西方科技来爱护落后的封建统治的运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方式(机器生产),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创了道路。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洋务运动。
02辨析改错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第4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
2、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1、创办军事工业:①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2、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初步建成,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3、收复新疆:①19世纪70年代,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
②为了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成功收复新疆。
③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4、洋务运动的评价:①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积极作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end.。
第4课洋务运动
考纲要求
(1)总理衙门的设立: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总理衙门A,洋务运动的背景B
(2)从“自强”到“求富”: 典型的军事和民用企业、新式海军A
(3)京师同文馆: 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A洋务运动的评价B
知识要点与知识结构
(1)洋务运动的背景B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廷臣疆吏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深受刺激。
2)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3)主观目的: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主张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购置外洋船炮,兴办军工企业。
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朝廷有奕 、文祥,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
(3)总理衙门A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别称“总署”、“译署”,由奕 担任总理大臣。
总理衙门主管一切需同外国发生联系的事务,如外交、通商、关税、海防等,后来又逐渐扩展到购置舰船、设厂、开矿、筑路、派遣留学等,权力很大,是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
(4)洋务运动的内容:
1)从“自强”(60年代)到“求富”(70年代 :
■军事企业: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个军事企业。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最大的军事企业。
■新式海军:自70年代起,清政府筹建新式海军。
初步建成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支海军,后又建立了北洋舰队。
■民用企业:7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能源、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同时也为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着手兴办民用工业。
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
1877年,李鸿章在筹办开平矿务局,这是近代中国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大型煤矿。
2)文化教育:
■新式学堂:1862年,在奕祈的主持下,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聘请外国人为教习,教授英、法等国文字,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次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20多所新式学堂。
这些学堂培养了一大批外语、科技军事人才,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
■派遣留学生:1872年,曾国藩派遣容闳率领首批3 0名幼童赴美留学。
此后,又连续派遣了三批幼童赴美。
福州船政学堂也先后派遣三批留学生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其中不少人学成归国后成了北洋水师的骨干。
(5)洋务运动的评价B
■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
■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